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方式的国际惯例
- 格式:ppt
- 大小:544.00 KB
- 文档页数:62
招投标典型案例在商业社会中,招投标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活动,它涉及到政府采购、企业采购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招标方和投标方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以确保公平竞争和合理交易。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招投标的典型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政府采购的招投标案例。
某市政府计划进行一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需要招标选取合适的承包商。
在招标文件中,详细列出了工程的具体要求、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投标文件的递交时间和地点等内容。
各家承包商按照要求递交了投标文件,经过评标委员会的评审,最终确定了中标单位。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政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了公平竞争和合理交易。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企业采购的招投标案例。
某公司计划购买一批办公用品,需要从多家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公司发布了采购公告,明确了采购物品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等内容。
供应商们按照公告要求递交了报价文件,公司采购部门对报价文件进行评审,最终确定了中标供应商。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内部采购制度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保证了采购的公平、公正和合理性。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跨国公司的招投标案例。
某跨国公司计划进行一项大型工程项目,需要从全球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承包商和供应商。
公司在国际范围内发布了招标公告,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的承包商和供应商参与竞标。
经过严格的评审和谈判,公司最终确定了合作伙伴,开展了合作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遵循了国际商业惯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了跨国招投标的公平竞争和合理交易。
通过以上典型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在招投标过程中,无论是政府采购、企业采购还是跨国招投标,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以确保公平竞争和合理交易。
只有在遵循规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到公平竞争,合理交易,确保招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
国际招标案例国际招标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招标活动,通常由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或国际合作项目发起。
国际招标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于了解国际招标的流程、规则和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将以一起国际招标案例为例,对国际招标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案例背景。
某国际组织计划在某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了确保项目的公平、公正和高效进行,决定通过国际招标的方式来选择合作伙伴。
项目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道路建设、桥梁修复、给水排水系统建设等多个领域,因此需要各类专业公司参与竞标。
招标流程。
1. 制定招标文件,国际组织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招标文件,包括项目背景、技术要求、合同条款、评标标准等内容。
招标文件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法律法规和项目实际情况,确保各方能够公平竞争。
2. 发布招标公告,国际组织通过官方渠道或国际媒体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符合条件的公司参与竞标。
同时,还需要向相关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发送邀请函,扩大招标范围。
3. 报名资格审核,招标单位对报名的公司进行资格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对于跨国公司,还需要考虑其在当地的合法性和信誉度。
4. 提交投标文件,符合资格的公司需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准备投标文件并按时提交。
投标文件通常包括技术方案、商业报价、资质证明等内容,需要综合考虑技术、价格和风险等因素。
5. 评标和中标,招标单位组织评标委员会对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综合考虑技术、商业报价、资质等因素,最终确定中标公司。
中标公司需与招标单位签订正式合同,开始项目实施阶段。
注意事项。
1. 遵守国际惯例,国际招标需要遵守国际惯例和规则,包括国际商会制定的相关规范和国际贸易惯例等。
2. 注重风险管理,国际招标涉及跨国合作,需注重风险管理,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合同风险等方面的考虑。
3. 尊重当地法律,国际招标项目需要充分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惯,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4. 完善合同条款,国际招标项目的合同条款需要充分考虑到跨国合作的特点,包括支付方式、争端解决机制、技术转让等内容。
国内外工程项目招投标:文献综述摘要:招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成熟、高级和规范的交易方式。
它在生产与交换活动中,具有以竞争为手段,以有组织地追求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益最佳统一为目标的功能。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日期的迫近,越来越要求我们的承包方式要与国际惯例相衔接,向国际惯例靠拢。
招投标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是一种规范化的竞争手段,它遵循市场规律体现“公开、公正、公平”交易准则。
