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4
高中物理试题(带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B. 重力是一种力C. 力的单位是牛顿D. 高度增加,重力加速度增加2.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无摩擦的情况B. 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C. 动能和势能之和等于机械能D. 动能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声速B.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无穷大C. 光的速度只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D. 光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一样第二部分:计算题1.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求质点在0到10秒内的位移总值。
2. 一个质点由A点沿固定轨道自由下落,到达B点时速度已经变为零。
设A点到B点的高度差为50米,质点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转化情况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
求质点从A点到B点所需的时间。
第三部分: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2.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并说明光在折射过程中的传播方向与光线法线的关系。
答案第一部分:1. C2. C3. D第二部分:1. 10 m2. 5 s第三部分:1.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与之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例如,当我们站在平地上,脚对地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地面同样对脚施加一个与之等大、方向相反的向上的力。
2.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折射率的不同,光线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在折射过程中的传播方向与光线法线的关系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率之比为常数的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D. 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答案:B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10N的力,产生加速度的大小为:A. 5 m/s²B. 2 m/s²C. 20 m/s²D. 1 m/s²答案:A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平衡答案:D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为:A. h = 1/2gt²B. h = gt²C. h = 2gtD. h = gt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A. 斜面上物体下滑B. 火箭升空C. 运动员投掷铅球D. 地球绕太阳公转答案:D6.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₀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若物体在时间t内的速度减为零,则物体的位移为:A. v₀tB. v₀²/2aC. v₀a/2D. v₀a²/2答案:B7. 以下关于动量守恒的条件,错误的是:A. 系统合外力为零B. 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内力远大于外力C. 系统不发生外力作用D. 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作用答案:C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₀开始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 后,其速度大小变为:A. v₀B. 2v₀C. v₀/2D. 0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D. 能量的总量可以增加或减少答案:D10. 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下落,落地时的速度v与高度h的关系为:A. v = √(2gh)B. v = 2ghC. v = ghD. v = gh²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高中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7 m/sD. 3×10^6 m/s答案:B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即3×10^8 m/s。
2.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
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做曲线运动D. 做加速运动答案:B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欧姆定律表明,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4.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最好?()A. 橡胶B. 玻璃C. 铜D. 木头答案:C解析:铜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其导电性在常见物质中是最好的。
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加速运动D. 减速运动答案:C解析:当物体受到的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将做加速运动。
6.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电场力D. 磁场力答案:B解析:保守力是指在物体运动过程中,力对物体做的功只与物体的初始和最终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重力是保守力的一种。
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
A. 可以被创造B. 可以被消灭C. 总量不变D. 总量不断增加答案:C解析: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其总量保持不变。
8.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B.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效果C. 不可能使一个物体在所有过程中都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D. 热量总是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答案:D解析: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效果,以及不可能使一个物体在所有过程中都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
高中物理试题及答案真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8 km/sD. 3×10^5 m/s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是()。
A. F = maB. F = ma^2C. F = m/aD. F = a/m答案:A3.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 重力B. 支持力C. 拉力D. 合力答案:C4.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其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8 km/sD. 3×10^5 m/s答案:A5.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其公式为()。
A. E_k = 1/2 mv^2B. E_k = 1/2 mvC. E_k = mv^2D. E_k = m^2v答案:A6.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时间成正比,其公式为()。
A. Q = I^2RtB. Q = IR^2tC. Q = I^2RD. Q = It答案:A7. 光的折射定律是()。
A. sin i = sin rB. sin i = n sin rC. n sin i = sin rD. n sin r = sin i答案:C8.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Q + W答案:A9.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
