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6
浅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一、资金管理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使得资金的流动更加便捷。
通过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无需携带大量的现金以及银行卡。
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也对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流动更加频繁、直接,商业银行需要更加灵活地进行资金调配,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
而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商业银行也需要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管理,避免出现资金风险。
二、支付手续费第三方支付通常会从商户的交易金额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一手续费成为了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收入来源。
对商户来说,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但对商业银行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许多商业银行纷纷与第三方支付合作,提供支付接口和结算服务,从中获得相应的手续费。
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进一步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三、风控与安全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普及,支付安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并防范各种欺诈风险。
在这一点上,商业银行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提供更加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安全技术支持,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共同保障客户的支付安全。
四、创新服务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催生了许多创新的金融服务。
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P2P理财、互联网借贷等金融产品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上的新宠。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结合其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出更加多样化、创新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五、数字化转型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普及,人们的支付习惯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数字化支付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这一趋势下,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数字化转型,构建更加便捷的线上支付体系,提升用户体验。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数字化支付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商户,实现自身的业务增长。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对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 引言1.1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
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其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线下支付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额持续增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利的支付方式,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支付渠道。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
传统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客户流失、收入下降等挑战。
与此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在不断壮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展支付场景,与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商业银行需要认识到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对其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冲击,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1.2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来自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压力和服务升级需求。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而不再依赖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方式。
这种转变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留住客户和吸引新客户。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消费者对于支付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享受更加便捷、快速和安全的支付体验。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升级自身服务,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适应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服务,保持竞争力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在面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时,商业银行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2. 正文2.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第三方支付的兴起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随着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不断涌现,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资金交易,而无需依赖传统的银行卡或现金支付方式。
这使得商业银行在支付服务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Qiye Keji Yu Fazhan1第三方支付1.1第三方支付概念第三方支付是指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金融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签订协议对接,以中介的形式为用户提供网络交易的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打破了原有的货钱相交的模式,买方挑选加购心仪的商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注册的账户进行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到账货款,通知卖家发货,卖家发货后,买方收到商品进行验收,确认收货后,第三方支付将货款转至卖家账户。
1.2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1.2.1用户多,交易规模大2003年阿里巴巴集团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2004年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独立出来,至此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过去人们用银行卡进行支付交易,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兴起,银行卡使用相对的烦琐,人们逐渐摒弃银行卡而选择第三方支付方式。
截至2020年,支付宝的月活用户量已增至8.7亿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640335.5亿元,支付宝、腾讯金融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8.44%、33.59%和7.19%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1]。
1.2.2业务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第三方支付结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现已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支付、转账、结账业务。
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进行网购、水、电、煤、通信等缴费,只要实体店里有微信或者支付宝的二维码,客户都可以线下扫码支付。
多种生活App 与支付宝、微信合作,如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
(2)网络借贷业务。
2015年4月,支付宝推出“蚂蚁花呗”,“蚂蚁花呗”服务实质就是支付宝给消费者提供的一笔小额借贷用于淘宝天猫平台购物。
用户可以自己申请调节一定的额度,实现当月买,下月还。
不仅如此,“蚂蚁花呗”还可以分期付款,支付宝会收取小额的利息。
