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念珠菌病的治疗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肉鸽念珠菌病的诊疗及病因分析王晓艳1,蔡莹玲2,刘国辉21.吉林市辽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辽源 136200;2.吉林省辽源市畜牧总站,吉林辽源 13620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鸽肉产品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加之美味的口感,逐渐被人们所青睐,肉鸽养殖业也随之在我省大量推广。
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各种鸽类疾病也不断翻新呈现,其中,肉鸽念珠菌病作为常见性鸽类疾病,广泛发生于养殖的肉鸽群当中。
该病多呈慢性经过,长期、频繁、反复发病,既有群体性发病,也有个别发病,通过常规治疗方法很难根治。
笔者曾于近期接触多家肉鸽养殖企业,并对多例肉鸽念珠菌病进行了系统诊治,通过认真分析病因,综合治疗,疗效较为明显。
1 病例情况吉林省辽源市白泉镇王某经营的肉鸽养殖场饲养了2 000只商品肉鸽,鸽群于2020年9月中旬,整体出现逐渐消瘦、甩食、脱水、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排浅绿色粪便等消耗性疾病症状。
发病初期未见死亡,发病一周后,出现零星死亡,虽然死亡量不高,但鸽群整体状态不佳、精神不振,羽毛灰暗,采食量严重下降,嗉囊肿胀呈气球样,用手挤压个体嗉囊,可见从肉鸽嘴角处流出酸臭味液体。
2 诊断经过2.1 临床症状取病死肉鸽解剖发现,嗉囊内留有未消化充分的、掺杂大量水分的谷物和饲料,并带有浓重的腐败酸味。
嗉囊黏膜不均匀增厚,表面突出多个大小不等的白色溃疡,剥离白色溃疡面后发现嗉囊黏膜上呈现火山口样溃疡灶;发病肉鸽口腔温度增高,内部黏膜增厚;食道及腺胃黏膜都有不同程度增厚和溃疡现象,腺胃肌胃内无食物只有少量水分,肠管空虚无内容物;心、肺、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无明显变化,个别死亡肉鸽,肾脏轻微肿大。
2.2 实验室诊断无菌采取病死鸽的心、肝、脾等器官做细菌培养,用普通肉汤培养基培养18~24 h后观察,未见有细菌生长。
同时口腔黏膜及嗉囊溃疡物革兰氏染色涂片镜检,可见着色不均的真菌菌体及孢子,个别涂片可见菌丝,革兰氏涂片为阳性。
黄连青黛散配合西药治疗信鸽念珠菌病温伟;金海林;王开【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3(049)002【总页数】2页(P83-84)【作者】温伟;金海林;王开【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信鸽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又称为鹅口疮,各种年龄的鸽均可发病,但以雏鸽多发。
其特征是上消化道黏膜坏死,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黄连青黛散配合西药治疗信鸽的念珠菌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长春市某信鸽饲养户饲养200只信鸽,其中雏鸽60只,青年鸽100只,成年鸽40只。
2011年7月初,鸽群开始发病,先是在青年鸽群中鸽的喙角出现乳白色或黄白色的斑点,后逐渐呈干酪样的白膜,病鸽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2d后部分病鸽怕冷嗜睡,身体蜷缩,羽毛粗乱,陆续出现死亡。
随后在成年鸽和雏鸽群中也相继发病。
先后用青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抗菌药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1周内死亡21只。
故来我院就诊。
2 临床症状病鸽表现精神沉郁,离群独居,呆立闭眼,不愿活动,低头缩颈,羽毛蓬松无光泽;食欲减退,嗉囊胀满,内充满气体和液体,挤压时有酸臭味的气体和液体从鼻孔流出;呼吸困难,呼出的气体有异臭味;腹泻,排黄色或黄绿色稀粪,饮水量增加;在喙角处和口腔、咽部黏膜在发病初期出现乳白色或黄白色斑点,随时间的延长而成白色假膜,稍突出于皮肤、黏膜表面,易于剥离,后期喙角附近形成黄色坚硬壳痂;有些口腔内积聚乳酪样或豆腐渣样黄白色物质,尤其是雏鸽更为严重,由于口腔内存有积聚物,因此常常费力甩头,最后衰竭死亡。
病程1周左右。
3 病理变化剖检了10只病死鸽,病变主要集中在上消化道。
