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写字教案下册

一年级写字教案下册

年级写字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一、学生现状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能按一定的写字规则去认真书写,但也有一小部分写生书写较差,从上一学期的教学来看,学生已经了解写好字的重要性,并能在写字过程中掌握了一些简单写字技巧。我每次作业都能当堂给学生批阅,通过用笑脸、红花、星星等及时鼓励和指导学生的写字,学生大部分喜欢上写字课,愿意写好铅笔字。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 ?学生在识字的基础进一步了解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了汉字的书写方法。

3 ?通过学习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5 ?本册的写字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字的基本笔画练习等的训练,有效的增加了训练的力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教材一年级下册硬笔书法教学以基本笔画练习的训练为主,重点训练学生笔画顺序。难点就是本册教材中的例字相对比较难,教师可根据班级情况适当给予调整,让学生能有循序渐进地过程。

四、教学具体措施

1严格遵守课改方案要求,落实“专课专用,保质保量”八字方针。

2?遵循直观性原则,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研讨摸索写字教育的基本模式,确保写字课的质量。

3 ?收集书法家的故事及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调动书写兴趣。

4?学生互评写字水平,交流写字经验,激发写字积极性。

5 ?开展各种书写竞赛活动,结合板报,展岀学生优秀作品,鼓励认真书写。提高书写水平。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

垂露竖、悬针竖的写法教学要求:

1. 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竖:竖画在汉字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它要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弯腰曲背。

(1)垂露竖:象在一根木棒上悬着一滴露水,故叫垂露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按,然后转笔直下,收笔时顺势向下按拉,随即空回锋收笔。垂露竖大都是一个字的左竖或右竖,少数是中竖。如“门、同、术、引”等字中的垂露竖。

(2)悬针竖: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钢针,故叫悬针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用力按一下,随即转笔直下;力量由重到轻,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 处提笔出锋,力到锋端。收笔不能太快,太尖细如同鼠尾。悬针竖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笔,位置在中间居多,有的在右边。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悬针竖。

二、教师示范写垂露竖、悬针竖基本笔画,学生观看。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万齐春草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3.描一描,写一写

正吐

4.比一比,改一改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第二课基本笔画(2)

长横、短横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长横、短横”。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横:横画在汉字中起着横梁般的作用,它的长短变化则平衡整个汉字结构,因此,既要坚挺扎实,又要生动活泼。写横画不论长短,为适合人的视觉效果,都要写得左低右高,略带斜势。但也不能太斜,以5°~7°为宜,一般短横要斜,长横基本平正。

(1)长横:因势向下覆,故又称覆画。写时起笔作顿,然后向右上行笔,结束处顿笔回锋收笔。由于头尾用笔重,速度慢,中间用笔轻、速度快,因此,整个横画是头尾粗,中间细,在平直中略带弧形,中间部分稍挺起,显得很有力量。如:“下、万、不、百”等字中的长横。还有在字的底部和中部的长横基本平正。如“卫、亚、安、青”等字中的长横。

2)短横:因势向上仰,故又称仰画。写法是轻起笔,向右逐渐用力,最后轻顿笔回锋收笔,左低

右高,左细右粗。左轻横常和左竖相接,在笔画中间,有时也可在第一笔。如:“上、正、旦、直”等字中的左轻横。

二、师边讲解边示范:

2.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知行忙们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忙:竖心旁长而直,右点偏上,“亡”上横伸于竖心旁右点之上。

3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

牙根

5.比一比,改一改

高百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第三课基本笔画(3)

左点、右点

教学目标:1.掌握左点、右点的写法。

2 .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左点、右点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左点、右点的写法。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点”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点”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详细讲解: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图示: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图示:

5.指名说一说右点、左点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点,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点的字。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忙东文我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心:字形较扁,中点居中,比左右两点略高。

我:字形上窄下宽,竖钩较短,斜钩要长。

3.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冬忙

5.比一比,改一改想城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第四课基本笔画(4)

竖撇、短撇

教学目标:

1.掌握竖撇、短撇的写法。

2 .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竖撇、短撇笔画的汉字。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竖撇、短撇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

(一)讲解“撇”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详细讲解: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竖撇、短撇之分。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大半部分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图示: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图示:

5.指名说一说竖撇、短撇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撇,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

竖撇:

短撇: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五课基本笔画(5)斜捺、平捺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捺”。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捺”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捺”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详细讲解: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图示: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斜捺、平捺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捺,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有捺的字。

1.出示范字。

斜捺:

平捺: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出示汉字:父处,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六课基本笔画(6)

提、横折提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提”。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