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砼管桩试桩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
预应力灌注桩试桩记录试桩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 试桩位置:[试桩位置]
- 试桩编号:[试桩编号]
-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
- 试桩日期:[试桩日期]
试桩工程参数
- 桩径:[桩径]
- 桩长:[桩长]
- 钢筋数量:[钢筋数量]
- 预应力束数量:[预应力束数量]
- 其他参数:[其他参数]
试桩施工过程
1. 准备工作:
- 验收场地并准备试桩设备及材料
- 确定试桩位置并进行标记
2. 钻孔阶段:
- 使用钻机进行钻孔,直至达到设计桩长
- 在钻孔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注浆
3. 钢筋排布:
- 安装预应力钢筋,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布
- 注意钢筋的准确位置和间距
4. 灌注浆液:
- 准备好灌浆设备和浆液材料
- 进行灌注浆液,确保灌浆充实且无明显空洞
5. 配筋环节:
- 对灌注后的桩身进行配筋,确保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相互连接
6. 终端处理:
- 桩顶处理,如与上部结构的连接等
试桩结果
- 试桩负荷响应曲线:[负荷响应曲线]
- 试桩承载力:[承载力]
- 其他测试结果:[其他测试结果]
试桩结论
根据试桩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项目所选用的预应力灌注桩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2. 试桩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 桩身的质量和强度良好。
以上为预应力灌注桩试桩记录,用于记录试桩的基本信息、施工过程、试桩结果和结论。
如有需要,请参考。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桩总结范本1:正文:一、试桩目的及背景试桩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试桩可以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评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整。
本次试桩旨在检验项目A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及变形性能,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和经验总结。
二、试桩方案1. 桩径和桩长:根据设计要求,试桩选取直径为1.2m,桩长为2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 桩基处理:试桩前对桩基进行充填处理,保证桩身与软土层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
3. 预制桩体安装:将预制好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作并安装至试桩位置,保证垂直度和稳定性。
4. 浇筑混凝土:对桩顶进行浇筑混凝土,形成桩头。
三、试桩过程及数据记录1. 桩机施工参数:在试桩过程中,记录桩机的施工参数,包括振击次数、振击频率、振击力等。
2. 荷载施加与记录:按照设计荷载要求,逐渐施加荷载至设定值,并记录荷载与沉降之间的关系。
3. 桩身检测:试桩过程中,利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桩身进行监测,包括桩身变形、裂缝情况等。
四、试桩结果分析1. 承载力评估:根据试桩中的荷载与沉降数据,计算出试桩的承载力,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桩身变形分析:分析试桩过程中桩身的变形情况,评估桩身的刚度和变形性能。
3. 结论总结:根据试桩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给出下一步施工的建议和调整。
附件:1. 试桩过程中的数据记录表格。
2. 试桩的监测报告和分析结果。
3. 相关设计图纸和文档。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一种利用预应力技术对混凝土管桩进行施力的桩基施工方法。
2. 承载能力:指土与桩身之间产生的力,即桩身所能承受的荷载。
3. 桩身变形:指桩身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产生的形状和尺寸改变。
4. 摩擦力:指桩身与土层之间产生的摩擦作用力。
范本2:正文:一、试桩目的及背景为了验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参数,评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并调整施工过程,进行试桩是必要的。
本文总结了项目A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桩过程和结果,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和经验总结。
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计划记录静压.docx 模板一:说明书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计划记录静压的相关内容,包括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的编制方法、静压试验的步骤及数据处理等。
以下是具体内容:1. 引言1.1 目的1.2 背景和范围1.3 参考文件2.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编制方法2.1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的目的和重要性2.2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的编制步骤2.3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的格式和内容要求3. 静压试验的步骤3.1 试桩前的准备工作3.2 静压试验的现场操作3.3 静压试验的数据采集和记录4. 静压试验数据的处理4.1 数据的整理和筛选4.2 数据的计算和分析4.3 数据结果的评价和判断5. 结论和建议5.1 试桩的合格性评价5.2 针对试桩结果的建议6. 附录6.1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模板6.2 静压试验数据表格附件:1.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模板2. 静压试验数据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管桩:一种通过施加预应力力,控制土层变形,增加地基承载力的桩基工法。
