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上课统计表
- 格式:xlsx
- 大小:11.29 KB
- 文档页数:2
精品文档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课堂纪律情况登记表
班级第周
授课时间课程名称应到实到
缺席名单
纪律情况教师人数人数(优、良、差)签名
1— 2
星
3—4
期
一5— 6
7— 8
1— 2
星
3—4
期
二5— 6
7— 8
1— 2
星
3—4
期
三5— 6
7— 8
1— 2
星
3—4
期
四5— 6
7— 8
星 1—2
期 3—4
五
5—6
注: 1.考核共分为 3 个等级即优、良、差。
2.考核结果为“差”的标准为:上课期间学生无故缺勤、迟到、早退。
3.考核结果为“良”的标准为
1)班级无以上“差”的表现;
2)班级纪律良好,学生认真听课。
4.考核结果为“优”的标准为
1)班级无以上“差”的表现;
2)班级纪律非常好,学生认真学习,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师生互动良好。
.。
学校课时统计管理制度学校课时统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各类课时的统计管理工作,提高课时利用效率,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类课时的统计管理。
三、统计单位学校课时的统计单位为一个课时,以60分钟为标准计算。
四、课时分类学校课时分为授课课时、备课课时和其他课时三类。
(一)授课课时授课课时是指教师实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时。
包括正常上课时间、小组讨论时间、实验实训时间等。
(二)备课课时备课课时是指教师为课堂教学事前所准备的课时。
包括教案编写、教材选择、课件制作等。
(三)其他课时其他课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课时,如会议时间、培训时间等。
五、课时记录(一)教师每周统计自己的授课课时、备课课时和其他课时,填写在教师课时统计表中。
统计表应该包括周一至周五的每天的具体课时数。
(二)教师应及时将填写完的教师课时统计表交给所属教研组组长审核签字。
(三)教研组组长收到教师课时统计表后,应仔细核对,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并及时将签字后的教师课时统计表交给学校教务处。
(四)学校教务处对教师课时统计表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其中有问题,应及时与教师及教研组组长沟通,要求其进行修改。
(五)学校教务处每月汇总各教研组的教师课时统计表,形成每个教研组的课时统计报表,并将报表报送给学校领导。
六、课时统计分析学校领导对每月的课时统计报表进行分析,对于授课课时过多或过少的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对于备课课时过长的教师,应提供帮助和支持;对于其他课时较多或过少的教师,应详细了解情况并做出处理。
七、违纪处分(一)对于恶意误报课时、弄虚作假的教师,将给予警告、记过等处罚,并通报给相关部门。
(二)对于故意拖延填写课时统计表、逾期不交表、篡改他人统计表等违规行为,将给予批评教育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三)对于多次违规的教师,将启动纪律审查程序,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填表说明:1、A类为一般课程,B类为新开课程,C类为公共选修课;2、人数系数:|40-49:0.1|50-59:0.2|60-69:0.3|以此类推,100人以上的则均为0.7|;公选课:100-149:0.2|150人以上:0.4;3、院系安排节假日授课的老师可填写周六课时;4、实际授课工作量小计=实际授课课时*(课程系数+人数系数),若合班上课分班实训(验)则实训(验)课时不乘系数;5、教学实习工作量小计为教学实习天数(上半周2.5天,下半周2天)*6(不乘系数);6、监考工作量包括期中和期末由系部或教务处安排的监考工作;7、“是否专任”:专任教师选勾“是”,行政人员、系主任、教学秘书、辅导员、实训岗位老师选勾“否”,系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和实训室(基地)主任填写“兼”;8、每人只能填报一张表,不分校区或系部,由课程所属专业教研室负责审核并签字后交系部办公室,跨系上课可在备注中说明。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 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第 学期教师授课工作量统计表 SNL/QR8.4-6.1
教师姓名
职称:○无 ○初级 ○中级 ○副高 ○正高是否专任:□是 □否 □兼(请选择打“√”)。
练习(1)教学管理新生入学后填写的的学生情况登记表报各系、院后,再上报教务处教务科,教务科将这些报表汇总后与学校招生办公室进行核对,准确无误后存档以备使用。
每年各个专业在制定完教学计划后,由教学秘书交系教学办公室进行审核,然后上报教务科,教务处和教务科出面组织全校进行讨论,协调各专业的教学执行计划,最后形成年度教学执行计划下发各系组织落实。
各系将落实后的教师任务分配表汇总再报教务科。
各系教学办公室根据教学执行计划、教师任务分配表和教室情况排出本系课程表,再报教务科,由教务科进行统一协调,最后制定出全校课程表下发各院、系。
学校在部分专业中实施了学分制管理,在每学期开学以前还要进行学生选课工作。
期末考试结束后,各系将学生成绩归档并进行学籍处理,然后将成绩及学籍处理结果报教务科审批执行。
另外教务科还要根据教师任课情况、学生情况制定各种报表上报省教委、学校及各有关单位。
对教学管理职能域进行调查形成的二级业务流程图下面展示 “学籍处理”、 “制订教学计划” “排课” 、“统计报表处理”的业务及数据流图 (2)“学籍处理”对“学籍处理”业务的详细调查,可以了解到其业务处理有:转专业、休复学、退学。
学生的转专业、休复学、退学(指自动退学)都要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系教学办公室审查初步同意后,报教务处教务科进行复核,最后报请校领导批准由教务处教务科负责执行,相应的执行结果要记入学生情况档案。
每学期期末教师将学生成绩单送交各系院后,由教学办公室负责将学生成绩存档,在新学期的开学初期,各系、院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学籍处理,并报教务科审批实施。
另外每年各教学办公室还要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查,确定其毕业资格有三种类型:拥有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仅拥有毕业证书、仅拥有结业证书,然后报教务科复审上报,再将证书下发学生,相应的结果也要载入学生情况档案对“学籍处理”业务过程进行详细调查形成业务流程图(3) “制订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计划”业务过程的详细处理是:首先由各专业教学委员会制订教学计划,各专业的教学秘书将整理后的教学计划交给院系教学办公室进行汇总、审核,然后报学校教务处,教务处将各专业教学执行计划汇总后召开全校教学秘书及院系教务人员协调会,最终确定本年度的教学计划,并下发各院系。
