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课文
- 格式:docx
- 大小:15.18 KB
- 文档页数:1
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
因写下这组诗。
原文:秋兴八首唐代-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翻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寒露凋伤了枫树林,巫山巫峡的气象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间的波浪连天涌起,塞上的风云接地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两度开放忆往昔感伤落泪,孤舟系在江岸像系在我思念故园之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赶制寒衣家家在动用刀尺,白帝城高处听到夜晚捣衣的砧音。
【诗歌鉴赏】杜甫《秋兴八首》原文赏析及翻译【诗歌鉴赏】杜甫《秋兴八首》原文、赏析及翻译杜甫《秋八诗》的原文、赏析与翻译《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玉露摧残枫树,巫山巫峡苍凉。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从句两个张开的眼泪在未来,而孤舟是故乡的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八歌》第二首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再听三次猿猴真正的眼泪,送信人的空虚将在八月份得到遏制。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头上的藤蔓月亮,它反射了大陆前面的芦苇和草花。
《秋兴八首》其三原文钱家山很安静,阳光明媚。
有一天,河边的建筑坐落在绿色的微光大道上。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蜀的名声不好,刘翔讲经的思想与他的愿望背道而驰。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秋八歌》四首原著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所有王子的房子都是新主人,他们的文装和军装与过去不同。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
玉龙寂寞,秋水冰冷。
我的家乡想过平静的生活。
《秋兴八首》其五原文蓬莱宫阙面朝南山,在金茎和萧山之间结着露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动了,雉鸡的尾巴打开了宫殿的扇子,这一天围绕着龙的天平转来转去,以了解神圣的面容。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秋八歌》六首原著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承载着城市的朝气,莲花园进入悲伤的边缘。
朱帘绣柱围黄鹤,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这片贫瘠的歌舞之地,中央秦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帝国。
《秋兴八首》其七原文当昆明的池水在汉代时,吴帝的旗帜就在他的眼里。
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
漂浮的野米是黑色的,露水是寒冷的,莲花屋是粉红色的。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秋八歌》的八首原文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陂。
鹦鹉啄食着古老的稻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过去常常在干燥的天气里游走,而白色的头在吟唱,痛苦地低头看。
杜甫《秋兴八首》翻译《秋八首歌》的首译秋天来了,霜降枫林,枫叶凋零败落,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原文及注释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钻。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钻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穿过千山万壑一直奔向荆门,这是美丽的昭君生长的村庄。
她离开汉宫踏入渺远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凉的黄昏。
糊涂的君王依据画像辨美丑,昭君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归来。
千百年来琵琶声回荡在空中,那是昭君无穷的怨恨和诉说。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秋兴八首(其一)
作者: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教材简说: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
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
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
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
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
《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