此外,支付宝还推出了“蚂蚁借呗”,根据用户不同的芝麻信用分数,支付宝给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额度,用户可以随借随还,相对于“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可以把资金提现到“余额”项里,用户的资金调配更加灵活。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方支付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分析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这种变革。
本文将概述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阐述其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
接着,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和特点,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代理收付、银行卡业务等中间业务的具体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客户关系、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影响,揭示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市场逻辑。
本文还将探讨商业银行在面对第三方支付冲击时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提出商业银行应如何调整业务结构、优化服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以应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
本文还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和互联网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便捷、安全、高效的特性,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和商家,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移动支付领域,其便捷性和普及性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完成交易。
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如二维码支付、NFC支付、声波支付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和商家的多样化需求。
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竞争并存: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其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院系: 金融系专业: 金融学班级:姓名:朱芸学号:指导教师:起迄日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模式,在交易规模方面产生了快速的增长,而且已经形成了六个主要发展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金融互联网服务,众筹融资和数字货币。
其实,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客户流失、存款流失的挑战。
不仅是商业银行,许多传统的金融机构正处于需要改革的时期,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压力下。
互联网公司借助网络平台,为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贷款、理财等个性化的金融业务,这也意味着金融业和互联网产业之间存在着业务重叠的部分。
因此本文主要就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影响2The impact of third party payment on profitability ofcommercial bank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third-party payment model, has produced a rapid growth in the scale of transactions, and has formed six major development models: third-party payment, P2P network lending, Internet money funds, financial Internet services, crowdsourcing financing and digital money. In fac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not only bring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makes commercial banks face the challenges of customer loss and deposit loss. Not only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many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in need of reform, especially under the pressure of Internet finance.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platform, Internet companies provide more and more financial consumers with professional loan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other personalized financial services, which also means that there is a business overlap betwee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Internet industr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and degree of influence between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and commercial banks..Key words:Internet finance; third party payment; influence3目录摘要 (2)1绪论 (5)1.1研究背景 (5)1.2选题意义 (6)1.3本文研究思路 (6)2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6)3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7)3.1低成本性 (7)3.2方便 (7)3.3安全性高 (8)4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有利影响 (8)4.1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调整 (8)4.2促进我国银行改革创新 (8)4.3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格局 (8)5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 (9)5.1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9)5.2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业务的影响 (9)5.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影响,手续费收入减少 (10)5.4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 (10)6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建议与对策 (10)6.1注重客户体验,转变经营方式 (10)6.2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升综合服务 (11)6.3构建支付结算平台,拓展银行优势业务 (11)6.4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 (12)7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谢辞 (14)4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它正快速的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第三方支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也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和用户体验,使得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完成支付交易。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商家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营销服务,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包括业务结构、客户群体、盈利模式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第三方支付带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第三方支付概述及发展现状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具备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等支付清算组织进行对接,为交易双方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网络支付服务。
在支付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扮演着中介的角色,确保交易资金的安全和透明流转。
其服务范围涵盖了线上购物、线下消费、跨境支付等多个领域,为广大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支付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第三方支付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支付场景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线上购物扩展到线下餐饮、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体验。
