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依赖患者的治疗措施及护理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232.73 KB
- 文档页数:3
静脉通路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发表时间:2017-05-31T16:31:00.4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1期作者:何莉宏[导读] 输液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到位,致静脉穿刺时患者紧张,引起血管收缩。
(四川省旺苍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元 628000)【摘要】目的:尽管静脉输液治疗是我们护士每天重复的最多的一项工作,但是,由于我们年轻护士多,临床经验不足,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笔者梳理了一下我们在静脉输液通路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希望能起到共勉的作用。
【关键词】静脉通路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79-02 1.静脉通路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1.1 输液前1.1.1输液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到位,致静脉穿刺时患者紧张,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增加了静脉穿刺难度,影响穿刺成功率。
1.1.2患者输液肢体的准备不到位。
特别是寒冷季节,部分护士输液前没有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预备输液肢体保暖,血管因寒冷而收缩变细,增加了静脉穿刺难度,影响穿刺成功率。
1.1.3对患者的配合能力评估度不到位,如意识障碍、病人,神志只是是间断清醒,可我们的护士在给他输液时,没有一个护士采用夹板固定等约束措施,这样就存在发生相关不良事件的安全隐患。
1.1.4部分护士输液前没征求并是否需要上厕所和愿意去何种体位,如果这些工作没有提前做好,我们把液体给病人输好了后,他们有可能一会儿又要上厕所,或感觉卧位不舒适而频繁变动肢体位置造成头皮针滑脱、液体渗漏等不良后果。
1.2 输液过程中1.2.1个别护士在输液时,皮肤消毒不到位。
一个是消毒范围不到位,另外一个就是使用皮肤消毒液的只喷了一下,使用碘酒、酒精消毒的,没有等待碘酒干就脱碘,这些都会影响皮肤消毒效果,存在发生穿刺部位感然的危险。
1.2.2护士在打好静脉留置针,固定留置针的肝素帽时,把胶布粘在固定留置针的敷贴上,由于胶布没有留置针敷贴的粘性好,容易松脱从而引起留置针敷贴卷边,造成留置针脱出。
护士如何应对神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副作用监测引言在神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然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因此,作为护士,我们应该了解如何正确应对神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以及监测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1.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在进行药物治疗前,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
通过仔细阅读病历、与医生交流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病情严重程度等信息,有助于我们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关注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在患者开始服用药物后,我们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果。
例如,如果患者出现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以便医生进行调整。
3.依从医嘱:护士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用药时间、剂量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医生的要求,切不可随意更改。
副作用监测和处理1.学习药物的副作用:护士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各种可能副作用,并学会监测和辨识这些副作用。
可以通过参考药物说明书、相关期刊、医学网站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2.对患者进行评估: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评估。
例如,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变化等,以便及早发现药物副作用的迹象。
3.根据副作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如果出现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停药并告诉医生;如果遇到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和药物使用时间等。
结论药物治疗是神经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作为护士,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法,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副作用,以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关于护士如何应对神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副作用监测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护理中的药物管理技巧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药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药物管理
可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在护理工作中常
用的药物管理技巧。
首先,护理人员在给患者用药时,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确认患
者的过敏史和药物过敏情况,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导致过敏反应。
其次,在给患者配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的要求仔细准
备药物,注意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避免混淆或错误。
同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服药时,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用法
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并按医嘱正确服药。
在患者服药后,
护理人员还需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记录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的身体
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护理人员在药物管理中还需重视药物的存储和管理。
药物需
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阳光直射,同时要远离儿童和
宠物。
另外,不同种类的药物需分开存放,以免发生混淆或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护理中的药物管理技巧包括核对患者信息、准备药物、
告知用药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反应、药物存储等多个环节。
只有做到
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起到更好的
护理效果。
希望所有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人员都能严格遵守药物管理规范,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现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目前的护理水平,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对策。
目前,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存在以下问题:1. 疼痛评估不及时和准确:疼痛程度的评估是制定有效护理计划的基础。
目前仍存在疼痛评估不及时和准确的问题。
一些患者可能因为担心麻醉效果而不敢主动反映疼痛,或者医护人员未能及时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
2. 疼痛护理方法单一:目前常用的疼痛护理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尤其是镇痛药物的应用。
单纯依赖药物治疗可能存在副作用较大或短期效果不佳的问题。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等在临床中的应用还较为有限。
3. 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科术后疼痛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疼痛的评估、护理方法的选择和操作等。
目前仍存在一些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问题,导致疼痛护理效果不佳。
