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原味”的海南饮食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走进海南特色小吃高二(6)班黄晓儒海南由于地处独特的地理环境,四面环海,是我国少有的热带区域,可供烹饪的原料极为丰富,尤其是生猛海鲜、时鲜水果应有尽有。
正如明朝一代文豪丘浚所说,海南“所生之品非一,可食之物孔多,兼中外之所产,备南北之所有”。
海南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流传历史久远,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市、琼山市、定安县和澄迈县的市镇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在吉祥长寿的珍品。
如海南粉、抱罗粉、琼南伊府面、陵水酸粉、海南煎粽、东山煎饼、锦山煎堆、燕粑、鸡屎藤粑籽、万宁糯米卷、甘薯汤丸、椰子盅、黎族竹筒饭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
说起海南传统小吃的特色,可概括两点:一是,海南传统小吃离不开当地特产;二是,制作技艺是海南特色。
比如海南的粽子是用新鲜的粽子叶,而广东就是多用竹子叶。
相对其他地区,海南小吃更注重原汁原味,料好、实在。
一个鸡的做法,海南口味比较单纯,广州就比较复杂。
文昌抱罗粉、锦山煎堆、陵水酸粉、三亚猪肠粉、黎族甜糟、琼海鸡屎藤粑仔,这一连串极具地域特色的海南名小吃,独具一格,常常激起人们的食欲,令人唇齿留香。
然而,这些享誉省内外的本土名小吃,大多仍以小摊档的形式藏身于城市中的小街巷弄之中,不仅是外地游客,就连本地市民也难觅其影挨个尝尽。
现状1. 海南小吃“香飘”深巷里每当外地游客来海南旅游时,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海南的四大名菜不难吃到,但想要吃一些特色小吃,可就有点难了。
由此可见,她们来海南旅游不仅是为了游览著名景点,还希望能品尝一下海南的一些特色小吃。
但她却发现,没有一处地方能像内地的城市一样,将当地小吃“一网打尽”,让她们高兴地过一把“嘴瘾”,非要到街头巷尾去寻找。
有如此感受的不仅仅是外地来的游客,本地居民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有人这样说道,要吃鸡屎藤粑仔,非要到琼海不可;要吃糯米卷,非万宁的才正宗。
她到解放西、新民路的小街巷中,或者到一些大排档等吃到的小吃也无非是猪脚饭、猪杂、海南粉、抱罗粉、糯米粥等寥寥10多种,而市县的一些特色小吃难觅踪影。
8养 身名吃食养2015.11薛 冰海南菜,又称琼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外颇具自身风味的地方菜系之一。
海南菜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既有福建、广东沿海各省的烹饪之法,又吸收黎族、苗族和当地原住民高山族的饮食文化,引进东南亚等地的特色佳肴,形成了特色鲜明、风味百变的海南菜系,素有“海产万类,陆产千名”的美誉。
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是海南菜的传统特色,一方面是因为当地传统饮食习俗的因素,以海鲜为主的菜品烹饪方式多是以清蒸为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海南气候炎热,适宜食用清淡的饮食。
海南菜菜式丰富,从海鲜、家禽到果蔬野菜,无所不容。
最广为人知的当属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和乐蟹、加积鸭和东山羊。
水果入菜也是琼菜的一大特色,作为椰子、菠萝蜜、芒果、荔枝等数百种热带水果的原产地,琼菜中自然少不了水果的身影。
琼中椰子蟹、菠萝鸡、芒果汁淋虾等菜肴都将水果的清爽与海鲜、肉禽的鲜味融为一体,不仅美味十足,营养也非常丰富。
另外,海南传统风味小吃中的海南粉、海南粽、海南鸡饭既是海南人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地佳节必备的美味佳肴。
除此以外,具有当地少数民族风味的黎族竹筒饭、黎族甜糟、苗族五色饭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名吃做法白斩文昌鸡 原料:文昌鸡一只(将要下蛋的小母鸡最佳),少量精盐、水、酱油、姜、麻油等配制成调料。
制作:将文昌鸡处理干净,在鸡胸腔内和外皮抹上一层精盐,放入水锅中,开大火煮。
待水煮沸后10分钟左右,整只鸡提气,沥水,继续煮10分钟。
捞出,放置稍凉,切块装盘,蘸调料即可。
营养价值:中医认为,鸡肉味甘,性微温,能温中补脾,补肾益精,富含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能够补充能量。
其含有的磷脂类是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
能够改善畏寒体质,对于月经不调、贫血虚弱和营养不良的人群都有很好效果。
饮食禁忌:不能与兔肉、鲤鱼、李子、大蒜、芥末等同食。
白切加积鸭 原料:加积鸭一只,少量盐、姜、蒜(拍碎),蒜茸、姜茸、醋、精盐、白糖、辣酱配置调料。