支付技术不断创新,如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生物识别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不断涌现,进一步提升了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Financial View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1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冀国欣 王麒瑞 莫凡玉 唐小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山东烟台 264670一、第三方支付现状(一)运营模式1.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
在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平台仅为用户提供支付系统解决方案与支付服务。
平台在网上交易中独立第三方支付中扮演支付网关的角色。
但与纯网关公司不同,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了虚拟账户,而虚拟账户可用于收集接受平台服务的商家信息。
在此基础之上,独立第三方支付系统平台便可以以所收集的商家信息为依据,提供支付方式结算管理功能以外的其他增值服务。
汇付天下、拉卡拉便是该种运营模式。
B2B与B2C市场是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要市场。
与担保支付企业相比,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更加灵活。
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能够推出个性化的支付方案,方便资金周转,使消费者得到便捷的支付体验。
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线上业务规模小,线下业务规模较大,中国银行的手续费分成以及为客户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取得的收入是平台收益的重要来源。
图1 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摘要: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金融机制不断完善,使第三方移动支付得以迅猛发展。
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的规模受到重大影响。
这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又使其发展道路上充满了新的机遇。
如何在保证自己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创新等措施来应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第三方支付是当下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此背景之下,两者达成良好的竞合关系,才能最终实现共赢,使客户的资金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并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利益。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29-0113-03[24]李树斌,何云,郭明晶.信息披露质量、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23):161-164.[25]张嘉望,彭晖,李博阳.地方政府行为、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财贸经济,2019,40(07):20-35.[26]毕晓方,姜宝强.财务松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4):83-90.[27]顾群,翟淑萍,苑泽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R&D投资效率关系研究[J].经济经纬,2012(05):77-81.[28]Martin Hoeg,Michael Gibbertand,David Mazursky.Financial constraints in innovation projects: When is less more[J].Research Policy,2008,37:1382-1391.[29]路春城,吕慧.政府补贴、融资约束与制造业研发投入[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35(04):17-27.[30]何丹.融资约束、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经验证据[J].科技与管理,2015,17(05):76-82.[31]Hovakimian G,Titman S.Corporate Investment with Financial Constrains:Sensitivity of Investment to Funds from Voluntary Asset Sales[R].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2003(38).[32]许敏,朱伶俐,方祯.融资约束、R&D投入与中小企业绩效[J].财会月刊,2017(30):37-43.[33]魏文君,吴蒙.内部控制、融资约束与公司绩效[J].会计之友,2019(21):53-58.作者简介:1.唐洋,天津商业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与成本管理。
目录一、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对比(一)第三方支付相对于银行的优势 (3)(二)银行相对于第三方支付的优势 (4)二、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和促进(一)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4)(二)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务的促进 (5)三、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一)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通可以确认买家的支付能力,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担保 (5)(二)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6)(三)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业务进行结算 (6)四、总结 (6)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关系分析摘要:随着人们在网上消费的日趋活跃,第三方支付交易额成倍增加。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与完善,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业务的重叠面也越来越大。
第三方支付方式对银行交易产生的影响逐步显现,本文通过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以及二者在发展中的关系,提出二者只有确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才能获得双赢,才能加速整个电子商务的成熟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银行共赢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国内的迅速发展,网购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并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网购的繁荣促进了网上支付业务的诞生和发展,于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
根据易观国际产业数据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蓝皮书》显示,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年度交易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成为中国金融支付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底层支撑力量和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发展是否威胁到了银行?第三方支付的做大做强对银行业务的发展来说到底是有力的推力还是强大的阻力?笔者将就以下几点对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对比(一)第三方支付相对于银行的优势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达到2482亿元。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中,支付宝市场份额在2010年第三季度进一步扩大,占比达到50.03%,继续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财付通、快钱分别以20.27%和6.1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三位;而汇付天下以6.05%的市场份额居第四位。
移动支付对银行业务模式的冲击与变革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务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变革。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移动支付对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手机支付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现金交易和银行卡支付方式。
通过手机支付,用户不仅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日常消费,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和福利。
这种崭新的支付方式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
二、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1.资金流向的改变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依赖于用户的存款和贷款,而移动支付则将部分资金流向从银行转移到了第三方支付机构。
用户可以直接将资金储存在支付宝等平台上,而不再需要通过银行进行储蓄。
这给银行的存款业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支付结算方式的变革传统银行业务中,支付结算主要依赖于银行间的网络和系统,而移动支付则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进行结算,使得支付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因此,银行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支付结算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对银行业务模式的变革1.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移动支付的兴起催生了各种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银行需要借助移动支付的平台,推出更加创新和便捷的金融产品,以吸引用户和提高竞争力。
