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得PID控制器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19.50 KB
- 文档页数:46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1. 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温度的调控至关重要。
设计并实现一种高效、稳定且经济的室内温度控制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满足现代家居和办公环境的温度控制需求。
本文将首先介绍室内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后,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温度控制算法等方面。
硬件设计部分将重点介绍单片机的选型、传感器的选取、执行机构的搭配等关键环节软件编程部分将介绍系统的程序框架、主要功能模块以及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逻辑温度控制算法部分将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以实现精准的温度调控。
在实现过程中,本文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验数据的验证,展示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度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同时,还将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稳定性、准确性、经济性等方面,以便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总结,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室内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单片机概述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或微电脑,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它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齐全、成本低廉、可靠性高、控制灵活、易于扩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和智能仪器中。
基于单片机 PID算法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电加热炉的温度控制具有升温单向性,大惯性,时变性,纯滞后等特点,其控温过程存在非线性波动等问题。
本文采用AT89C51单片机基于PID算法设计了一种电加热温度控制系统。
仿真实验表明,本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的鲁棒性,符合新形势下对炉温调控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电加热炉;温度控制;单片机;PID算法1引言电加热炉在冶金、化工、机械等领域具备广泛的用途,但是它是一个多时变、存在物理耦合、本质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传统的基于滞后反馈的控制律无法平衡炉温检测与炉温调控之间的时间同步关系,容易造成整个加热炉炉温调控系统的温度非线性波动、间歇性振荡,引起炉温调控器的参数变化。
因此提高电加热炉的温度控制水平,是当今工业控制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常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比之下,经典的增量PID控制算法,无需针对控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便可实现较发复杂系统的精确控制。
本文基于PID算法,提出设计了一套电加炉控制方法,核心控制芯片采用AT89C51系列单片机,具备数据采集、调控、显示、报警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对温控系统的设计和模拟仿真,能有效改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
2总体方案设计本系统采用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PT100采样实时温度,并通过变送器将温度最终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A/D转换器0808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与给定值进行比较,运用PID算法得出控制结果,送显示并进行控制(图1)。
图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图2.1系统硬件选择单片机是指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版上的单片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用来实现对信号的检测、数据的采集以及对应用对象的控制。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可靠性高、耗电少和灵活机动等许多优点。
单片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适合用于智能控制系统。
一、概述单片机PID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的智能系统。
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来控制加热、冷却等过程。
PID控制器是一种利用比例、积分、微分三个调节参数来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它具有稳定性好、调节快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PI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内容。
二、基本原理1. PID控制器原理PID控制器是一种以比例、积分、微分三个控制参数为基础的控制系统。
比例项负责根据误差大小来控制输出;积分项用来修正系统长期稳态误差;微分项主要用来抑制系统的瞬时波动。
PID控制器将这三个项进行线性组合,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微分这三个参数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2. 温度传感器原理温度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传感器负责将环境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以便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调节。
三、硬件设计1. 单片机选择单片机是整个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
在设计单片机PID温度控制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
常见的单片机有STC89C52、AT89S52等,选型时需要考虑单片机的性能、价格、外设接口等因素。
2. 温度传感器接口设计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需要进行接口设计。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接口有模拟接口和数字接口两种。
模拟接口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而数字接口则可以直接将数字信号输入到单片机中。
3. 输出控制接口设计温度控制系统通常需要通过继电器、半导体元件等控制输出。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考虑输出接口的类型、电流、电压等参数,以及单片机与输出接口的连接方式。
四、软件设计1. PID算法实现在单片机中,需要通过程序实现PID控制算法。
常见的PID算法包括位置式PID和增量式PID。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控制周期、控制精度等因素。
2. 温度采集和显示单片机需要通过程序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
51单片机pid算法程序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微控制器。
PID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用于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51单片机上实现PID算法。
PID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它能够根据系统的反馈信息,自动调整控制量,使系统的输出接近期望值。
PID算法由比例项(P 项)、积分项(I项)和微分项(D项)组成。
比例项用来根据当前误差大小调整控制量,积分项用来根据过去误差的累积值调整控制量,微分项用来根据误差的变化速度调整控制量。
在51单片机上实现PID算法,首先需要编写程序来读取系统的反馈信息和期望值。