海南美食推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确实,能吃是福, 人只有吃饱饭才能有力气干活,吃的好,吃的享受,那自是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的一种选择趋向。
在这里特别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海南的传统四大名菜。
海南四大名菜分别是:文昌鸡.和乐蟹.东山羊.加积鸭。
位于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鸡不仅深受海南人们的喜爱,也闻名于海外。
假如你来海南,千万要记得尝一下海南四大名菜!下面介绍一下四大名菜的历史和特点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文昌鸡——号称“海南传统四大名菜之首”。
因产于文昌而得名,而且还是驰名中外的一道名菜。
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该市潭牛镇天赐村,村外多榕树,树上古枝参天,浓荫遮日,树上绿草如茵,鸡雏成群,鸡食榕籽、觅昆虫,追逐嬉戏,繁衍生栖,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1.5千克左右,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
一般现在当地人养鸡方法:将纯种鸡苗交给农户放牧饲养120天,回收后喂大米、番薯、花生饼、椰蓉等熟饲料,集中育肥50天。
关于文昌鸡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为官,回京时带了几只文昌鸡请皇帝品尝。
皇帝品尝后称赞道:“鸡出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亦香甜,真乃文昌鸡也!”文昌鸡由此得名,誉满天下。
因村野之鸡受皇上天子赐名,村舍荣光,该村得名天赐村。
天赐村中最早养鸡人姓蔡,故文昌鸡亦称蔡氏鸡。
在海南素有“没有文昌鸡不成席”之说。
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是中国最佳食用型鸡种之一,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质原味。
如果你夹一块金黄色的鸡肉放入你的口中,一定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捧!”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
吃文昌鸡的佐料很讲究,蒜泥+酱油+桔子汁,海南人没有吃醋的习惯,桔子汁是必不可少的。
白斩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
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出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海南四大名菜之东山羊海南东山羊自宋朝以来就已享有盛名,并是宫廷“贡品”,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海南美食大盘点感受别样饮食文化出去旅游,除了看就是玩,但更重要的还有特色美食,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有本地的美食等待着大家。
天气转冷,想要去海南旅游度假的人大幅增加,除了去三亚、爬五指山,海南的美食您绝对不要错过,在晒阳光游海滩之余,还要看看我们给大家搜集的海南美食图谱,包括东山羊、文昌鸡、黎家竹筒饭等当地特色美食,大家可以从中感受到海南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同时也是旅游度假放松生活的一种方式。
东山羊其美味据传是因羊食东山岭的稀有草木所致,因此肥而不腻、食无膻味,且滋补养颜防湿热美容之功效。
东山羊自宋朝以来就已享有盛名,并曾被列为“贡品”。
民国时期,南京政府也将其列入“总统府”膳单,而今更是名扬四海。
海南人无论娶嫁寿丧,还是过年过节,均是“无羊不成宴”。
很多游客到海南都以吃到一盘“不是野味胜野味”的东山羊为耀。
加积鸭俗称“番鸭”,海南四大名菜之一,据传300年前琼籍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的良种鸭,该鸭肚子大,红冠黄蹼,羽毛黑白相间,个重七、八斤。
加积鸭养殖方法也很特别讲究,其特点是,鸭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间夹一薄层脂肪,特别甘美。
本地人为了达到原汁原味,以白切为主,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味道喷香,而且佐料也特别讲究。
海南萝卜糕海南地方传统小吃。
民间制法因地而异。
但都须以粘米浆、白萝卜丝为主料,其它辅料可随意变换,可简,可繁,可蒸,可煎。
也可先蒸后煎而食。
糕面红绿点缀,色泽鲜艳,萝卜味香浓,各味相济,入口鲜嫩。
抱罗粉海南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以大米粉条配靓汤及多种佐料调制而成。