幼儿园幼儿图书统计表
幼儿园教师备课记录表
幼儿园教师备课记录表
幼儿园保育员考核表01
幼儿园保育员考核表02
考核得分:考核人:考核时间:2015年12月5日
幼儿园保育员考核表03
保育员姓名:日期:
幼儿园保育员考核表04
幼儿园保育员考核表05
幼儿园保育员考核表06
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转归:痊愈、好转、转医院、未愈
实验幼儿园小班幼儿发展评估表幼儿姓名:测评时间:本班教师:
一、健康
二、认知
三、社会性
四、语言
幼儿园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表姓名:职位:期限:
幼儿园年预算经费收支表
儿童常见病记录表
幼儿园图书登记表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表
幼儿园:总得分:评价人: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表
注:达成度及权重A(1.0)符合要求;B(0.8)基本符合要求;C(0.6)一般;D(0.4--0)差。
评价人:
幼儿园音乐活动评价表
注:评价等级:A等100-90分;B等90-80分;C等79-70分。
XXXX职业技术学院课时量管理办法(试行)教师课时量包括实际上课课时和折合课时两类。
两类课时数之和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依据;实际上课课时数计入职称评审课时量要求,折合课时不计入职称评审所需学时。
一、实际上课课时量指开展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设计指导的课时数量(一)理论教学课时量指教师完成理论教学各工作环节(含编写授课计划、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命题、监考、评定成绩、成绩录入和教学总结分析等)应计的课时数。
理论教学单班上课,每45分钟计1课时(把理论教学单班授课45分钟作为1个标准课时,本办法中的课时系数均以此为基准);合班上课40人(含)以下,系数为1.2,从41人起,每增加20人(不足20人按20人计),系数增加0.1,最高增至2.0(形势政策报告系数不设上限)。
平行上两门及以上课程(形势政策讲座不计为两门课程),每周加计1课时。
原则上,每学期一名任课教师最多上两门课程,特殊情况需要上三门课程的,需经教务处批准。
(二)实验实训教学指教师在实验或实训场所现场指导实验或实训各工作环节(含编写授课计划和指导书、备课、现场讲解、全程指导、答疑、批阅实验或实训报告、制订考核方案、评定成绩、教学总结分析等)。
实验实训单班教学每45分钟计1课时,课间不休息的,不另加课时。
合班课、多门课系数同理论教学。
(三)实习教学指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入企业完成学生实习指导工作。
主要包括做好实习前期准备、实习期间进行指导检查、与实习单位沟通联系和完成实习考核等工作。
进入企业专职实习教学每天计3课时。
(四)毕业设计(制作)指导包括选题、准备、指导、答疑、评阅、答辩等工作。
毕业设计(制作)指导每生每周计0.5课时,原则上一名教师指导学生不超过15人,不得超范围安排。
多名教师指导同一学生,只给一名教师计课时。
只参与答辩,每完成5名学生的答辨,每位教师计1课时。
答辩教师3人为1组,只为3名教师计课时,多出的参与教师不计课时。
表1 分专业生师比统计表(时点)
表2 专任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状态表(时点)
表3 专任教师队伍学位结构状态表(时点)
表4 专任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状态表(时点)
表5 专任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状态表(时点)
表6 分专业任教教师结构状态表(时点)
表7 外聘教师结构状态表(时点)
表8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结构状态表(时点)
表9 辅导人员队伍结构状态表(时点)
表10 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统计表(时点)
表11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统计表(学年)
表12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统计表(学年)
表13 教研论文、教改项目情况统计表(自然年)
表14 教师学习交流情况统计表(学年)
表15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统计表(自然年)
表16 专业课程学分情况
表17 优秀教材、境外教材及新教材选用情况统计
表18-1 学院开课情况统计
表18-2 分专业开课统计
表6-6本科生学习成效
表6-4本科生奖贷补(自然年)
表19 第二课堂开展情况分类统计表
表6-8学生社团
表20学生参加省级(含)以上各类竞赛获奖情况统计
表22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省级以上表彰情况统计表
表6-3-4近一届各专业(大类)招生报到情况(时点)(近三届)
表22 近3年学生指导与服务情况统计表
表23 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统计表
表24学生违纪情况统计表
表6-5-1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时点)
表25 分专业毕业就业情况
表26优秀校友情况统计表
表27 教学质量管理人员结构状态表
表7-1教学管理人员成果(时点)。
2010学年至2011学年公开课统计汇表三下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教学设计胡淑贤【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所以,我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畅所欲言。
课标还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学生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听。
学生通过述说、倾听与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说说我自己”,与本组课文的联系不大。
自我介绍对于学生来说不陌生,学生并不是零起点。
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向他人介绍自己,还要听他人介绍自己。
【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创设,学会实事求是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并学会倾听他人的介绍,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2.在倾听他人介绍的过程中,交流、总结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自己。
