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模电电子教案第6章
- 格式:ppt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72
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电子精品教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教材的第6章“模拟电子电路”,具体内容包括:6.1节“放大器基础”,6.2节“负反馈放大器”,6.3节“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掌握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2. 学会分析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 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如放大器、滤波器、比较器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放大器的基本原理,负反馈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难点: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运算放大器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放大器实验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放大器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a. 讲解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
b. 分析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实验板演示。
c. 介绍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通过PPT展示具体电路图。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测量相关参数。
六、板书设计1. 放大器基本原理2. 负反馈放大器工作原理3. 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b. 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c. 设计一个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比较器等。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放大器,如功率放大器、开关放大器等,以及模拟电子电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适用于纸介质教案)授课题目:第 6 章信号产生电路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自激振荡的概念;掌握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迟滞比较器的工作原理;2、熟悉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画出其波形3、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和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所产生的自激振荡的区别;正弦波振荡电路中选频网络的组成;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原因和振荡的条件;能否振荡的判断和振荡频率的计算。
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1、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的计算及振荡条件的推导2、石英晶体等效电路和振荡频率3、产生正弦波振荡的原因和振荡的条件;能否振荡的判断和振荡频率的计算。
4、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以讲授为主,并借助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理解基本概念。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6学时教学基本内容:6.1 正弦波振荡电路6.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1) 电路振荡的物理原因:本质上与负反馈放大器的振荡相同。
若反馈信号与放大器净输人信号同相等幅,因而净输人信号靠反馈信号得以维持,则即使外加输人信号为零,输出也不会消失。
2)振荡的条件:if V V =,即:相位条件——同相,幅值条件——等幅。
用开环频率特性表示的振荡条件:幅度平衡条件 |..F A |=1相位平衡条件 ϕAF = ϕA +ϕF = ±2n π3)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类型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电路。
其中放大电路保证电路能够在起振到动态平衡的过程中、使电路获得一定幅值的输出量;,放大电路和正反馈网络共同满足振荡的条件;选频网络实现单一频率振荡,选频网络往往由R 、C 和L 、C 等电抗性元件组成;反馈网络与选频网络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网络,也可以合二为一。
稳幅电路使输出信号幅值稳定,一般采用非线性环节限幅。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如数字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关系。
1.2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学习模拟信号、模拟电路、模拟电子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参数和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
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音频处理、信号处理、功率放大等。
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模拟电路基础2.1 电路元件学习常见电路元件的性质和功能,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掌握电路元件的符号表示和单位。
2.2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学习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掌握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电路分析技巧。
2.3 电路仿真实验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基本电路分析和设计。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第三章:放大电路3.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习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如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等。
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2 晶体管放大电路学习晶体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3 反馈放大电路学习反馈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如正反馈、负反馈等。
掌握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第四章:模拟信号处理4.1 滤波器学习滤波器的作用和分类,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
掌握滤波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4.2 振荡器学习振荡器的作用和分类,如正弦振荡器、方波振荡器等。
掌握振荡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4.3 调制与解调学习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等。
掌握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第五章: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5.1 音频处理学习音频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放大、滤波、调制等。
掌握音频处理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5.2 信号处理学习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采样、量化、数字信号处理等。
掌握信号处理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第6章 调谐放大器和正弦波振荡器本章重点1.了解调谐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工作特点及工作原理。
2.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振荡条件。
3.掌握变压器耦合及三点式LC 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振荡频率。
4.了解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本章难点1.调谐放大器的选频能力。
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学时分配6.1 调谐放大器调谐放大器:具有选频放大能力的放大电路。
电路特点:LC 谐振回路作负载。
应用: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
6.1.1.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动画 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一、LC 并联电路图6.1.1所示。
R 为并联电路损耗电阻。
1.阻抗频率特性图6.1.2(a )所示。
它表示了LC 并联电路的阻抗Z 与信号频率f 之间的变化关系。
当f = f 0时,LC 并联电路发生谐振,阻抗最大。
当f < f 0或f > f 0时,电 图6.1.1 LC 并联电路路失谐,阻抗很小。
因此,f 0称为谐振频率,又称固有频率,即LCf π=210 可见,元件L 、C 取定值时,谐振频率f 0是一个常数。
2.相位频率特性图6.1.2(b )所示。
它表示了LC 并联电路两端电压v 和流进并联电路电流i 之间的相位角之差 ϕ与信号频率f 之间的变化关系。
当f = f 0时,ϕ = 0,电路呈纯阻性;当f < f 0时,ϕ > 0,电路呈感性;当f > f 0时,ϕ < 0,电路呈容性;可见,LC 并联电路随信号频率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性质。
3.选频特性阻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统称为LC 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它说明了LC 并联电路具有区别不同频率信号的能力,即具有选频特性。
如图6.1.3所示。
品质因数为 R L f R L R X Q L 002π===ω 它表征了LC 并联电路选频特性的好坏。
实验和理论证明:R 越小,Q 值越大,曲线越尖锐,电路选频能力越强;R 越大,Q 值越小,曲线越平坦,电路选频能力越差。
6.信号发生电路【重点】自激振荡的条件、正弦波振荡电路组成及判断电路能否振荡方法。
【难点】判断电路能否振荡方法。
6.1正弦波振荡电路基本概念6.1.1 自激振荡的条件1.自激振荡现象振荡电路首先应是放大电路。
2.1=F A1=F AφA +φF =±26.1.2 自激振荡的建立及稳定过程在起振时电路必须满足F A>1的条件。
电路起振后,振荡幅度也不会由于正反馈而无止境地增长下去,这是因为基本放大器中的三极管等器件本身的非线性或反馈支路本身与输入关系的非线性,放大倍数或反馈系数在振幅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降低。
6.1.3 正弦波振荡电路组成及分析方法1.振荡电路组成 (1)放大电路。
(2)正反馈网络。
(3)选频网络。
(4)稳幅环节。
2.振荡电路分析方法(1)分析电路是否包含振荡电路四个组成部分。
(2)判断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是否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动态信号能否输入、输出)。