2.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对预应力管桩试验进行记录与分析的文件。
3. 静压试验:在试桩过程中,施加压力进行的一种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管桩的承载能力。
模板二:工程报告本报告将详细描述预应力管桩试桩报告计划记录静压的相关内容,包括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编制方法、静压试验的步骤及数据处理等。
以下是具体内容:1. 引言1.1 目的该报告的目的是对预应力管桩试桩进行静压试验,评估管桩的承载能力,并提供有关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的详细信息。
1.2 背景和范围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用的桩基工法,通过施加预应力力,控制土层变形,增加地基承载力。
1.3 参考文件列出与本报告相关的参考文件。
2.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编制方法2.1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的目的和重要性试桩报告计划记录对预应力管桩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对试验过程进行记录与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
2.2 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的编制步骤对试桩报告计划记录的编制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灵山岛尖区域城市开发与建设项目市南沙区灵山岛尖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东侧片区)PHC管桩试桩总结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南沙新区明珠湾区建设总承包项目经理部五分部2015年8月28日预应力管桩试桩总结一、工程概况南沙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东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建设围主要是指屯田路以西,凤凰大道以东、江灵北路以南,江灵南路以北围的水系和景观工程建设;本次实施容为凤凰大道东侧片区河湖及滨水景观带桩基础工程,管桩采用外直径D=400mm的PHC-AB型,其壁厚95mm桩基设计等级乙级。
二、预应力管桩试桩的目的PHC管桩施工前先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以下施工参数:1、核实打桩桩位的地层及其参数是否与勘察设计相符;2、检验施工设备性能、选定的施工工艺以及施打顺序;3、确定停止沉桩的控制标准;4、检验桩位的地基承载力,确定荷载与位移关系;5、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施工纪录,以便于分析和总结施工过程,评价资源配置是否满足进度和质量等的管理要求,评价拟定的施工方案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三、预应力管桩试桩位的选择依据现有施工条件,进行东环涌南岸段的PHC管桩施工,选取3根工程桩做工艺性试验施工,以便于确定相关施工参数。
PHC管桩布置位置如图3.1所示:图3.1PHC管桩试桩桩位布置平面图试桩桩位布置、资源配备情况1、人员配置如表4.1:2、材料配备如表4.2(1)预应力管桩向管桩厂订购,进场验收及存放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容:1)预应力管桩出场前应进行检验,出场时应具备出场合格检验记录,否则,不予进场;(2)预应力管桩的制作质量除满足上表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管桩本身不应当有裂缝;2)、预应力管桩表面应无蜂窝、麻面。
若因特殊情况出现表面蜂窝时,蜂窝深度不得超过5mm,每面蜂窝面积不得超过该面总面积的0.5%:3)、有棱角的桩,棱角碰损深度应在5mm以且每10m长的边棱角上只有一处破损,在一根桩上边棱破损总长度不得大于500mm;(3)构件移运及堆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构件的移运时砼的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要求;2)、构件移运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架或扁担,尽可能使吊环垂直受力;3)、构件移运和堆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牢固,避免损伤构件。
预应力高强砼预制管桩打桩记录表编号:01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桩锤类型:混凝土标号:程名称:桩管规格:桩尖类型: /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驻现场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员:预应力高强砼预制管桩打桩记录表编号:01建设单位:汨罗市楚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桩锤类型:混凝土标号:程名称:桩管规格:桩尖类型:/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驻现场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员:预应力高强砼预制管桩打桩记录表编号:01建设单位:汨罗市楚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桩锤类型:混凝土标号:程名称:桩管规格:桩尖类型:/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驻现场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员:预应力高强砼预制管桩打桩记录表编号:01建设单位:汨罗市楚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桩锤类型:混凝土标号:程名称:桩管规格:桩尖类型:/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驻现场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员:预应力高强砼预制管桩打桩记录表编号:01建设单位:汨罗市楚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桩锤类型:混凝土标号:程名称:桩管规格:桩尖类型:/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驻现场