掌握自我介绍的方法。
3.通过“谁最会介绍自己”的评比,提高积极性,并拓展到抓住主要特点,用一句话介绍同班同学或老师,让别人猜一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介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评价。
【教学准备】根据内容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3分钟)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呀,来了一位小朋友,他想和大家交个朋友。
我们先来听一听他的自我介绍。
(播放录音)2.在这段录音中,玲玲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了哪些方面?(相机板书:外貌、性格、爱好)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还可以介绍哪些方面呢?(相机板书:优点、缺点、品质、特长……)3.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自己”(板书)(二)明确要求(4分钟)1.自由朗读第47页口语交际的这段话,想一想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在关键处作上记号。
2.课件出示:内容: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等。
要求:说的要求:(师引导:习作、说话注重详略得当。
)1.抓住自己某一方面的特点当做重点详细地说,其它方面的特点简单地讲。
2.要说真话。
听的要求:当别人介绍他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听,看看对他说的有哪些补充。
系年月制表人:注:1、专职教师任课3科以上,每增加1科且周实际学时为2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0.5节;周实际学时为4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1节。
2、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上的课堂上课为大课,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下按1.0系数计酬;81—100人的按1.2系数计酬;101—130人的按1.3系数计酬;131---149人按1.4;150人以上1.5系数计酬。
系年月制表人:注:1、专职教师任课3科以上,每增加1科且周实际学时为2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0.5节;周实际学时为4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1节。
2、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上的课堂上课为大课,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下按1.0系数计酬;81—100人的按1.2系数计酬;101—130人的按1.3系数计酬;131---149人按1.4;150人以上1.5系数计酬。
系年月制表人:注:1、专职教师任课3科以上,每增加1科且周实际学时为2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0.5节;周实际学时为4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1节。
2、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上的课堂上课为大课,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下按1.0系数计酬;81—100人的按1.2系数计酬;101—130人的按1.3系数计酬;131---149人按1.4;150人以上1.5系数计酬。
系年月制表人:注:1、专职教师任课3科以上,每增加1科且周实际学时为2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0.5节;周实际学时为4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1节。
2、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上的课堂上课为大课,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下按1.0系数计酬;81—100人的按1.2系数计酬;101—130人的按1.3系数计酬;131---149人按1.4;150人以上1.5系数计酬。
系年月制表人:注:1、专职教师任课3科以上,每增加1科且周实际学时为2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0.5节;周实际学时为4的其周实际课时增加1节。
2、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上的课堂上课为大课,上课人数为80人以下按1.0系数计酬;81—100人的按1.2系数计酬;101—130人的按1.3系数计酬;131---149人按1.4;150人以上1.5系数计酬。
课堂教学情况调查表(学生用表)课堂教学情况调查表(学生用表) 班级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具体评价意见评价内容1(教师是否责任心强,认真负责,教态严谨,为人师表, 优良合格差2(教师是否备课充分,讲课熟练,3(听完课后,能否回忆起教师所讲的主要内容,4(教师讲课,是否口齿清楚,是否用普通话,是否引人入胜,富于启迪, 5(通过本课程学习,你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提高,6(教师讲课观点是否正确、概念与原理讲解是否清晰、透彻、明白,7(教师讲课是否补充课本以外的新知识新内容并结合教学讲解做人的道理, 8(教师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是否适当,效率是否高,9(教师板书是否工整条理、用字是否规范,是否易于记笔记,示范是否准确熟练,10(教师作业布置是否适量,批改是否认真,是否经常答疑,11(教师是否按计划和课表上课,并按时上下课,12(教师讲课方法是否灵活,是否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若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如何,13(教师是否注意传授学习方法、改革教学方法及内容,注重学生的反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14(所用教材是否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编写印刷质量是否高,是否适用,教师讲课内容是否紧密结合教材,15(老师是否注意考勤,是否注意课堂纪律,16(你认为本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包括从内容到效果的总体评价如何,你认为本课程最需要改进的是哪方面,17. 意见和建议:此表由班长或学习委员选择五名同学填写,每门课程五张表。