因文昌县抱罗饭所产最出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身比“海南扮”略粗,故琼北各地又称之为“粗粉汤”。
粉身洁白柔软爽滑,汤热味鲜,佐料奇香耐咀嚼,不膻不腻,鲜香略带酸辣,诱人食欲。
文昌鸡文昌鸡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而且是驰名中外的一道名菜。
而正宗文昌鸡出于哪个地方?如果是海南当地人都知道文昌地区有个潭牛镇,是因为大街小巷都挂着“文昌潭牛鸡。
海南菜特色私房菜有哪些一、椰子鸡椰子鸡是海南菜中的一道经典私房菜。
椰子鸡选用当地新鲜的竹竿鸡,与椰汁、香料等搭配炖煮而成。
这道菜色香味俱佳,鸡肉鲜嫩多汁,椰汁的甘甜与香料的香气相互融合,给人一种独特的口感享受,是海南料理中倍受喜爱的一道佳肴。
二、文昌鸡文昌鸡是海南省文昌市的特色私房菜。
文昌鸡以其独特的滋味和肉质鲜美而闻名。
选用天然散养的土鸡,宰杀后撒上文昌粉,用沸水焯过后,再在炭火上烧烤而成。
文昌鸡色泽金黄,肉质紧实鲜嫩,香味四溢,入口即化。
其独特的风味使它成为食客们的最爱。
三、涛州蒸饺涛州蒸饺是海南菜中另一种特色私房菜。
涛州蒸饺选用传统的涛州小饺子作为主料,小饺子皮薄馅满,采用当地新鲜的鱼肉、虾仁等海鲜,搭配上猪肉和蔬菜精心制作而成。
蒸饺熟透后,散发出浓郁的海鲜香气,饺子的馅料鲜美可口,入口鲜嫩多汁,是一道价廉味美的私房菜。
四、花甲粉花甲粉是海南菜中颇具特色的一道私房菜。
选取新鲜的花甲与米粉搭配,加入当地特色的调料,烹制而成。
花甲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鲜美的味道而受到食客的喜爱。
花甲鲜嫩可口,米粉口感细腻且有嚼劲,调料的香辣味使其更加美味可口,为海南私房菜增添一道特色佳肴。
五、五指山猪脚饭五指山猪脚饭是海南著名的一道私房菜。
选用当地特产的五指山黑猪蹄膀,经过独特的腌制和烹饪工艺烹制而成。
猪蹄膀熟透后,肉质鲜嫩多汁,口感丰富,加上米饭一起食用,热气腾腾的美味让人回味无穷。
这道菜既是一种美味的私房菜,也是海南特色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
六、咖喱蟹咖喱蟹是海南菜系中的一道传统私房菜。
选用当地新鲜的螃蟹,配上咖喱粉、椰浆等调料煮制而成。
咖喱蟹的特色在于味道香辣浓郁,蟹肉鲜嫩多汁,咖喱的香气和椰浆的甜味相互融合,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风味。
海南菜特色私房菜独具地方特色,不仅口味独特,而且制作工艺考究。
这些私房菜是海南人的美食传统,也已经逐渐成为了外地游客尝遍海南美食的必选之一。
无论是椰子鸡的浓香,文昌鸡的鲜美,还是涛州蒸饺的可口,这些私房菜都体现了海南菜的独特魅力,令人垂涎三尺。
海鲜盛宴领略海南岛的海鲜美食文化海鲜盛宴:领略海南岛的海鲜美食文化海南岛位于中国南部,被誉为中国的“东方夏威夷”。
这座热带天堂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寻找阳光与海浪,欣赏绝美的自然风光。
然而,海南岛不仅是一个度假胜地,还是一个人们品味各类海鲜美食的天堂。
在这里,您将有机会领略到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鲜盛宴,感受海南岛独特的海鲜文化。
一、美味的文昌螃蟹文昌螃蟹是海南岛最著名的海鲜之一。
以其鲜美肥美的蟹肉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四大名蟹之一,文昌螃蟹具有肉质饱满、蟹膏丰富的特点,且蟹味独特,滋味鲜美而不腥。
文昌螃蟹的独特口感和独特风味,源于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对于螃蟹养殖的独特技艺。
文昌市的盐田、河流和海洋环境,为螃蟹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而当地农民悉心照料,采用传统方法养殖,并且注重螃蟹的饲养和选种,使文昌螃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味佳肴。
二、瑶柱鲜虾煲海南岛的瑶柱鲜虾煲如同一碗鲜美的海鲜汤,让人回味无穷。
这道菜品集合了细腻的鲜虾和香味十足的瑶柱,入口鲜嫩多汁,让人陶醉其中。
瑶柱鲜虾煲是海南岛传统的海鲜烹饪方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吸引了许多喜欢海鲜的食客。
瑶柱是一种由鲜榨的虾籽晒制而成的腌制干货,它具有浓郁的海鲜香味和独特的口感。
在制作瑶柱鲜虾煲时,瑶柱和鲜虾经过一系列烹饪工序,将它们的鲜味完美融合在一起。
瑶柱的鲜香与鲜虾的鲜甜相互辉映,带来了独特的味觉体验。
三、椰子炖海鲜椰子炖海鲜是海南岛独特的海鲜烹饪方法之一。
它将海鲜与鲜椰子汁相融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海鲜珍馐。
这道菜品以新鲜的海鲜为主料,如龙虾、大闸蟹、鲜鱼等,加上椰子汁的独特味道,使得整个菜品味道鲜美而清淡。
椰子炖海鲜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在新鲜的椰子中取出椰子汁,并将它与洗净的海鲜一同放入炖盅中,慢慢炖煮。
这样,海鲜的鲜味和椰子的香甜会在炖煮过程中相互融合,形成一道香气扑鼻的海鲜佳肴。