从口腔剪开可见喙结痂,口腔、咽和食道有黄白色干酪样假膜和溃疡,有的口腔内积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特别是雏鸽较重;嗉囊黏膜增厚,被覆一层灰白色斑块状假膜,易刮落,假膜下可见坏死和溃疡;嗉囊积食或积液,有酸臭味;腺胃溃疡,肠黏膜出血,肠壁变薄;肝脏有点状坏死灶,肾脏苍白肿大。
2020年第02期近年来,随着养鸽业迅猛发展,我县鸽子饲养场。
户随之增多,肉鸽、信鸽等养殖数量逐年增加,规模化的养殖不断壮大,鸽子疾病也随之增多。
一旦发病,传播快、损失重,很难防控。
所以,做好鸽病的防控工作,对我县养鸽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019年8月初,辽宁省绥中县城郊乡西关村某肉鸽养殖户,饲养肉鸽800羽,饲养的肉鸽相继发生缩头颈、眼睛不愿睁开、腹泻、无食欲、明显消瘦等情况,有几只鸽子出现死亡现象,发病的肉鸽逐渐增加,经过给药治疗未见好转,经笔者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念珠菌病感染。
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肉鸽出现精神沉郁、呆滞、缩头颈、眼睛不愿睁开、羽毛零乱无光泽、无食欲、腹泻、嗉囊凸出肿胀等情况。
后期出现口腔黏膜分泌物增多、溃疡、潮红、充血,黏膜上有白色干酪样物质,眼睑、口角处出现有结痂样变,嘴角流出浅黄、浅绿色黏液。
出现呼吸急促、吞咽困难,饮水时因呛甩头等呼吸道症状。
死前出现痉挛表现,病程短,呈急性经过,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个别的出现排黄绿色或墨绿色稀便,常因腹泻、明显消瘦衰竭而死。
2病理剖检对6只病死肉鸽进行了剖检。
其中6只鸽子全部出现口腔、食道和嗉囊黏膜溃疡现象;有5只鸽子出现舌面、口腔、咽喉黏膜充血潮红现象;有4只鸽子口腔黏膜有凸起软斑,上面覆盖黄白色假膜,剥离后见出血,嗉囊粘膜增厚现象;有4只鸽子食道、嗉囊黏膜肿胀、出血现象;有3只鸽子腺胃肿胀、黏膜出血现象;有2只鸽子胰腺肿大、潮红现象。
3实验室镜检对6只病死肉鸽采集病变组织、渗出物,进行涂片、镜检,发现大量念珠菌。
4鉴别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镜检等综合分析,确诊该养殖户饲养的肉鸽患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应多注意与鸽毛滴虫病相区别。
毛滴虫病主要感染幼鸽,念珠菌病引起1月龄左右鸽子发病,且死亡率高。
两者有时会出现混合感染,临床症状与病变很相似,临床难以区分。
采样实验室镜检是区别毛滴虫病和念珠菌病的主要方法。
鸽子口黄什么原因,怎么治?
鸽子口黄是一种霉菌病,其病原是白色念珠菌。
为幼鸽和青年鸽多发病,多为慢性过程且具传染性。
鸽子口黄
1、病因分析
鸽子口黄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是一种发生在消化道上部的霉菌病。
其发病原因是鸽子采食了发霉的饲料引发感染,该病具有强传染性。
2、防治措施
对发病初期的病鸽,及时加以护理和隔离。
护理方法:把口腔、咽喉的假膜或干酪样坏死物轻轻刮掉,于溃疡处涂布碘酒或紫药水。
同时口服制霉菌素,每只每次10-15毫克,每天2次,连饮用7天以上。
同时用硫酸铜(1:2000倍稀释)进行全群饮用,连用3-5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发展。
治疗方法:
初期用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液清洗霉斑,可用碘甘油涂抹感染部位。
病情严重时,可用霉菌素50-100毫克/千克饲料,连续1-4周。
1、甲硝唑(预防及治疗毛滴虫感染)填服,每羽每次1/4片,首次加倍(1/2片),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用3-5天。
同时,全棚预防将灭滴灵配成0.05%的水溶液代替饮水,连用5天,效果较好。
注意,以上药物必须在兽医指导下服用。
鸽念珠菌病诊治2023-11-23汇报人:•鸽念珠菌病概述•鸽念珠菌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鸽念珠菌病的治疗•鸽念珠菌病的预防与控制目•鸽念珠菌病的研究进展•总结与展望录CHAPTER鸽念珠菌病概述01疾病定义病原体鸽念珠菌病的定义感染途径幼鸽、体弱多病的鸽子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的鸽子更容易感染念珠菌病。
易感群体传播特点鸽念珠菌病的流行病学鸽念珠菌病的影响02鸽念珠菌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CHAPTER口腔病变呼吸困难消化不良体重下降临床症状口腔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030201诊断方法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鸽子口腔出现病变,但病变多为红肿、溃疡,而非白色斑块。
