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机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4
防爆电动机知识点归纳总结防爆电动机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概述防爆电动机是一种在爆炸性环境中运行的电动机。
它采用了特殊的设计和材料,以防止火花、电弧和高温引起爆炸。
本文将对防爆电动机的原理、分类、结构和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二、防爆原理防爆电动机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抑制电火花、避免电弧和控制温度升高。
为了抑制电火花,防爆电动机通常采用无火花产生的材料,例如特殊的开关材料和电缆绝缘材料。
为了避免电弧,防爆电动机安装了特殊的密封装置和隔爆器,以隔离电动机内部的电弧。
为了控制温度升高,防爆电动机采用了散热结构和温度控制装置,以保持电动机的运行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三、分类防爆电动机根据其设计结构和防爆等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两类:按防爆等级分为Ex d、Ex e、Ex n 等类型;按结构分为整体式、分体式和组装式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防爆电动机适用于不同的爆炸性环境,选择适合的类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四、结构特点防爆电动机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密封性好、散热性能优越、电源可靠、外壳材料耐腐蚀等。
密封性好是指防爆电动机采用了特殊的密封装置和隔爆器,以阻止火花和爆炸气体进入电动机内部。
散热性能优越是指防爆电动机采用了高效的散热结构和散热装置,以保持电动机的运行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电源可靠是指防爆电动机采用了可靠的电源供应系统,以确保电动机的正常工作。
外壳材料耐腐蚀是指防爆电动机的外壳材料具有耐腐蚀性能,可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长期使用。
五、应用领域防爆电动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煤矿、冶金等爆炸性环境中的设备和系统。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石油钻探设备、石油输送设备、化工反应器、煤矿提升设备等。
防爆电动机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爆炸性环境中的首选电动机。
六、要点总结1. 防爆电动机是在爆炸性环境中运行的电动机,采用特殊设计和材料,防止火花、电弧和高温引发爆炸。
2. 防爆电动机的设计原理包括抑制电火花、避免电弧和控制温度升高。
防爆电机的基本参数和知识防爆电机的基本参数和知识一、防爆原理1、为什么要用防爆电机?在一些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当气体或粉尘遇着点火源或高温,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而电机在运行中,可能会发生电弧或电火花,这些都是强点火源,遇到爆炸性的粉尘或气体,就可能要发生爆炸。
2、隔爆电机的隔爆原理隔爆型电机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机的带电部件放在特制的外壳内,该外壳具有将壳内电气部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与壳外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开的作用,并能承受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混合物被壳内电气设备的火花、电弧引爆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外壳不被破坏;同时能防止壳内爆炸生成物向壳外爆炸性混合物传爆,不会引起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和爆炸。
这种特殊的外壳叫“隔爆外壳”。
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机称为“隔爆型电机”。
隔爆型电机的标志为“d”,为了实现隔爆外壳耐爆和隔爆性能,对隔爆外壳的形状、材质、容积、结构等均有特殊的要求。
3、隔爆电机的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可分为两类:Ⅰ类:煤矿用电气设备;Ⅱ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Ⅱ类电气设备可以按爆炸性气体的特性分为ⅡA、ⅡB和ⅡC类。
其中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ⅡC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及ⅡB 设备的使用条件。
4、几个术语的解释1)、爆炸性环境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
2)、爆炸性气体环境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3)、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允许的最不利条件下运行时,其表面或任一部分可能达到的并有可能引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最高温度。
4)、引燃温度能够引燃爆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热表面最低温度。
5、表面最高温度对于Ⅰ类电机:当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煤尘时,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50℃。
当电气设备表面不会堆积或采取措施可以防止堆积煤尘时,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50℃。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爆炸性粉尘环境安装的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原理是用防尘外壳将电气部件密封的方法。
防爆电机基础知识一、防爆电机基础知识我国防爆电气标准对电机来说,主要有: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T2900.35-1998 电工术语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还有其它一些标准,例如:本质安全型“i”;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浇封型“m”;粉尘防爆型等等。
1 一般术语1.1 防爆电气设备:在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
