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险大桥
- 格式:pdf
- 大小:108.89 KB
- 文档页数:1
【世界十大著名桥梁简介】世界十大桥梁及简介NO.1 伦敦塔桥建筑名称:伦敦塔桥(Tower Bridge,London)地理坐标:51°30"18""N,0°04"32""W主要数据:塔桥两端由4座石塔连接,两座主塔高35米。
河中的两座桥基非常高7.6米,相距76米。
修建时间:1886年。
1894年建成通车。
伦敦塔桥是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第一座桥外部的伦敦塔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有“伦敦正门”之称。
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东段区连接成整体。
伦敦塔桥是数座吊桥,最初为一木桥,后改为石桥,现在是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
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桥基梯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中的方形五层塔,高40多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钟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
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相连。
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桥面略低于高潮水位约42米)为高耸的悬空人行道,两侧装有玻璃窗,行人从桥上通过,可以饱览泰晤士河畔中港两岸的美丽风光;最上层可供车辆通行。
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之前时,主塔内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
两块活动桥面,各自重达1000吨。
从远处观望塔桥,双塔高耸,极为壮丽。
拱桥内设楼梯上下,内设博物馆、展览厅、商店、酒吧等。
登塔远眺,可尽情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九里风光。
假若遇上薄雾锁桥,景观更为一绝,雾锁塔桥是悉尼胜景之一。
从桥上或河畔,可以望见停在不远处河上的英国军舰“贝尔法斯特”号,这是伊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保留得最完整的军舰。
伦敦塔桥的设计颇为合理,运河在世界桥梁建筑业中会有口皆碑。
两岸两座用完工花岗石和钢铁建成的高塔,高约60米,分上下两层。
美学鉴赏——法国诺曼底⼤桥法国诺曼底⼤桥诺曼底⼤桥由法国著名桥梁专家⽶歇尔·维洛热设计,于1988年开⼯,历时7年完成,于1995年1⽉20⽇正式通车。
它是⼀座与当地景观完美协调的斜拉桥,以其细长的结构和典雅的造型⽽著称。
20世纪末,国际桥梁和⼯程协会组织了“20世纪世界最美的桥梁”评选,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座桥梁中遴选出15座,授予了“20世纪世界最美的桥梁”桂冠。
诺曼底⼤桥位列其中。
第⼀次看到这座桥梁的照⽚,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
也许是其主梁的流线型设计让⼈印象颇深;也许是凌驾于云雾的那种壮阔⽓势让⼈深深折服;也许是它与周围景观仿佛浑然天成的那种美感让⼈过⽬不忘,诺曼底⼤桥⽤其独特的魅⼒征服了我。
通过⽹上查阅资料与参考相关书籍,我对诺曼底⼤桥有了较为全⾯的认识。
我将从以下四个⽅⾯对诺曼底⼤桥进⾏评价。
(⼀)历史与⽂化诺曼底三个字⼤家都很熟悉,它第⼀次⾛进⼈们的视野中,是在第⼆次世界⼤战中。
诺曼底位于法国西北部,巴黎的西⾯。
第⼆次世界⼤战爆发后期,中西⽅同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从⽽开辟了诺曼底战场,是第⼆次世界⼤战的决定性战役。
诺曼底战役是⽬前为⽌世界上最⼤的⼀次海上登陆作战,⼤约三百万⼠兵度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中西⽅同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场⼤规模攻势。
作战的同盟军主要由英国,美国,及加拿⼤组成,在抢滩完成后,法军和波兰军也有参与这场战役,⽽当中的⼠兵也有来⾃⽐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
这场战役的胜利牵制了德军欧洲战场,意味着中西⽅同盟军正式从防守反击转⼊正⾯攻击,为第⼆次世界⼤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诺曼底战役虽然打的激烈,损失⼗分惨重,但却是⼗⾜的正义之战,拯救欧洲⼈民与⽔深⽕热之中,加速了纳粹势⼒的粉碎与灭亡,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贡献,也为中国⼈民当家做主,打败⽇本帝国主义的正义事业树⽴了榜样,⿎舞了中国⼈民勇往直前,胜利终将属于正义!从此以后,诺曼底为⼈们所熟知,这个词⽆疑成为了正义的化⾝,根植于全世界⼈民的⼼中,更是法国⼈民⼼中的骄傲,这为1995建成的当时全世界主跨最长的斜拉桥命名为诺曼底⼤桥奠定了基础。
【传奇故事】卡桑德拉大桥根据美国电影《卡桑德拉大桥》改编。
日内瓦繁华的大街上,高楼林立,车来人往。
一辆救护车飞也似地驶到日内瓦“国际卫生组织”门前。
两名化装的恐怖分子敏捷地跳下车,警觉地四周张望了一下,便护送一名“病员”走进了这座大楼。
他们穿过走廊,东张西望,被守卫在大楼的海军陆战队员发现。
