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 格式:doc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6
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1.体积的单位:m 3、dm 3(L)、cm 3(mL)、mm 3。
2.换算关系:1m 3=103dm 3;1dm 3=103cm 3;lcm 3=103mm 3;1L=1dm 3;1mL=1cm 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方法: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
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要认清量筒分度值和量程,②读数时,视线要和凹形液面底部或者凸形液面顶部平行。
【例题1】如图所示,不计细绳的体积,量筒内水的体积为___ml,物体的体积为___ml。
【答案】30,10.【解析】由于物体没放入量筒中水里时,水的体积是30ml,完全放入水里时,液面对应的刻度为40ml,在不计细绳体积的情况下,这40ml 指的是水和物体的总体积,所以物体的体积为40ml -30ml =10ml.知识点二:密度的测量1.测固体密度方法:(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1;(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记下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 2;(4)得出固体的密度21m V V ρ=-.2.测液体密度方法:(1)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2)把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记下液体体积V;(3)测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4)得出液体的密度12m m V-ρ=【例题2】如图,小红同学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28g,现将适量盐水装入烧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盘,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笔记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密度的笔记,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结论等部分。
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2.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实验原理: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密度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被测物质(如水、盐等)、烧杯、砝码等。
实验步骤:
1. 使用天平测量被测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m;
2. 将被测物质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3. 根据密度公式ρ = m/V计算密度;
4. 记录数据并整理。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序号物质质量m(g)体积V(cm³)密度ρ(g/cm³)
1 水 50 50
2 盐 30 30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密度,我们可以发现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
在本实验中,水和盐的密度均为
g/cm³,符合预期结果。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准确测量数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整理【】中考是关系到学生能不能顺利进入理想高中学习的重要考试,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参加2019年中考的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1.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1m3=103dm3;1dm3=10cm3;lcm3=103mm3;1L=1dm3;1mL=1mm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4)测量体积的方法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
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要认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cm3(毫升)?②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凹底凸顶)。
2.密度的测量(1)原理:ρ=m/V(2)方法: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ρ=m/V计算得到ρ。
(3)密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①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石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②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如木块)的密度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木块、铁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用细线拴住铁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将木块取出,用细线把木块与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注意:在测固体的密度时,在实验的步骤安排上,都是先测物体的质量再用排液法测体积。
微专题三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分值:65分 建议时间:70分钟)专题概述测密度实验是山西中考的必考题,以常规测量方法为主;近年来更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评估、特殊物质的密度测量、特殊方法测密度等,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加强这方面题目的训练。
方法指导一、实验原理ρ=m V二、测量方法:(一)有天平、量筒1.质量用天平测量(1)固体质量直接测量;(2)液体质量借助烧杯测量2.体积用量筒测量(规则的可用刻度尺)(1)液体体积的测量方法①利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
②利用某种容器(如杯子),通过测量容器装满水的质量,利用公式V =m 水ρ水计算瓶子容积,从而间接测量容器装满其他液体的体积。
(2)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①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直接利用刻度尺测量其体积。
②利用量筒,通过“排水法”间接测量可沉入水中固体的体积。
三、特殊物质的密度测量常见的特殊物质的密度测量有:①吸水性固态物质密度测量:在准确测得其质量后,可采用“水浸法”使测量物质在充分浸润后再无法吸水,然后利用排水法测得其体积;②易溶性固态物质密度测量:可改变量筒或烧杯中的液体成分,这种液体应具备和测量物质不相溶的特点,如盐块溶于水,但在饱和盐溶液中不溶解,所以量筒中可采用此液体来测体积。
特别是粗略测量时,可以在量筒中倒入细沙子等作为“液体”进行体积的测量;③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密度的测量:一般采用“重坠法”或“针压法”进行测量;④不易与液体接触的固体小颗粒(或粉末状)物质密度的测量:在测量时可直接用量筒测量小颗粒(或粉末状)物质的体积,测量体积时要注意将量筒中的小颗粒(或粉末状)物质尽量压实并抹平,以减小测量误差。
四、特殊方法测量密度(一)有天平,无量筒1.测液体密度,可在一小空瓶先后分别倒满水和待测液体,用VV液测出液体体积,从而测出液体密度。
水=2.测固体密度,可将烧杯中装入水,并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1,然后将固体浸没在水中,在液面处标记,取出固体,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再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 2,则V 液=V 加水=m 2-m 1ρ水,从而求出ρ固。
2021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量筒的使用1.有关量筒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增大最下面的刻度为0,且刻度是下密上疏B. 量筒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也可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C. 量取过程中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先快后慢,最后用滴管逐滴加到所需的量D. 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A. 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B. 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C. 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D. 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3.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某同学仰视时读数为60 mL,则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为()A. 大于60 mLB. 小于60 mLC. 等于60 mLD. 无法确定4.食用油瓶上标有“2L” 的字样,这是用来表示该瓶装食用油的()A. 质量B. 重力C. 体积D. 密度5.观察量筒中液面刻度时,要使视线与液面相平,量筒水银面是凸形的,观察时要()A. 以凸形的顶部为准B. 以凹形的底部为准C. 以液面边缘的中部为准D. 都可以6.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线体积时视线平视,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仰视。
