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公司采购部采购控制程序
- 格式:docx
- 大小:76.95 KB
- 文档页数:6
采购内控流程
采购内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定采购计划:由采购部门会同生产部门、财务部门,根据下月物资的消耗情况并结合相关物资的实际库存制定采购计划,报生产总监、财务总监、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 提出采购申请单:公司凡需要购买物品的均需要填写采购申请单,相关部门负责人签批后交给采购部门进行采购。
3. 审批:采购申请单首先由部门领导审核签字,生产总监在采购计划内审核批准,在采购申请单上签字,对大额的非经常性物资采购应当及时向总经理汇报。
对超出采购计划的采购申请报财务总监批准,如果超出年度计划,应当经公司总经理批准。
4. 确定供应商:采购部根据需求说明在供应商档案中选择成绩良好的供应商,通知其报价,或登报公告等方式公开征求供应商,采取竞标、邀标等方式确定供应商。
5. 确定采购价格:根据供应商报价和历史价格等信息,比较分析后确定采购价格。
6. 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明确
双方的权利义务、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期等条款。
7. 管理供应过程:确保供应商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质量标准交付货物,协调解决供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 验收:对收到的货物进行验收,核对数量、质量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9. 退货、付款、会计控制:对不合格的货物进行退货处理,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控制,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采购内控流程的大致步骤,具体操作可能因企业规模、业务类型等因素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采购内控流程,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和效益。
1.目的为了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采购要求和对采购过程进行管控。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主材料采购、零星采购、辅助材料采购和外包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3.定义A类产品:生产用主要原材料;B类产品:生产用的零配件、辅助材料,物流,包括包装材料、五金件等;4.作业程序4.1采购产品的验证4.1.1 管理部与合格供方签订采购合同,在采购合同中必须包括下列条款:a.明确产品的名称、型号、价格、要求和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b.应清楚说明产品验收、检验方式,当需要在供方处对采购的产品进行检验时,应规定验证的方法方式和产品放行标准;4.1.2 对供方产品的验证按“质量协议”的规定条款执行。
4.2采购文件:包括采购合同、配套协议、质量协议、采购计划/订货单、图纸、特殊特性等。
4.2.1 技术协议包括产品的技术特性、包装要求等;及双方履行协议的条款规定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4.2.2 质量协议包括质量要求、质量责任、验证方法及顾客对公司品质协议中有关供方管理的内容等;及双方履行协议的条款规定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4.3质量要求内容:4.3.1技术会议要求纪要。
4.3.2产品以前出现过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3.3封样产品的确认签署规范。
4.3.4供方需提供的资料PPAP。
4.4 如因紧急情况,需在合格供方名录以外采购的,采购申请需得到副总经理的批准。
5.供方管理5.1 A类供应商:建立供方档案,包括:供方调查表和其它资料;技术能力评审;质量体系评审或质量体系认证复印件;PPAP认可资料;采购合同;质量保证协议;技术协议;评价记录。
B类供应商::建立供方档案,包括:供方调查表和其它资料5.2 A级供应商:技术部、质量部将顾客、内部质量信息情况及供方质量改进配合情况传递至采购部,由采购部与供方进行联系处理相关事宜,并将供方反馈事宜及时反馈至技术部、质量部, 技术部、质量部对供方反馈信息进行监控和验证;采购部负责监控供方质量体系有效性。
1 目的加强采购物料的控制,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采购及相应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和控制。
3 职责3.1采购部负责提供候选供应商名单,组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经评审合格后,由采购部负责对合格的供应商进行管理,制订采购计划并实施。
3.2采购部负责对物资采购及贮存管理。
3.3研发部负责采购物资资料的编制(产品图样、技术协议、质量协议等)及新物料的入厂试验,并参与对供应商的评审。
3.4品质部负责采购物资的检验和检验数据的统计,及参与对供应商的评审。
4定义4.1外购、协件:采购物资中不需再次加工即可装配形成产品的物资。
4.2原材料:采购物质中需再加工方可附着或装配形成产品的物资。
4.3供应商:提供外购件和原材料的组织、单位。
5 工作程序5.1采购物资的分类供应商提供的物资按公司采购物资的重要性来分:分为关键物资,(简称为A类),重要物资(简称为B类)、辅助物资(简称为C类),以下简称为A类、B类、C类:5.1.1 A类关键物资:指构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原材料;如开关电源、显示屏、电池、电机、电线等。
