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介绍
- 格式:pps
- 大小:487.50 KB
- 文档页数:14
民族弹拨乐器有哪些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民族弹拨乐器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弹拨乐器有哪些 第一类以七弦琴为代表,包括古琴、古筝等乐器。
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木箱作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着弹奏。
除七弦琴都可以按弦取音外,其余都只用其空弦音。
第二类以琵琶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乐器,装有四根、三根或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演奏。
第三类是扬琴。
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约在明代由外国传入。
弹拨乐器总类繁多,下面,依次介绍目前国乐团中最常用的乐器:琵琶、柳琴、杨琴、和古筝、阮、三弦。
东不拉
东不拉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在一些哈萨克族家庭里,甚至一家老少都能弹上几曲。
在哈萨克语中,东不拉有特殊的含义:“东”是乐器弹奏之声,“不拉”是给乐器定弦的意思。
东不拉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它就在中国的新疆流传了。
东不拉的琴身为木质结构,它的形状就象一把放大了的勺子。
最早的东不拉制作非常简单,民间艺人把一整块木料砍成勺子形状,装上面板,拉上两根羊肠作为琴弦,再在勺把儿上装上9个音品,“东不拉”就制成了。
东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民间歌手离不开的伴奏乐器。
哈萨克人有了它,外出放牧的时候再也不孤独了。
傍晚回到家,人们弹奏着东不拉,载歌载舞,与家人共享欢乐。
东不拉可以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表现力非常丰富。
东不拉的。
弹拨乐器有哪些弹拨乐器有哪些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下面就让给你介绍弹拨乐器有哪些,欢迎阅读!弹拨乐器有哪些第一类以七弦琴为代表,包括古琴、古筝等乐器。
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木箱作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著弹奏。
除七弦琴都可以按弦取音外,其余都只用其空弦音。
第二类以琵琶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乐器,装有四根、三根或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演奏。
第三类是扬琴。
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约在明代由外国传入。
弹拨乐器总类繁多,下面,依次介绍目前国乐团中最常用的乐器:琵琶、柳琴、杨琴、和古筝、阮、三弦。
东不拉东不拉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在一些哈萨克族家庭里,甚至一家老少都能弹上几曲。
在哈萨克语中,东不拉有特殊的含义:东是乐器弹奏之声,不拉是给乐器定弦的意思。
东不拉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它就在中国的新疆流传了。
东不拉的琴身为木质结构,它的形状就象一把放大了的勺子。
最早的东不拉制作非常简单,民间艺人把一整块木料砍成勺子形状,装上面板,拉上两根羊肠作为琴弦,再在勺把儿上装上9个音品,东不拉就制成了。
东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民间歌手离不开的伴奏乐器。
哈萨克人有了它,外出放牧的时候再也不孤独了。
傍晚回到家,人们弹奏着东不拉,载歌载舞,与家人共享欢乐。
东不拉可以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表现力非常丰富。
东不拉的演奏方法和大多数弹拨乐器一样,把琴斜着放入怀里,左手持琴,用食指和大拇指按弦,右手用中指和大拇指拨弦。
运用东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
阮阮是中国的一种弹拨乐器,阮在古代一直被叫做秦琵琶。
大约在公元前二三世纪的秦国时期,人们给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弦制成弹拨乐器,叫作弦鼗(tao)。
后来人们又参考筝和筑等乐器,创制了一种比弦鼗更为先进的乐器,称为秦琵琶,它就是阮的前身。
在公元三世纪左右,有一位叫阮咸的音乐家,非常善于弹奏这种有圆形音箱的秦琵琶,由于他的演奏技艺非常高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人们就渐渐用他的名字阮咸来称呼这种乐器了。
传统乐器介绍传统乐器是指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以下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传统乐器。
1. 古筝: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它由21根弦组成,常用指甲弹奏。
古筝音色悠扬,琴弦的振动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
古筝可以演奏独奏曲目,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古筝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