四、海南小龙虾近年来,小龙虾在中国各地迅速走红,而海南岛的小龙虾更是享有盛誉。
海南省独特的饮食文化到海南旅游,不仅是体验当地的人文景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享用当地特色的饮食了!以下便是店铺为大家所带来的海南人饮食的相关知识,希望各位会喜欢!海南人的饮食文化习惯一是饭前喝汤。
且不管餐桌上的菜肴多么诱人,他先低头美美地喝几口汤,然后抬起头来,眼睛笑眯眯地看着美味菜肴,接着还一口口喝鲜汤。
随后,他才吃饭吃菜,待吃饱饭,尝够菜,他还得再喝一碗汤,一餐饭这才算结束。
二是饭后喝汤。
他先是尽情地享用可口饭菜,饱餐之后,才开始喝汤。
这种人喝汤的时间和吃饭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
不喝汤,算没有吃饱、吃好。
海口人爱喝汤,自然对汤的制作方法也很讲究,一般分为三种方式,即滚汤、煲汤、炖汤,其用料、制作都有区别。
滚汤。
简单快捷是制作滚汤的特点,工作繁忙的家庭多采用此法。
滚汤的原料以时令蔬菜为主,配以鲜活鱼虾。
海口人日常做的蛋花汤、青菜汤、豆腐汤等都是滚汤,现做、现煮、现用,具有现代快餐的味道。
煲汤。
用瓦煲制作是煲汤的特色。
由于煲汤所花时间较滚汤长,一般海口人家晚餐喝煲汤。
煲汤原料离不开猪肉、羊肉、排骨等,即以肉汤为主。
炖汤。
海口人讲究用炖盅隔水做炖汤。
每当节假日或贵客临门之时,海口人常做炖汤以庆贺。
炖汤原料最多采用的是鸡、鸭,再加一些中草药。
海口人喜欢喝汤的原因除了上述因炎热而需补充水分之外,还有一个滋养身体得需求。
海口人认为,汤里面营养丰富,喝汤是滋补强身的好方法。
特别是对家中体弱有病的人,海口人总是熬汤给他喝,期盼他早日康复。
海南人的饮食文化知识海南岛历来有“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和乐蟹”的说法。
文昌鸡养在竹林中,向以肥嫩著称。
嘉积鸭出在嘉积镇附近,这一带的鸭养至1000 克左右,即转入笼养,采用类似北京填鸭的育肥方法育肥。
以当地盛产的椰子刨成丝,加上米糠、米饭,做成团,填喂催肥,故此鸭胸肉丰满,肉嫩骨软,适于制做白斩鸭。
东山羊是指万宁县东山岭出产的羊。
东山岭青草丰茂,岭上多山泉,泉中富含多种矿物质。
海南饮食文化发展历程
海南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阶段和
影响。
以下是海南饮食文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 原始阶段,在原始社会,海南岛上的居民主要以狩猎、捕鱼
和采集为生。
他们食用野生动物、海鲜、水果和蔬菜,形成了最早
的海南饮食文化基础。
2. 形成阶段,随着农业的发展,海南岛的居民开始种植水稻、
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
这一阶段,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人们开始烹
饪食物,发展出一些传统的烹饪技巧和食谱。
3. 文化交流阶段,海南岛地理位置独特,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阶段,海南饮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如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的饮食习惯。
这些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
调味料、烹饪方法和食材,丰富了海南饮食文化。
4. 民族融合阶段,海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黎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海南饮食文化。
各民族之间的食物交流和融合,使海南的饮食文化更加多样化和丰
富。
5. 现代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海南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越来越多的餐馆、食肆和美食节活动涌现出来,推动了海南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海南的特色美食也逐渐走向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为海南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海南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原始阶段、形成阶段、文化交流阶段、民族融合阶段和现代发展阶段。
这些阶段的变迁和影响使得海南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成为了海南岛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海南文化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海南文化。