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A. 大于实际体积B. 等于实际体积C. 小于实际体积D. 都有可能7.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100g的煤油的体积,有下面四种量筒可供选用,比较合适的是( )A. 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5 mL。
B. 量程为50 mL,分度值为1 mLC. 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D. 量程为1000 mL,分度值为10 mL8.如图甲、乙所示的是小明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体积时的情形,所测量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9.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同学的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________同学读数偏大,________同学读数偏小。
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学习目标】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2、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4、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
【要点梳理】要点一、体积的测量1、量筒: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如图1所示(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1ml=1cm3(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如图2乙所示。
2、测量固体的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相关的数据,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排液法”间接地测定①下沉物体(如金属块、小石块等等)的测量方法a、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其体积V1;b、将物体用细线拴住轻轻放入水中,并使水全部淹没固体,读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c、计算固体的体积V=V2-V1。
②漂浮物体(如石蜡、木块等等)的测量方法:沉坠法或针压法沉坠法就是将漂浮的被测物体和能沉入水中的物体用细线拴在一起(物在上重锤在下),先用手提着待测物体上端的细线,将重锤沉入水中(被测物体不能接触到水),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1;再把被测物体和重锤一起沉入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2;最后计算固体的体积V=V2-V1。
针压法,和下沉物体的测量方法相似,只不过是设法用细针将被测物体压入到水中使其全部浸没。
要点二、密度的测量(高清课堂《关于密度试验专题》)1、测量的原理:根据可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2、测量方法①固体的密度要点诠释: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定,然后,根据密度定义求得密度。
步骤:a、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b、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的水的体积V1;c、把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d、算出石块的体积V=V2-V1;e、利用公式算出石块的密度。
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之侧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
认识:量筒主要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在使用量筒之前,要观察它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使用: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底部或者凸面的顶部相平,测量不规则固体时要用排水法。
注意:量筒是玻璃器材,测在水中下觉的固体的体积时,要用细线系住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拓展:在水中不下沉的物体可用沉锤法和针压法;溶于水的物体可用配制饱和溶液法,或用不互溶液体(如油),或用面粉代替。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1.4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2、密度反映的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无关系?二、引导过渡:1、怎样才能测定密度的大小?(板书课题)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板书原理)2、用什么测物质质量?用什么测量物质的体积?3、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为什么?三、导入新课:(板书:量筒的使用)用途:用来测液体或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一)观察量筒小组讨论并回答课本第18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1、单位:ml 1ml=1cm 32、观察分度值:1 ml3、读数;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看课本18页图1。
量程:100ml(二)小组讨论:如何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中倒入一些水读出水面刻度V1,再把水石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上升到的刻度V2。
小石块的体积:V= V2-V1思考:如果固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又该如何测量它的体积?(针压法、悬垂法)四、进行新课怎样测石块的密度?(板书)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呢?展示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石块、细线、水(板书)1、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归纳实验步骤:(板书)(1)调节天平并测出小石块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3)用细线拴住石块,慢慢浸没到水中,读出水面上升到的刻度V2(4)计算石块密度ρ=m v2-v12、讨论:能不能先测石块的质量,再测石块的体积?为什么?3、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小组之间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有代表性的共同讨论。
五、密度知识的应用1、测物质的密度可以来判断物质的材料(测出物质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2、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如:要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质量,只需要测出它的体积,然后乘以密度即可)六、课后思考题(板书:如何准确测量盐水的密度)如何测定盐水的密度?设计实验方案时,如何让测量结果更准确?。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基本原理:ρ=m/V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1. 固体:m 0V 1V 2表达式: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
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12m V V ρ=-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0m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21V V m -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12V V m-=ρ。
2. 液体1V2表达式:例2:小宇同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测定“卫岗”牌牛奶的密度。
a. 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若发现天平指针位如图15甲中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教学过程设计
:数据后加上____。
、测量常见错误(图)
2、(2015山西)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
)如图所示,设计测土鸡蛋体积的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坐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
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密度》力学实验是物理实验考查的重要部分之一,其中测量物质的密度是中考必考的一个实验,所占分值为6分左右。
我就针对密度的测量实验做了一节复习课,在本节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密度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