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大全-经典古诗鉴赏秘籍
- 格式:docx
- 大小:19.33 KB
- 文档页数:4
古诗鉴赏秘籍17招古诗鉴赏秘籍(1)古诗鉴赏秘籍(2)古诗鉴赏秘籍(3)古诗鉴赏秘籍(4)古诗鉴赏秘籍(5)古诗鉴赏秘籍(6)古诗鉴赏秘籍(7)古诗鉴赏秘籍(8)古诗鉴赏秘籍(9)古诗鉴赏秘籍(10)古诗鉴赏秘籍(11)古诗鉴赏秘籍(12)古诗鉴赏秘籍(13)古诗鉴赏秘籍(14)古诗鉴赏秘籍(15)古诗鉴赏秘籍(16)古诗鉴赏秘籍(17)古诗鉴赏秘籍(1)古诗鉴赏秘籍鉴赏古诗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
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还要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鉴赏口诀: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5.从原作找到根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
一.鉴赏范围词语:(一)题材方面的:古诗大致上有五大题材:写景抒情诗(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登高》、《登岳阳楼》);咏物言志(情)诗(如李商隐《锦瑟》、杜甫《春夜喜雨》、贺知章《咏柳》);怀古咏史诗(如苏轼《念奴娇o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o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即事感怀诗(如李煜《虞美人》、柳永《雨霖铃》、李清照《一剪梅》、姜夔《扬州慢》;边塞征战诗(如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有时还可说“山水田园诗”。
(二)评价思想内容方面的: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三)运用答题格式:1.对抒情形象的分析回答:身份+性格+思想。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古诗欣赏20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李白这诗啊,就特别直白又特别妙。
大晚上的,他睡在床上,看到月光洒在床前,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然后抬起头来看看明月,这一下不得了,心里的思乡之情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低下头就开始想家了。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把那种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孟浩然可真是个会享受春天的人。
春天嘛,人容易犯困,他睡得迷迷糊糊的,都不知道天亮了,就听到到处都是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
然后他突然想起昨晚上好像听到风雨声了,心里就琢磨啊,这风啊雨啊的,得把多少花儿给打落了呀。
这首诗把春天早晨那种清新、生机勃勃又有点小惋惜的感觉全写出来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骆宾王小时候写这诗可太厉害了。
你看他写鹅,“鹅,鹅,鹅”,就像在模仿鹅的叫声,特别生动。
鹅那弯弯的脖子朝着天唱歌呢,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波。
就这么简单几笔,一只活灵活现的鹅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看到的景色可壮观了。
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这时候他就想啊,如果想要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色,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
这诗不仅写出了眼前的壮丽景色,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呢,人要是想有更大的见识,就得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解析:李绅这诗可深刻了。
春天的时候种下一粒种子,到秋天就能收获好多好多粮食。
你看啊,四海之内都没有空闲的田地了,按道理说农民应该过得很不错才对呀,可是呢,他们还是有饿死的。
这就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农民辛辛苦苦劳作,成果却被剥夺,真是可怜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柳宗元写这诗的时候,那画面可冷清了。
经典的古诗词赏析经典的古诗词赏析经典的古诗词赏析篇1《山中与幽人对酌》【唐代】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赏析】: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相邀改日再饮,能于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表现了一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
《题秋江独钓图》【清代】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赏析】: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
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更是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
至于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如此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诗人一人枯坐敲棋,寂静无聊,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
《人月圆·山中书事》【元代】张可久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赏析】:这首小令当是作者张可久寓居西湖山下时所作。
通过感慨历史的兴亡盛衰,表现了作者勘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人生态度,和放情烟霞,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
《终南别业》【唐代】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
水穷云起,在他看来正如人生境界的`起落。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却能把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形象和自然的安逸美好表现出来。
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这才是隐居的真谛。
《鹧鸪天·西都作》【唐代】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美丽之处,无不出现出诗的光环来。
因此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我在此整理了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
战斗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成功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
关怀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怀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有名诗篇。
2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好像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有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忱欣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理想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21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
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10首】1.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登高杜甫〔唐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
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
“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
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
颈联如是说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
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
古诗词鉴赏⼤全 在现实⽣活或⼯作学习中,⼤家都收藏过⾃⼰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古诗词鉴赏⼤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1、《⽉下独酌》 李⽩ 花间⼀壶酒,独酌⽆相亲。
举杯邀明⽉,对影成三⼈。
⽉既不解饮,影徒随我⾝。
暂伴⽉将影,⾏乐须及春。
我歌⽉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李⽩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对⿊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是追求⾃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之作。
太阳是⾃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是清澈纯洁的象征。
尤其是明⽉,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诗⼈和它相亲相近。
在这⾸诗中,诗⼈还进⼀步把明⽉引为知⼰,对⽉抒怀。
诗篇突然⽽起,直抒胸臆,表达⼀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
这种孤寂之情⽆法驱遣,于是诗⼈以奇特的想象,⽣动的描写,把明⽉作为知⾳,相邀对饮。
同时还异想天地把⾃⼰的⾝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
表⾯上有明⽉相伴,⾝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不解饮,影徒随⾝,这就更加突出了诗⼈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
⽉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
”(《唐诗三百⾸》卷⼀)因为世少相知,诗⼈不得不以明⽉、⾝影为伴,向⽉⽽⾼歌,对影⽽起舞以排遣⾃⼰深沉的郁闷。
结联进⽽要和明⽉、⾝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
这表现了诗⼈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由和光明。
这⾸五⾔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2、《⼦夜吴歌》 李⽩古诗词鉴赏⼤全 长安⼀⽚⽉,万户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关情。
何⽇平胡虏,良⼈罢远征。