关键词:招投标管理招标程序招投标理论通过查阅项目管理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其中《FIDIC招标程序》和《菲迪克(FIDIC)合同指南》主要介绍了国际上建设行业当今招投标的通行做法,提供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国际建设项目招标程序和规范,是目前国际招标的依据和规范性条文;《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土木工程施工招标与投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理论与应用,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自《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国内建筑领域工程招投标的政策法规、发展以及程序和经验;《实用项目管理与图解》与《工程项目管理学》主要阐述了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是招投标管理的项目管理理论基础;各种目前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定额以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属于目前我国建设工程中的法律法规性文件,是规范我国招投标管理和正常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1.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概述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只要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来进行工程建设。
通过招投标,可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
1.1工程项目招投标概念工程的招投标,是指项目法人单位依据特定的程序,招请潜在的投标人依据文件参与竞争,从中评定出符合全面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优秀承建单位,并与其达成协议的经济法律活动。
建设工程常见的国际惯例主要内容:一、关于“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二、基本建设程序的国际惯例三、合同管理惯例及常见合同条款四、国际工程合同常用的计价方式五、建筑安装工程保险国际惯例六、国际工程常见的税收制度七、国际工程合同的争议与仲裁一、“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国际惯例:一些为各国所共同遵守和普遍采用的做法和规则(广义)国际惯例:在国际交往和各国实践中共同遵守或普遍采用的规则、习惯和通例等等的总称(一般)国际惯例:世界通用性和区域通用性“按国际惯例办事”目的和意义是:第一,依照国际惯例参与世界杯经济一体化进程;第二,遵照国际惯例搞好国际交往;第三,按照国际惯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第四,参照国际惯例改善内部经营和管理。
“国际惯例”我们要看齐,但冒充“国际惯例”的假货也要照打不误。
二、基本建设程序的国际惯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的历史简况: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较大规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带来最大刺激和推动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东的石油开采和发展。
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使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相应的起伏变动和出现分散化。
国外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一)项目决策阶段1、投资机会研究阶段2、可行性研究阶段3、投资决策(二)项目组织、计划与设计阶段1、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项目招标及承包商的选定3、签订项目承包合同4、项目实施总体计划的制定5、项目征地及建设条件的准备(三)项目实施阶段1、咨询设计阶段2、招标和投标阶段3、缔约阶段4、施工阶段(四)项目试生产、竣工验收阶段1、竣工验收2、联动试车、试生产3、项目缺陷维修期管理4、项目事后评价(项目后评估)三、合同管理惯例及常见合同条款工程师在合同管理中的地位工程师受业主聘用为其监督管理工程,他是业主和承包商合同之外的第三方,是独立的法人单位。
在FIDIC“红皮书”以及ICE编制的合同条件中,都将工程监理人员分为三个层次,即工程师、工程师代表及助理。
国际竞争性招标的原则、程序及利弊马 倩(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物资公司,北京100724)①【摘 要】 招标投标方式是采购的基本方式,其中国际竞争性招标以其公平、公开、公正的特点而被广泛采用。
国际竞争性招标有一整套复杂严格的程序,尽管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对编制文件要求较高,但实践表明,国际竞争性招标在提高采购效率、节约资金、遏制腐败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竞争性招标;原则;程序;利弊【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326(2008)05-0041-02 招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公开招标又叫竞争性招标,是招标人通过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按照竞争程度,公开招标可分为国际竞争性招标和国内竞争性招标。
以下就国际竞争性招标进行简单论述。
一、国际竞争性招标概述国际竞争性招标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招标,国内外合格的投标商均可以投标。
要求制作完整的英文标书,在国际上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刊登招标公告。
例如,世界银行对贷款项目货物及工程的采购规定了三个原则:必须注意节约资金并提高效率,即经济有效;要为世界银行的全部成员国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不歧视投标人;有利于促进借款国本国的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世界银行在确定项目的采购方式时都从这三个原则出发,其中国际竞争性招标是采用的最多、占采购金额最大的一种方式。
它的特点是高效、经济、公平,特别是采购合同金额较大,国外投标商感兴趣的货物、工程必须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
世界银行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情况,规定了凡采购金额在一定限额以上的货物和工程合同,都必须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
对一般借款国来说,10~25万美元以上的货物采购合同、大中型工程采购合同,都应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国际间政府贷款项目,通常在贷款协议中规定,运用这些贷款采购物资、设备、发包工程时,必须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方式。
招投标(Tendering)常用技巧及英语词汇短语招投标,是招标投标的简称。
招标和投标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是交易过程的两个方面。
招标投标是一种国际惯例,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应用技术、经济的方法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的作用,有组织开展的一种择优成交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在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行为中,招标人通过事先公布的采购和要求,吸引众多的投标人按照同等条件进行平等竞争,按照规定程序并组织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专家对众多的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审,从中择优选定项目的中标人的行为过程。
其实质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招投标流程1、招标人(即业主)办理项目审批或备案手续(如需要)。
项目审批或备案后,招标人开标项目实施。
2、招标工作启动。
招标人可以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也可以自行招标(但备案程序较为繁琐),多数为招标代理机构(即招标公司)承担招标工作。
3、招标公司协助招标人进行招标策划。