你们的意见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与教师期待你们的公正评价。
填表日期:教师评价学生综合调查表(教师用表)院(部) 填表日期:课堂纪律学生所在作业完成出勤情课程名称任课班级优良中等差学院情况况综合评价及建议:课堂纪律学生所在作业完成出勤情课程名称任课班级学院情况况优良中等差综合评价及建议:课堂纪律学生所在作业完成出勤情课程名称任课班级学院情况况优良中等差综合评价及建议:课堂纪律学生所在作业完成出勤情课程名称任课班级优良中等差学院情况况综合评价及建议:说明:1.任课教师应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给出恰当的评价。
学生课堂参与数量统计表及报告学生课堂参与数量统计表及报告课题:圆明园的毁灭执教:李淑梅观察:玄国富、徐云红教师提问项目项目符号数量百分比共42次主动参与○34 94%被动参与☆26%集体回答·1246.8%小组合作√2100%说明:学生发言情况,分别用以下符号标记。
主动发言“○”被动发言“☆”集体作答“·”小组合作√从表格上来看,本堂课有36名学生,本节课上,老师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集体回答问题、集体朗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朗读,两次小组合作展开学习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使学生的参与面达到100%。
这节课的学生参与情况是比较好的,有 36名同学主动参与了课堂,达到100%,这个比例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很广。
从回答问题次数看:本节课学生共回答问题共46人次,其中 45人次主动回答问题,22人次参与集体回答问题,学生主动回答的意识较强,大部分同学只回答了一次或两次,有5名同学回答了4次,三名学生回答了5次,还有两名回答了6次。
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堂氛围比较活跃。
从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看:本班学生共 36人,主动发言27人,占全班人数的66%,9人(只参加了小组合作讨论)没有主动发言,占全班人数的 34%。
学生参与面较广,但老师还应注意关注个别不主动发言的孩子,在简单问题上可以指名发言。
从每个学生回答的次数看:1个学生主动回答6次问题,4人回答4次,4人回答3次,7人回答2次,15人回答1次,16人回答0次(只参与了集体作答)。
从数据和学生位置分析,教师课堂提问也应照顾到全体学生,就一个问题可以让多个学生谈体会、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关注度,提问的面要更广,关注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对于主动举手的学生要提问,对于不经常举手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同时加强被动提问,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本节课郑老师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
斯克教育量身定制小学数学辅导讲义第4讲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根据相关数据完成统计表及补画条形统计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中,每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知识点二:分段整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1.收集数据;2.分段整理(可用画“正”字的方法);3.制作统计表;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知识点三: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法: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在几个(或若干个)不相同的数中,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公式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二.精讲精炼考点 1根据相关数据完成统计表及补画条形统计图【例1】三(1)班同学选举阳光少年,每人投一票,选举记录如下:(×代表1票)(1)根据如图填一填.姓名笑笑淘气张华李明王强票数(2)一共有41人投票.(3)得票数最多的是王强.(4)淘气获得的票数占票数的.【思路分析】(1)根据题意给出的投票数量,数出来,填入统计表即可;(2)每人只投一票,把5个人的票数相加,就是这个班参加投票的人数;(3)根据统计结果,王强得票最多;(4)用淘气得票数除以总票数即可.【规范解答】解:(1)根据如图填一填.姓名笑笑淘气张华李明王强票数1163813(2)11+6+3+8+13=41(人)答:一共有41人投票.(3)13>11>8>6>3答:得票数最多的是王强.(4)6÷41=答:淘气获得的票数占票数的.故答案为:41,王强,.【名师点评】本题是简单的统计图表填充的问题,这类题目先根据题意数出数投票的数量,再由问题找出合适的数据求解.1.王叔叔买了3辆同样价格的儿童车,付给营业员1000元.他买的是哪一种?儿童玩具车儿童三轮车儿童自行车198318408先估算,然后在正确的答案旁边画“√“.【思路分析】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再根据除法的估算的方法,1000÷3≈330,由此可知,王叔叔买的是单价为318元的儿童三轮车.据此解答.【规范解答】解:1000÷3≈330(元)318元最接近330元,所以,王叔叔买的是单价为318元的儿童三轮车.【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下面是学校体育组购买球类的清单,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货物名单价数量总价篮球4个足球5个434元总计金额772元【思路分析】根据表格,已知足球的总价和足球的数量,用足球的总价除以足球的数量,即可求出足球的单价;再用两种商品的总价减去足球的总价,求出篮球的总价,然后用篮球的总价除以篮球的数量,即可求出篮球的单价.【规范解答】解:434÷5=86.8(元)772﹣434=338(元)338÷4=84.5(元)表格如下:货物名单价数量总价篮球84.54个338足球86.85个434元总计金额772元【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先读出数据,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单价=总价÷数量进行求解.3.