赏析: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李⽩,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的创作,这⾸《⼦夜吴歌》就是诗⼈向民歌学习⽽⼜有所创造的例证。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一:《静夜思》《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不过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个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仅仅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不过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二:《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鉴赏: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10篇经典古诗词及赏析(10篇)古诗词信任大家读过不少,古诗词文字精致,朗朗上口,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很简单被吸引,古诗词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练习背诵的必备方法。
以下是我整理的经典古诗词及赏析,盼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篇1)梅花王安石〔宋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寒冷,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暗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行名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亦是以梅花的顽强和高洁品行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困难环境中依旧能坚持操守、主见正义的人。
全诗语言朴实,写得则特别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写墙角梅花不惧寒冷,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照旧坚持自己的主见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势,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旧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
“独自”,语意刚毅,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照旧矗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擅长发觉。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雪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非常纯洁雪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行名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偏僻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寒冷悄悄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暗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经典古诗词及赏析(篇2)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好像没有什么浅显、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季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经典的古诗词赏析大全1.经典的古诗词赏析大全望岳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
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
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经典的古诗词鉴赏(通用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主要是根据古诗词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深入的体会赏析其中的含义。
大家知道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的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篇1凉州词·赏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两句主要写的是诗人远眺到的凉州一带景象。
汹涌的黄河水奔腾而去,远远地向西望去,它好像是飞入了白云之中。
在高山大河环抱中的一座座戍边孤城,孤零冷清地挺立在那里。
高大山川和矮小的孤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荒芜的边疆环境。
这两句描绘出了祖国山河的雄浑壮阔,也体现了戍守边防地区战士们苍凉而荒芜的境况,为整首诗勾勒出了一个典型的背景。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
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
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
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
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
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
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
古代诗词赏析总结大全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深邃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脍炙人口的古代诗词作品,带领读者一起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
一、唐诗赏析1. 杜甫《登高》江水如带起,山花欲迎春。
何处是高处?云端可相亲。
这首诗以描绘登高之美景为主题,通过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了人们追求卓越和进取的精神。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通过描绘原野的变化,抒发了对岁月更替和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二、宋词赏析1.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此行只眼泪纵横,语别云霞凤凰汉,朝袍夜袖,翻尽江南无数山。
这首词以豪放洒脱的文风表达了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2. 辛弃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首词以描绘月下吟诵的情境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思念和对无常人生的领悟,充满了忧愁和对人生的深思。
三、元曲赏析1. 关汉卿《窦娥冤》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
想人间造物搬无定,幸福非常易。
窦娥冤,荐履千里,众人皆谓我狂儿痴。
这首元曲以窦娥的冤情为题材,通过描绘悲凉的境遇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抨击。
2. 白朴《天净沙·秋思》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千缕因思断,万缕尽关情。
何意寄明月?曾照离人泪。
此景心须记,又闻泪成珠。
这首元曲通过抒发离情和对时光逝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思和哲理思考,描绘了一个思念离别之人的秋日景色,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通过以上的赏析,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代诗词的高度艺术性、深邃的情感表达和对社会人生的细腻触动。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情感内涵上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思考。
中国经典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按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我在此整理了中国经典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国经典古诗词鉴赏11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
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全文孤独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精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清澈和游鱼的形神姿势。
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清澈透亮,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小石潭记》赏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
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布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杰出的写作技巧。
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采纳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会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中国经典古诗词鉴赏大全中国古代文化璀璨灿烂,其中古诗词更是一大瑰宝。
古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流畅的词句打动人心,成为世代传颂的经典。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首中国经典古诗词,带您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第一篇】《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杰出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以静夜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思乡之情。
简洁明了的首句,巧妙地将月光比作霜,形象地勾勒出静谧的夜晚;最后一句以“思故乡”贯穿全诗,让人不禁联想起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篇】《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诗人以雄浑的山河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壮志豪情。