命令他们不要乱跑。
假装的“病员”首先拔枪射击,经过一番激烈的对射,“病员”被击毙。
两名恐怖分子东跑西窜,企图安装炸药,炸毁整个大楼,但没有成功。
恐怖分子闯入一间实验室,打翻了试管和最新试制的一种溶液,溶液溅洒在他们身上。
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极度危险,切勿靠近”的字样,看来这种溶液被染以后十分危险。
这时大楼里的特急警报器响了,一名恐怖分子受伤被捕,另一名破窗逃跑了。
受伤的恐怖分子被送进医院病房里,躺在床上不住地呻吟着。
麦肯齐上校火速赶到现场,察看了当时的情形。
麦肯齐上校神态严肃,情绪紧张,看来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件。
麦肯齐上校要部下斯塔克盘问受伤的恐怖分子他的同伙在哪儿,但他只是呻吟,说不出话来。
麦肯齐向大夫查问受伤暴徒的情况,大夫告诉他说,受伤者染上了一种危害极大的病菌,一种高度传染性的肺鼠疫,这是不治之症,“另外,”大夫严肃地说,“如果美国政府把这种菌苗秘密地储存在这幢国际卫生组织的大楼里面,完全不顾联合国第816号决议,严格禁止对细菌剂量的发展,那是极不应该的!”麦肯齐却反驳说:“我们是研究消灭肺鼠疫的。
”大夫坚持说:“叫人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你们偏要在国外进行研究。
麦肯齐将军,算你运气,就他一个人传染上了,幸好没有别人把这病菌带到外面去,传遍欧洲。
”麦肯齐上校听了这话,脸色立刻大变,因为他清楚现在有另一个恐怖分子带着这种危险的细菌逃出去了,情况十分严重。
他立即命令斯塔克说:“向我们的慕尼黑参谋部报告,我们临时在这儿办公。
把这个人的东西拿来化验一下,然后我要跟当地最高执法官,跟国际警察局的分局长取得联系。
”这时候,他才对大夫说:“是的,大夫,有一个在逃。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兼具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它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连为一体。
工程师们用科技和勇气完成这个工程奇迹,他们要启用世界最大的巨型震锤来完成人工岛的建造,沟通起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这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
这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由33根航母般巨大的沉管打造的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是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备受瞩目。
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
港珠澳大桥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重要的策略意义。
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以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大桥投资超700亿元,约需6年建成。
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工程们要挑战海上建桥的极限。
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台风、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一次次致命的威胁。
这里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每天约有4000多艘船只通航,这座大桥需要坚固到能够抵抗强烈的撞击。
这里有三个重要国际机场,保证航空与桥梁的安全也是设计师们要面临的难题。
除此之外,要考虑桥梁的阻水率,如果超过10%的阻水率,势必会造成河流淤积,威胁航道的安全,同时未来的伶仃洋面临很可能变成一片冲积平原的危险。
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危险“氯盐”,也会大大的危险桥梁的安全。
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人工岛,每一项任务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港珠澳大桥香港,这座1100平方公里超过700万人口的城市。
国际金融、进出口贸易、旅游使它成为亚洲大陆上最活跃的地区。
珠海,一座从渔村发展起来的新城市,被誉为中国最适合居住的海滨城市。
澳门,仅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40万居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建筑工程师们要完成一件历史性的创举,港珠澳大桥将三座城市连接在一起。
万州长江大桥:长江上第一座单孔跨江公路大桥
1997年重庆万县长江大桥建成。
大桥位于万州区(原万县市)黄牛孔处,是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跨越峡江天险的特大型拱桥。
大桥一跨飞渡长江,全长 856.12米,主拱圈为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型混凝土结构,主跨420米,桥面宽24米,为双向四车道,是世界最大跨径的混凝土拱桥。