即确定:招标进度计划,采购时间,采购技术要求,主要合同条款,投标人资格,采购质量要求等等。
4、招标公司在招标人配合下,根据招标策划编制招标文件(包括上述策划内容和招标公告)。
5、招标人确认后,招标公司发出招标公告(公开招标)或投标邀请(邀请招标)。
投标人看到公告或收到邀请后前往招标公司购买招标文件。
6、获得招标文件后,投标人应研究招标文件和准备投标文件。
其间,如有相关问题可与招标公司进行招标文件澄清,必要时招标公司将组织招标项目答疑会。
并根据答疑或澄清内容,对全部投标人发布补充文件,作为招标文件的必要组成和修改。
7、招标公司在开标前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
评委会组成和评标须符合《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
8、招标公司组织招标人、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进行开标。
开标包括:招标公司委派的主持人宣布开标纪律>确认和宣读投标情况>宣布招标方有关人员情况>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唱标(对投标函或投标一览表中的投标人名称/价格/交货期/投标保证金等内容唱标)>完成开标记录并各方签字>开标结束.9、评委会审查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详细评审和澄清(如有必要),最终确定中标人。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招标、投标制度最早是作为一种“公共采购”或“集中采购”的形式出现的。
该制度最早是起源于英国。
招投标制度自诞生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我国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逐步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
招投标制度是体现市场经济公平自由竞争的一种交易制度。
作为一种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度,招投标制度能够通过公开竞争,防止和反对垄断,实现优胜劣汰,最大限度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优化。
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广泛应用,串通招投标行为也大量涌现。
这种串通行为一旦介入,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招投标制度公平自由竞争的本质。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大,如果部分市场主体为了获取超额利润而通过限制自由竞争的串通招投标行为介入正常的招投标中,其他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同时也破坏了招投标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侵害公共利益。
我国引进招投标制度历史较短,招投标法律制度尚待完善。
本文首先从招投标制度概念和发展历程出发,结合招投标制度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对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串通招投标是一种采取违法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行为,其本质上是串通者之间彼此通过协议来共同限制竞争、获取共同利益的行为。
其次,本文对串通招投标的表现形式和规制原则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实践与招投标法律规制现状,就如何完善我国串通招投标法律规制进行论证。
关键字:招标投标串通投标法律规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endering and bidding system , first appeared as a "public procurement" or "centralized procurement". The system was first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Bidding system has been 200 years since the birth of history. China will introduce competi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field, the progressive introduc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bidding system, is starting in the 80s. Bidding system is fair and free competi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of a trading system. As a system to ensure fair market competition, bidding system through open competition, prevent and combat monopoly, to achiev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he best possible optimization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competition bidding, collusive bidding behavior also appeared in large numbers. Once involved in such collusion, the bidding system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nature of fair and free competition. As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capital investment projects, if some market players to gain extra profits and restrict free competition through collusive bidding Yin interventional normal strokes cast in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other market players will be seriously impaired, but also undermines the competitive bidding free market order, against the public interest. China'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o introduce bidding system relatively short history, tendering law system should be perfected.Firstly,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bidd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bidding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usive nature of the bidding behavior analysis, that the collusive bidding is a means of obtaining illegal benefits to illegal offenses, their essentially colluding with each other by agreement between the joint limit competition, access to common interests. Secondly, the paper collusive bidding forms and principles of regulation, combined with China Construction Bidding Law and Practice in bidding status of legal rules, on how to improve legal regulation Bidding Law of China colluded to conduct feasibility studies.Keywords: Tender Bid Bid-rigging Legal Regulation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建筑行业国际工程施工的招标与投标内容摘要:摘要:建筑行业的国际工程施工的招标与投标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发布招标信息,对此项目有兴趣的投资人可以自主的参与到投标的竞争中来。