例如,推出线上贷款、移动理财等产品,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2.整合金融资源为了应对移动支付的冲击,银行需要整合金融资源,建立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关系。
通过合作,银行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网络和技术优势,提升自己的支付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移动支付的优势移动支付相比传统支付方式的优势在于便捷、安全和即时。
用户只需要打开手机应用,就可以完成支付,无需携带现金或刷卡。
同时,移动支付采用了多层加密和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保障了用户交易的安全性。
此外,移动支付的交易几乎是实时完成的,无需等待,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五、挑战与机遇1.安全问题移动支付的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焦点。
浅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产生了直接冲击。
传统商业银行作为支付结算的中心,依靠着银行卡和POS机进行资金交易的清算和结算。
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使得线上支付和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主流,导致了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受到了挑战。
许多人选择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日常消费和资金交易,而不再依赖传统的银行卡和POS机,这就直接削减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量。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相比于传统银行存款,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余额宝、零钱通等货币基金产品,具有收益高、灵活性强等优势,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资金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而非传统的商业银行。
这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和存款利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第三方支付还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方式。
传统的商业银行依靠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从而实现资金的流动和盈利。
而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自身的资金管理产品,可以将用户的闲置资金投资起来,获取更高的收益。
这也就意味着,第三方支付通过改变资金流动的方式,使得一部分资金流失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和盈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的快捷便利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支付和转账,不再受制于传统的银行工作时间和地点限制。
这种便捷性吸引了大量用户选择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交易,从而间接提升了商业银行的业务量。
第三方支付的风控能力也促进了整个支付体系的完善。
第三方支付平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用户的支付习惯和行为特征,从而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这种风控能力的提升也使得整个支付体系更加健康和安全,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理论探讨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在中国,第三方在线支付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兴起,目前,在线支付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新热点。
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3.8万亿,环比一季度增长12%。
其中PO S收单和互联网支付两类业务的交易规模分别为2.23万亿和1.34万亿,与一季度相比分别增长11%和7%,是目前各类支付业务中占比最大的两类。
易观研究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在结束了一季度多个支付服务细分市场的交易低迷后,二季度交易开始增长,与此同时,快钱、通联等第三方支付厂商继续加大对银行卡收单市场的拓展力度,移动支付市场的新产品和应用继续增加。
据统计,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42.4%、17.9%和7.3%占据非金融支付行业综合支付业务的前三位。
市场占比前3家的厂商在整个综合支付市场中的占比达到67.6%,与上季度相比下降2.1%,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
快钱凭借在POS收单市场的快速拓展,交易规模增长继续呈现较快增长位于第四位。
2013年6月13日由阿里巴巴开发上线的余额宝,又一次冲击了银行业。
现在余额宝只有一款货币基金产品,但是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三方公司加入,而其在基金代销手续费和盈利能力方面的优势将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更多挑战。
截止2013年11月14日,余额宝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开户数近3000万户,成为中国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破千亿元的基金。
创新活跃的第三方支付已覆盖包括航空、保险、教育、服装、美容在内的近20个传统行业,不仅提高了传统产业的运行效率,改善了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挤压着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市场空间。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扩展,对银行支付结算市场份额进行抢占,替代了大量中间业务。
第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与银行相同或相近的服务,对银行的结算、代理收付等中间业务以及电子银行等中间业务形成了明显的挤占效应。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以支付宝、财付通等App 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已经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2015年一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互联网交易规模达到24308.8亿元,同比增长29.8%,环比增长3.4%,而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则达到28292亿元,环比增长5.18%。
据腾讯2016年二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微信和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06亿,同比增长34%,微信支付用户数则达到4亿,财付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第三方支付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
本文从第三方支付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应对策略。
一、第三方支付概述第三方支付,是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通过与商业银行签约,完成资金流从顾客、商业银行网关、商家之间的传送,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平台。
其最初的功能主要是提供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中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支付服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第三方支付开始出现了银行卡收单(线下收单)、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等业务。
第三方支付具有以下特点:1.简单、便捷。
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或者移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其提供的主要功能是支付功能,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臃肿的界面,第三方支付界面往往相对简单、明了。
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通常连接了多家主流商业银行,为消费者提供统一的入口,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不必关心银行卡的限制。
2.安全性相对较高。
由于支付平台的中介性质,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安全性也高度重视,采用多种手段保障交易安全。
以支付宝为例,对所有使用支付宝的用户采用了身份实名认证和银行卡认证两种模式。
除此之外,支付宝还采用了先进的128位加密算法、数字证书、银行卡联名服务、手机绑定、风险实时监控等诸多措施。
但是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差距性,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是一种相对安全。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第三方移动支付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
第三方移动支付是指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支付服务的一种新型支付形式。