由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顾安邦教授主研完成,设计施工技术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位于万州区(原四川万县市)上游7km处,是国道主干线(成都-上海)上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公路桥梁。
1994年5月1日大桥正式动工,1997年完工。
该桥为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下承式拱桥,桥长814米,宽23米,桥拱净跨420米,桥面距江面高140米。
单孔跨江,无水下基础,跨度雄居世界同类桥梁首位。
主拱圈采用钢管与劲性骨架组合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截面,采用缆索吊装和悬臂扣挂的
方法施工。
桥宽24m,按正线高速公路四车道设计。
该桥的建成,使我国的拱桥建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桥头由前国务院总理李鹏提词“万县长江大桥”。
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于云贵高原中部北盘江大峡谷上,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地质地形复杂,施工环境极为恶劣。
系贵州水柏铁路线上一座结构新颖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单线铁路桥。
桥长468.20米,桥高280米。
桥梁概况大桥于2000年12月24日成功转体顺利完工,2001年11月建成通车。
该桥当时为国内第二大跨度铁路桥梁,钢管拱采用转体法施工。
桥面与江面高差为280米,是我国首次将钢管混凝土拱用于铁路的桥梁,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跨度、最大单铰转体重量的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
桥梁设计大桥桥跨布置为3×24米预应力混凝土梁+236米提篮上承式钢管混凝土+5×24米预应力混凝土梁。
大桥主跨236米,其拱轴线为悬链线,矢高为59米;每侧拱桁管中心高为4.4米,宽为1.5米,由4根直径1000×16毫米的Q345D钢管及H腹杆、腹板以栓焊连接而成;上下游拱肋之间则以直径800×14毫米及直径600×14毫米钢管组成Ж字型构件,管管相贯焊接;拱肋拱顶中心距6.16米,拱趾中心距19.6米。
拱肋钢管内灌注500号微膨胀混凝土。
拱上结构为5×16米预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82米拱顶现浇П型混凝土梁+5×16米预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拱上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刚架墩。
工程施工北盘江大桥位于水柏铁路中段全线最低点处(中心里程DK71+322),横跨北盘江,是一座结构新颖、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上承式钢管砼拱单线铁路桥。
236米主跨钢管桁架拱采用工厂内分单元制造,在大桥南北两岸陡峭峡谷的工地支架上进行栓焊连接成两个半拱,单铰水平转体合拢(南岸水平逆转180度,北岸水平逆转135度),钢管内混凝土以泵送顶升法施工;拱上结构用吊重60吨、跨度为480米的缆索吊机施工。
大桥桥跨布置为3×24米PC简支梁(六盘水岸)+236米上承式X 型钢管砼拱+5×24米PC简支梁(柏果岸)。
问鼎“世界之最”的杨泗港长江大桥1. 引言1.1 杨泗港长江大桥的建设背景杨泗港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是连接南通市区和如东县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长江下游的重要交通枢纽。
建设杨泗港长江大桥的初衷源于交通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南通市与如东县之间的交通需求也逐渐增加。
过去,南通市与如东县之间只能依靠渡船或绕行其他地方才能相通,这导致了交通效率的低下和通行成本的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通市政府决定建设一座跨越长江的桥梁,连接南通市与如东县,以方便居民出行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杨泗港长江大桥的建设背景也与南通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密切相关。
作为杨泗港的重要交通枢纽,长江大桥的建设不仅可以加快货物的运输速度,还可以增加地区间的联系和交流。
杨泗港长江大桥的建成也将进一步提升南通市的交通水平和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由于其重要性和影响力,杨泗港长江大桥的建设备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中国交通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项目。
1.2 杨泗港长江大桥的意义杨泗港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得长江两岸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沿途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该桥的开通也缩短了通行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区域内外的贸易往来和旅游业的发展。