下面是某校三年级同学最喜欢看的书籍情况统计.书籍人数/人性别科普类动漫类文学类政史类童话类男生5648162029女生2413396437(1)男生喜欢看科普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文学类书的人数最少.(2)女生喜欢看政史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动漫类类书的人数最少.(3)班上要购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想法?【思路分析】(1)比较男生喜欢每种书的人数后填空;(2)比较女生喜欢每种书的人数后填空;(3)根据男生和女生喜欢书的种类说明自己的想法即可.【规范解答】解:(1)56>48>29>20>16,男生喜欢科普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文学类书的人数最少;(2)64>39>37>24>13,女生喜欢政史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动漫类书的人数最少;(3)观察统计表可知喜欢科普类、政史类、童话类的人数比较多,多购买此类图书.故答案为:科普类;文学类;政史类;动漫类.【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从统计表中读出数据,再根据数据求解.考点 2分段整理数据【例2】买笔记本的数量和钱数的关系如下表:数量/本0123 4 567…总钱数/元0 1.53…(1)将表格补充完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再顺次连接.(2)哪个量没变?数量和总价之间成什么比例?(3)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钱?【思路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前三组数,发现每本1.5元,据此填出表格中其它空格:3本,4.5元;4本,6元;5本,7.5元;6本,9元.并且在图中描点连线.(2)单价没变.总价与数量的比值总是1.5,所以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这个比例表示的是单价.(3)从图中可以看出,9本笔记本13.5元钱.【规范解答】解:(1)表格和图形如下:数量/本0123 4 567…总钱数/元0 1.53 4.567.5 910.5…(2)单价没变.总钱数:数量=1.5(单价),所以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数量为9时,对应的总钱数为13.5元.答:买9本笔记本,需要13.5元钱.【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以及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点.1.四(1)班举行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成绩统计如下表.等级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成绩/分60以下60~6970~7980~8990~100人数正正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问题.(1)本次竞赛得分在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比最少分数段的多10人.(2)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她的成绩应该在90~100分数段内.(3)估计一下,四(1)班的平均成绩大约是B.A.60分左右B.80分左右C.90分左右【思路分析】(1)根据数据整理的方法,首先通过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然后把“正”字改为数字.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2)因为成绩在90~100分的是10人,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所以她的成绩应该在90~100分数段内.(3)四(1)班的成绩在60以下的有2人、60~69分的有3人、70~79分的有12人、80~89分的有9人、90~100分的有10人,由此可知:平均成绩是80分左右.【规范解答】解:(1)12>10>9>3>2;12﹣2=10(人);答:本次竞赛得分在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比最少分数段的多10人.(2)因为成绩在90~100分的是10人,小红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0位,所以她的成绩应该在90~100分数段内.(3)四(1)班的成绩在60以下的有2人、60~69分的有3人、70~79分的有12人、80~89分的有9人、90~100分的有10人,由此可知:平均成绩是80分左右.故答案为:70~70、10;90~100;B.【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及应用,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个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张老师买了9盒水彩笔、30张绘画纸和4块画板,水彩笔每盒13元,绘画纸每张4元,画板每块23元.(只填表,不解答)水彩笔盒每盒13元绘画纸张每张4元画板块每块23元【思路分析】根据统计表的绘制方法,首先进行数据整理,然后把根据整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即可.据此解答.【规范解答】解:张老师买了9盒水彩笔、30张绘画纸和4块画板,水彩笔每盒13元,绘画纸每张4元,画板每块23元.(只填表,不解答)水彩笔9盒每盒13元绘画纸30张每张4元画板4块每块23 元故答案为:9、13;30、4;4、23.【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作用,以及统计表的绘制方法及应用.3.小华收集了自己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序号成绩/个序号成绩/个序号成绩/个序号成绩/个1425389191323224633102814493327351136152541684612401634(1)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最好成绩是多少?最差成绩呢?这两个成绩相差多少?(2)成绩在40个或40个以上为优秀,21个以下不及格,有多少人的成绩达到优秀?有多少人不及格?【思路分析】(1)这16个成绩没有相同的,最好成绩是49,最差成绩是16,求出二者之差就是这两个成绩之差.(2)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成绩在40个或40个以上的有4人,即4人优秀;21个以下的2人,即不及格的2人.