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以明喻暗的手法表达了他对人生追求的坚持与不屈。
末句“更上一层楼”成为鞭策自己的内心独白,也深深激励后人。
【第三篇】《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经典之作。
诗人以春天的清晨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美好。
诗中的反问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将人们对温暖的期待与春天的醒来形象地融合在一起,颇具写实力和感染力。
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以短暂美丽的花朵象征人生的无常,让人对生命的脆弱产生深深的思考。
【第四篇】《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白居易的经典之作。
诗人以离别之情为主题,表达了生死轮回的哲理。
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诗人以“离离原上草”寄托了对逝去岁月的缅怀;接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抒发了对生命力和希望的赞美。
每个字句都凝聚着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被誉为感慨人生的金句。
【第五篇】《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以冬天的江雪为背景,表达了孤独与超然的情怀。
优秀经典古诗词赏析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床前看到明亮月光的人的心情。
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明月"和"故乡"两个意象相互呼应,给人以宁静、温馨的感觉。
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真挚,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乡愁之情,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升华。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景象为切入点,通过描绘山川河流,表达了作者豪情壮志和向上追求的精神。
作者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融合在一起,寓意着人应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诗中的"千里目"和"一层楼"构成了对比,引发读者思考:人生的境界是否有尽头?整首诗意境高远,寓意深刻,给人以激励和启示。
3.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以冬日江边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俗、独立自主的心态。
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荒凉和寂静的环境,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自在的境界。
整首诗把自然景色与人的心境紧密结合,给人以思考生活中个人追求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关系。
以上这些经典古诗词,通过简洁优美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大自然和人的情感状态之间的交融,给人以思考人生、激发内心情感的启示。
在赏析这些古诗词时,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意境、韵律和情感内涵,感受到古人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古诗鉴赏秘籍〔1〕黍离语出?诗经o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
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2〕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即歌女。
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
他曾投笔感慨,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
后指弃文从武。
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4〕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
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5〕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
后指送别。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
后喻指屈身事人。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答复后边的问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2、意象有以下几个特点,〔1〕意象的多样性。
有些物类的意象是比拟单一的,比方鹧鸪鸟的形象就和旅途的艰险及离愁别绪相连,梅总是傲寒不屈的象征,但很多物类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如燕子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感伤时事,或寄情相思,或渲染离愁,其意象之丰富是极为突出的;这就需要读者在鉴赏时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了。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赏析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
它们以优美的词藻、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形式,让人们陶醉其中。
本文将带您一起走进中国古典诗词的世界,分享鉴赏和赏析的技巧,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1. 赏析杜甫《登高》杜甫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其豪放的情感和激昂的词句而闻名。
《登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登高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以形象的描写打开了全诗的序幕。
诗人通过运用“风急天高”这样富有气势的词语,使人们感受到登高时的崇山峻岭和广阔天空。
而“猿啸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山色、云霞等景物,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登高场景。
他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登高者的心情,以及对离乡别井之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细腻的描写,杜甫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种情感。
杜甫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使《登高》成为一首受人喜爱的诗歌。
通过赏析杜甫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2. 鉴赏李白《静夜思》李白是古代诗坛的巨匠,他的诗作充满豪情与浪漫。
而《静夜思》这首简短而又优美的诗歌,成为了他最为人们喜爱和传诵的作品之一。
《静夜思》以一种简约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心情。
通过字里行间的细腻描写,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思念的凝重。
诗中的第一句“床前明月光”,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投射在床前,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而接下来的句子“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则展现了诗人在月光的映照下,思念故乡和远方亲人的心情。
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李白巧妙地传达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通过鉴赏李白的《静夜思》,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简洁而优美的词藻,还能够领略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这也使得李白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古诗鉴赏大全|经典古诗鉴赏秘籍
意象
含义
杨柳
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花
象征离散
梧桐
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
兰花
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
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竹
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
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
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
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绿叶
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
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
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
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黄粱
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②表现荒凉、偏僻
花开
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花落
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鸳鸯
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
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
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猴猿
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
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杜鹃
哀怨、悲伤、凄凉
燕
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鱼
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
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
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
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