海南,这片热带岛屿,不仅有着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资源,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海南的饮食文化。
海南菜以其清淡鲜美、口味独特而闻名于世。
椰子鸡、清补凉、文昌鸡、海南鸡饭等都是海南的特色美食。
而海南椰子更是享誉全国,被誉为“椰城”,椰子饭、椰子鸡、椰子糕等各种椰子制品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其次,海南的民俗文化也是别具特色。
海南的椰风海韵、山清水秀,形成了独特的海南文化。
海南的儋州木偶戏、琼剧、海南民歌等都是海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在海南广为流传,也在海南以外地区有着一定的影响。
再者,海南的节庆文化也是令人向往。
海南的春节庆典、火把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每逢佳节,海南的各种民俗活动总是热闹非凡,让人流连忘返。
最后,海南的服饰文化也是独具魅力。
海南的传统服饰多以椰叶、布料为主要材料,色彩绚丽,图案多样,不仅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色,也展现了海南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热情。
总的来说,海南文化是一种多元、包容、独特的文化形态,它融合了海南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展现了海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分享,更加了解和喜爱这片美丽的热带岛屿,让海南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风采。
谢谢大家!。
海南沿海原住民日常饮食和人生礼俗饮食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从一个地方的饮食可窥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变迁、习俗、文化。
经走访,现对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仍居住在海边的原住民的日常饮食和人生礼俗的饮食进行记录梳理。
一、日常饮食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现仍居住在海边的原住民,大多数家庭仍然是以海为生存生活的根本,靠捕鱼、养鱼为生,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极其简单。
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每天重复着干活-吃饭-休息的作息规律,饮食上以海产品为主要食物,海产品中又以鱼为主,做法一般为清水加盐煮食,这样简单的做法与新鲜的食材有关,也与生活的地域、气候,民众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家庭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有关。
海边的居民在饮食上,不能一日无鱼。
除了海产品外,各种肉类、蔬菜也是餐桌上常见的,肉类和蔬菜的做法多是白煮或小炒,所用调味料多为盐、酱油、味精。
为储存更多的鱼或对食材换一种进行食用,海边的居民会自己腌制鱼干。
做法是将新鲜的鱼剖肚洗净,铺上盐腌一晚上,第二天将多余的盐洗去,放在烈日下晒,直至晒干。
物质匮乏的年代,除了一日三餐外,沿海居民没有过多或花样多的休闲饮食。
偶尔煮椰子饭,做法是将椰子肉刨成丝,和米饭混在一起煮,加少许盐。
有时会在两餐间加碗面条,面条多买现成的,为家庭作坊加工的面条,做法一般是用红糖煮,想吃得好些,可以加一个荷包蛋。
二、出海饮食现出海捕鱼多为大船,常在海上数日,吃住也都在海上,饮食与日常生活无异。
早些年,出海捕鱼大船少,多为小船和放长网。
渔民们每天早早出门,男女劳动力都去,每家只需留一人做饭,每个村安排两个专人负责为出海打渔的人送饭,一天需要送早中两餐饭。
两个专人每天按点,挑着箩筐去各家各户收饭。
饭多为地瓜干捞饭,即用地瓜干煮稀饭,煮好后用漏勺捞出地瓜干和米饭。
这样吃,一是因为那时粮食少,饭里必须要地瓜干掺杂着煮,才能吃饱或够吃;二是因为天气炎热,出海打渔是顶着烈日在海上作业,地瓜干捞饭带有水份,在炎热的作业环境中容易下口。
海南饮食文化摘要: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称,当一个民族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后,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因此要想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可以从饮食方面入手。