5.1.2 B类重要物资:系指虽构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但对最终产品的内在质量的影响不是很大,如电阻器、电容器、半导体管、光耦合器、晶体振荡器、蜂鸣器、接插件、按键、漆包线、导线、有电流通过的连接件、塑料件,以及啮合臂、传动机架等重要五金件。
5.1.3 C类普通物资:系指不构成最终产品,只作为辅助材料。
如普通标准件、化工原料、包装材料、散热件、其它未列入A、B类的零件、元件及辅料。
5.2 新产品物资采购控制5.2.1对于新产品开发阶段所需及量产后要求变更的物资应编制“采购要求书”,“采购要求书”的格式及内容参照顾客的要求编制,须明确以下内容:a) 物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标准、质量特性、等级、验收标准、数量、到货时间、适用机型;b) 供应商应承担的职责:产品设计开发或生产制造、经销;c) 供应商质量体系要求;d) 质量目标要求:合格率、交付准确率、服务及时率、质量信息反馈及时率、送样一次合格率;e) 技术质量要求。
1、目的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采购控制和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的控制。
3、职责3.1办公室a)负责按公司的要求组织对供方进行评价,编制合格供方名单,并对供方的供货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b)负责制定采购计划,执行采购作业。
3.2生技部负责编制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及采购物资明细表。
3.3生技部负责对采购物资的进货验证。
3.4生产线副经理负责批准供方评定记录表和月采购计划。
4、程序内容4.1采购物资的确定生技部负责制定《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及《采购物资明细表》,并区分重要物资、一般物资和辅助物资。
4.2对供方的评价4.2.1办公室根据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和生产需要,通过对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期等进行比较,选择合格的供方,填写《合格供方名单》。
4.2.2.对有多年业务往来的重要物资(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物资)的供方,应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以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a)体系认证书;b)本公司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结果;c)本公司及供方其他顾客的满意程度调查;d)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情况;e)供方的财务状况及服务和支持能力等。
4.2.3对第一次供应重要物资的供方,除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外,还需经样品测试及小批量试用,测试合格才能供货:a)新供方根据提供的技术要求提供少量样品;b)生技部对样品进行验证,出具相应的验证报告,反馈给办公室;c)样品如不合格可再送样,但最多不能超过再次;d)样品验证合格后,办公室通知供方小批量供货;经生技部检验合格后,交生产科试用,生技部出具相应试用后的验证报告,反馈给办公室;e)小批量进货验证或试用不合格则取消其供货资格。
样品验证,小批量试用合格的供方经副经理批准后,可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4.2.4对于一般物资供方,需要经过样品验证和小批试用合格,副经理批准,可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对零星采购的辅助物资,其进货验证记录即为对此供方的评价。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电器公司采购控制工作程序(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90181电器公司采购控制工作程序Electrical company procurement control work procedures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电器公司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保证所有采购的物资符合规定要求,使采购在受控状态下有序地进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及对供方评价。
3.2技质部负责对所采购物资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4.工作程序4.1供方的评价4.1.1本企业采购物资分类:A类:塑料件、冲压件B类:辅助、包装材料。
4.1.2供方评价的依据(A类物资至少满足其中1条);①供方有能力保证加工生产满足本企业要求;②价格适宜并与本企业发生供货关系3个月以上;③材料经本企业试用合格;B类物资:价格适宜,并与本企业发生供货关系2个月以上未发生质量问题。
4.1.3供方评价的方式:①生产部根据采购物资的重要性,技术复杂性决定评价方式,A类物资新的供应商就使用"供方调查表"对供方的质量体系、供货历史、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进行调查。
B类物资只对以前的供货质量进行调查。
②将调查后的结果填制在"供方评价表"上,报总经理批准。
③一年以上的供方可以根据以前的业绩统计作为评价依据。
4.1.4合格供方名单的确定①评价后的合格供方经总经理批准后,报综合部备案,并发到各相关部门使用;②已取得ISO9000认证企业可免去以上步骤,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单中。
③质量保证协议的签订:综合部应对合格供方中的供方就产品名称/规格、技术要求等相关条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4.2采购文件4.2.1生产部在每月月底根据生产计划和仓库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单",采购计划单内容包括:采购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到货期等,经综合部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