2. 二胡:二胡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唐代。
它有两根弦,用弓拉奏。
二胡的音色悲壮而深情,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它常被用来演奏民间曲目,如《二泉映月》和《渔舟唱晚》等,也常用于伴奏声乐曲目。
3. 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
它有七根弦,常用指甲弹奏。
古琴音色幽雅,富有禅意和哲学思考。
古琴曲目多以表达儒家思想、道家哲学和佛家禅意为主,如《阳关三叠》和《广陵散》等。
4. 笛子:笛子是一种竹制吹管乐器,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六个音孔和一个吹口,通过调节气流和指法来发出不同的音调。
笛子音色清悠动听,能够表达出欢快或忧郁的情感。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笛子常常用来演奏民间曲目和宫廷乐曲。
5. 琵琶: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起源于古代波斯,后传入中国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乐器。
琵琶有四根弦,常用指甲弹奏。
琵琶音色婉转悠扬,能够表达出各种情感。
它常被用来演奏古代文人曲目和戏曲伴奏,如《十面埋伏》和《平湖秋月》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传统乐器,还有许多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如琵琶、古管、鼓等。
每一种乐器都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它们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演奏传统乐器,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情感的交流。
因此,传统乐器在中国音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传统乐器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中国古代乐器是指在中国古代时期使用的乐器,它们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乐器的介绍:古筝: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十三根或十六根弦,用指甲弹拨,音色悠扬,表达力丰富。
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七弦弹拨乐器,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它的音色独特,能够表达出深沉的情感,被誉为中国文人的代表乐器。
笛子:笛子是中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多种类型,如竹笛、洞箫等,音色清脆悦耳,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和戏曲演奏中。
琵琶:琵琶是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四根或五根弦,音色柔和,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鼓:鼓是中国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多种类型,如大鼓、小鼓等,能够产生丰富的节奏和音效。
锣:锣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
它通常用来打击出特定的节奏和音效,常用于宫廷音乐和民间乐队。
铙:铙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
它由两个铜制碟片组成,通过相互碰撞来发出响亮的声音。
箫:箫是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它由竹子制成,音色悠扬,常用于宫廷音乐和民间乐曲。
琵琶:琵琶是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四根或五根弦,音色柔和,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雅乐:雅乐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形式,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它包括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如编钟、编磬、笙等,音乐庄重悠扬,常用于宫廷仪式和祭祀活动中。
这些乐器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用于娱乐和表演,还用于庆祝节日、祭祀神灵等重要场合。
它们的音色独特,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承。
中国的弹拨乐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的音乐传统中,弹拨乐器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一些主要弹拨乐器,包括古琴、古筝、月琴、琵琶和阮。
古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种乐器,被誉为中国音乐的祖先。
古琴的外形类似于现代钢琴,但是有七根弦。
演奏古琴需要用指甲弹拨琴弦,产生出独特的音色。