例如,可以通过ADC模块读取传感器的信号,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当前误差。
接下来,根据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的系数,计算PID控制量。
最后,将PID控制量输出到执行机构,例如电机或舵机,来控制系统的输出。
在编写PID算法程序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要根据实际系统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PID参数。
比例项的系数决定了控制量对误差的敏感程度,积分项的系数决定了控制量对误差累积值的敏感程度,微分项的系数决定了控制量对误差变化速度的敏感程度。
其次,要注意处理PID算法中的积分项和微分项的累积误差。
积分项的累积误差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超调或震荡,需要适当地进行限制或清零。
微分项的累积误差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噪声放大或不稳定,需要进行滤波或限制。
最后,要注意程序的效率和实时性。
PID算法通常需要以一定的频率进行计算和更新,要保证程序能够及时响应系统的变化。
除了基本的PID算法,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算法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可以引入自适应调整PID参数的方法,使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工作条件自动调整PID参数。
还可以引入前馈控制或模糊控制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51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PID算法。
通过合理选择PID参数和优化算法,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器设计引言水温控制在很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温室、鱼缸、热水器等。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器能够自动调控水温,提高水温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器,以实现对水温的精确控制。
一、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单片机对于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水温控制器至关重要。
常用的单片机有STC89C52、AT89C52等。
在选择时应考虑单片机的性能、功耗、接口等因素。
2.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温,常用的有NTC热敏电阻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NTC热敏电阻价格便宜,但精度较低,DS18B20精度高,但价格相对较贵。
3.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根据温度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加热或制冷。
可以选择加热丝、加热管或半导体制冷片等。
4.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用于将单片机的输出信号转换为合适的电流或电压,驱动加热装置。
可以选择晶体管或继电器等。
5.显示模块可以选择液晶显示屏或LED数码管等显示水温的数值。
二、软件设计1.初始化设置首先,对单片机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引脚配置、定时器设置等。
然后,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的引脚。
最后,设置温度范围,以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2.温度检测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并将读取到的温度值转换为数字形式,以便进行比较和控制。
可以使用ADC(模拟-数字转换)模块转换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
3.控制算法本设计中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进行水温控制。
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算法根据设定值和反馈值之间的差异来计算控制信号。
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参数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4.显示和报警使用显示模块显示当前水温的数值,并在温度超出设定值时触发报警功能。
报警可以采用声音、灯光等形式。
5.控制输出根据PID算法计算出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路,驱动加热装置或制冷装置,以实现水温的调节。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器能够实现对水温的精确控制。
基于单片机模糊PID控制算法实验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模糊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将模糊逻辑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模糊PID控制算法在许多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用于控制各种物理系统,例如机械系统、电子系统和化学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单片机实现模糊PID控制算法,控制一个虚拟物理系统的运动。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并通过实验结果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二、实验原理模糊PID控制算法是将模糊逻辑和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相结合而得到的一种控制方法。
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反馈控制方法,它通过测量和计算系统的误差,调整输出控制量,使得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接近期望状态。
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原理是,在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上,使用模糊逻辑来处理模糊因素,使得控制系统能够对模糊因素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模糊逻辑是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进行建模和处理的一种方法,它能够通过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来描述和处理模糊因素。
在模糊PID控制算法中,首先使用一组模糊集合来表示误差和变化率的程度,然后建立一组模糊规则,通过模糊推理得到模糊控制量,最后将模糊控制量经过模糊解模糊化得到实际控制量。
这样,通过模糊逻辑的处理,能够使得控制系统对于模糊因素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三、实验步骤1.设计一个虚拟物理系统,可以使用一个电机控制器和一个电机模拟器来模拟物理系统的运动。
2.根据虚拟物理系统的特性,确定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变量,例如位置和速度。
3.设计一组模糊集合来表示位置和速度的程度,例如“远”、“近”、“大”、“小”等。
4.建立一组模糊规则,通过模糊推理得到模糊控制量。
5.设计一个PID控制算法,用于计算系统的误差和调整输出控制量。
6.将模糊控制量和PID控制量相结合,得到最终的实际控制量。
7.使用单片机编程语言,例如C语言,实现上述的模糊PID控制算法。
基于PID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液位控制系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控制技术之一、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液位控制。
本文将设计和实现基于PID的液位控制系统。
液位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组成。
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位高度,执行器用于调节液位,而控制器则根据测量值和设定值之间的差异来控制执行器的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PID控制器起到关键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传感器来测量液位高度。