1. 提高疼痛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
可以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等来客观评估疼痛程度,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护理计划。
2. 综合应用疼痛护理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综合应用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如冷热敷、按摩等)、心理疗法和中医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3.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疼痛护理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医院可以建立专门的疼痛护理团队,由有经验的专家和护士组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疼痛护理服务。
4. 加强患者教育:外科手术后的疼痛需要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包括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掌握物理疗法等。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醒其关注疼痛状况,并正确使用各种疼痛管理方法。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疼痛评估、综合应用疼痛护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加强患者教育等对策,可以有效改善外科术后的疼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着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沟通困难和药物管理困难等问题。
素质不高的护理人员容易导致护理服务质量下降,沟通困难则影响了病患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药物管理困难可能导致用药不规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提高素质水平,加强团队协作,改善沟通方式,并建立完善的用药管理制度。
在未来,应该加大对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促进相关政策的完善,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和沟通技巧,改善药物管理等方面来提升护理质量。
未来应该加大对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的支持,推动行业发展和改善服务水平。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问题、对策、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沟通困难、药物管理、素质、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精神病患者是指那些在晚年发生精神疾病的人群。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精神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对于他们的护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精神病患者往往由于年龄大、身体虚弱等原因,对护理人员有着更高的护理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沟通困难、药物管理困难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1.2 研究意义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细心关怀的工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研究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仅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深入分析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为现有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老年精神病护理体系,为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加贴心和专业的护理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美沙酮门诊护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美沙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用于治疗麻醉药物依赖症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门诊治疗中。
作为门诊护士,对于使用美沙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了解并采取有效对策,以确保
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问题之一是患者的药物滥用行为。
美沙酮在治疗麻醉药物依赖症中具有一定的成瘾性,某些患者可能会滥用药物,甚至将其卖给他人,从而威胁到患者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在这
种情况下,护士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例如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进行定期药品核查,以减
少滥用的风险。
问题之二是药品的副作用。
美沙酮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口干等,甚至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为了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护士
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过敏情况,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用药,同
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以确保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副作用的出现。
问题之三是治疗依从性的问题。
如同其他药物治疗一样,美沙酮治疗麻醉药物依赖症
需要患者长期服用,如果治疗不到位或者患者缺乏依从性,将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护士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治疗信任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可度和
依从性,从而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针对以上问题,门诊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如加强药品的监控和管理、详
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宣教等,以确保美沙酮治疗的不仅仅
只是药品治疗,而是一种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真正体现患者关怀和护士专业水
平。
癌痛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药物不良反应名称1.一般不良反应为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低血压、胆道括约肌痉挛、喉痉枸橼挛及出汗等。
偶有肌肉抽搐。
酸芬2. 严重副反应为呼吸抑制、太尼窒息、肌肉僵直及心动过缓,注射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呼吸液停止、循环抑制及心脏停搏等。
3.有成瘾性,但较哌替啶轻。
偶见出汗、恶心、呕吐、纳盐酸差、头晕、无力、思睡等。
曲马罕见皮疹、心悸、体位性低多片血压,在病人疲劳时更易产生。
1.偶见过敏、皮疹、瘙痒、眩晕、嗜睡、注意力分散、视力下降、恶心、呕吐、出汗、便秘、口干、排尿困难吗啡等。
片2.罕见体位性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等。
3.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和药物依赖性。
1.心血管系统:可使外周血管扩张,产生直立性低血压。
鞘内和硬膜外给药可致血压下降。
不良反应的处置一、预防和治疗便秘不良反应始终是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时不容忽视的问题。
医师一旦为患者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就应该同时用预防便秘的缓泻剂。
1.预防①多饮水,多摄取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活动;②缓泻剂:适量用番泻叶、麻仁丸或便乃通等缓泻剂。
应告诉患者如何根据个体情况调节饮食结构、调整缓泻剂用药剂量,并且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
如果患者 3 天未排大便就应给予更积极的治疗。
2.治疗①评估便秘的原因及程度;②增加刺激性泻药的用药剂量;③重度便秘可选择其中一种强效泻药 ( 容积性泻药 ) :硫酸镁 30~60ml , qd ,比沙可啶 2~3 片, qd ,比沙可啶直肠内灌肠, qd ;乳果糖 30~60ml , qd :山梨醇 30ml , q12h ,连用3 次,继后必要时重复用药;④必要时灌肠;⑤必要时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合用其他镇痛药物。
