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第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373.00 KB
- 文档页数:52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经济学基础 2-1 解:1) 边际生产成本表达式:()502000dc q q dq=+ 2)按边际成本出售产品时,收入: 2()502000dc q q q q dq⨯=+ 利润=收入-成本222502000(252000)25q q q q q =+-+= 2-2 解:1)根据反需求函数:102000q π=-+,画出反需求函数曲线:当价格为零时,最大消费需求:max 200q =。
2)根据1)所示的反需求函数曲线,最高购买价格:max 2000π= 美元/件3)由1)的反需求函数曲线可知最大消费者剩余即为反需求函数曲线、价格坐标轴、数量坐标所围三角形的面积。
最大消费者剩余:120002002000002⨯⨯=美元但是生产者生产了产品,不可能什么都不卖,因此该最大消费者剩余不可能实现。
4)当价格π=1000美元/单位产量反需求函数曲线如下: 消费量:200010010q π-==总消费者剩余:1(10002000)1001500002⨯+⨯=美元 生产者收入:1000100100000q π=⨯=美元净消费者剩余:净消费者剩余=总消费者剩余-生产者收入 =15000010000050000-=美元 5)如果价格增加20%,则1000(120%)1200π=⨯+=美元/单位产量, 消费量:20008010q π-== 生产者收入:12008096000q π=⨯=美元 6)当1000π=美元/单位产量时,100q =需求价格弹性:110()110dqdq q d q d πεπππ===⨯-=- 7)如下图所示以需求为变量的反需求函数曲线:知总消费者剩余为一梯形,所以 总消费者剩余为:211111111(2000)(104000)5200022q q q q q π+⋅=-+⋅=-+ 总消费者剩余函数为:252000q q -+ 净消费者剩余为一三角形,所以净消费者剩余为:21111111(2000)(2000102000)522q q q q π-⋅=+-⋅= 净消费者剩余函数为:25q 以4)中当需求为100q =时检验,总消费者剩余:225200051002000100150000q q -+=-⨯+⨯=美元 净消费者剩余:225510050000q =⨯=美元 结果一样。
卜洪运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三峡大学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选择第二章1.均衡价格是指(D)D.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2.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B)B.玉米价格上升。
3.如果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向的直线(线性函数),那么这一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B)B.是一常数4.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增加,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B)B.负 5.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良好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提高了20%,则(C)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的价格下降超过20%6.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
则该商品极可能是(A)A.必需品 7.假定需求函数为Q=10-2P(Q:需求,P:价格),则在P=1处的需求弹性系数是(A)A.025 8.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A)。
A.黑市交易9.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 1.5,供给弹性等于 1.5,则某蛛网的形状是(C)C.封闭型 10.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 1.2,供给弹性等于 1.5,则其销售税(A)A.主要由消费者承担第三章1.如消费者的偏好序如下:A组合比B组合好;C组合比A组合好;B组合和C组合一样好,这个消费者的偏好序(C)C.违反了传递性定理2.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合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C)C.零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A)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B)B.无差异曲线上5.无差异曲线为直角线时,表示两种商品是(B)B.互补品6.若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则消费可能线(A)A.不动7.假定两种商品价格一定,当MRSxy小于Px/Py,消费者为了得到最大满足,他将(B)B.增购Y,减少X 8.当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C)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小于后者 9.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B)B.所表达的经济意义相同10.需求曲线可以从(C)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