通过检查饲料成分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毛滴虫感染毛滴虫感染也可能导致鸽子口腔出现白色斑块,但毛滴虫感染的斑块较干燥,且病鸽常出现甩头症状。
通过真菌培养可以进行鉴别。
其他真菌感染除了念珠菌感染外,还有其他真菌可能导致鸽子口腔病变。
通过真菌培养和鉴定,可以区分不同真菌感染。
鉴别诊断CHAPTER鸽念珠菌病的治疗03消炎药物修复受损组织或器官。
具体的手术方式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清除感染源:手术可以清除感染灶,减少念珠菌在体内的数量,从而控制病情。
进愈合。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辅助治疗也是鸽念珠菌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养支持:念珠菌感染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因此,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调整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
增强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是念珠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精神压力等方式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鸽念珠菌病。
辅助治疗04鸽念珠菌病的预防与控制CHAPTER环境卫生饲料管理饮水卫生预防措施隔离病鸽消毒措施增强免疫力控制策略接种时机接种方法疫苗选择疫苗接种CHAPTER鸽念珠菌病的研究进展05鸽念珠菌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伤口侵入鸽体内,引起感染。
鸽念珠菌病鸽念珠菌病又叫鹅口疮。
霉菌性口炎,是由念珠菌属的白色念珠菌引起鸽的一种上消化道真菌病,以口咽部、食管、嗉囊的黏膜出血黄白色干酪物。
白色念珠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条件病。
该病的发生是于饲养管理水平和卫生条件有关,病菌可通过饲料、饮水、空气等经过呼吸道或者消化道传染,亲鸽可通过鸽乳将病菌传给乳鸽引发感染。
也可因为某种原因抑制了体内的某些细菌的生长繁殖,维生素缺乏、原粮饲料发霉、等其他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区系遭到破坏,导致寄居在消化道的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引发此病。
病鸽精神委顿,呆立闭眼,不愿活动,食欲下降或废绝,吞吐困难,饮水量大,有的嗉囊积水,呼吸困难有啰音,呼出带恶臭的气体,间有咳嗽;排黄色,黄绿色稀便,病程5~10天。
发病初期,于嘴角及口腔。
咽部黏膜上出现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斑点,有些口腔内积聚黄白色乳酪样或豆腐渣样物,尤为幼鸽更严重,为将口腔内积聚物甩出而频频甩头。
病、死鸽消瘦,肛门附近羽毛污秽,皮肤不易剥离;嗉囊肿胀,用手触摸是感觉松软,挤压时有酸臭气味或内容物从口腔流出。
解剖可见口腔和咽喉部充血、潮红,分泌物增多,成黏稠状,病变初期呈小白点或黄色斑点,后期表面覆盖白色、灰白色或黄色疏松样干酪物。
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眼观病变有其特征性,根据此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
要注意与维生素A,泛酸、烟酸缺乏症,毛滴虫和粘膜型鸽痘等具有类似干酪物病变的,以及呼吸道症状的疾病相区分。
预防措施预防在于改善日常的饲养管理,保持鸽舍和笼具的干燥和清洁卫生。
保持室内通风,绝对不能使用发霉的饲料及垫布。
定期消毒。
治疗发病后,及时将病鸽隔离治疗,对鸽舍、器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克霉唑、制霉菌素、硫酸铜溶液等。
在药物治疗量的同时,加倍添加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有利于病鸽恢复。
推荐用药:制霉菌素克霉唑硫酸铜谨慎使用。
我治疗鸽子念珠菌病的方法最近,我们这里连续了下了几天雨,鸽舍里每天都湿漉漉的,在外面的鸽子,羽毛也整天湿漉漉。
这样的天气是念珠菌病发病的最高时期。