二、阿片类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30 %,一般发生于用药初期,症状大多在4~7 天内缓解。
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癌症患者既往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反应严重者,初用阿片类药物容易产生恶心呕吐。
美沙酮门诊护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美沙酮门诊护士面临的问题包括患者的欺诈行为、脾气暴躁、沟通困难以及缺乏合作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护士可以通过加强患者教育宣传、严格执行门诊规章制度、提高沟通能力和耐心,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等对策来解决。
护士应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护士要保持耐心和专业态度,促进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持续学习和改进,护士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实现共同的治疗目标。
【关键词】美沙酮门诊护士, 问题, 对策, 患者欺诈, 患者脾气暴躁, 患者沟通困难, 患者缺乏合作意识, 教育, 宣传, 规章制度, 沟通能力, 耐心, 信任, 合作, 治疗效果, 安全1. 引言1.1 美沙酮门诊护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美沙酮是一种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替代疗法,而在美沙酮门诊护士的工作中,他们也会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美沙酮门诊护士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患者欺诈行为是美沙酮门诊护士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一些患者可能会试图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更多的药物或以其他方式影响治疗方案。
患者脾气暴躁也是护士们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这种情况下,护士需要保持冷静并有效地处理患者的情绪。
患者沟通困难和缺乏合作意识也会给护士带来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比如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工作,让患者更深入地了解治疗的重要性;严格执行门诊规章制度,建立起严密的管理体系;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和耐心,使他们能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患者信任和合作的关系,让患者愿意配合治疗计划。
美沙酮门诊护士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护士们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戒除药物成瘾,实现身心健康。
关于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精神科护理是专门针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护理。
和其他疾病不同,心理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自身病情、药物作用等原因出现行为异常、激烈情绪波动等不安全行为。
这些不安全行为不仅威胁患者自身安全,还有可能对护理人员、其他患者或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护士必须高度警觉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风险。
一、精神科护理的风险1.患者自杀精神科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自杀的意图,而且往往在治疗初期和病情反复时易发生自杀事件。
此外,很多药物对患者的自杀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诱导作用。
2.暴力行为一些患者情绪激动、烦躁易怒,甚至有攻击别人的行为。
护士在接触这些患者时,要非常谨慎,避免引起患者攻击行为的引爆。
3.药物副作用长期用药容易产生依赖性,有的患者会反复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同时还会产生药物抗性和药物依赖。
二、精神科护理的对策1.建立安全意识对于精神科患者来说,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自我安全意识,特别是在接受治疗初期和病情反复时。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询问、观察等方式,加强患者对自我安全的认识和预防自杀的意识,以及强调患者生命的重要性。
2.制定防范措施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自杀行为和暴力行为,护士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例如对可能自杀的患者安排密切的观察和措施,减少患者的独处情况,强制监管。
对于可能产生暴力行为的患者,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携带安全警报器,以及加强对患者情绪的观察和控制。
3.采取药物辅助治疗药物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疾病症状,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同时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4.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对于精神科护士而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护士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加强对心理疾病患者的理解和认识,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以及掌握紧急救护措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精神科护理中的安全风险与复杂度较高,需要护士高度警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风险,保证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药物依赖科管理制度一、药物依赖科管理制度的概述1.1 目的药物依赖科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药物依赖患者的诊疗流程、康复管理、团队合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药物依赖危害。
1.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药物依赖患者,包括对各种药物成瘾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种族等差异。
1.3 建立原则建立药物依赖科管理制度的原则是“规范、科学、人性化、全面”,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和康复服务。
二、药物依赖科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2.1 诊疗流程2.1.1 首次就诊药物依赖患者首次就诊时,医生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使用史以及心理状态,并进行初步评估。
2.1.2 诊断和评估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心理评估,做出明确的药物依赖诊断,并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和康复潜力。
2.1.3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医生应当综合考虑药物戒断、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多种治疗手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1.4 康复管理医生应当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管理,包括随访、复诊、药物依赖症状监测、心理辅导等,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2.2 团队合作2.2.1 多学科团队药物依赖科管理团队应当包括心理医生、药物治疗师、康复护士、社工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治疗和管理。
2.2.2 协作机制各个专业人员应当密切合作,互相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连续的治疗和管理服务。
2.2.3 团队培训药物依赖科管理团队应当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治疗和管理水平。
2.3 自我管理能力2.3.1 患者教育医生应当对患者进行药物依赖、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念和行为。
2.3.2 生活指导医生应当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应对压力的方式。
2.3.3 康复支持医生应当积极引导患者参与康复支持团体、社区康复活动等,促进患者康复过程的正向推进。
三、药物依赖科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3.1 信息化管理药物依赖科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患者信息的电子化记录、查询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