海南岛是黎族聚居地,自唐以来,历代封建政府逐渐加强了对海南岛的统治,入迁的汉人也逐渐增多,从而密切了汉黎两族人民的联系,促进了黎族人民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使黎族人民的饮食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又糅合汉族人民一些习俗在内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模式。
海南的菜肴,有鲜、活、清三大特点,白切、白灼;清蒸、清炒;以及炖、焖、煲等,突出原汁原味的烹调技法,形成了海南菜肴的特色。
本文论述海南饮食文化时,主要涉及海南四大名菜。
关键词:海南文昌鸡和乐蟹东山羊加积鸭正文:文昌鸡- 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
号称“四大名菜”之首。
是每一位到海南旅游的人必尝的美味。
文昌鸡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而且是驰名中外的一道名菜。
文昌鸡是一种优质育肥鸡,因产于海南省文昌县(现已撤县设市)而得名。
而正宗文昌鸡出于哪个地方?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该县潭牛镇牛镇天赐村,此村盛长榕树,树籽富含营养,家鸡啄食,体质极佳。
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1.5千克左右,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
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汁原味,同时配以鸡油及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吃的时候可以蘸上海南特制的酱料,它用蒜泥、精盐、熟油调成,特别之处在于加入了几滴海南野生橘子汁,风味独特。
大家都知道来海南不躺在沙滩上喝着椰子水那就相当于没来海南,所以下面介绍一种海南特色的鸡汤——椰子炖盅,主要用杞子、淮山、红枣、猪肉和文昌鸡放到椰子里一起炖,浓浓的汤里还带着椰香味,非常清新。
大椰丰饭的大厨介绍说,这个炖盅选用的是老椰子,香味才够浓,而且椰子汁是不要的,因为椰汁炖汤会酸。
海南风土人情,特产介绍
海南风土人情,特产介绍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部。
它因其热带地理环境和海洋气候而闻名,其特色地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海南的气候总体上温暖而湿润,是一个“花园式”的热带旅游目的地。
海南特色传统工艺也十分丰富,其风土人情和特产也都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海南拥有诸多种类的特色特产,其中最著名的是菠萝、香蕉、芒果等水果。
其他还有海南独有的乌珠穆沁人口鱼、鲤鱼,以及海参、海螺、活虾等海产品。
此外,海南还有一种名为“木瓜茶”的水果茶,十分清香可口,是海南的一种著名特色饮品。
在食品方面,海南的特色美食更为丰富。
其中,海南以蚝油鱼头汤、蒸鱼、烧鹅等火锅美食而闻名,而白切鸡也是海南特色传统美食。
而“椰子面”和“三丝椰皮”则是典型的海南小吃,而海南烧仙草则是海南最受欢迎的传统甜品之一。
海南的民俗文化也十分独特,其中海南螺丝舞是最有名的一种民俗舞蹈,它结合了舞蹈、音乐和戏剧,将海南传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海南的氏族节和宗教节日也都是当地最受欢迎的仪式,贯穿了海南人的传统文化。
海南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这里聚集了各种特色特产、风土人情和特色传统美食。
海南可以为游客带来极具特色的旅游体验,并能让游客体验到最纯正的海南风土人情。
- 1 -。
浅析“本色原味”的海南饮食文化摘要:饮食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是最讲实效的文化。
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和鲜明民族特色的重要
指标,本文从海南饮食与气候、物产、习俗及心理意识文化等方面的关系阐述本岛特色的饮食文化。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阐明在旅游业发展中传承海南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饮食文化本色原味传承
饮食文化是指在饮食活动中从饮食品的生产、产品、到产品消费所创造的一切现象及现象之间互相联系的总和。
中国人传统饮食中有重食、重养、重味、重理四大特点。
笔者在任《中国饮食文化》这门课的教学中,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层内涵。
一、海南旅游与饮食的密切关系
海南不但是旅游天堂,也是美食天堂。
作为旅游活动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之一,“食”排第一,“食”不仅简单满足旅游者“吃饱”的问题,还要从“吃饱”到“吃好”还要到吃“健康”、吃“养生”、吃“文化”的程度。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其中一大议题就是游客来了吃什么?海南饮食文化的特色是什么?