常见的液位传感器有浮子式、压力式和电容式传感器。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输出值将作为反馈信号输入到PID控制器中。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执行器来调节液位。
根据液位的控制需求,可以选择阀门、泵等执行器。
这些执行器的动作是由PID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的。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PID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
PID控制器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组成。
比例部分输出和误差成正比,积分部分输出和误差的累积和成正比,微分部分输出和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
PID控制器的公式为:输出=Kp*错误+Ki*积分误差+Kd*微分误差其中,Kp、Ki、Kd是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
这些参数的选择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有重要影响。
参数的选择需要通过实验和调试来确定。
在PID控制器的实现中,有两种常用的方式:模拟PID和数字PID。
模拟PID控制器基于模拟电路实现,适用于一些低要求的应用场景。
数字PID控制器基于微处理器或单片机实现,适用于更复杂的控制场景。
在具体的实现中,我们需要先进行系统建模和参数调整。
系统建模是将液位控制系统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便进行分析和设计。
常见的建模方法有传递函数法和状态空间法。
参数调整是通过实验和仿真等手段来确定PID控制器的参数。
接下来,根据建模和参数调整的结果,我们可以进行PID控制器的实际设计和实现。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和调试方法,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前言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很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都直接和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重大技术经济指标相联系。
因此,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均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
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给现代工业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自动化、智能化均离不开单片机的应用。
将单片机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严重滞后现象,同时在提高采样频率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
现代自动控制越来越朝着智能化发展,在很多自动控制系统中都用到了工控机,小型机、甚至是巨型机处理机等,当然这些处理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很高的运行速度,很大的内存,大量的数据存储器。
但随之而来的是巨额的成本。
在很多的小型系统中,处理机的成本占了系统成本的比例高达20%,而对于这些小型的系统来说,配置一个如此高速的处理机没有任何必要,因为这些小系统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是最在乎系统的快速性,所以用成本低廉的单片机控制小型的,而又不是很复杂,不需要大量复杂运算的系统中是非常适合的。
随着电子技术以及应用需求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以及高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现在完全可以运用单片机和电子温度传感器对某处进行温度检测,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多点的温度检测,如果对此原理图稍加改进,还可以进行不同地点的实时温度检测和控制。
1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温度是工业生产中主要被控参数之一,温度控制自然是生产的重要控制过程。
工业生产中温度很难控制,对于要求严格的的场合,温度过高或过低将严重影响工业生产的产质量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效益。
这就需要设计一个良好温度控制器,随时向用户显示温度,而且能够较好控制。
单片机具有和普通计算机类似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结合PID,程序控制可大大提高控制效力,提高生产效益[9]。
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设计摘要工业控制器作为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在现代工业过程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ID控制是迄今为止最为通用的控制方法,是经典控制理论在实际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作为最早发展起来的控制策略之一,PID控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可靠性高……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本文叙述了现在几种成熟的PID控制算法,对PID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包括对控制器的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对合适的硬件给予详细的介绍,对程序的运行给出详细的程序流程图。
PID控制器的核心选用了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通过合适的外接硬件来完成模拟数据量的采集处理,数据的模数数模转换,液晶显示,按键输入等功能。
关键字:单片机,PID算法,控制器The design of SCM PID controllerAbstractIndustrial controller as the core of process control system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plays a vital role. PID control is by far the most common diabolic method, is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in practical control system of a typical application. As the earliest one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developed, PID control algorithm is simple and good robustness and high reliability... it w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ow several mature PID control algorithm, the design of PID controller is studied. Including controller hardware selectio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suitable hardware, to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program running give detailed flow chart.The core of the PID controller choosing the AT89C51 of ATMEL company, through the appropriate external hardware to complete simulation amount of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data module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LED display, keystroke function etc..Key words: Microcomputer, PID algorithm, controll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PID控制器的研究现状 (2)1.2.1国内研究动态 (3)1.2.2 国外研究动态 (3)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1.4 本章小结 (4)第2章PID控制器原理及简介 (5)2.1 PID控制器的简单介绍 (5)2.2完整的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的基本构成 (6)2.3 本章小结 (7)第3章给予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8)3.1 键盘输入电路 (8)3.2 LED显示器 (9)3.2.1LED数码管显示器结构和原理 (9)3.2.2 LED数码显示器的接入 (10)3.3 多路选择器 (12)3.4 AT89C51单片机 (15)3.4.1 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15)3.4.2 89C51单片机的引脚 (15)3.4.389C51单片机中的CPU结构 (19)3.4.489C51单片机的存储器 (19)3.5A/D、D/A转换器 (21)3.5.1A/D转换器MAX187 (21)3.5.2D/A转换器MAX531 (23)3.6本章小结 (26)第4章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27)4.1 主程序流程图 (27)4.2PID控制算法 (32)4.2.1常规PID控制 (32)4.2.2数字式PID控制 (34)4.3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37)4.4本章小结 (39)第5章结束语 (40)参考文献 (41)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程上通过工业过程控制系统来操作和控制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而过程控制系统作为生产自动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常采用测量仪表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而成。
工业控制器是专门针对控制参数进行现场控制的装置,应用非常广泛。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本论文控制器的设计是以现在单片机的广泛应用为背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来设计的利用PID控制理论为控制程序基础的控制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一方面,为了满足优质、高产、低消耗及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要求,制造产品的工艺变得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工业过程不仅要求控制的精确性,更加注重控制的鲁棒性、实时性、容错性以及控制参数的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
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常用的现场仪表主要包括:(1)变送器(压力/差压、温度、流量、物位等);(2)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机构、阀门定位器、电动气动调节阀门等);仪表为溶入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必须从仪表的智能化、数字化、模块化、低功耗、多变量、多参数等方面改进,而替代“一对一”的单向的通信方式,总线化的智能仪表不仅应具有起始值、量程、阻尼特性的调整、非线性的校正、多变量的补偿、工程单位的换算等功能,而且还有故障自我诊断、PID调节和运算、自动报警以及同系统双向通信的功能。
PID控制器,也称作PID调节器,因其实现简单、精度稳定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通过调节整定PID控制器的比例参数、积分参数、微分参数来使其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对象,成为一种较为通用的调节器。
PID控制是经典控制理论在实际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应用(统计至今在全球过程控制中所使用的84%是纯PID控制器,若改进型也包含在内的话则超过9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在实用性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解决了许多经典控制理论不断解决的问题,这使很多人认为,新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取代PID控制,但后来的发展说明,PID控制并没有让位。
目前,PID控制仍然是在工业控制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
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结构简单,鲁棒性和适应性较强;另一方面,它的调节整定较少依赖于系统的具体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先后将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PID控制,使PID控制的性能不断得到提高,可以逐步克服不能同时很好地满足稳态精度与动态稳定性,平稳性与快速性的要求以及对于存在强非线性、快速时变不确定性、强干扰等特性地现象,控制效果较差等缺点,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1.2 PID控制器的研究现状PID控制器因为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控制中。
作为一种广泛的控制规律,PID控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因为各种先进控制算法的出现而遭到淘汰,相反,经过时间的考验,PID控制仍然在各种控制技术中占主导地位。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优劣与否,是PID控制器能否在实用中得到好的闭环控制效果的一个前提。
迄今为止,各种先进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层出不穷,给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研究带来了活力与契机。
1.2.1国内研究动态目前来讲,我国商品化自整定控制器的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自整定技术是一门集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自动化控制为一体的高科技工程的新技术,由于商业保密性,国外许多重要设计技术的细节都没有公开。
想要利用最少的被控过程数学模型信息来自动获取鲁棒性强且可靠的最优化PID整定参数,从而适应不同的被控过程,这种理论及实践在国内还处在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阶段;第二,自整定控制器是结合未处理计算机、新型精密电子元器件及、高密度的工艺制作为一体的高集成度的自动化仪表,国内在这些方面与国外同类技术差距甚远,影响了国内自整定控制器商品化的研制和发展。
1.2.2 国外研究动态目前,自动化仪表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
这些公司大多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代表着自动化仪表领域的最高成就,而且在智能仪表的设计方面也体现出了以下几点特点:1)良好的可靠性设计。
国外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十分注意可靠性分析与设计,运用可靠性分配理论,将可靠性指标逐级分配,从而使整机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
2)注重可维护设计。
高的可维护设计可使仪表便于生产调试和维修,包括在设计中实施与自动检测系统。
3)产品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产品系列主要体现在功能性、量程范围、精度等方面。
这样会对用户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先进的智能仪表,通用性很强。
体现在大多数产品的通用接口系统,可以方便地将系统互联与计算机组成测试系统,将用途和使用范围大大地扩展。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应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PID控制器的整体设计规划,独立完成PID 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1.4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PID控制器的应用历程和发展前景,对比了PID控制算法与当今流行控制理论的优缺点及其相互结合的趋势,总结了国内和国外PID控制器产品的特点,给出了本文所设计的PID控制器的主要概况。
第2章PID控制器原理及简介2.1 PID控制器的简单介绍近年来,尽管控制理论在控制技术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先进控制方法层出不穷,但是PID控制仍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
这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被控过程而言,PID控制器可以提供较好的闭环控制特性:在工作环境有较大变化时,PID控制器表现出了较好的鲁棒性。
使用模拟和数字器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PID控制,但是实践表明将PID控制器用于具有振荡、积分或不稳定传递函数的被控过程时,无法得到较好的闭环特性,系统的阶跃响应往往具有较大的超调而且会产生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