古琴曾经是文人士大夫的传统乐器,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弹奏古琴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演,还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古筝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常见的弹拨乐器之一。
它是由木头制成的长方形共鸣箱和由七十多根琴弦组成。
古筝的演奏非常灵活,可以演奏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调。
在中国的音乐中,古筝常常用来伴奏歌曲或者演奏独奏曲目。
它的独具特色的音色和丰富多样的演奏技巧使其备受喜爱。
月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员,其特点是琴身呈扇形。
月琴的演奏方式多样,可以用手指弹拨,也可以用拨片演奏。
它的音色柔和而富有穿透力,有时候可以模仿人声的音调和感情。
月琴的曲目丰富多样,可以演奏古典音乐、民歌以及现代音乐。
琵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
琵琶的外形类似于西方的吉他,有四根弦。
琵琶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可以使用指法、拨弦和弹奏技巧等多种手法来表达音乐。
琵琶在中国音乐中常常是一个重要的独奏乐器,也是古代宫廷音乐会的常客。
阮是中国古代一种流行的拨弦乐器。
阮的外形类似于西方的竖琴,有十二根弦。
阮的音色深邃而丰满,演奏技巧独特而富有个性。
阮通常作为民间音乐中的伴奏乐器,可以与其他乐器或人声合奏。
它也是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除了上述提到的乐器,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弹拨乐器,比如古琵琶、门儿头和扬琴等。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各具特色。
这些乐器在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简述中国弹拨乐器
中国的弹拨乐器是指用弹拨技巧演奏的乐器。
中国的传统弹拨乐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弹拨扬琴、弹拨竹管乐器和弹拨木管乐器。
弹拨扬琴:弹拨扬琴是最常见的弹拨乐器,有古筝、评弹、琵琶等。
这些乐器的特点是拨弦弹奏,曲调动人心魄,有着浓郁的中国特色。
特别是古筝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乐器,被认为是宫廷演奏的“国乐之宗”,又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及最为出色的音乐传统的乐器之一。
弹拨竹管乐器:弹拨竹管乐器又称竹笛乐器,是中国古老的乐器,它们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调子,令人回味无穷。
常见的有笛子、埙、箫等,它们以弹拨技巧演奏,演奏者拨动笛竹的弦圈,发出的响声悦耳动听,韵味浓厚。
弹拨木管乐器:弹拨木管乐器又称磬乐器,其中有洞簧、洞箫等,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节奏明快,曲调跃动活泼,声音较笛子更为利落明亮。
这类乐器多以弹拨技巧演奏,演奏者可借助拨管搭起变奏,这样形成出不同的曲调,内涵丰富。
中国的弹拨乐器用来表达情感,能够给人以安慰、抚慰和愉悦的心情,是中国文化中难以言喻的美好精神家园。
- 1 -。
民族乐器介绍——弹拨乐器民族乐器中的拨(击)弦乐器除扬琴是击弦发音外,都是用指甲或拨子弹拨琴弦发音的。
常见的有琵琶、柳琴、阮、三弦、筝、古琴等。
1、琵琶琵琶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公元五世纪传入我国。
隋、唐时代在我国已相当流行。
现行制已趋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最多可达二十五品)的琵琶,张四根金属弦。
琵琶音域宽广,低音区深沉、浑厚,余音较长。
中音区明朗、圆润、柔美,高音区清脆、明亮,极高音发音清晰、纤细,较紧张。
琵琶既可以演奏慷慨激昂、威武悲壮的武曲,又能演奏柔美、抒情、幽雅的文曲;可演奏技巧复杂的华彩性乐段,又可演奏宽广、深情的抒情性旋律。
琵琶可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及伴奏。
在乐队中主要演奏旋律,有时也演奏节奏性的和弦。
2、柳琴柳琴又称“柳叶琴”,高音弹拨乐器,原来流行于苏北鲁南一带,外形如琵琶,略小,张两根弦,七品,多在戏曲音乐中使用。
改革后的柳琴,张四根弦(两根丝弦、两根缠弦),二十四品(或二十五品),扩大了音域,增加了音量,用于民族乐队。
柳琴用拨子弹琴,。
柳琴发音清脆,表现力丰富。
可演奏抒情、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难度大的乐段,是民族乐队中重要的高音弹奏乐器,担任主旋律最佳,也是一些地方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
柳琴也可独奏3、阮阮是“阮咸”的简称。
古琵琶的一种。
阮有低阮、大阮、中阮、小阮四种,目前乐队中多用大阮与中阮。
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富,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
4、三弦三弦又称“弦子”,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弹拨乐器。
鼓头(共鸣箱)木制,蒙以蟒皮,张三根尼龙钢丝或丝弦。
指板无品位;戴假指甲弹奏。
在乐队中用大、小两种三弦。
三弦的音色响亮、浑厚,个性较强,音域宽广,技巧灵活,表现力丰富,特别适用演奏有特性的旋律,如活泼、幽默、凶狠、丑恶等。
是我国许多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