与传统的银行卡支付相比,第三方移动支付有着更加便捷、快速、简单的特点,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然而,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第三方移动支付也在不断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
首先,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之一是引入新的竞争对手。
传统的商业银行是国内支付行业的主体,掌握着支付市场的主导权。
然而,由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入了这个领域,并且逐渐占有了市场份额。
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通常具有更快、更灵活的服务模式,并且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
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海量用户资源,逐渐发展壮大,从而与商业银行产生了不同寻常的竞争。
这种竞争不仅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收入,还会直接冲击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其次,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之二是拓展了支付市场的服务形态。
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支付市场呈现出一种高度分散的局面,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
例如,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扫码、声波、NFC等多种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支付,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渠道支付服务。
这种多元化的服务形态,虽然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空间。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整合金融全渠道的服务和线上、线下的支付产品,从而扩展银行中心的业务范畴,形成新的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三,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之三是加大了支付风险挑战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压力。
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支付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不少用户来说,支付风险是他们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时最为担忧的问题。
这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如何保障支付交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和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1. 支付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不需要银行卡也能完成支付,降低了人们的支付门槛。
相比之下,传统的银行支付系统可能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较高的手续费。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2. 资金存管:第三方支付平台将用户资金存放在第三方账户中,这意味着用户的资金不再通过银行进行存管。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一部分用户选择将资金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中,而非银行。
3. 贷款和融资: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对商家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商家提供贷款和融资服务。
传统上,商业银行是主要的贷款和融资提供者。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使得商家能够更方便地获得资金支持,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和融资业务构成了一定的竞争。
4. 理财产品: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了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
一些用户选择将资金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理财产品中,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这直接挤压了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
5. 数据和技术: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对用户支付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相比之下,商业银行的数据和技术能力可能相对较弱,这给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和创新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6. 服务创新: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和产品创新,加快了金融科技的发展。
商业银行在面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时,也不得不加快创新步伐,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商业银行需要认识到这种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业务转型,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创新需求。
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关监管政策,平衡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商业银行的竞争关系,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第三方支付对中国建设银行盈利的影响实证分析张冉冉(南京财经大学ꎬ江苏南京210023)摘㊀要: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其与银行的冲突越来越明显ꎬ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冲击ꎮ论文研究探索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ꎬ以寻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下得以立足的改进方法ꎮ研究中采取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ꎬ以建设银行为例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VAR模型ꎬ分析第三方支付对中国建设银行盈利的影响ꎮ并研究表明ꎬ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对中国建设银行的盈利具有负面的影响ꎬ其中对商业银行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有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ꎬ对利息净收入的负面影响较不显著ꎮ关键词:商业银行ꎻ第三方支付平台ꎻ回归分析ꎻVAR模型中图分类号:F832.33+F713.361.3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21)25-0140-03Anempiricalanalysisoftheimpactofthird-partypaymentontheprofitabilityofChinaConstructionBankZhangRanran(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ꎬNanjingꎬJiangsuꎬ210023)Abstract:Inrecentyearsꎬtherapiddevelopmentofthethird-partypaymentplatformmakestheconflictbetweenthethird-partypay ̄mentplatformandbanksmoreandmoreobviousꎬwhichhasbroughtimpacttocommercialbanks.Thereforeꎬthisstudyexplorestheimpactofthird-partypaymentoncommercialbanksꎬinordertoseektheimprovementmethodsofcommercialbanksintherapiddevelopmentofInternetfinance.Intheresearchꎬthemethodofcombiningtheoryandempiricalanalysisisadopted.TakingChinaConstructionBankasanexampleꎬtheempiricalanalysisofthethird-partypaymentontheprofitofChinaConstructionBankiscarriedoutꎬandtheunitarylinearre ̄gressionmodelandVARmodelareestablishedforanalysis.Theresearchshowsthatthedevelopmentofthethird-partypaymentplatformhasanegativeimpactontheprofitabilityofChinaConstructionBankꎬwhichhasamoresignificantnegativeimpactonthecommissionandhandlingfeeincomeofcommercialbanksꎬandalesssignificantnegativeimpactonthenetinterestincome.Keywords:commercialbankꎻthird-partypaymentplatformꎻregressionanalysisꎻVARmodel一㊁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1月13日ꎬ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一项支付领域的新规定ꎬ表明备付金的存管开始由央行进行接盘ꎬ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会直接损失将近11%的收益ꎮ2018年3月网联紧接着下发42号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网联渠道ꎬ这意味着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接联系都将被完全切断ꎬ而在此之后银行不会再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单独直接的代扣通道ꎮ以往使用支付宝㊁微信续费业务时从银行卡直接扣款的情形将不复存在ꎮ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明显ꎮ从理论意义上来讲ꎬ研究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规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今后有关商业银行的理论研究具有启发意义ꎮ金融体系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核心所在ꎬ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首位的是商业银行ꎬ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ꎬ存在竞争是不可避免的ꎻ同时ꎬ从实践意义上来说ꎬ研究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个新兴竞争者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可以直观地反映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所起的正向或负向作用ꎬ同时可以根据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改进措施ꎮ由于第三方支付从出现到发展的时间并不长ꎬ在样本容量的限制下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ꎮ因此ꎬ论文将采用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ꎬ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定量地刻画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ꎮ二㊁实证分析(一)研究假设在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形下ꎬ商业银行的业务将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ꎬ这些负面影响将会表现在041 作者简介:张冉冉ꎬ女ꎬ浙江湖州人ꎬ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金融数学ꎮ金融观察Һ㊀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上ꎮ故论文用建设银行的利息净收入㊁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这两个变量代表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ꎬ用第三方支付交易额代表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规模ꎬ提出假设: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有负面影响ꎮ(二)变量选择模型选用第三方支付交易额(TP)为解释变量ꎬ选用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JI)㊁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FE)为被解释变量ꎬ建立模型进行研究ꎮ(三)数据来源与说明由于 第三方支付 这个概念在2005年才由马云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ꎬ因此为了保障数据的可获得性ꎬ采取的研究数据为2006年至2018年13年的建设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年度数据ꎬ其中用第三方支付的年度交易额表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规模ꎬ用建设银行的利息净收入㊁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表示商业银行的盈利情况ꎮ数据来源于易观智库ꎬ中国人民银行官网ꎬIResearch艾瑞咨询ꎬ中国建设银行年报ꎮ其中银行盈利(SY)为利息净收入与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之和ꎮ在实证分析中为了防止异方差的出现ꎬ增加数据的平稳性和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ꎬ模型中变量都采取对数形式ꎮ(四)实证分析1.模型建立模型中设X=lnTP为自变量ꎬ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额表示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规模ꎬ取其对数形式避免异方差性ꎻ设Y=lnSY为因变量ꎬ其中银行盈利用银行净利息收入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之和表示ꎬ同样取它们的和的对数形式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ꎬβ1㊁β2代表模型的回归系数ꎬμ代表随机扰动项ꎮ根据选择的解释变量ꎬ建立回归模型:Y=β1+β2X+μ2.相关图形为了初步分析银行盈利(SY)㊁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额(TP)之间的关系ꎬ避免数据的剧烈扰动和异方差的出现ꎬ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后ꎬ作以lnSY为横坐标㊁以lnTP为纵坐标的散点图ꎮ如图1所示ꎮ图1㊀第三方支付交易与商业银行收益的散点图由散点图可知ꎬ散点呈现出一种线性分布ꎬ可以由此判定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ꎬ第三方平台交易额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的ꎮ3.回归结果表1㊀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6.6424060.14797444.889140.0000lnTP0.1527220.01363711.198860.0000R-squared0.919363Meandependentvar8.249602AdjustedR-squared0.912033S.D.dependentvar0.438289续表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S.E.ofregression0.129993Akaikeinfocriterion-1.102031Sumsquaredresid0.185881Schwarzcriterion-1.015115Loglikelihood9.163199Hannan-Quinncriter-1.119896F-statistic125.4145Durbin-Watsonstat0.798976Prob(F-statistic)0.000000㊀注:DependentVariable:lnSY㊀Method:LeastSquares㊀Sample:20062018㊀Includedobservations:13根据表1的回归结果ꎬ建设银行Y=lnSY的回归方程可改写为:Y=6.6424+0.1527X(0.1480)㊀(0.0136)t=(44.8891)㊀(11.1989)R2=0.9194㊀调整后的R2=0.912F=125.4145n=134.模型检验样本的可决系数及调整后的可决系数分别为0.9194和0.912ꎬ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ꎮ在进行F检验时ꎬ针对H0:β2=0ꎬ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ꎬ可以从F分布表中查出ꎬ自由度为k-1=1和n-k=11的临界值Fα(1ꎬ11)=4.84ꎮ由表1可以观察得到F=125.4145>Fα(1ꎬ11)=4.84ꎬ应当拒绝原假设H0:β2=0ꎬ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显著ꎬ即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有显著的影响ꎮt检验时ꎬ分别针对H0:βj=0(j=1ꎬ2)ꎬ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ꎬ查表可得ꎬ自由度为n-k=11临界值t0.025(n-k)=2.201ꎮ由表1可知ꎬ与β1㊁β2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44.8891㊁11.1989ꎬ绝对值均大于t0.025(n-k)=2.201ꎬ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ꎬ分别都应当拒绝原假设ꎬ即在假设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ꎬ解释变量X对被解释变量Y有显著的影响ꎮ5.VAR模型检验(1)单位根检验选用平稳序列分析变量之间短期的互动关系ꎬ在VAR模型中进行进一步分析ꎮ运用ADF检验法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ꎬ变量lnFE㊁lnJI㊁lnTP㊁lnSY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ꎬ但这些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ꎬ故这些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ꎬ即变量DlnFE㊁DlnJI㊁DlnSY㊁DlnTP为平稳序列ꎮ(2)确定滞后阶数表2给出了0~2阶VAR模型的LR㊁FPE㊁AIC㊁SC㊁HQ的值ꎬ产生并以 ∗ 