(3)判断电路能否振荡(相位平衡条件,用瞬时极性法判断)。
(4)分析起振幅值条件(满足AF >1的幅值条件)。
(5)稳幅与稳频电路,稳幅是指起振、增幅、等幅的振荡建立过程。
(6)估算振荡频率。
自激振荡的产生o【重点】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估算振荡频率。
【难点】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6.2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6.2.1 LC 并联谐振电路的选频特性电路复阻抗Z 为L R CL R C Z ωωωωj j 1)j (j 1+++=通常L ω>> R ,故上式可简化为)1j(CL R CL Z ωω-+=1.谐振频率及复阻抗LCf π=210 RC L Z =02.品质因数CL R CR RLQ 1100===ωω3.选频特性6.2.2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1.电路组成2.振荡条件及振荡频率L+V CCLC 并联谐振电路LLC Zωa.幅频特性LCf π=213.电路特点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容易起振,改变电容大小可方便地调节振荡频率,调频范围较宽,工作频率通常在几兆赫兹,但电路输出波形不理想,输出波形中含有较多高次谐波成分。
第六章 放大电路的反应〖主要内容〗1、根本概念反应、正反应和负反应、电压反应和电流反应、并联反应和串联反应等根本概念;2、反应类型判断:有无反应?是直流反应、还是交流反应?是正反应、还是负反应?3、交流负反应的四种组态及判断方法;4、交流负反应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5、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组态的负反应后,对电路性能的影响;6、深度负反应的概念,在深度负反应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本章学时分配〗本章分为3讲,每讲2学时。
第十九讲 反应的根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应放大电路的方框图一、 主要内容1、反应的根本概念 1〕什么是反应反应: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局部或全部经反应网络送回输入端。
反应的示意图见以下图所示。
反应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
开环:放大电路无反应,信号的传输只能正向从输入端到输出端。
闭环:放大电路有反应,将输出信号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图示中i X 是输入信号,f X是反应信号,i X '称为净输入信号。
所以有 f i i X X X -='2) 负反应和正反应负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下降。
应用:负反应能稳定与反应量成正比的输出量,因而在控制系统中稳压、稳流。
正反应:参加反应后,净输入信号iX ' >iX ,输出幅度增加。
应用:正反应提高了增益,常用于波形发生器。
3) 交流反应和直流反应直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直流成分;交流反应:反应信号只有交流成分;交直流反应:反应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直流负反应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应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Ri、Ro有影响。
2、反应的判断1〕有无反应的判断〔1〕是否存在除前向放大通路外,另有输出至输入的通路——即反应通路;〔2〕反应至输入端不能接地,否那么不是反应。
2〕正、负反应极性的判断之一—瞬时极性法〔1〕在输入端,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可用“+〞、“-〞或“↑〞、“↓〞表示;〔2〕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决定输出量与反应量的瞬时极性;〔3〕最后观察引回到输入端反应信号的瞬时极性,假设使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应,否那么为负反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1.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应用领域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概念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常用半导体器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使用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培养学生对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能力2.2 教学内容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用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和特性半导体器件的应用电路及功能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半导体器件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半导体器件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半导体器件的应用能力第三章:基本放大电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放大电路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能力3.2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及功能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放大电路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放大电路的应用能力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使学生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及功能培养学生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能力4.2 教学内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及功能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能力第五章:模拟信号处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模拟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模拟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能力5.2 教学内容模拟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模拟信号处理的应用实例及功能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模拟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模拟信号处理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能力第六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6.2 教学内容数字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应用领域数字电子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字电子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概念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常用数字逻辑器件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字逻辑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使用常用的数字逻辑器件培养学生对数字逻辑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能力7.2 教学内容数字逻辑器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用数字逻辑器件的结构和特性数字逻辑器件的应用电路及功能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数字逻辑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数字逻辑器件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字逻辑器件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数字逻辑器件的应用能力第八章:数字电路设计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过程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能力8.2 教学内容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数字电路设计的过程和技巧数字电路设计的应用实例及功能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数字电路设计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数字电路设计的应用能力第九章:数字信号处理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能力9.2 教学内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实例及功能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工作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能力第十章:综合应用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案例复杂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实际电子工程问题的解决策略10.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项目驱动,让学生参与复杂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10.4 教学评估项目报告:评估学生在项目中对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课堂展示:检查学生对复杂电子系统设计和分析的理解程度综合测试:评估学生解决实际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特性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制备方法常用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的结构和特性模拟电子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半导体器件的工作状态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半导体器件应用案例第一章:绪论模拟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半导体导电性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半导体器件基础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用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的结构和特性半导体器件的参数和应用第三章: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类型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放大器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四章:振荡器和滤波器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振荡器和滤波器的应用案例第五章: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在控制系统和功率电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