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员:预应力高强砼预制管桩打桩记录表编号:01建设单位:汨罗市楚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桩锤类型:混凝土标号:程名称:桩管规格:桩尖类型:/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驻现场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员:预应力高强砼预制管桩打桩记录表编号:01建设单位:汨罗市楚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桩锤类型:混凝土标号:程名称:桩管规格:桩尖类型:/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驻现场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员:预应力高强砼预制管桩打桩记录表编号:01建设单位:汨罗市楚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桩锤类型:混凝土标号:程名称:桩管规格:桩尖类型:/工程地点:桩管重量:每条桩设计承载力:KN 年月日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驻现场代表:施工技术负责人:记录员:。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接桩外观检查记录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接桩外观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桩身的质量和完整性。
下面是一份对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接桩外观检查记录的示例,供参考:项目名称:XXX工程施工单位:XXX公司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人员:XXX检查基本信息:桩号:XXX桩长:XXXm施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设计桩号:XXX施工工艺:检查内容:1.桩顶外观检查:-检查桩顶是否完整,无开裂、脱落等缺陷。
-检查桩顶是否平整,无明显凸起或下沉。
-检查桩顶钢管与锚杆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
2.桩身外观检查:-检查桩身钢管表面是否光滑,无明显凹凸,无明显锈蚀。
-检查桩身钢管是否存在裂缝、破损等缺陷。
-检查桩身钢管与周围土壤之间是否存在过大的间隙。
3.桩底外观检查:-检查桩底是否平整,无明显凸起或下沉。
-检查桩底钢管与锚杆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
-检查桩底周围土壤是否有不均匀沉降迹象。
4.防腐处理:-检查桩身钢管的防腐处理是否完整,无明显脱落或局部损坏。
检查结论:根据上述的检查内容,我们对该桩的接桩外观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如下:1.桩顶外观:桩顶完整,无开裂、脱落等缺陷。
桩顶钢管与锚杆连接牢固。
2.桩身外观:桩身钢管表面光滑,无明显凹凸和锈蚀。
桩身钢管未发现裂缝和破损。
桩身钢管与周围土壤间隙适当。
3.桩底外观:桩底平整,无明显凸起或下沉。
桩底钢管与锚杆连接牢固。
周围土壤无不均匀沉降迹象。
4.防腐处理:桩身钢管的防腐处理完整,无明显脱落或局部损坏。
综上所述,该桩的接桩外观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备注:如果有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请在备注中说明。
本次检查记录已备案,如有问题,请及时修改和整改。
以上是一份对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接桩外观检查记录的示例,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细节的补充和修改。
预应力管桩施工记录一、工程概况本次施工的工程项目为_____,位于_____。
该工程的基础设计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型为_____,桩长_____米,桩径_____毫米。
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主要为_____,地下水位在_____米左右。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施工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场地的地质情况和桩位布置。
编制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2、材料准备预应力管桩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桩尖、桩帽等配件的规格、型号应与管桩相匹配。
3、机械设备准备选用合适的打桩设备,如静压桩机或锤击桩机,并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
配备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用于桩位的测量和垂直度的控制。
4、现场准备平整施工场地,清除障碍物,保证桩机行走和施工的顺畅。
按照设计要求测放桩位,并进行复核。
三、施工过程1、桩位测量使用经纬仪和钢尺,根据设计图纸和控制点,准确测放出桩位,并在桩位处设置明显的标志。
对测放的桩位进行复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2、桩机就位将桩机移动到指定的桩位处,调整桩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桩机平稳。
使桩架中心与桩位中心对齐,偏差不得大于 20 毫米。
3、吊桩采用起重机将预应力管桩吊起,缓慢移动至桩机夹具内。
起吊时,应保持桩身的垂直,避免碰撞和损伤桩身。
4、插桩将管桩缓慢插入土中,入土深度一般为 05 10 米。
插入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桩身的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5、桩身垂直度控制在两个垂直方向上设置经纬仪,监测桩身的垂直度。
当桩身垂直度偏差超过 05%时,应通过桩机的调整装置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6、沉桩采用静压法或锤击法进行沉桩。
静压法施工时,应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和压力值,控制压桩速度和压力;锤击法施工时,应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和锤击数,控制锤击能量和频率。