【规范解答】解:(1)49﹣16=33(下)答: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最好成绩是49下,最差成绩是16下,这两个成绩相差33下.(2)答:有4人的成绩达到优秀,有2人不及格.【名师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统计表获取作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考点 3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例3】如图是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1)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2)平均每天卖出牛奶多少箱?【思路分析】(1)根据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可得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2)首先把每天卖的牛奶数量求和,然后再除以7,求出平均每天卖出牛奶多少箱即可.【规范解答】解:根据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可得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2)(60+50+80+70+90+90+120)÷7=560÷7=80(箱)答:平均每天卖出牛奶80箱.故答案为:二、日.【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从简单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并利用它解题的能力.1.三年级二班参加课外小组人数统计图如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参加课外小组?【思路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一组有7人参加;二组有5人参加;三组有9人参加;四组有7人参加;将四个组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相加然后再除以4即可得到答案.【规范解答】解:由条形统计图可知,一组有7人参加;二组有5人参加;三组有9人参加;四组有7人参加;(7+5+9+7)÷4=28÷4,=7(人).答:平均每组有7人参加课外小组.【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条形统计图,然后再根据从统计图中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计算即可.2.仔细读图,完成练习.(1)认真阅读统计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最少写两条)(2)平均每个年级捐赠多少件物品?【思路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写出相关的信息,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实际即可;(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知三个年级分别捐赠物品多少件,然后将三个年级捐赠的物品数相加,再除以3即可得到平均每个年级捐赠多少件物品.【规范解答】解:(1)第一条信息:六年级捐赠物品最多;第二条信息:四年级捐赠物品最少;(2)(25+35+48)÷3=(60+48)÷3=108÷3=36(件)答:平均每个年级捐赠36件物品.【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以一当五(或以上)的条形统计图,明确题意,从统计图表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实验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如下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年级人数性别男生18263022女生15182526根据上表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①平均每个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男生有多少人?②三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一年级参加的人数最少.【思路分析】根据统计表中数据,按照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完成条形统计图.①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一至四年级的男生人数除以4即可.②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规范解答】解:作图如下:①(18+26+30+22)÷4=96÷4=24(人);答:平均每个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男生有24人.②18+15=33(人)26+18=44(人)30+25=55(人)22+26=48(人)55>48>44>33答:三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一年级参加的人数最少.故答案为:三、一.【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三.巩固提升一.选择题(共6小题)1.王叔叔想统计一下最近一周的股票走势,应选用()比较好.A.单式统计表B.折线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复式统计表【思路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要表示一周的股票走势,应选用折线统计图.【规范解答】解:因为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所以王叔叔想统计一下最近一周的股票走势,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好.故选:B.【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统计图的分类以及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作用.2.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A.B.【思路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判断.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据此判断即可.【规范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所以,要反应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选折线统计图最为合适.