A. E = F/qB. E = FqC. E = qFD. E = F/q^2答案:A10.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
A. I = V/RB. I = VRC. I = R/VD. I = V^2/R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高中的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B.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 m/sC. 光具有粒子性D. 以上都正确答案:D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总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D. 总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答案:B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能不变B. 物体的势能不变C. 物体的机械能不变D. 物体的机械能在增加答案:A4.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A5. 下列关于电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电场是一种物质B. 电场对电荷有作用力C. 电场线是电场的强度和方向的直观表示D. 以上都正确答案:D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其下落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是:A. s = 1/2gt^2B. s = gt^2C. s = 2gtD. s = gt答案:A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D. 以上都正确答案:D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将做变加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B9.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C.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10. 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只有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感应电流B. 静止的导体在磁场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C.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单位,表示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高中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慢C.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 光速与介质种类无关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无关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线性关系答案:A3. 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B.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C.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度无关D.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成正比答案:C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会增加D.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答案:C5.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D. 能量的总量是不断减少的答案:C6.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与电压成正比B. 电阻与电流成反比C. 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无关D. 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答案:C7. 根据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时间是绝对的B. 空间是绝对的C. 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是不变的答案:C8. 根据原子核的衰变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固定的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温度有关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压力有关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的化学状态有关答案:A9. 根据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B. 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C. X射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短D. 伽马射线的波长比X射线长答案:D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能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能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C. 热能的传递方向与温度差无关D. 热能的传递方向与温度差有关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高中的物理试题及答案1.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2秒后的速度。
答案:根据自由下落的公式,v = g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t为时间。
将t=2s代入公式,得v = 9.8m/s² × 2s = 19.6m/s。
所以物体下落2秒后的速度为19.6m/s。
2. 题目: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时加速度为-5m/s²,求火车刹车后10秒内滑行的距离。
答案:首先计算火车速度减为0所需的时间,t = v/a = 20m/s /5m/s² = 4s。
火车在4秒内停止,因此10秒内滑行的距离等于4秒内滑行的距离。
使用公式s = vt + 0.5at²,代入v=20m/s,a=-5m/s²,t=4s,得s = 20m/s × 4s + 0.5 × (-5m/s²) × (4s)²= 80m - 40m = 40m。
所以火车刹车后10秒内滑行的距离为40m。
3. 题目: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10m高处自由下落,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答案:首先计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使用公式v² = u² + 2gh,其中u为初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代入u=0,g=9.8m/s²,h=10m,得v² = 2 × 9.8m/s² × 10m = 196m²/s²,所以v =√196m²/s² = 14m/s。
然后计算动能,Ek = 0.5mv²,代入m=5kg,v=14m/s,得Ek = 0.5 × 5kg × (14m/s)² = 490J。
所以物体落地时的动能为490J。