在乐队中,三弦除演奏旋律声部外,还可以用其浑厚的低音演奏低声部的乐句,以加厚乐队的音响。
中国弹拨乐器名词解释摘要:一、弹拨乐器概述二、中国弹拨乐器分类与特点1.琵琶2.古筝3.古琴4.箜篌5.阮6.柳琴7.了三弦8.钢琴三、弹拨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四、弹拨乐器的学习与演奏技巧五、总结正文:在中国乐器大家庭中,弹拨乐器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源于古代,历经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弹拨乐器主要通过弹拨琴弦产生声音,音色优美,表现力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弹拨乐器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一、弹拨乐器概述弹拨乐器,顾名思义,是指一类以弹拨方式发声的乐器。
这类乐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
弹拨乐器可分为两类:一是琵琶类,二是琴类。
琵琶类乐器主要包括琵琶、阮、柳琴等;琴类乐器则包括古琴、古筝、箜篌等。
二、中国弹拨乐器分类与特点1.琵琶琵琶,又称“曲项琵琶”,源于古代西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琵琶音色丰富,表现力强,既能演奏古典音乐,也能演奏现代曲目。
琵琶的结构包括琴头、琴颈、琴身和弦轴等部分。
2.古筝古筝,又称“秦筝”,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
古筝音色柔和、悠扬,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
古筝有21根弦,弦的材质有丝、钢丝和尼龙等多种。
3.古琴古琴,又称“七弦琴”,是我国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
古琴音色宁静、深沉,适合演奏古典音乐和抒发内心情感。
古琴有七根弦,采用丝制成。
4.箜篌箜篌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
箜篌音色独特,既有琴的韵味,又有琵琶的激越。
箜篌有16-23根弦,采用丝或尼龙制成。
5.阮阮,又称“阮咸”,起源于唐代。
阮音色圆润、甜美,犹如歌唱。
阮有四根弦,采用丝制成。
6.柳琴柳琴,又称“朝鲜阮”,起源于朝鲜半岛。
柳琴音色明亮、欢快,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
柳琴有四根弦,采用钢丝制成。
7.了三弦了三弦,又称“大三弦”,起源于明代。
了三弦音色粗犷、豪放,适合表现激越的情感。
有三根弦,采用钢丝制成。
8.钢琴钢琴,虽然并非起源于中国,但在中国音乐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常见弹拨乐器及我最喜欢的弹拨乐器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
弹拨乐器的分类:第一类以七弦琴为代表,包括古琴、古筝等乐器。
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木箱作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著弹奏。
除七弦琴都可以按弦取音外,其余都只用其空弦音。
第二类以琵琶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乐器,装有四根、三根或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演奏。
第三类是扬琴。
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约在明代由外国传入。
下面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弹拨乐器:琵琶、古筝和扬琴。
琵琶:琵琶在演奏手法由原来的固定式的坐姿弹拨演变出了立姿演奏。
立姿演奏成为当今的时尚,东方女子乐坊把新民乐立姿的演奏形式搬上了舞台,立姿演奏形式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好评,红遍祖国大江南北。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
在琵琶演奏中右手起决定性的作用,右手应具有良好的腕力和良好的指尖感觉。
穿透力强,传得远。
清脆、明亮,富于颗粒性。
它的音不是连绵的一个长音,比如二胡拉出的一个长音,而是由很多个小短音连成的,就像一个个小颗粒连成一长串。
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
正如《琵琶行》中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古筝:古筝常用的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
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古筝的传统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赵玉斋先生创作了《庆丰年》,解放了左手,曲调上引用了复调的手法,采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声部演奏手法,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筝的演奏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弹筝运指技巧的关键,在于手指动作的准确与速度。
弹拨乐器弹拨乐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表达情感,还能够传递思想和价值观。
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中,弹拨乐器起着重要的作用。