故选:A.【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各种统计图的特点.3.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B选项的数值大约是()比较合理.A.7B.10C.15D.17【思路分析】根据已知的条形所标注的数据及它们之间的高度之比或差即可看出B选项的数值大约是多少.【规范解答】解:B选项直条的高度大约是D的一半,大约是10比较合理.故选:B.【名师点评】根据A、B、C、D、E各直条的高度及它们之间的差或比即可确定选项B直条所表示的数据.4.观察下面的条形统计图,下面对图的分析正确的话有()句.从以上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1)六月份产量最少;(2)五月份产量最多;(3)上半年总产量是20500台.A.1B.2C.3D.0【思路分析】由条形的高低可以看到产量,条形最高的产量最高;条形最矮的产量最少,据此判断(1)(2);把六个月的产量相加,判断(3).【规范解答】解:由条形的高低可以看到产量,可以发现五月份的条形最高所以产量最高;六月份的条形最矮所以产量最少,所以(1)(2)正确;上半年的产量有3500+3000+4000+3000+5000+2000=6500+4000+3000+5000+2000=20500(台),上半年总产量是20500台,(3)正确,所以条形统计图的分析正确的话有3句.故选:C.【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先从条形统计图中读出数据,再根据问题找到合适的数据进行解答.5.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思路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规范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6.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139138143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刘玉的身高最高B.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赵兰最矮【思路分析】根据统计表可知本题统计的是学生的身高,可把这几个同学的身高进行比较,可知谁最高,谁最低,据此解答.【规范解答】解:143>142>141>139>138,所以刘玉的身高最高,赵兰的身高最矮.所以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不一定.故选:B.【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6小题)7.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10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12格.【思路分析】因为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10人,可以求得条形高与数据比为1:10,则可求出数据l20人的条形高.【规范解答】解:用2格表示20人,可以求得条形高与数据比为2:20=1:10,则可求出表示数据l20人的条形高为120÷10=12(格);故答案为:10;12格.【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8.王叔叔元旦乘火车从郑州出里程千米发去旅行,途经徐州、南京,最后到达无锡.结合图、表回答问题:里程/千米郑州﹣﹣﹣徐州349徐州﹣﹣﹣南京348南京﹣﹣﹣无锡301①徐州到无锡的里程是649千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计算.)②火车从郑州出发,平均每时行驶95千米,行驶7时后,距离南京最近.【思路分析】根据图意,①徐州到无锡的里程=徐州南京的路程+南京无锡的路程,即348+301=649千米;②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7小时行驶的路程,再作比较即可完成填空.【规范解答】解:①348+301=649(千米)答:徐州到无锡的里程是469千米.②95×7=665(千米)665﹣349=316(千米)316<348答:火车从郑州出发,平均每时行驶95千米,行驶7时后经过徐州,距离南京最近.故答案为:649,南京.【名师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意,结合统计表完成填空即可.9.周叔叔是一名司机,下表是他一周行驶的里程表读数.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60千米350千米555千米745千米758千米他周四一天行驶190千米,他周二~周五一共行驶598千米.【思路分析】根据题意,读懂统计表:第一行是周叔叔行驶的时间,第二行是对应行驶的里程表读数.完成填空即可.【规范解答】解:(1)他周四一天行驶:745﹣555=190(千米),(2)758﹣160=598(千米)故答案为:190,598.【名师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表进而完成填空.10.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10人,照这样计算,6格表示60人,要表示120人需要画12格.【思路分析】因为用2格表示20人,则平均每格表示20÷2=10人,用每格表示的人数乘6即得6格表示多少人,用人数120除以每格表示的人数即得需要的格数;据此解答.【规范解答】解:20÷2=10(人)10×6=60(人)120÷10=12(格)答:平均每格表示10人,照这样计算,6格表示60人,要表示120人需要画12格.故答案为:10,60,12.【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11.六年级的张华同学统计了我市今年9月22日﹣24日的气温情况,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复式条形统计图.(1)从22日至24日,最高气温下降了12℃.(2)温差(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最大的是9月22日,温差最小的是9月23日.【思路分析】(1)22日到24日的最高气温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用22日的最高气温减24日的最高气温.(2)用每天的最高气温闰最低气温就是当于的温差,求出各天的温差,通过比较即可得知.【规范解答】解:(1)35﹣23=12(℃)答:从22日至24日,最高气温下降了12℃.(2)35﹣26=9(℃)26﹣20=6(℃)23﹣15═8(℃)答:温差(最大的是9月22日,温差最小的是9月23日.故答案为:12,22,23.【名师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2.如图是甲、乙、丙三队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用时间的统计图.