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713.00 KB
- 文档页数:29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效力,亦称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对哪些人、哪些地域和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
它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一、刑法空间效力概述它是指刑法对地域的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关于这个问题,各国采取的原则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1、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
⏹2、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
⏹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
⏹4、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采取的原则: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1、领域的含义。
包括领陆、领水、领空。
领土延伸(航天、航海器具、我驻外使领馆)。
⏹2、“法律的特别规定”:⏹(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2)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别规定;⏹(3)特别刑法的规定;⏹(4)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定。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旗国主义(对属地主义的补充)。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对犯罪地的规定。
⏹新华网成都2008年8月29日电(记者任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审结一起外国人走私毒品案,两名尼泊尔人共吞下两公斤毒品在胃里,从尼泊尔取道成都前往广州,在成都被海关查获。
法院以走私毒品罪一审判处博德姆达芒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处萨奴玛雅达芒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刑罚执行完毕之后驱逐出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采用体内藏毒的方式从国外走私毒品进入中国境内的行为,违反了中国毒品管理法规和海关法规,两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了走私毒品罪。
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适用本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效力范围(适用范围)——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时间,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能力。
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最重要)一、概述1、刑事管辖权——一个国家根据主权原则所享有的对在其主权范围内所发生的一切犯罪进行起诉、审判和处罚的权力。
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和历史传统——解决刑事管辖权的主张各不相同。
二、种类(一)属地原则1、产生:法国轮船“荷花号”,公海,撞翻土耳其轮船,使8名土耳其船员丧生。
土耳其当局逮捕了法国船长(玩忽职守),法国抗议,最后提交国际法庭,判决土耳其胜诉,法国不服,但也无法阻止土耳其对该案的审判。
2、定义(地域管辖原则、领土原则、属地主义)国家享有属地优越权(领土最高权):属地性是管辖权的首要根据,即使另一个国家同时具有行使管辖权的根据,如果其行使管辖权的权力是与具有属地管辖权的国家的权力相冲突,则该国的管辖权亦应当受到限制。
3、发展:主观属地原则(行为地原则)客观属地原则(结果地原则)(二)属人原则(国籍管辖原则、属人主义)根据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与其国籍所属国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存在固有的法律联系。
1、违反本国刑法时——受本国刑法管辖2、在本国领域外时——受本国的外交和法律保护(三)保护原则(保护主义、自卫原则)填补了属人原则、属地原则的漏洞,彻底保护外国人在外国实施犯罪所侵害的本国和本国国民的利益。
eg. 美国人在美国实施伪造中国货币的行为。
(四)普遍管辖原则(世界性原则)对于国际条约或习惯所规定的侵害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使用本国刑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管辖已不是一种国家权利,而是一种国际义务。
对于与本国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犯罪适用本国刑法,其根据正是在于这种行为所侵犯的是人类共享的普遍利益。
犯罪国际化eg. 反人类犯罪(大屠杀、海盗)、战争犯罪、恐怖主义犯罪、危害航空器的犯罪“911”事件,本.拉登(阿富汗人)(五)对各项原则的评价——综合原则1、属地原则:(优)体现了国家的主权原则,便于国家有效、及时地行使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