弹拨乐器是一类需要使用手指、指甲或拨片来弹奏的乐器,具有丰富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
本文将从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探讨弹拨乐器的历史、种类以及演奏技巧等内容。
一、历史背景弹拨乐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期的人类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简单的弹拨乐器,如竹片、动物骨骼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创造了更加复杂的弹拨乐器,例如琴、吉他、齐林等。
这些乐器逐渐成为各种音乐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代,弹拨乐器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各个文化中都有独特的演奏方式和曲目。
二、种类及特点1. 琴类乐器琴类乐器是弹拨乐器中最古老也最常见的一类,它们通常具有弦与共鸣箱的结构。
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古琴和西方的吉他。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它以独特的音色和细腻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吉他则是西方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音域广阔,可以用来演奏各种音乐风格。
2. 弹拨鼓类乐器弹拨鼓类乐器主要包括拨浪鼓、奇美拉、拨盘等。
它们通常使用手指或拨片来弹奏,具有明快的音色和强烈的节奏感。
拨浪鼓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它的演奏方式独特,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
奇美拉则是拉丁音乐中常见的一种乐器,使用钢片来弹奏,发挥出独特的音色。
3. 弹拨弦乐器弹拨弦乐器主要分为竖琴、扫弦等,它们通常具有共鸣箱和弦的结构。
竖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有着优雅的外观和丰富的音色。
扫弦则是一种民间音乐乐器,通过用手指扫动琴弦来演奏,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三、演奏技巧与风格弹拨乐器的演奏技巧因乐器种类和音乐风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弹拨乐器的演奏需要掌握如下几种基础技巧:1. 手指技巧:对于弹拨乐器来说,手指是最重要的演奏工具。
良好的手指技巧能够使演奏更加准确和流畅。
2. 拨片技巧:拨片是弹拨乐器中常用的演奏工具,使用不同的拨片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__的弹拨乐器介绍通用一篇__的弹拨乐器介绍1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
远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乐器,随后陆续产生了或输入了周末战国时的筑、筝、秦代的弦豉、汉代的箜篌、阮、隋唐的琵琶、元代的三弦、明代的杨琴等等。
根据乐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别,弹拨乐器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七弦琴为__,包括琴、筝等乐器。
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木箱作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著弹奏。
除七弦琴都可以按弦取音外,其余都只用其空弦音。
第二类以琵琶为__,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乐器,装有四根、三根或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演奏。
第三类是扬琴。
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约在明代由外国传入。
弹拨乐器总类繁多,下面,依次介绍目前国乐团中最常用的乐器:琵琶、柳琴、杨琴、和筝、阮、三弦。
琵琶:Pipa最早「琵琶」是弹拨一类乐器的通称。
远在西元三世纪,__就有长柄、皮面、圆形音箱的琵琶,名「弦鼓」。
汉代亦有十二柱的琵琶出现。
约在西元三百五十年前后,通过印度传至__的的一种琵琶,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叫「曲项琵琶」,这是现代琵琶的前身。
它吸收了秦、汉琵琶的长处改造发展,并经后人不断改进,由有相无品增至六相二十多品,音域扩大。
演奏方法最初用木拨演奏,唐代中叶改用手指,弹奏技巧经长期发展,日趋复杂。
表现力益丰富。
现今传遍__南北各地。
除作为独奏、重奏、和奏等纯乐趣的形式出现外,在戏曲、曲艺、歌唱等伴奏乐队中也广泛被应用,是我国相当重要的一种弹拨乐器。
柳琴:Liuching又称柳叶琴、金钢腿、土琵琶,状如小型琵琶,原为山东柳琴戏、安徽泗洲绍兴乱弹等剧种的重要伴奏乐器,装有两根或三根琴弦,__后加装为四弦,音域宽广,半音齐全,音色优美,被用作独奏及国乐团中弹拨组的高音声部。
三弦:Sanhsian三弦又名「弦子」。
由秦代的「弦鼓」发展而来,三弦名称最初见於明代文献中。
如北方的「大鼓书」(亦称说书)、南方的'「清音」、「道情」等,三弦均为一种主要伴奏乐器,由於其声音铿锵有力,在乐队合奏中,常用来加强节奏效果。
我国的琵琶最初来自波斯的梨形曲项琵琶,公元五世纪前后,经丝绸之路传人我国中原。
隋唐时期已在中国宫廷中广泛运用。
如官方“大乐署”、“教坊”、“梨园”等均设有专门的琵琶课(见白居易《琵琶行》)。