(1)乙队与丙队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5:4.(2)如果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天.【思路分析】(1)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依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计算出各自的工作效率,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求解.(2)用工作量“1”除以甲、乙的工作效率之和,即可进行解答.【规范解答】解:如图所示:(1)(1÷20):(1÷25)=:=5:4;(2)1÷(+)=1÷=(天);故答案为:5:4;.【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从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灵活应用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一关系解决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3.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判断对错)【思路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规范解答】解: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能够比较数量的多少;所以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表示90万吨,那么用4厘米表示180万吨.√(判断对错)【思路分析】先求出1厘米代表多少吨,用180吨除以4厘米代表的吨数就是180吨应画的长度.【规范解答】解:90÷2=45(万吨);180÷45=4(厘米);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本题先求出不变的单一量,然后再根据这个单一量求解.15.统计表与统计图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知识.×.(判断对错)【思路分析】统计表和统计图都是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用统计表的数据也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并且用统计图表示比用统计表更直观.据此判断.【规范解答】解:由分析得:统计表和统计图多少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因此,统计表与统计图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知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及应用.16.统计表可以看出数量多少,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哪种数量多,哪种数量少.×.(判断对错)【思路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规范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只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所以“统计表可以看出数量多少,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哪种数量多,哪种数量少,”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7.条形统计图一定比统计表好.×(判断对错)【思路分析】虽然条形统计图更直观、形象,但是有的时候制作统计表更快捷方便,由此判断.【规范解答】解:条形统计图更直观、形象,制作统计表更快捷方便,没有具体的应用,不能说哪一个更好.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名师点评】统计表、统计图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根据具体的情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统计.四.操作题(共3小题)18.育英小学六(2)班同学开展回收易拉罐的活动,并制成了如下统计图.(1)3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8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2)2月到8月一共回收易拉罐280个.【思路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发现:表示回收易拉罐个数的条形3月份最矮,所以3月份回收易拉罐个数最少;8月份条形最高,所以8月份回收易拉罐个数最多.(2)把2到8月各月回收易拉罐的个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回收的易拉罐个数.【规范解答】解:(1)3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8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2)30+25+35+40+45+50+55=280(个)答:2月到8月一共回收易拉罐280个.故答案为:3;8;280.【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关键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做题.19.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今年第一季度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123甲12010080乙90120150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个格子可以代表20箱,以及表示甲乙品牌的图例,据此依据表中所给的数据,即可完成统计图的绘制.【规范解答】解:绘图如下:【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统计图中每个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再根据已知的数据进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即可解答.20.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汽车厂2017年生产汽车数量统计表2018年1月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客车1500160013501750卡车24001900200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