我鸽舍里的一批刚刚出笼的鸽子就犯上了念珠菌病!念珠菌病又叫霉菌性炎口病,鹅口疮和口生癀;我们要治疗念珠菌病,首先要了解念珠菌病是如何引起的。
我想,我的鸽子引起念珠菌病的原因主要是我最近管理不善,还有最近天气湿热,饲料配合不当,饮水不干净和鸽舍卫生太差所致。
犯上了念珠菌病的症状主要是口腔内部有白点,继而口烂,唾液胶粘,会发出酸臭味,常导致软嗦病。
口腔咽部粘膜常形成黄白色干酪状物,会蔓延至食道,嗦囊。
这时候的病鸽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头缩颈,羽毛松乱。
我防治的方法如下:防治的药物,我一般都采用人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因为这些药很容易买到,也很便宜。
首先,我改善饲养管理卫生条件。
这几天来,我天天给鸽舍消毒,我用1%氢氧化钠或2%甲醛溶液消毒鸽舍、地面和用具。
还有把以前喂的那些料不喂给它们吃(我怀疑这些料是霉变饲料)。
其次,饮水清洁,每天换水3次。
鸽舍要保持干燥,每次下雨后,我都开排风扇给它排去鸽舍里的湿气。
刚刚发现鸽子发病时,我马上用碘酒檫揉洗患处。
同时给鸽群饮用万分之五结晶紫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连服5-7天。
也可以在保健土中加入制霉菌素,每公斤保健土加入100万单位,连用6-7天。
后期的块状物,然后用棉签或探针剖除,涂上碘甘油或撒上少量硫磺粉,每日两次;或可以用硝酸银烧掉黄色斑点涂患处(防感染);或用明矾水或高锰酸钾水清洗口腔,除去假膜,再涂上2%龙胆紫溶液,然后内服土霉素或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每只鸽子20毫克,每天2次,连用7天。
也可以大蒜瓣研碎分2次灌服;有呼吸症状的同时可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万单位,一天2次,或用鱼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幼鸽0.5毫升,成鸽1毫升,每天1-2次;喂“牛黄解毒片”,每天2次,每次一片,连喂3-4天也有疗效;此外,在饮水中加入1比2000硫酸铜或用0.5克一片的制霉菌素一片,溶于500毫升的水中,让鸽子们自由饮用,也有治疗的作用。
赛鸽曲霉菌病的诊治赛鸽曲霉菌病是一种常见的赛鸽疾病,由念珠菌属真菌感染引起。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赛鸽的消化道,特别是在肠道和咽喉部位。
曲霉菌病会影响赛鸽的健康和行为,严重时甚至会危及赛鸽的生命。
赛鸽曲霉菌病的及时诊治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赛鸽曲霉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养鸽人对这种常见疾病有所了解。
一、曲霉菌病的症状赛鸽曲霉菌病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系统症状:赛鸽曲霉菌病会导致赛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2. 外观异常:患有曲霉菌病的赛鸽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体重下降、羽毛不整等外观异常。
3. 呼吸道症状:一些患有曲霉菌病的赛鸽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4. 行为异常:曲霉菌病会导致赛鸽出现行为异常,如害怕光线、翅膀抖动等。
二、诊断方法赛鸽曲霉菌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临床症状观察:根据赛鸽出现的临床症状,如消化系统症状、外观异常等,可以初步判断赛鸽是否患有曲霉菌病。
2. 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赛鸽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等样本,以寻找念珠菌的特征结构来确认诊断。
三、治疗方法赛鸽曲霉菌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抗真菌药物治疗: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进行治疗,以抑制或杀死寄生在赛鸽体内的真菌。
2. 营养支持治疗:给予赛鸽充分的营养支持,包括合理的饲料和维生素补充,以增强赛鸽的免疫力。
四、预防方法赛鸽曲霉菌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赛鸽的鸽舍和饲料器具,避免环境污染。
2. 合理饲养管理:保证赛鸽的饮食均衡、养分丰富,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