1.2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类别:按照电气设备使用的爆炸性环境而划分的类别:Ⅰ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1.3 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不利运行条件下工作时,其表面或任一部分可能达到的并有可能引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最高温度。
1.4 温度组别: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划分的组别。
1.5 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1.6 爆炸性气体环境: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薄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1.7 爆炸性粉尘环境:在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1.8 危险区域划分中的0区:连续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
1.9 危险区域划分中的1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
1.10 危险区域划分中的2区:正常运行时不大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如果出现,只是存在很短时间。
1.11 型式试验:对按照某一设计而制造的一台或几台电气设备所进行的试验,以确定该设计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防爆电机重要知识点总结一、防爆电机的工作原理防爆电机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防止爆炸的电机。
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电机基本一致,但在设计上采取了一系列防爆措施,确保其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安全运行。
防爆电机的主要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原理、电磁场原理、电磁力原理等。
其内部结构与普通电机相似,主要包括定子、转子、绕组、机壳等部分,但在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上做了特殊的处理,以确保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不会引发爆炸。
二、防爆电机的分类根据防爆电机的不同特性及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包括:1. 根据所在危险区域不同,可分为:I类、II类、III类防爆电机;2. 根据冗余性要求不同,可分为:标准型、增安型、双重型防爆电机;3. 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隔爆型、灭弧型、液体浴型防爆电机。
三、防爆电机的选择选择适合的防爆电机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
在选择防爆电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环境:包括爆炸性气体种类、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以确定所处危险区域类别;2. 负载要求:包括动力大小、转速、起动方式等,以确定防爆电机的功率、转速、启动方式等参数;3. 安全性能:包括外壳防护等级、绝缘等级、耐温性能等,以确保防爆电机的安全可靠性。
四、防爆电机的安装防爆电机的安装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安装防爆电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安装位置:应根据工艺流程要求和爆炸性气体分布情况,选择安全位置进行安装;2. 接线方式:应根据防爆电机的额定电压、电流及功率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并确保接线正常;3. 接地保护:为防止因雷击或其他原因引发爆炸,应对防爆电机进行良好的接地保护。
五、防爆电机的维护防爆电机的正常维护是保证其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
在进行防爆电机维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包括外壳、绝缘、接地等保护措施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或老化现象;2. 清洁灰尘:定期清理防爆电机表面的灰尘,确保散热良好;3. 润滑保养:根据使用环境和负载情况,定期对防爆电机的轴承等部件进行润滑保养。
防爆电机选型原则:1、认定应用场所的性质种类。
2、对于气体爆炸性场所,应根据危险程度认定分区。
3、认定应用场所的温度组别。
4、对于隔爆型、增安型、正压通风型防爆电机应考虑的使用场所是类或类;无火花型电机和粉尘防爆电机只能选用在类场所。
5、认定防爆级别。
6、如选用增安型或正压型防爆电机时,应考虑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否则不能保证防爆的安全性。
种类选择:选择电机的种类是从交流或直流、机械特性、调速及起动性能、维修等方面考虑。
1、要求机械特性较硬又无调速特殊要求的一般生产机械。
如:功率不大的水泵、通风机、小型机床可以尽量选择鼠笼式电动机(Y系列)。
2、要求起动性能较好,在不大范围内平滑调速的设备。
如:起重机、卷扬机等,可选用绕线转子电动机(YZR、YR系列)。
3、为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要求功率较大而又不需调速或者转速较低的生产机械。
如:大功率水泵、空气压缩机等,可选用同步电动机。
安装事项:1、借助联轴器进行二次校平。
2、接电缆前应对接线盒认真清理。
3、检查接线盒中接线柱的爬叫距离、电气间隙。
4、电缆进线口的密封、夹紧及电机内、外接地线应按规定处理。
5、底脚螺栓必须拧紧固定。
电机调试:1、测量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规定值。
2、按规定进行空载试车。
3、对于新的电机基础应测试基础的振幅。
可先加少量负载,在额定转速下测量。
4、电机加负载时,由小至大,在额定状态下试运行1-6小时,考核说明书中规定的正常工作状态。
(额定功率、额定转速)5、检查电机有无局部发势的现象。
6、检查电机振动、噪声值及有无异常声响。
7、检查保护监控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8、对于增安型电机应测试满载起动时间。
电机的使用与维护1、电机在安装、使用前,应详细查阅使用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2、电动机采用联轴器传动,电动机轴中心线与被拖动机轴的中心要保持一致,偏差应小于0.02。
3、电动机在送电前应用兆欧表测量定子绕组与机座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Ue/千伏·M。