沉桩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桩身的入土情况和桩顶的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目录1.工程概况 (1)2.地质岩性及水文地质 (1)3.试桩目的 (2)4.试桩工艺及方法 (2)4.1工艺流程 (2)4.2 工艺方法 (3)4.3成桩质量检验 (10)4.4人员及机械配置表 (11)5.结论 (12)6.附件 (13)预应力管桩静压法试桩工艺性总结报告1.工程概况根据设计要求,DK64+358.6~DK64+661范围内路基主体地基加固处理方式采用预应力管桩加固。
管桩布置方式为:桩径0.5m,桩间距2.4m,正方形布置;DK64+436.5、DK64+623涵洞影响范围内桩顶设C35钢筋混凝土桩帽,桩帽尺寸1.6×1.6×0.45m,其上设0.5m厚碎石+0.1m中粗砂垫层,中粗砂内铺设一层单向塑料聚丙烯土工格栅(TGDG260型,选用一次拉伸成型,无焊接点的土工格栅),两端回折不少于2.0m,其下铺设一层土工布。
其余预应力管桩加固范围内桩顶设C35钢筋混凝土筏板,厚0.6m。
筏板下设0.2m厚C15混凝土找平层。
管桩采用PHC-AB500-100 型预应力管桩,桩径0.5m,管桩直接购买合格成品运输至施工现场。
2.地质岩性及水文地质(1)1-1:人工填土;(2)2-1:淤泥,软塑,Ⅱ级,σ0=40kpa;(2)3-1:粉质黏土,褐黄色,软塑,Ⅱ级,σ0=120kpa;(2)3-2:粉质黏土,硬塑,Ⅱ级,σ0=150kpa;(2)6-3:细砂,饱和,中密,Ⅰ级,σ0=120kpa;(2)8-3:中砂,稍密~中密,饱和,Ⅰ级,γ=20kpa/㎥,Cu=0kpa,φu=35°,Es=20MPa, σ0=180kpa;(2)10-3细圆砾土,中密,饱和,Ⅲ级,σ0=300kpa。
(20)2-2,泥质砂岩,Ex,强风化,Ⅳ级;σ0=300kpa。
(20)2-3,泥质砂岩,Ex,弱风化,Ⅳ级;σ0=400kpa。
本工点地处,河流一级阶地,地势平坦,海拔高度一般以21m-25m为主,沿线地表水系发育,沟渠密布,多堤埦、鱼塘,具有明显的水网化特点。
引言:预应力砼管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预应力砼管桩试桩记录(二)进行详细阐述。
试验过程及结果将被准确描述,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类似项目的决策提供参考。
概述:预应力砼管桩试桩记录(二)是在特定项目中开展的一项试验,主要目的是评估管桩的承载力和其他相关性能。
本文将从试验的背景介绍、试验设计、试验工艺流程以及试验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正文内容:一、试验背景1.项目概述:介绍试验所在的具体项目信息,包括项目地理位置、项目类型及规模等。
2.试验目的:详细解释试验的主要目的,包括土层特征评估、承载力分析等。
二、试验设计1.管桩类型选择:根据项目需求和土层条件,分析选取预应力砼管桩的合适类型。
2.桩长和直径确定:基于前期地质勘察数据和预测荷载,确定管桩的合理长度和直径。
3.试验布局: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试验布置方案,包括试桩点位、桩距等。
三、试验工艺流程1.试验前准备:介绍试验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和材料准备、土层情况调查等。
2.桩基施工过程:详细描述桩基施工的各个阶段,包括钻孔、加固管安装、灌浆、张拉等。
3.观测及数据采集:详细说明在施工过程中对管桩进行的观测和数据采集,包括沉降观测、应力变化监测等。
四、试验结果分析1.承载力评估:根据试验数据及相关标准,对管桩的承载力进行评估,包括依据试验曲线判断承载力、计算承载力等。
2.变形特性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管桩的变形特性,包括变形规律、变形变量等。
3.计算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管桩的相关参数和结论。
五、试验结论总结本次试验的主要结果及相关结论,包括承载力、变形特性、桩身材料性能等方面的重要发现。
并对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出建议。
总结:预应力砼管桩试桩记录(二)是对特定项目中的一次试验进行的详细阐述,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总结了该项目中预应力砼管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等相关参数。
本文将为类似项目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国华黄骅捷地减河48MW风电场管桩试桩报告一、工程名称国华黄骅捷地减河48KW风电场二、施工单位河北华兴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三、管桩型号本工程试桩采用的预应力管桩型号为PHC-AB600-130型,强度为C80。
四、试桩机械设备ZYJ860BG型静压桩机,260kw发电机一台。
五、地质概况国华黄骅捷地减河48MW风电场工程场地位于河北平原东部滨海冲积平原区,根据前期勘测并结合场地附近其它工程地质资料,本区域地层属于海相与陆相交互沉积形成,岩性主要有粉质黏土、粉土、淤泥质土及粉细砂等。
本工程试桩采用的预应力管桩型号为PHC-AB600-130型,强度为C80。
计划设计桩长33米,试桩3根,锚桩8根,桩间距为3.0米。
试桩位置选择在#9风机场地。
六、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本区段试桩所用预应力管桩型号为PHC-AB600-130型,强度为C80。
所选用管桩生产单位应为国内具有管桩生产资质的大型企业,进场管桩应检查生产合格证及检测合格证,并对管桩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管桩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均按GB13476-1999的规定执行。
粘皮、麻面面积不得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5%;磕损深度不得大于10mm;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不允许出现露筋、断筋、脱头现象,若预应力为钢丝,断丝和滑脱钢丝数量不得大于总量的3%;不允许有空洞和蜂窝。
桩端面应平整。
2、运输、起吊和堆放技术要求采用吊车吊装,分层叠放错位布置。
工地现场堆放在坚实的场地或垫木支承,堆高不超过2层。
装卸起吊采用两头钩吊法(≤10m)或两支点法(>10m)3、施工现场准备:(1)试桩开始前,现场静力压桩机要调试完毕,压力表要求标定合格,配备260kw发电机一台、25吨吊车一台。
(2)原地表已整平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
在较软的场地中铺筑10cm 碎石,保证桩机在施桩过程中不产生均匀沉降,使其达到静压桩施工要求。
(3)现场测量、放样准备就绪。
七、施工方案、工艺流程1、施工流程:清表整平,整平后压实形成工作面→桩机就位→静压第一节桩→起吊第二节桩→电焊接桩→检查焊接质量和垂直度→静压第二节桩→检查整桩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