标记出依据相应准则选择出来的滞后阶数ꎮ超过一半的准则选出的阶数为2ꎬ因此ꎬ可以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定为2ꎮ表2㊀滞后阶数结果LagLogLLRFPEAICSCHQ028.40566NA∗1.25ˑ10-6-5.081132-4.990356-5.180712136.9556010.25993157ˑ10-6-4.991120-4.628018-5.389442253.326919.8227898.52ˑ10-7∗-6.465383∗-5.829954∗-7.162446∗㊀㊀(3)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经过参数检验和模型检验ꎬ得出对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结果ꎮ由图2可得知ꎬVAR模型的单位根全部落在单位圆内部ꎬ且所有根的模都位于0.6至0.8范围内ꎬ都小于1ꎬ这141都说明建立的VAR模型是稳定的ꎮ图2㊀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4)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是一种用于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原因的方法ꎬ即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额与银行净利息收入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之和是否互为因果关系ꎮ只有在两个变量x与y互为因果关系时ꎬVAR模型才有效ꎮ检验X对Y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零假设是H0:βj=0(j=1ꎬ2)ꎬ即变量X不是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ꎬ检验时使用F统计量ꎬ其中F统计量的计算公式如下:F=(SSRR-SSRU)/mSSRU/[n-(s+m)]~F[mꎬn-(s+m)]表3㊀格兰杰因果检验原假设ObsF-StatisticProb.DlnFE不是DlnTP的格兰杰原因100.173510.8456DlnTP不是DlnFE的格兰杰原因106.074600.0459DlnJL不是DlnTP的格兰杰原因100.530740.6180DlnTP不是DlnJL的格兰杰原因100.266430.7763DlnJL不是DlnFE的格兰杰原因100.759620.5151DlnFE不是DlnJL的格兰杰原因102.501810.1766㊀注:Sample:20062018㊀Lags:2由表3可见ꎬ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ꎬDlnTP不是DlnFE的格兰杰原因ꎬ拒绝原假设ꎬ0.0459小于0.05ꎬDlnTP是DlnFE的格兰杰原因ꎻDlnFE不是DlnTP的格兰杰原因ꎬ接受原假设ꎬ0.8456大于0.05ꎬDlnFE不是DlnTP的格兰杰原因ꎮ同理ꎬ可得DlnTP与DlnJL㊁DlnFE与DlnJL都不是因果关系ꎬ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完全的双向因果关系ꎮ具体分析可知第三方交易额并不是银行的净利息收入㊁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多少的直接原因ꎬ银行的净利息收入㊁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也并不是直接关联的ꎬ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作为银行收入的最主要来源ꎬ是由银行的净利差直接决定的ꎻ但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是有一定的影响的ꎮ以上检验结果是基于过去13年的数据的统计意义上的预测ꎬ并不能据此完全否定它们之间的正向或者负向的实际因果关系ꎮ(五)实证结果说明与分析本次实证分析引用建设银行的经营情况ꎬ以建设银行为具体实例进行分析ꎬ由上述的回归检验结果可得ꎬ在t检验中ꎬ变量X通过了t检验ꎬ这说明变量X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额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有显著的影响ꎮ同时ꎬ通过VAR检验结果可以得出ꎬ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具有负面影响ꎬ即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对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㊁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具有负面作用ꎬ由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知道ꎬ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对银行的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的负面影响更大ꎬ对银行的利息净收入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ꎮ三㊁研究结论和商业银行对策(一)研究结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具有负面的影响ꎬ其中对商业银行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有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ꎬ对利息净收入的负面影响较不显著ꎮ伴随网上支付规模的不断壮大ꎬ第三方支付凭借自身不断推出创新产品ꎬ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了侵占效应ꎮ(二)商业银行对策银行间应当加强合作ꎬ深入电子商务市场ꎬ在银行既有品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品牌ꎬ如 E付宝 ꎮ同微信淡化自身名称腾讯的情况类似ꎬ商业银行也可以淡化自身的名称ꎬ塑造一个较为隐性的银行名称的品牌ꎬ便于和各家银行开展合作ꎬ借此深度进入电子商务市场ꎬ通过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获取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和沉淀资金ꎮ银行应加强创新能力ꎬ加大产品研发力度ꎬ形成满足大中小电子商务平台需求ꎬ大宗商品㊁门类齐全的一体化产品体系ꎮ提供步骤齐全的产品解决方案ꎬ提供一站式的结算品牌ꎬ形成有命名的标识的logoꎮ商业银行应当向客户与行业深度延伸与融合ꎬ拓展原有的客户资源ꎬ并因此获得更多的交易数据用于今后的营销与风险管控ꎬ对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改良与创新ꎮ如目前贷前贷后的风险管控是严格的ꎬ但对贷中的管理是很欠缺的ꎬ如果采用系统融合加强对交易数据的分析ꎬ对提高贷中的风控质量是有很大作用的ꎮ银行应在优势领域打造专属产品ꎬ建立一站式服务ꎮ银行应在例如二手房㊁大宗商品㊁非上市公司产权交易㊁车等现如今网上交易平台涉及较少的领域打造专属产品ꎬ这其中包含着许多特定的因素:一方面ꎬ一般的公司不具备足够的信誉和应对风险的资金实力ꎻ另一方面ꎬ国家方面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也不会允许一般的公司占有大量的资金ꎬ在政策上不会批准一般的公司进行这样的业务ꎬ这一系列的特定条件促使着银行可以在这块领域发挥自身的优势ꎬ打造属于银行自身的绝无仅有的产品ꎮ打造一站式服务ꎬ在保障客户数据的隐秘性的前提基础上ꎬ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网银服务ꎬ避免客户在各个系统间进行来回切换和数据传送的麻烦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第三方支付开展双赢的合作ꎮ参考文献:[1]胡秋灵ꎬ游艳艳.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影响[J].金融理论探索ꎬ2016ꎬ25(6):3-7.[2]高农农.商业银行业绩效率评价:基于两阶段网络交叉效率模型[J].金融与经济ꎬ2015ꎬ34(6):49-55.[3]付佳ꎬ张燕.互联网金融弄潮儿:第三方支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ꎬ2015:70-77.24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三方支付指的是独立于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的支付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技术手段,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支付、转账、账务查询等服务。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对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支付渠道的变革:第三方支付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现金支付和银行卡刷卡支付,第三方支付更加便捷快速,只需手机即可完成支付,节省了时间和操作成本。
这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购物,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 支付结算的创新:传统的支付结算方式通常需要商家与银行之间进行结算,时间较长,手续繁琐。
而第三方支付通过建立自己的支付体系,可以实现实时结算,即时到账,并且可以提供资金托管服务,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这对商家来说,节省了资金周转时间,提升了资金管理效率。
3. 金融服务的拓展:第三方支付不仅仅停留在支付功能上,还在逐渐拓展到其他金融服务领域。
通过与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合作,第三方支付可以提供账户管理、借贷、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得其成为一家综合性金融机构。
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意味着面临更多金融科技创新的冲击,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4. 风险管理的挑战: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也带来了一些风险问题。
第三方支付涉及到大量用户的资金托管和转账,如果出现技术故障、安全漏洞或经营风险等问题,都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违约风险和声誉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与监管,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改变了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挑战。
商业银行需要积极适应这种变革,与第三方支付合作,提升金融科技能力,以保持竞争力。
42 2009年第5期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 刘 敏 王 琴现金、支票和银行卡是三种人们最基本的支付方式。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及各金融机构发行了大量的储蓄卡、借记卡及信用卡,同时也提供了多种基于卡支付的设施(如ATM ,POS 机等),银行卡已经成为最流行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随着在线购物的迅猛发展,电子支付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从2001年开始,电子支付市场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递增。
第三方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不仅具备资金传递功能,而且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已被;买方收到货物,并检验商品进行2009年第5期 43使商家可以同时利用多家银行的支付功能。
而且,支付网关除了从技术上完成数据传输的功能外,也承担了一部分资金转账功能及其它增值业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一系列的应用接口程序,将多种银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到一个界面上,负责交易结算中与银行的对接。
消费者和商家不需要在不同的银行开设不同的账户。
第三方支付的整个过程主要是通过第三方完成,客户可以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设账号,信用卡信息不用在互联网络多次传送,在网络传输的只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号,除了第三方代理之外,任何人,包括商家都看不见客户的信用卡信息,保障了信用卡信息的安全性。