一、学习防爆电机的防爆常识的意义防爆电机广泛应用在煤炭、石油、化工等具有潜在爆炸性的环境中,其防爆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安全性能的优劣,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财产损失以及生产一线工人的人身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防爆产品投入使用,有必要对防爆产品的知识有所理解。
二、概念1. 防爆电气设备2. 防爆电机型号的含义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4.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5. 爆炸性气体环境6. 燃烧与爆炸的区别7. 闪点8. 爆炸极限1. 防爆电气设备:是指结构和性能上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从而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发生点燃爆炸的电气设备。
根据防爆原理不同,可分为10种防爆型式,分别为:a. 隔爆型电气设备“d”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
隔爆外壳既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也能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附近爆炸性混合物传播。
b. 增安型电气设备“e”增安型防爆型式是一种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c.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气设备电路的各种参数,或采取保护措施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使其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实现了电气防爆,这种电气设备的电路本身就具有防爆性能,也就是从“本质”上就是安全的,故称为本质安全型(以下简称本安型)。
采用本安电路的电气设备称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d. 正压型电气设备“p”保持外壳内部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气体进入壳内。
e. 充油型电气设备“o”将全部部件或可能产生电火花或过热的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其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称为充油型电气设备。
f. 充砂型电气设备“q”外壳内充填砂粒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砂粒材料表面的过热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电机的基本参数和知识一、防爆原理1、为什么要用防爆电机?在一些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当气体或粉尘遇着点火源或高温,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而电机在运行中,可能会发生电弧或电火花,这些都是强点火源,遇到爆炸性的粉尘或气体,就可能要发生爆炸。
2、隔爆电机的隔爆原理隔爆型电机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机的带电部件放在特制的外壳内,该外壳具有将壳内电气部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与壳外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开的作用,并能承受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混合物被壳内电气设备的火花、电弧引爆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外壳不被破坏;同时能防止壳内爆炸生成物向壳外爆炸性混合物传爆,不会引起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和爆炸。
这种特殊的外壳叫“隔爆外壳”。
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机称为“隔爆型电机”。
隔爆型电机的标志为“d”,为了实现隔爆外壳耐爆和隔爆性能,对隔爆外壳的形状、材质、容积、结构等均有特殊的要求。
3、隔爆电机的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可分为两类:Ⅰ类:煤矿用电气设备;Ⅱ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Ⅱ类电气设备可以按爆炸性气体的特性分为ⅡA、ⅡB和ⅡC类。
其中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ⅡC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及ⅡB设备的使用条件。
4、几个术语的解释1、爆炸性环境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
2、爆炸性气体环境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3、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允许的最不利条件下运行时,其表面或任一部分可能达到的并有可能引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最高温度。
4、引燃温度能够引燃爆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热表面最低温度。
5、表面最高温度对于Ⅰ类电机:当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煤尘时,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50℃。
当电气设备表面不会堆积或采取措施可以防止堆积煤尘时,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50℃。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爆炸性粉尘环境安装的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原理是用防尘外壳将电气部件密封的方法。
电机基本知识介绍目录一、电动机的种类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三、电动机起动前的检查方法四、电机行业标准五、电机的用途六、减速电机七、防爆电机八、稀土永磁电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九、无刷直流电机与开关磁阻电机的比较十、稀土永磁电机与异步电机的比较十一、高效节能电机将将给您带来巨大的效益十二、电气传动发展趋势电机英文:[electric machinery] 泛指能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切机器。
特指发电机、电动机。
