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16赵州桥》资料赵州桥鲁班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
《赵州桥》教案(优秀8篇)教学目标2、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说明文条理性强、用语精确的文体特点。
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课前准备师生课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图片,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古代建筑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回答如:长城、颐和园、故宫、河南少林寺等)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座古代的桥梁建筑—-赵州桥。
(板书:赵州桥)注意“州”的写法。
让我们听着这首歌走近赵州桥。
(放河北的民歌小放牛)二、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1、读课文,找三个学生分别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一起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分享文中词语(看图片)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
注意“爪”的读法,前爪、爪子。
3、(出示图片)探究:(1)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用横线画出来。
(2)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找学生回答。
(板书:世界文明、雄伟、坚固、美观)(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问:你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赵州桥的哪些信息呢让学生回答。
2、资料提供让学生了解:赵州桥为什么叫安济桥(出示图片)与学生交流“济”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找一找能感受出赵州桥雄伟的句子。
学生读,与教室比较让学生实际感受赵州桥的长、宽和跨度,来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这里用到了什么(板书:数字)2、让学生找出能感受赵州桥坚固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语段: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指名读,正音(2)这段中有没有你不懂的词语理解“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前人没有这样做过。
【导语】《赵州桥》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第六册的⼀篇讲读课⽂。
它是⼀篇说明⽂,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赵州桥。
课⽂着重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
美观。
坚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民的智慧和才⼲。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语⽂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6课《赵州桥》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座世界闻名的⽯拱桥,叫安济桥,⼜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常雄伟。
桥长五⼗多⽶,有九⽶多宽,中间⾏车马,两旁⾛⼈。
这么长的桥,全部⽤⽯头砌成,下⾯没有桥礅,只有⼀个拱形的⼤桥洞,横跨在三⼗七⽶多宽的河⾯上。
⼤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桥洞。
平时,河⽔从⼤桥洞流过,发⼤⽔的时候,河⽔还可以从四个⼩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个创举,既减轻了流⽔对桥⾝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冲毁,⼜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且美观。
桥⾯两侧有⽯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吐出美丽的⽔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相互抵着,各⾃回⾸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民的杰出智慧和才⼲,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教案⼀】 教学⽬标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不但……⽽且……”把两句话合成⼀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是⼀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5个⽣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不但……⽽且……”把两句话合成⼀句话。
第1课时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词语。
2.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拱桥。
《赵州桥》资料
“八仙”张果老和柴王爷的故事
鲁班一夜之间造桥的事迹传到了蓬菜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于是相约柴王爷一起去看个究竟。
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在桥头上,张果老问鲁班这桥能否经得起他和柴王爷过去,鲁班很不屑地说当然没问题,于是,张果老骑着毛驴,柴王爷推着小车过桥。
谁知张果老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
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
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
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摇摇欲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1。
《赵州桥》教案《赵州桥》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赵州桥》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赵州桥》教案1【教学内容】《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呈现了赵州桥设计的意义以及创造与修建的智慧并从建筑艺术这个角度,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教学目标】通过赏图入境──品读感悟──合作探究──美文赛读──拓展交流,感受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研究桥、创造桥的热情。
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师生课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赵州桥图片。
一、赏图入境──观桥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19课,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
请看大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静静的欣赏这座桥,大家一起说出他的名字(板书:赵州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边看图边向你的小伙伴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品读感悟──赏桥小组内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完成以下问题,选出代表班内展示。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
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
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
(第1句话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赵州桥的传说5则赵州桥的传说5则赵州桥的传说(一):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
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
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构成了汹涌的洪流。
所以,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十分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明白了。
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
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境,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
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
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
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
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
鲁班一看情景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经过。
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班托桥,除了因为东侧一印已的仙迹都留存下来。
《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
赵州桥的传说(二):古时候,赵州城南五里地的河边上,有个小村叫五里屯。
五里屯村在河岸,是个渡口。
那里从早到晚行人很多,全靠渡船过河。
有个老船工程宝金,从小在这儿开船摆渡,转眼五十多年了,他有个儿子程大龙,从小在船上长大,练就一身好水性。
有一天宝金想叫儿子接替他开船,大龙说什么也不干。
老船工可火了,说:你不开船,想干什么?大龙说:爹!我要上山学石匠,学了手艺,在河上架座桥。
一回不成,两回;我这辈儿架不成,下辈儿之后干好为咱那里人们解苦难。
老船工听了,觉得在理,就说:好小子,有志气!可他一想,又犯了愁说:架桥是好事,可钱从哪来啊?大龙说:大伙凑呗!对!这是个好法儿。
赵州桥的资料历史典故赵州桥的资料历史典故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流经赵县。
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
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
《赵州桥》资料
鲁班的故事
相传,鲁班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今赵县),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
河边很多人上争着过河进城,而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
鲁班为便利百姓交通运输,决心自已动手,在河上建造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拱桥。
鲁班的雄心壮志感动了“上帝”,派来了“天工”“神役”支援。
在一个傍晚,有个神童从河西边赶来一群羊,到了鲁班的工地后,神童突然不见了。
而那群羊则一下子变成了修桥用的石料、拱圈石、桥面石、栏板石、望柱石、勾石、帽石等,样样俱全。
在那些“天工”、“神役”的帮助下,鲁班用了不到一夜时间,胜利地完成了这座“制造奇特”的石拱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