在投标与招标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建筑行业国际工程招标的国际惯例与评标规则,采用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
现将围绕建筑行业国际工程施工的招标与投标的一系列规则做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招标投标法》规定:“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进行招标,贷款方、资金提供方对招标投标的具体条件和程序有不同规定的,可以适用其规定,但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1国际工程招标的概述国际工程招标是指发包方通过和国际的新闻媒体发布招标信息,所有有兴趣的投标人均可参与投标竞争。
通过评标比较优选确定路标人。
中标人可能是我国的施工企业,也可能是国外承包商。
我国境内工程建设项目采用国际招标方式,一类情况属于使用我国自有资金建设,但希望工程项目达到目前国际的先进水平,如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招标、三峡工程的施工机具招标、某些项目的永久工程设备招标等;另一类情况则是由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使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必须遵循贷款协议规定采用国际招标方式选择中标人的规定。
2招标规则的国际惯例招标方式可以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询价采购三种方式中的某一方式。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资金是国际上的一种公款,使用他们提供的贷款建设工程项目时,原则上要求采用国际公开招标。
特殊情况下经过贷款方同意,才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或询价采购的方式选择承包单位。
2.1公开招标方式2.1.1国际公开招标。
是国际金融组织要求的最主要方式,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接受国际上任何一个合格投标人的标书。
贷款方不仅通过提供部分建设资金发展借贷国的基础设施、工业项目的建设,而且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促进借贷国的施工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在评标时对其国内投标人的标书给予一定幅度的评标优惠。
案例分析1、某工程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中标单位并签定合同。
1.该工程合同条款中部分规定如下:(1由于设计未完成,承包范围内待实施的工程虽然性质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商定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定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2甲方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主要管网线路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3建设单位不能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2.施工中出现的状况:在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情况。
在工程后期,工地遭遇当地百年罕见的台风袭击,工程被迫暂停施工,部分已完工程受损,现场场地遭到破坏,最终使工期拖延2个月。
(1.该工程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总价合同形成是否恰当?并说明原因。
不恰当。
因为工程量难以确定,双方风险大,故不采用总价合同。
(2.该工程合同条款中除合同价形式的约定外,有哪些条款存在不妥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主要管网线路资料,应保证资料真实、准确,作为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的依据。
(3禁止分包单位将分包工程再次分包。
(3.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台风袭击引起的暂停施工问题应如何处理?承包商因遭遇不可抗力被迫停工,根据合同规定可以不向业主承担工期拖延的经济责任,业主应给与工期顺延。
2.某房地产公司计划在某地开发一住宅项目,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有A、B、C、D、E、F六家施工单位领取了招标文件。
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2008年10月20日下午17:30为投标文件接受终止时间。
在提交投标文件同时,需投标单位提供投标保证金20万元。
在10月20日,A、B、C、D、E五家投标单位在下午17:30前将投标文件送达,F单位于10月20日下午18时送达,所有投标单位按规定提供投标保证金。
在10月20日上午10:25,B单位向招标人递交了一份投标价格下降5%的书面说明。
开标时,由招标人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并宣读了A、B、C、D、E五家投标单位的名称、投标价格、工期和其他重要内容。
BOT项目的招投标----沈阳第八水厂和北京第十水厂的案例一、沈阳第八水厂的产权转让与回购1、沈阳自来水行业产业化的方式:第八水厂转让经营权,组建沈阳发展股份公司香港上市;第九水厂BOT;第一至第八水厂委托经营。
2、沈阳第八水厂的运作过程:第八水厂于1995年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40万吨/天,总投资为2.5亿元人民币。
1996年,沈阳市政府责成沈阳市建委与中法水务公司进行股权转让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沈阳市建委没有聘请投资咨询顾问和律师,中法水务聘请了国际一流的顾问。
谈判结果,中法水务出资1.25亿元人民币购买第八水厂50%的股权,中法水务与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共同组建中外合作性质的沈阳中法水务公司,合作期为30年,外方平均回报率为18.2%。
合作合同由法方起草后由双方签署。
1999年,在沈阳中法水务公司运作两年以后,沈阳市政府开始着手沈阳发展股份公司香港上市工作,沈阳市提出回购第八水厂并希望将第八水厂投入沈阳发展。
经过双方谈判达成回购条件:(1)股权转让价格为1.5亿人民币;(2)沈阳发展公司委托中法作为第一到第八水厂的运营技术顾问。
在此交易中,中法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初投入1.25亿元,两年以后除获得两年的固定回报外转让收入超过投资2500万元人民币,而且另外获得了八个水厂长达10年的技术服务合同(总收入为5000万元)。
相应地,沈阳在交易中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3、沈阳第八水厂的经验教训运作不规范。
中法水务公司是沈阳市在本交易中唯一的候选伙伴,政府处于被动状态,项目最终确定的回报率较高。
在类似国际交易中,至少要有二~三家候选伙伴,而且常采取招标方式,潜在投资人之间的竞争会使政府变被动为主动。
在竞争条件下,项目的回报率由市场确定。
能力不对等。
政府官员普遍缺少水厂转让项目的国际商业运作经验,使政府在交易中与外方在能力上严重不对等,政府没有能力对项目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和控制。
由外方起草文件更是重大错误。
没有风险意识,轻视商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