高中物理大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8 km/sD. 3×10^5 m/s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一倍,作用力不变,那么它的加速度将()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保持不变D. 增加两倍答案:B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是()A. 0B. 9.8 m/s^2C. 10 m/s^2D. 无法确定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答案:C5. 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A. 从正极流向负极B. 从负极流向正极C. 从电源流向负载D. 从负载流向电源答案:A6.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物体会()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静止不动D. 向上移动答案:B7.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磁场中的导体切割磁力线时,导体中会产生()A. 电压B. 电流C. 磁场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的()A. 光的反射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折射D. 光的衍射答案:C9.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其质量成正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一倍,速度不变,那么它的动能将()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增加两倍D. 保持不变答案:C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其数值为______ km。
高中物理高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答案:D3. 以下哪种情况不能产生感应电流?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B.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静止不动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非均匀磁场中静止不动D.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均匀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答案:B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但可以通过外界做功实现答案:D5. 以下关于原子核的描述,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C.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整个原子的质量D.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很大答案:C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换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换,但总量不变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换,总量会减少D.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换,总量会增加答案:B7. 以下关于电磁波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C.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D. 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高答案:D8. 以下关于光的折射现象,正确的是:A.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 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 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答案:C9. 以下关于电磁感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B.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的基础之一C.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流的产生方式之一D.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流的消耗方式之一答案:D10. 以下关于相对论的描述,错误的是:A.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B. 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C. 狭义相对论主要研究在不同惯性系中的物理规律D. 广义相对论主要研究在非惯性系中的物理规律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湖南卷)物理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量子技术是当前物理学应用研究的热点,下列关于量子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普朗克认为黑体辐射的能量是连续的B. 光电效应实验中,红光照射可以让电子从某金属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让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C. 康普顿研究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后仅有波长小于原波长的射线成分D. 德布罗意认为质子具有波动性,而电子不具有波动性2. 如图,健身者在公园以每分钟60次的频率上下抖动长绳的一端,长绳自右向左呈现波浪状起伏,可近似为单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长绳上A、B两点平衡位置相距6m,0t时刻A点位于波谷,B点位于波峰,两者之间还有一个波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长为3mB. 波速为12m/sC.00.25st+时刻,B点速度为0 D.00.50st+时刻,A点速度为03. 如图,质量分别为4m、3m、2m、m的四个小球A、B、C、D,通过细线或轻弹簧互相连接,悬挂于O点,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若将B、C间的细线剪断,则剪断瞬间B和C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g,1.5gB. 2g,1.5gC. 2g,0.5gD. g,0.5g4. 如图,有一硬质导线Oabc ,其中 abc是半径为R 的半圆弧,b 为圆弧的中点,直线段Oa 长为R 且垂直于直径ac 。
该导线在纸面内绕O 点逆时针转动,导线始终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
则O 、a 、b 、c 各点电势关系为( )A. O a b c ϕϕϕϕ>>>B. O a b c ϕϕϕϕ<<<C. O a b c ϕϕϕϕ>>=D. O a b c ϕϕϕϕ<<=5. 真空中有电荷量为4q +和q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固定在x 轴上1−和0处。
高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二、多项选择题 6.ABC 7.CD 8.AD9.CD三、简答题10.(1)最大值 (2)2 (3)01kR ;bk-R 0 11.(1)之前 (2)(见右图) (3)同意.在v -t 图象中,速度越大时,加速度越小,小车受到的合力越小,则小车受空气阻力越大. 12A.(1)B (2)5; 放出; 29 (3)设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 ,在海底和岸上的密度分别为ρ海和ρ岸,一次吸入空气的体积为V ,则有∆n =()VMρρ-海岸N A ,代入数据得∆n =3×1022 12B.(1)D (2)暗条纹; 变宽(3)设拆射角为r ,折射定律sin sin ir=n ;几何关系l =2d tan r 解得 d=2sin i12C.(1)C (2)减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或需要克服逸出功) (3)氢原子放出的光子能量E =E 3-E 2,代入数据得E =1.89 eV 金属钠的逸出功W 0=hv c ,代入数据得W 0=2.3 eV 因为E <W 0,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13.(1)电流稳定后,导体棒做匀速运动 BIL =mg ① 解得 B =mgIL② (2)感应电动势 E =BLv③ 感应电流I =E R④由②③④式解得v =2I R mg(3)由题意知,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最大,设为v m 机械能守恒12mv 2m =mgh 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E m =VLv m 感应电流的最大值I m =mE R解得I m14.(1)机械能守恒 mgl (1-cos α)=12mv 2①圆周运动F ′-mg =m 2v l解得 F ′=(3-2cos α)mg 人对绳的拉力 F =F ′ 则 F =1080N(2)动能定理 mg (H -l cos α+d )-(f 1+f 2)d =0 则d=12(cos )mg H l f f mgα-+- 解得(3)选手从最低点开始做平抛运动x=vtH-l=212gt 且有①式 解得当l=2H时,x 有最大值 解得l=1.5m因此,两人的看法均不正确.当绳长越接近1.5m 时,落点距岸边越远. 15.