在琵琶到中国后,无论从外形、结构还是演奏方法、演奏韵味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变化,使它终于变成了一种地道的中国民族乐器。
如,原来隋唐琵琶的演奏是用拨子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演奏范围由宫廷扩散向民间,琵琶的乐目也开始增多。
现有的传统琵琶曲主要是清代以来的传谱。
它们包括有汉宫秋月、夕阳箫鼓、月儿高、塞上曲(其中包括五首可以连续演奏,也可以
分段演奏的小曲)等文曲,又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等武曲。
还有一些被称为琵琶大曲者,其特点是综合文曲、武曲技术表现于一身,如阳春古曲等,它们都广泛地表现出自隋、唐以来,琵琶在中国生根、演化和发展的大体状况。
琵琶以其颗粒性音
响见长,音色独特,演奏灵活多变,自古就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赞喻。
它不仅能唱、能吟,还长于通过精美的节奏表现歌舞动作,或通过各种多音演奏技术表现复杂的戏剧性音乐内容等,所以近年来,发展尤其迅速。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件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早在《诗经》中,就
客所喜爱。
古琴的音域宽广,共有四个八度和一个大二度。
虽然音量较小,但表现力特别丰富,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发出很多极富特色、极有韵味的乐音。
其基本音响大体可分为三类:散音(即左手不按的空
弦音)、按音(也称实音,即左手按弦,右手拨弦时发
出的声音)、泛音(即右手拨弦,左手轻碰琴弦所发出
的较清亮的声音)。
但实际操奏起来,吟、揉、绰、
注以及由双弦同时拨奏的和音等,又各有自己的讲究。
古琴不仅音色优美,同时还具有精深高妙的美学内涵、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古色古香、典雅质朴的文人气度。
其艺术深邃高妙而又源远流长,正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灵魂所在。
的弹拨乐器之一。
至
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
它既善于表现优
美抒情的曲调,又能
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
章。
古人曾用“弹筝
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筝,通常人们又把它叫做古筝。
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
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古筝名曲
高山流水出水莲寒鸦戏水渔舟唱晚林冲夜奔香山榭鼓东海渔歌庆丰年闹元霄战台风昭君怨蕉窗夜雨
扬琴源于中东,盛行于波斯一带,于公元十二、十三世纪向西传到欧洲,流行于东欧各国。
约于公元十六世纪时万历年间传到中国。
古时候的中国,把由西
方经陆路传到之事物,冠以“胡字”,如胡乐、胡服;而经东南水路传来的,则加以
“洋”字,如洋火,洋教。
故
洋琴(俗作扬琴)一词,则显示这乐器是由东方海路而
浪竹及颤音、吟音、泛音、顿音、拨弦、打弦等。
乐曲有四川李德才改编的《将军令》、《闹台》;广东严老烈改编的《旱天雷》、《倒垂帘》、《到春来》、《连环扣》;江南项祖华改编的《弹词三六》、《欢乐歌》,胡运藉的《塔什瓦依》以及郑宝恒改编的《五哥放羊》;壬沂甫的《苏武牧羊》;宿英的《秧歌》等等。
古代称秦琵琶或月琴。
现代阮已发展成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四种形制,其中中阮、大阮较常用。
用拨子弹奏,音色柔和、优美。
大多用于器乐合奏或伴奏,近年来也有用来独奏的。
阮的演奏技巧不是很复杂,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
右手指法有弹、挑、双弹、双挑、分、滚、划等;左手只按音。
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任和声伴奏。
四种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厚,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
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
目前民族管弦乐队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
因共鸣箱形似月亮而得名,在民间,月琴箱也有八角形的或六角形的,常常依两根弦同度,并与另两根同度弦互为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弦。
月琴一般用拨子弹奏。
音色刚劲、清脆,常用于戏曲、曲艺的伴奏,也用于独奏或器乐合奏。
“弦子”。
相传由古代于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弦鼗”演化而来。
现代三弦音箱用红木或紫檀木制,琴杆兼作指板,无品,音箱两面蒙以蟒蛇皮,张3根尼龙缠钢弦,一般用指甲弹奏。
音色刚坚响亮。
常用形制有大、小两种,小三弦流行于江南,多用于昆曲、评弹的伴奏。
大三弦又名“书弦”,通长约122厘米。
用于北方大鼓书、单弦的伴奏,现也用于独奏、合奏和歌舞伴奏。
形似柳叶,也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是苏北、鲁南、安徽一带柳琴戏、泗洲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现柳琴背板以红木制;面板用桐木制,张4根钢弦,品位增至24个,依半音排列,用角质拨子弹奏。
音色清脆、明亮,较月琴更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