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共245页
- 格式:ppt
- 大小:12.05 MB
- 文档页数:245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一章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1、定义:指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桑代克(美国)在1903年写的《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19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3、什么是教学?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基本任务: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教育实现“三个方面”服务。
2、双重任务:实践服务和理论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
第三节学习中学心理学的重要性1、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2、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节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新课改的主要内容:①转变课程功能;②改变课程结构;③改革课程内容;④改善学生学习方式;⑤建立与素质教育概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机制;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1)、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①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②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③转换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④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机构。
(2)、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3)、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新”问题、知得“深”、知得“广”)(4)、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5)、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2、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一章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P第1页1、简述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2、简述中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
教师的敬业精神包括:热情、责任心、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借此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而且包括教育观念、学习和教学原理以及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材料组织、信息交流、教学活动组织、课堂管理、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
教师的教学风格:涉及教师在课堂管理、教学组织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差异。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以及计算机等。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论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
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对于“性质”一词可有两种理解:一是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种理解是指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二、简述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1.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
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等都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涉及了心理学。
2.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
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