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腾飞,也为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杨泗港长江大桥的意义不仅在于便捷地连接了长江两岸,更在于展示了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高超技术和丰富经验。
这座“世界之最”的大桥为中国交通建设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也为世界工程建设树立了新的典范。
2. 正文2.1 杨泗港长江大桥的设计特点1. 风险评估与抗风能力:考虑到长江流域常年多风,设计团队进行了充分的风险评估,并采用了先进的抗风技术,确保桥梁在恶劣天气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结构材料选用:杨泗港长江大桥采用了高强度、耐腐蚀的特种材料,确保桥梁在长期使用中不易受损,减少维修成本。
3. 马拉松式桥面设计:桥面采用了马拉松式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能够减少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中国最难修建的大桥,因太危险动用火箭,世界桥梁
的首例
四渡河大桥,这个桥的修建难度是非常大的,在一个大山谷中修建,这座桥的长度是1365米,将两座山给连了起来。
但是在建设这座桥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很多的难题。
其中就包括先导索的搭建,由于两侧都是海拔很高的大山,所以先导索的连接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将两地连接起来,于是就动用了两枚火箭连接起来,这也是世界桥梁史上首例,也是我国建设桥梁技术的创新。
不过这样还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不过我国还是很好地完成了这个项目。
这个大桥通车之后,受到了不少的好评,同时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灾难类型片分析——《卡桑德拉大桥》两名国际犯罪份子闯入了日内瓦国际卫生组织总部,欲实施恐怖袭击,遭到保安人员的迎头痛击。
枪击过程中,保安人员不小心将实验品病毒瓶子打碎了,两名歹徒感染肺鼠疫病菌。
一名当场被擒,不就发作而死。
另一名恐怖分子窜到一列开往斯德哥尔摩的火车上。
车上身份各异的旅客都在自己的的人生旅途上奔忙,他们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正在被高度传染的肺鼠疫威胁着。
病毒传染的很快,火车上学多人都传染上了这种肺鼠疫。
来处理此事的是美国陆军情报部的麦肯齐上校。
他似乎很关心病毒的传染,果断的将列车改道开到纽伦堡,派来军队封闭车窗并进入车厢控制乘客。
可是车上的张伯伦大夫发现,病毒有办法消除。
这时我们才知道,麦肯齐上校更关注的是消息的扩散,他要将火车开往卡桑德拉大桥然后毁掉张伯伦大夫和旅客们决定自己设法逃生。
他们与武装人员发生冲突,张伯伦的前妻,一名女作家也拿起武器成为领导。
终于抢到火车开上卡桑德拉大桥前部分车厢和机车脱离。
虽然张伯伦大夫,女作家和部分旅客逃出生天,但前面和车头相连的车厢还是开上了大桥。
灾难出现了,火车脱轨,大桥倒塌,尸体漂浮在河面上,当然,幸存的旅客会将这一切阴谋公诸全世界。
忠实执行杀人命令的麦肯齐上校疲惫的走出指挥室,他自己也将受到上级的监视。
在形形色色的灾难片中,生与死的矛盾最具有张力的戏剧前提。
在拉桑德拉大桥中,1000名无辜的乘客性命就是正邪相争的赌注。
向所有灾难片一样,生与死的矛盾绝对是以邪不压正人定胜天的结局来解决。
卡桑德拉大桥描写了描写了以张伯伦大夫为代表的人道主义阵营与麦肯齐上校代表的只顾国家利益视生命为粪土的军事官僚阵营的抗争,正义一方终于挽救了列车上大批旅客的生命。
但是在本片中我们看到代表正义的张伯伦医生无力回天他虽然与前妻女作家一起组织了列车上的旅客自己抗争求生,但他们也只是解救了部分旅客。
卡桑德拉大桥采用了古典主义戏剧遵循的经典模式,时空凝练而又统一的三一律影片的时间是完全连续的,故事的主要部分发生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
中国最危险的旅游景点讲解
中国拥有无数令人神往的旅游景点,但是其中有些景点却因为其极端的地理环境、危险的气候条件或是恶劣的安全措施而被认为是最危险的旅游景点之一。
以下是中国最危险的旅游景点:
1.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景点之一,但是由于其高度、长跨度和不稳定的气候条件,使得其成为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
每年都有不少人在这座桥上失踪或自杀。
2. 广东华侨城
广东华侨城的惊险刺激的游乐设施为其带来了无数游客,但是没有良好的安全措施却使得这个景点成为了一个危险之地。
不少游客在游乐设施上受伤或死亡。
3. 新疆天山天池
新疆天山天池是一个自然景观,但是其高原气候和海拔高度让这个地方成为了一个危险之地。
在这里,游客们需要特别注意高原反应和短时间内的氧气不足问题。
4. 云南虎跳峡
云南虎跳峡的峭壁陡峭、水流湍急,让这个景点成为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
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在这里意外失踪或受伤。
5. 青海湖
青海湖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但是由于其海拔高度和恶劣的气
候条件,游客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高原反应和低温冻伤问题。
以上就是中国最危险的旅游景点讲解,提醒广大游客在旅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