定义: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电动机也称(俗称马达),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
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
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电也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
变压器,在有的书上称之为静止的电机。
从电机的定义发现,这么说也有它的道理的。
一、电动机的种类1.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1.1直流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划分: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有刷直流电动机。
1.1.1有刷直流电动机可划分:永磁直流电动机和电磁直流电动机。
1.1.1.1电磁直流电动机划分:串励直流电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1.1.1.2永磁直流电动机划分: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和铝镍钴永磁直流电动机。
1.1其中交流电机还可分: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
2.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划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
2.1同步电机可划分: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阻同步电动机和磁滞同步电动机。
2.2异步电机可划分:感应电动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
2.2.1感应电动机可划分: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和罩极异步电动机等。
2.2.2交流换向器电动机可划分:单相串励电动机、交直流两用电动机和推斥电动机。
防爆电机知识培训一、防爆面保护的重要性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防爆面和防爆面的几个重要结构参数。
防爆面的准确定义为隔爆接合面,是指隔爆外壳不同部件相对应的表面配合在一起(或外壳连接处)且火焰或燃烧生成物可能会由此从外壳内部传到外壳外部的部位。
举例:机座与端盖止口配合处,轴承盖与转轴配合处等。
隔爆接合面的结构参数:1.隔爆接合面的宽度(火焰通路长度)即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接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最短通路长度;2.隔爆接合面相对应表面之间的距离(间隙或直径差);3.隔爆接合面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粗糙度Ra不超过6.3 “m)。
这三个参数在国家防爆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隔爆面的损伤,包括划痕、磕碰、撞击及锈蚀,都会造成隔爆面结构参数的破坏而失去防爆的作用。
隔爆型电机大量使用在化工、化纤、炼油、煤炭等工业企业中具有爆炸性危险的环境中,城市里的汽车加油站注油泵也在使用隔爆型电机,如果用户使用的隔爆型电机由于隔爆面损伤而不防爆,那将会大大增加可燃性气体爆炸的可能性,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一旦出现爆炸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隔爆接合面严重损伤的零部件必须作报废处理,轻微损伤的零部件可以采用修补的办法进行修复,恢复其隔爆结构参数的要求。
但是,这些都会造成原材料、工时的损失和浪费,同时也延长了生产周期也降低了生产效率,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隔爆型电机的防爆零部件在加工、储存、工序传递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注意保护隔爆接合面,其重要意义是:保障隔爆型电机的防爆性能,保证隔爆型电机的产品质量,保护用户的安全生产秩序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稳定电机制造的生产效率,企业减少损失浪费。
二、防爆电机的基本原理(一)隔爆型电机1.外壳的隔爆作用把能够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都放在隔爆机壳内,使机壳内腔与外部隔开。
当隔爆机壳内腔产生爆炸时,不能够引起机壳外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
隔爆外壳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隔爆结构长度和间隙。
防爆电机基本情况介绍防爆电机是指在特定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电机,能够在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存在的环境中正常运行,同时能够防止火花、高温和电弧引起的爆炸事故。
防爆电机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矿等行业,是保障工作环境安全和生产系统运行稳定的重要设备。
防爆电机的基本结构和普通电机相似,包括定子、转子、轴、轴承等部分。
但是防爆电机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与普通电机有所不同。
首先,防爆电机的外壳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常见的防爆电机外壳材料有铸铝合金、腐蚀防护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电机外壳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火花或高温。
其次,防爆电机的外壳结构必须具备防爆要求。
一般来说,防爆电机的外壳采用封闭式结构,即电机内部的零部件与外部环境相隔离,防止火花或高温热源直接接触可燃气体或粉尘。
此外,防爆电机的外壳还具备一定的防腐蚀性能,能够防止腐蚀性介质对电机的侵蚀。
再次,防爆电机的电气系统设计和制造工艺也有特殊要求。
首先,防爆电机的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必须采用耐燃绝缘材料,以防止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火花。
同时,防爆电机的电气连接件和接线端子也必须具备防爆性能,确保电气接触可靠,并能防止火花产生。
最后,防爆电机还需要配备适当的防爆装置。
常见的防爆装置包括爆炸防护罩、密封圈、气体检测传感器等。
这些装置能够有效检测和阻止可燃气体进入电机内部,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发生。
总之,防爆电机是在特定危险环境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电机。