第三方支付主要适合于C2C 、B2C 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B2B 交易以银行支付结算和商业信用为主;在B2C 市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共存,商业信用高的、金额较大的以银行结算为主,商业信用低的或金额较小的以第三方支付为主。
在C2C 市场,因为没有可靠的诚信体系,银行结算几乎无能为力,以第三方支付为主。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额总规模在2008年第1季度达454.67亿元。
占据了电子支的发展。
劣势(一)1.提供信用担保,有利可能的抵赖,能出现的纠纷问题提供相应以处理。
2.3.第三方支付平台手续费标行的手续费、结算周期各家不一,4.成本低,手续简便,对,付款人需要向银行申请个44 2009年第5期人认证,并下载安装证书,如果希望在多台电脑终端使用,还需要对证书的导入导出使用方法加以了解,这些烦琐的步骤环节不符合微支付需要的便捷特点。
此外银行卡交易异地同行转账最低1元手续费,对几元钱的微支付来说很不方便,很多银行缺乏异地跨行支持业务,或者需要多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导致交易不便。
而第三方支付模式交易成本低(大多数平台现在处于免费状态),手续简便,对小额交易很有吸引力。
5.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助于打破银行卡壁垒。
目前我国实现在线支付的银行卡各自为阵,客观上造成消费者要自由地完成网络购物,手里面必须有十几张卡,同时商家网站也必须装有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制约了网络支付的发展。
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众多银行合作,支持国内各大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和国际信用卡组织发行的信用卡,商户只需与其一次性接入打包好的支付接口,即可使用该支付平台支持的所有银行卡种进行网上收付款,而不必单独和多家银行接洽、合作,不用安装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满足了企业专注发展在线业务的收付要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直连银行的运营成本,可以促成商家和银行的合作。
同时对于银行,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的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成本。
6.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将各银行网银系统进行统一整合,支付平台既拥有银行网银系统稳定、安全的功能,又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成本低、接入方便快捷、支持多种银行卡、高扩展性、服务贴近用户所需等特点,不仅使企业能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身业务发展当中,还促进在线交易的发展。
而银行传统的支付方式只具备资金的传递功能,不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管理,支付手段也比较单一,交易双方只能通过指定的银行界面进行资金的划拨,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无论是产品质量、诚信交易还是退换货方面都无法得到可靠的保证。
(二)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劣势1.盈利能力尚不强,影响了第三方支付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为获得用户和流量,有的甚至不惜“倒贴”。
零利润或者负利润去吸引商户,使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价格战。
由于目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靠收取支付手续费,价格战使短期内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商在盈亏平衡下勉强经营。
2.对银行依赖性强。
第三方2009年第5期 45支付平台账户资金的流动依赖于银行,客户的钱要存到第三方支付那儿去,必须依赖于银行。
由于缺乏认证系统,为了支付信息的安全,第三方支付平台必须依赖银行的专业技术。
第三方支付只是起到中介和信用保证的作用,并不能保证网上支付信息不被盗取,这必须依赖于银行的网络专有技术。
3.结算周期长。
由于各种原因,第三方支付企业不提供实时结算,结算周期长达3-7天甚至更长,引起商家资金流动不畅。
4.银行网关和银联的强势竞争。
目前国内提供网上支付的机构有银行、银联和第三方支付平台。
当银行不通过任何第三方支付公司,而直接与商家连接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将面临来自银行的强大竞争。
最近银行对于网上支付的这块肥肉也产生了兴趣,国内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推进网上支付,网上支付已成为各行网上银行业务的新亮点。
银行由于专门从事金融服务,信誉高、用户认可率高且资金和技术实力强,大部分银行卡网上支付的开通无须申请,方便快捷,外卡受理、接入费用较低。
而银联推出的支付方式比较简单,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包括电话POS 刷卡等,击和挑战。
5.4000性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行卡业务的影响行卡业务之间有哪些影响呢?卡业务的挑战1.第三方支付降低了直者对网络购物的顾虑,因的增加,必然会降低银行2.第三方支付比银行更加促前文所降低了实体店交易的量,46 2009年第5期支付还会使用银行卡进行交易,而这种刷卡交易使发卡行可以从商户那里收到较高的手续费,而银行从在线交易第三方那里收到的手续费,比起商户与银行直连刷卡得来的手续费相对较低,因此在线交易的发展会对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有一定影响。
(二)第三方支付发展对银行卡业务的促进1.第三方的资金划拨和清算归根到底依赖于商业银行,无论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客户有多少,资金清算量有多大,但最终都必须依赖于银行,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促进网上支付的发展最终将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增加,包括发卡量、交易量。
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促进银行服务体系提升。
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网上银联的区别就是服务的差异化和为客户量身定做的方式。
在国内电子支付业发展初期,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大型企业用户与银行之间建立支付接口是最主要的支付模式。
但银行在处理中小型商户时显得力有不及,于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取得了飞速发展。
面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为分享网上支付的蛋糕,银行也适时推出了网上银行来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这说明第三方支付促进了银行提升服务体系。
第三方支付的担保为信用保证体系的缺失起到弥补作用。
但是这种担保,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互通,确认的买家的银行支付能力。
如果银行介入这种第三方支付业务,会使担保的过程更便捷(即不必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上充值或者预付)。
但是,传统银行的担保手续往往比较繁琐,不如账户充值或者预付方式更为便捷,更适用于电子商务模式。
如果传统银行能够仿照第三方支付,在电子支付过程中提供支付担保等中间业务,那么其优势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相比的。
从当前来看,在整个中国支付体系中,第三方支付公司更多地是起到鲶鱼作用,促进了环境的改善,带来一些新的服务模式。
2009年第5期 47然而,第三方支付企业照现在的模式做得越大,与银行的交叉就会越多,越会遭遇来自银行的全力反击。
四、总结与建议(一)国家应当尽快完善第三方支付的有关法规网上支付发展速度快,但很不成熟。
如果按照银行、非金融机构的定义的话,目前这些所有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都有一个超范围经营的问题,第三方支付模式不仅仅提供技术平台,它提供的服务其实类似于结算业务,而结算业务,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必须经过银监会的批准才能从事。
第三方网络平台目前涉及的法律和法规有哪些?可从四方面考虑:(1)支付主体涉及的问题,如商业银行法等。
(2)规范支付行为,如支付结算、清算等一系列行为的法规。
(3)规范支付工具的相关规定,如支付工具除了货币、信用卡等的管理办法、条例等等。
(4)防止金融犯罪和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法规,比如反洗钱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等等。
(二)第三方支付应进行产品创新,成为银行、银联在线支付的补充形式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努力创新,提供强大的增值业务,多渠道的开拓支付业务,而不是与银行在网上支付领域正面厮杀。
国内银行因多种因素限制而创新缓慢,金融产品数量少。
因此在一些银行涉及不到的领域,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可以协助、甚至代替银行开发多种金融产品。
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关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银行传统业务之外,依托自己强大的客户服务、财务、咨询等专业人员,为用户提供银行不愿提供的、提供不了的增值业务,以增加自己的赢利途径,吸引更多的用户,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游离于已有的银行分工之外,应该与其融合在一起银行信用度较好,第三方支付企业对市场的理解能力较强,技术、资源、创新理念上具有优势,第三方企业加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既能解决信用问题,又能为用户提供差异性服务,与银行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共同促进电子支付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传统银行之间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第三方支付机构占得先机,但不占得优势。
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齐力和网银合作,把中国的电子市场带入另一个新高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