(1)电子在0~f 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 a 1=eU md① 位移x 1=12a 1T 2②在T-2T 时间内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 a 2=54eU md③ 初速度的大小v 1=a 1T④匀减速运动阶段的位移x 2=2122v a⑤依据题意 d>x 1+x 2解得⑥ (2)在2nT~(2n+1)T,(n=0,1,2, ……,99)时间内⑦加速度的大小a ′速度增量 △v 2=-a ′2T ⑧ (a)当0≤t-2nt<T 时电子的运动速度 v=n △v 1+n △v 2+a 1(t-2nT)⑨ 解得v=[t-(k+1)nT]ekU md,(n=0,1,2, (99)⑩(b)当0≤t-(2n+1)T<T 时电子的运动速度 v=(n+1) △v 1+n △v 2-a ′2[t-(2n+1)T] ○11 解得v=[(n+1)(k+1)T-kl]eU dm,(n=0,1,2, (99)○12 (3)电子在2(N-1)T~(2N-1)T 时间内的位移x 2N-1=v2N-2T+12a 1T 2 电子在(2N-1)T~2N T 时间内的位移x 2N =v2N-1T-12a ′2T 2 由○10式可知 v 2N-2=(N-1)(1-k)T 0eU dm 由○12式可知 v 2N-1=(N-Nk+k)T 0eU dm依据题意 x2N-1+x 2N =0解得k=4143N N --高中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卷(选择题 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1.B 2.B 3.A 4.B 5.C 6.A 7.C 8.A 9.A 10.B 11.C 12.A 13.C 14.C 15.B 16.B 17C 18.B 19.C 20.A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B 27.A 23.A 24.C 25.A 26.C 27.C 28.B 29.D 30.D 31.A 32.B 33.A 34.C 35.A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36.B 37.A 38.D 39.C 40.B 41.D 42.A 43.D 44.B 45.A 46.B47.D 48.C 49.B 50.C 51.A 52.D 53.B 54.D 55.C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56.D 57.D 58.D 59.D 60.C 61.A 62.A 63.C 64.C 65.B 66.C67.B 68.A 69.B 70.B 71.D 72.A 73.D 74.D 75.C第二卷(非选择题共35分)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对话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部分参考答案12、(21分)(1)①图2表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美、欧经济增速均下滑,但中国经济增速仍高于美、欧;图3表明我国的投资比重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消费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2)①公有制为主体,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
②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基础。
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了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13、(24分)(1)①市政府的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③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2)①市政府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切实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推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措施,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举办专门辅导讲座,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增强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14、(11分)(1)①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中发展。
②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
③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
(2)参考答案一:赞同第一种观点。
大公无私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应该作为当代青年的不懈追求,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去。
参考答案二:赞同第二种观点。
先公后私是一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这有利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发展,有助于更多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1、C2、D 3 B 4、D 5、C 6、D 7、B 8、B 9A 10、C 11、A12.(40分)(1)以民为本。
(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2)平均地权。
增加“节制资本”。
第一次国共合作。
(3)通过立法形式。
(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4)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5)“文化大革命”。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13.(16分)(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发表《开罗宣言》。
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创建联合国(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I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D2.A3.C4.D5.A6.C7.B8.B9.D 10.B 11.CII卷共2题,共56分。
12.(30分)(1)城市规模扩大(利用廉价土地、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了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使城市功能区更加明确、促进城市功能区的分化)。
(2)城镇之间交通便捷(城镇之间形成了交通网络);各城镇功能不同(各城镇分工明确);城镇规模大小不同(城镇形成等级序列)。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人口规模大(都是超大城市、服务范围广、经济发达)。
(3)补充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调节区域气候;促进水循环;保护湿地;缓解地面沉降。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4)城乡景观差异大(山区景观有特色、山区民风民俗有特色);有助于城乡文化交流;环境容量。
13.(26分)(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3)N城市:冬季温暖,夏季炎热;K城市:季节分配均匀;乙。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答案一、(9分)1.(3贫)B2.(3分)A3.(3分)C二、(36分)(一)(19分)4.(3分)D5.(3分)A6.(3分)B7.(10分)(1)(5分)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
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
(译出套间货仓2分;“嘉”、“礼”、“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廉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译出大意给2分:“笃”、“舆”、“厅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8.(6分)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闪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答出三处“月”所写不同景象,给3分tw出所写景象的作用,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9.(5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生情的思乡之情。
是对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