其基本结构和普通电机相似,但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有所不同。
防爆电机具备防爆材料、封闭式结构、防爆电气系统和配备防爆装置等特点,能够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安全运行,是保障工作环境安全和生产系统运行稳定的重要设备。
防爆电动机知识点总结大全防爆电动机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概述防爆电动机是指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的电动机,其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相关的防爆标准,以确保其在危险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文将从防爆电动机的分类、工作原理、性能要求和选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
二、分类根据结构特点、适用场所和防爆等级的不同,防爆电动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分类包括:1. 爆炸性气体环境防爆电动机:适用于煤矿、石化、石油、化工、粮食等场所,防爆等级通常为Ex-d或Ex-p。
2. 煤矿井下环境防爆电动机:适用于煤矿井下和防尘环境,防爆等级通常为Ex-i。
3. 高温环境防爆电动机:适用于冶金、炼油、钢铁等高温场所,防爆等级通常为Ex-n或Ex-p。
4. 防爆接线盒防爆电动机:适用于防爆设备的电源接线和控制,防爆等级通常为Ex-e或Ex-d。
5. 防爆替代器防爆电动机:适用于粉尘爆炸环境,防爆等级通常为Ex-t或Ex-d。
三、工作原理防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普通电动机相似,通过电磁感应产生转矩,驱动机械设备实现工作。
但是,为了防止火花、电弧等可能引发爆炸的因素,防爆电动机在结构和材料上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1. 隔爆壳体:防爆电动机的外壳通常采用隔爆壳体设计,能够有效地阻挡火花进入机内,以确保机内气体不会引燃。
2. 隔爆结构:防爆电动机的内部结构采用隔爆设计,通过隔离与外界的火花和电弧,防止可能引发爆炸的气体进入内部。
3. 低能量电器:防爆电动机的电器部件采用低能量设计,减少可能引发火花和电弧的风险,确保安全运行。
4. 防爆标识:防爆电动机必须标有相应的防爆认证标志,以便用户和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和操作。
四、性能要求防爆电动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满足一系列性能要求,以确保其在危险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防爆等级:根据工作场所的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防爆等级,如Ex-d、Ex-p、Ex-i等。
2. 防护等级:防爆电动机的外壳必须满足防尘、防水和防腐蚀等要求,以保证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防爆电机基本知识完整详细版..防爆电动机基本知识认知目录一、旋转电机的定义是什么? (4)二、旋转电机是如何分类的? (5)三、旋转电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四、旋转电机设计时的模拟电路? (9)五、旋转电机有哪些性能参数指标? (10)六、电机制造常用标准有哪些? (12)七、电动机型号编制方法(GB4831-1984电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14)八、电动机电压等级的选择 (18)九、电机轴中心高 (18)十、电机绝缘等级 (19)十一、电机工作制(GB 755-2000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19)十二、防护型式IPXX (GB/T 4208-1993 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 (20)十三、电机安装结构型式(GB/T 997-2003旋转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IM代码)) (21)十四、电机冷却方法(GB/T 1993-1993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22)十五、湿热带、干热带环境用电动机采取的措施 (23)十六、防腐电机应采取的措施 (24)十七、电动机振动限值 (24)十八、电机选型要点 (26)十九、电动机基本特征 (26)一、旋转电机的定义是什么?旋转电机(以下简称电机)是依靠电磁感应原理而运行的旋转电磁机械,用于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
发电机从机械系统吸收机械功率,向电系统输出电功率;电动机从电系统吸收电功率,向机械系统输出机械功率。
电机运行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
电机进行能量转换时,应具备能作相对运动的两大部件:建立励磁磁场的部件,感生电动势并流过工作电流的被感应部件。
这两个部件中,静止的称为定子,作旋转运动的称为转子。
定、转子之间有空气隙,以便转子旋转。
电磁转矩由气隙中励磁磁场与被感应部件中电流所建立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
通过电磁转矩的作用,发电机从机械系统吸收机械功率,电动机向机械系统输出机械功率。
建立上述两个磁场的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种类的电机。
例如两个磁场均由直流电流产生,则形成直流电机;两个磁场分别由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产生,则形成异步电机;一个磁场由直流电流产生,另一磁场由交流电流产生,则形成同步电机。
防爆电机的一些常用知识2008-12-16 15:47Ex d ⅡB T4Ex :标志(防爆)d :电气设备防爆型式(隔爆型)ⅡB :电气设备类别级别(Ⅱ类级B)。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Ⅰ类和Ⅱ 类,Ⅰ类是煤矿井下用防爆电气设备,Ⅱ 类是工厂用防爆电气设备。
因Ⅰ类防爆电气设备是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而煤矿井下的爆炸性气体主要是甲烷,所以Ⅰ类电气设备不再分级。
Ⅱ 类防爆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A、B、C三级(即Ⅱ A、Ⅱ B、Ⅱ C)。
T4:温度组别(T4)。
温度组别:各种爆炸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按其引燃温度分为六组(见下表),在相应的环境中适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不得高于其对应的气体引燃温度组别的下限温度,因此,Ⅱ 类防爆电气设备按其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亦对应地分为T1~T6的六个组别(见下表)。
引燃温度及设备允许最高表面温度组别1、防爆电机不得随意拆卸;拆卸检修时,不能用零件的防爆面作撬棒的支点,更不允许敲打或撞击防爆面。