3. 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检查赛鸽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诊治。
结语赛鸽曲霉菌病是一种常见的赛鸽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养鸽人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该注意赛鸽的健康状况,避免赛鸽患上曲霉菌病。
对患有曲霉菌病的赛鸽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其对赛鸽的危害。
鸽念珠菌病的治疗方法
又称鹅口疮,也称霉菌性口炎、消化道真菌病和白色念珠菌。
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或脏器感染的鸽子常见的真菌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口腔炎症、嗉囊、腺胃等上消化道黏膜形成黄白色干酪样物与溃疡为特征。
【病原】
白色念珠菌。
【流行病学】
本病经消化道传播,带菌的亲鸽通过鸽乳将病原传给乳鸽,另外患鸽排出的粪便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和水,也会对健康鸽造成感染。
幼鸽和成年鸽都易感染本病,尤以2周龄至2月龄内的鸽多见。
刚离开亲鸽的童鸽感染后病情最严重;成鸽感染后症状不明显,成为隐性带菌者。
本病的传染常与鸽舍潮湿和肮脏的卫生条件有关,发霉饲料、不洁饮水,以及饲养管理不良或某些应激因素可使本病暴发,造成大批死亡。
本病在流行上的另一个特点是与毛滴虫合并感染。
【临床症状】
初期表现呆滞,羽毛松乱,缩头闭目。
行走迟缓或不愿行动。
口腔、咽喉部充血、潮红,分泌物增多,呈黏稠状,病变形成小白点,并扩大到上腭、食道和嗉囊,造成口烂,喉头有黄白色干酪样物(假膜),有时出现溃疡斑,唾液黏稠,呼出恶臭的气味。
患鸽间有咳嗽,呼吸困难,少食或食欲废绝,精神萎靡,生长不良,发育受阻,拉稀,肛门附近羽毛不洁,有的有眼炎,患鸽逐渐衰弱消瘦而死,嗉囊积食胀大,死前还可能出现痉挛症状,病程5~10天。
如继发其他疾病,死亡率很高。
【剖检病变】
鸽体消瘦,皮肤不易剥落。
口腔和咽喉部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溃疡,食道和嗉囊皱褶变粗,黏膜增厚、糜烂或溃瘍。
病情严重时,病变可蔓延至腺胃和肌胃,使肌胃黏膜呈白色增厚和肌胃角质膜糜烂,腺胃黏膜肿胀、出血或发生糜烂,并可能被卡他性或坏死性渗出物覆盖。
肝脏坏死,肾脏苍白肿大。
【诊断】
本病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鸽的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
本病与鸽毛滴虫病的症状及病变很相似,临床上较难区分,且两者有时会合并感染,所以诊断本病时,应弄清楚有无毛滴虫病。
一般来说,乳鸽感染毛滴虫病较严重,而念珠菌病则在1月龄左右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用棉签取咽喉部的黏液涂片镜检,不难别诊断。
【防治措施】
(1)未发病鸽场的预防措施
目前主要是加强药物预防和饲养管理,改善场内、舍内和环境卫生,保证鸽舍通风、干燥,强化消毒,及时消除一切不利于鸽健康的因素并加以改进等。
(2)发病鸽场的处理措施
本病是人、畜共患病,一经发现应立即隔离消毒,注意保护人身安全。
本病能引起人鹅口疮
(婴儿)、阴道炎、皮炎等。
治疗本病治疗难度较大,在隔离的情况下以碘制剂、结晶紫、硫酸铜以及制霉菌素进行抗真菌治疗。
①碘甘油或紫药水,适量,涂敷口腔黏膜上的溃疡面。
②硫酸铜,按1 :(2000~3000)配成溶液让鸽饮用,或于饮水中加0.07%硫酸铜饮用,连饮1周,对大群鸽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③制霉菌素,按每千克饲料加入50~100毫克拌勻饲喂,连用1~3周;预防用药时,剂量减半。
或者每只每次20毫克,每天
次,连喂7天。
如再同时补给适量复合维生素则效果更好。
④克霉唑,每只10毫克拌料喂给,每天2次,连用1~3周。
⑤结晶紫或煌绿,饮水中加入0.01%~0.02%结晶紫或煌绿,连饮3天后停药2天,再饮3天。
在发病早期,也可用0.1%煌绿或结晶紫液肌内注射,每只每次0.2毫升,每天2次,连用3天。
说明:鸽对结晶紫十分敏感,食后会发生强烈呕吐,可能会发生意外,应慎用。
⑥0,01%龙胆紫或0.02%雷凡诺溶液,饮水,连用7天。
⑦二甲基硝基咪唑(达美素),配成0.05%浓度,饮水,连用7天;同时按1:1500比例配制碘液供鸽饮用,连饮20天。
用于鸽群中有鸽毛滴虫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