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局部麻醉药
- 格式:doc
- 大小:507.00 KB
- 文档页数:3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知识点归纳局部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的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组织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局麻醉药、表麻醉药和弱效局麻醉药等。
以下是局部麻醉药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
一、分类1.局麻醉药(0.5%普鲁卡因、2%利多卡因等):主要用于手术或治疗目的,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较强。
2.表麻醉药(28%利多卡因软膏、4%麻黄碱滴眼液等):主要用于表面麻醉和疼痛缓解,作用时间短,麻醉效果较弱。
3.弱效局麻醉药(10%利多卡因软膏、2%莫比卡因软膏等):主要用于轻微手术或治疗目的,麻醉效果较弱。
二、作用机制1.阻断神经传导:局部麻醉药通过与细胞膜神经通道结合,阻断神经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2.影响钠离子通道:大部分局部麻醉药主要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进入神经细胞内,从而防止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作用于神经纤维:不同种类的局部麻醉药对不同直径的神经纤维有不同的作用,主要作用于细直径的传痛纤维和运动纤维,对大直径的触觉纤维的阻断较弱。
三、药物特点1.离子化与非离子化:大部分局部麻醉药处于离子化状态下具有麻醉作用,而非离子化状态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2.蛋白结合率与半衰期:局部麻醉药的蛋白结合率越高,半衰期越长,麻醉作用越持久。
3.作用时间和控制速度:药物的作用时间要与手术时间相匹配,通过调整药物浓度和注射速度来控制麻醉深度和作用时间。
四、应用注意事项1.过敏反应:局部麻醉药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特别是对苯胺类过敏者。
2.药物剂量和浓度选择:根据麻醉部位、手术时间和患者特点选择适当剂量和浓度,避免过度和不足。
3.神经损伤:使用局部麻醉药时应避免损伤神经,特别是在神经近端注射时要小心。
4.毒副作用:不当使用局部麻醉药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如中毒、心血管抑制和呼吸抑制等。
五、药物相互作用1.局麻醉药与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类药物同时应用时,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局部麻醉药[单选题]1.丁卡因不能应用的局部麻醉方式是A.表面麻醉B.浸润麻醉C.传导麻醉D.腰麻E.硬膜外麻醉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丁卡因(江南博哥)主要的局部用法是:表面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所以此题选B。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2.下列局部麻醉方法中,不应用普鲁卡因的是A.浸润麻醉B.传导麻醉C.蛛网膜下隙麻醉D.硬膜外麻醉E.表面麻醉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普鲁卡因对黏膜的穿透力弱,需注射用于局麻,不能用于表面麻醉。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3.适用于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麻醉方式是A.表面麻醉B.传导麻醉C.浸润麻醉D.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E.硬膜外麻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4.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A.阻断K+外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B.阻碍Ca2+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C.促进Cl-内流,使神经细胞膜超极化D.阻碍Na+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E.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影响冲动的传递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局麻药主要作用于神经细胞膜。
在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膜的除极化有赖于Na+内流,局麻药可直接与电压门控的Na+通道相互作用而抑制Na+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主和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局麻作用。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5.效价强度最低的局部麻醉药是A.普鲁卡因B.丁卡因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E.硫喷妥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普鲁卡因麻醉强度较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都低;而硫喷妥钠属于全身麻醉药。
掌握“局部麻醉药”知识点。
[单选题]6.延长局部麻醉药作用时间的常用办法是A.注射麻黄碱B.加入少量肾上腺素C.调节药物溶液pH值D.增加局部麻醉药浓度E.增加局部麻醉药的用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肾上腺素可收缩用药部位的血管,减慢药物吸收速度,既能延长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时间,又可减少吸收中毒的机会。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局部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
·镇静催眠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精神失常药
·抗帕金森病药和老年痴呆药
·中枢兴奋药
·镇痛药
局部麻醉药
考情分析
局部麻醉药(1)应用方法
(2)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3)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应用
局麻药——药物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能暂时、完全、可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引起局部感觉丧失的药物。
注意:高浓度时,运动神经也可被麻痹,运动功能也将丧失。
一、局麻药的应用方法了解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
5.硬膜外麻醉
二、药理作用
1.局部麻醉作用(治疗作用):细神经>粗神经;
无髓鞘>有髓鞘;
痛>温>触>压>运动
2.吸收作用(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2)心血管系统:抑制
三、作用机制
——阻塞Na+通道、阻滞Na+内流。
——阻止动作电位的产主和神经冲动的传导
四、常用局麻药及其特点
药物特点应用不良反应
普鲁卡因穿透力弱
(须注射给药)
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不用于表面麻醉
毒性小;
易过敏,
需皮试
利多卡因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
穿透力较强
各种局麻;
抗心律失常
毒性较普鲁卡
因大
丁卡因穿透力强;
有缩血管作用
表麻,传导、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
浸润麻醉
毒性大
布比卡因穿透力较强浸润、传导和硬膜外麻醉毒性较大丁卡表麻毒性大,普卡安全不表麻
利多全能要慎选,室性律乱常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