2、拆卸电机时,应先取下风罩、风扇,再用套管板手拆卸端盖和轴承盖的螺栓,然后,用圆木或铜棒沿轴向撞击轴伸,使端盖和机座分开,最后取下转子。
拆除零件,防爆面应朝上搁置,并用橡皮或布衬垫盖上,紧固螺栓,弹簧垫等注意不要丢失。
3、浸漆和组装时,应将防爆面附着的绝缘漆或脏物清洗干净,不得用铁片等硬物刮划,但可以用油石研磨不平整的地方。
4、若防爆面损伤,必须用铅锡焊料HISnPb58-2 ,焊剂为30% 浓度的盐酸(对钢制零件)或含锡58~60% 的锡锌焊料,焊剂为氯化铵30% ,氯化锌70% ,加水100~150% 混合溶液(对铸铁件)进行焊补,焊料与零件的结合要牢固,凸起部分要磨平,达到规定的光洁度。
5、为防止防爆面生锈,应在防爆面上涂抹机油或204-1 置换型防锈油。
防爆电机基础知识
一、防爆电机基础知识
我国防爆电气标准对电机来说,主要有:
GB3836.1-201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2011《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3836.3-2011《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还有其它一些标准,例如:本质安全型“i”;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浇封型“m”;粉尘防爆型等等。
我公司正在开发的电机有高压隔爆型YB2和增安型YAKK。
主要开发的品种有:高压YB、YB2、YAKK、YAKS、YZKK和YZKS。
低压隔爆型YB电机。
隔爆型的防爆级别:ExdⅡBT4 Gb,代表的意义:
Ex:防爆标志;
d:隔爆型;
ⅡB:电动机类别级别(Ⅱ类B 级);
T4:温度组别。
增安型的防爆级别:ExeⅡT3
Ex:防爆标志;
e:增安型;
Ⅱ:Ⅱ类
T3:温度组别。
Gb级:EPL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具有“高”的保护级别,在正常运行或预期故障条件下不是点燃源。
EPL:设备保护级别:根据设备成为点燃源的可能性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及煤矿甲烷爆炸性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而对设备规定的保护级别。
有EPL Ma,EPL Mb。
EPL Ga;EPL Gb; EPL Gc;EPL Da;EPL Db;EPL Dc。
ⅡB的设备可使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
二、防爆电机基础概念
1.1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类别:按照电气设备使用的爆炸性环境而划分的类别:Ⅰ类: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Ⅱ类:除煤矿瓦斯气体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
Ⅱ类:标志为ExdIIAT4、ExdIIBT4、ExdIICT4;在II类产品中,IIB的电动机可代替IIA电动机,IIC的电动机可代替IIB及IIA电动机。
1.2 最高表面温度:在最不利运行条件下(但在规定的容许范围内)工作时,电气设备的任何部件或任何表面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注1:对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来说,该温度可出现在设备内部零部件上或外壳表面,视防爆型式而定。
1.3 温度组别: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划分的组别。
1.4 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物质以气体、蒸气、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形式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1.5 爆炸性气体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物质以气体或蒸气的形式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1.6 危险区域划分中的0区:连续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
1.7 危险区域划分中的1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
1.8 危险区域划分中的2区:正常运行时不大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如果出现,只是存在很短时间。
1.8 隔爆外壳“d”: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进入外壳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点燃。
1.9 增安型电气设备“e”:
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即对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在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异常条件下产生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
注1:这种保护型式用“e”表示。
附加的措施是那些符合本部分要求的措施。
注2:增安型“e”的定义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
1.10 增安型电气设备的极限温度:电气设备或其部件的最高允许温度。
它等于按下列条件确定的两个温度中的较低温度:
a)爆炸性气体环境点燃的危险温度;
b)电气设备所用材料的热稳定温度。
1.11 增安型电气设备的t
时间:交流转子或定子绕组在最高环境温度下达到额
E
定运行温度后,从开始通过启动电流I A时起直至温度上升到极限温度所需的时间(单位:s)
1.12 爬电距离
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1.13 电气间隙
两个导电部件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1.14 工作温度:设备在额定运行条件下所达到的温度。
三、其他知识
3.1温度
对于I类电气设备,其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
——150℃,当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
——450℃,当电气设备表面不会堆积或采取措施可以防止堆积粉尘时。
对于II类电气设备,温度分为T1~T6组,其表面最高温度见下表:
II类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
3.2 隔爆三要素是隔爆间隙,表面粗糙度,隔爆面长度。
3.3 增安型电机除性能需满足要求,对t E时间最小值与起动电流比IA/IN。
t E时间应不小于当转子堵转时热过载保护装置能够切断电动机电源所需的时间,如果电动机的t E时间大于图3中按起动电流比IA/IN确定的t E时间最小值,则一般可以满足上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