二、海南的特色饮食
1、海南菜以选材新鲜、天然、奇特为最。
这也跟海南处于热带气候,物种丰富、四季都有众多的鲜果应市有关。
在海南,鱼讲究鲜活,鸡强调现宰,椰子最好是上午采摘,菜从地里到锅里的时间
越短越好。
于是海南菜就干脆短兵相接,入口的时间越短越好。
正是这种走极端的选材,让海南菜成了南天一柱,无论什么菜系进来海南都不得不给海南菜留出一席之地。
2、海南菜加工上保持天然和营养,以清淡鲜活、原汁原味取胜,也讲究烹调水平。
正如美女才敢素面朝天一样,海南菜原材大多数都采取白灼。
文昌鸡是白切,基围虾开水烫过就上桌。
人们都说众口难调,可海南菜用一个味碟,蒜蓉姜末,酱油陈醋,就满足各种口味的游人。
“海南味”,原汁原味,且不加任何雕饰。
如果都以为海南菜都是如此那就大错了,湖南人喜辣,但吃到海南的黄灯笼辣椒却不得不小心翼翼;东北人爱炖,猪肉炖粉条,也只适可而止,可海南能把一只黄流老鸭炖到骨肉分离,炖出十分精致的老火靓汤来。
海南菜特别讲究火候,少则不熟,过则太老,恰如其分,很考水平。
3、海南菜无论从原材料或是做法,地域性特别讲究。
我们知道四大名菜的“嘉积鸭”和黄流鸭是不一样的,文昌鸡最正宗要数潭牛镇,乳猪只看临高,沙虫最佳的在儋州光村,琼海的温泉鹅,澄迈的白莲鹅,虽都是鹅,味道却不一样。
这些饮食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在做法上都特有讲究,容不得模糊。
4、海鲜小吃在海南夜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号称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位于南海海域的海南岛,有着全国质量最好的海滩和海洋环境,因此产出海鲜质量也很高。
海南天气热,人们习惯晚睡,夜生活丰富,多以路边摊、夜市的方式出现,与夜市相伴的就有夜间
小吃,这小吃中当然少不了南海出产的海鲜。
夜市小吃成为海南人的一个重要社交场所,在吃美食的同时也发泄着一天累积下来的情绪,而饮食只是作为一种媒介。
5、黎族等少数民族传统食俗、小吃对游客产生吸引力。
特别是“珍珠椰子船”是琼海、文昌一带的传统小吃;做法是将新鲜的椰子硬壳剥除,取出整只肉瓤,在顶端开口装入糯米,再加入白糖、鲜椰汁等,将封口缚紧,放进锅中急火煮沸,然后慢火焖煮约三四个小时,吃的时候如同切西瓜一样将肉瓤切成若干块,每块都是两头尖、中间宽,开如船形,故名椰子船。
还有文昌锦山的尖堆、琼海的鸡屎藤,黎族的甜酒等,数不胜数的风味佳肴让人垂涎欲滴。
三、在旅游发展中传承海南饮食文化
1、海南人从丰富的资源中开创出一套自有的饮食文化。
热带气候给海南带来了丰富的农业资源。
黎、苗、回族及外来人口的迁移也给海南的饮食业带来了繁荣,特别是海南饮食还引用水果作为辅料,将水果和海鲜进行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海南风味。
如回族采用鲜鱼和酸杨桃熬出的的汤,味美而独树一帜,成为海南饮食一大特色。
2、海南饮食文化的传承依托商业的发展水平与旅游市场的运作方式。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文化的传承更多是寄存于商品当中,饮食文化应在旅游商品发展中得到推广与发扬。
但以文昌鸡为例,有些路边小店长年经营正宗文昌鸡,存在了几十年,但是规模不大。
而在新建的高档酒楼则作为高端食品吸引着游客,虽有着高的经济利润但也只是因有着这个名称而非真正的
“文昌鸡”。
随着海南旅游市场不断扩大,饮食业也面临着一种鱼龙混杂的局面。
海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缺少进行保护或保护性的开发。
海南美食虽然也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但是不规范的市场使海南特色的饮食存在着不良的竞争。
发展海南旅游经济,开发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不断挖掘饮食文化,将海南名菜也能像粤菜、苏菜一样纳入中国名菜系列,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曦中国饮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
[2] 毛江海海南旅游基础知识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