电器公司采购控制程序1 目的为保证本公司生产需要所采购的产品(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使采购活动在受控状态下有序地进行,确保选定的供方具有满足公司要求的能力。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一切对质量有影响的采购产品的控制及供方选定、评价。
3 职责3.1 采购部负责组织供方选择、评审,对供方提供产品的价格负责。
3.2 技术研发中心对所采购的物资提出技术要求,编制《采购产品分类明细表》并提供技术文件,同时参与对供方选择的评价。
3.3 采购部负责编制零部件采购比例,并在合格供方处实施采购。
3.4 分公司或车间零部件仓库对检验合格的零部件进行管理。
3.5 质管部负责对采购的产品按要求进行验证,参与对供方选择的评价。
3.6 体系中心负责在供方考察时对供方体系建立进行评价。
3.7 总经理负责审批“合格供方名单”。
4 工作程序4.1 供方的调查、评价和控制。
4.1.1 供方的调查、评价a.采购部编制《供方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同时组织技术研发中心、质管部、生产部、体系中心对供方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填写在“供方调查、评审表”上后上报总经理审批。
批准后采购部建立“合格供方名单”档案。
b.总经理根据采购部提交的评审结果批准合格供方。
c. 若采购的物资属“3C”认证范畴的,供方的产品应通过“3C”认证,方可推荐为合格供方。
d.采购部负责建立“合格供方名单”,同一种采购产品可以有二个经批准的合格供方。
并将“合格供方名单”分发给生产部、质管部、财务部等。
4.2 供方控制a.质管部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状况填写《供方质量状况月统计表》,经部门经理审核后作为评价供方依据并装入供方档案。
b.当供方连续三批产品出现不合格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质管部将信息反馈采购部,采购部以信息反馈单的形式将信息反馈给供方,要求供方改进,并要求供方提供改进方案到质管部进行跟踪检查,如改进无效时经批准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采购部组织质管部、技术研发中心、生产部、体系中心重新评审后报总经理。
采购部门采购流程控制在现代企业运营中,采购部门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企业所需的物资、设备和服务,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与运营。
然而,由于采购过程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采购部门需要建立有效的采购流程控制机制,以确保采购过程的高效性、透明性和合规性。
一、需求确认和规划在开始采购流程前,采购部门需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准确确认物资、设备或服务的需求。
这包括了定量、规格、质量要求、交付时间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在需求确认的基础上,采购部门需要进行采购规划,包括预算分配、供应商选择标准等。
二、寻找供应商为了确保采购的物资、设备和服务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采购部门需要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这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招标、询价等方式进行。
采购部门需要制定供应商选择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
三、与供应商洽谈和合同签订在选定供应商后,采购部门需要与供应商进行洽谈,商讨价格、交付条件等细节。
同时,为了保护企业的权益,采购部门需要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合同的内容包括了供应商的责任、交付期限、质量标准、支付方式等具体条款。
四、采购执行和监控在合同签订后,采购部门需要按照合同要求执行采购过程。
这包括了交付物资、设备或服务的安排,以及支付款项等。
同时,采购部门需要对采购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五、验收和结算在物资、设备或服务交付到位后,采购部门需要进行验收工作。
这包括了对交付物资、设备或服务进行质量检查,确认其符合合同要求。
同时,采购部门需要与供应商进行结算,支付相应的款项。
六、采购记录和评估为了追溯和总结采购过程,采购部门需要进行采购记录的管理。
这包括了采购文件的归档、合同的保存等工作。
此外,采购部门还需要对采购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以不断改进采购流程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总结:采购部门采购流程控制是企业采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需求确认和规划、供应商寻找、洽谈和合同签订、采购执行和监控、验收和结算、采购记录和评估等步骤,采购部门能够确保采购过程的高效性、透明性和合规性。
公司采购控制工作程序1. 简介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公司采购控制工作的程序和流程,以确保规范和高效地进行采购管理。
采购控制是指公司为获取业务所需的物品、设备和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2. 采购需求确认2.1. 需求提出 - 任何部门或员工在发现采购需求时,需向采购部门提交书面采购需求申请。
- 采购需求申请应包括物品或服务的名称、规格、数量、预算,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其他特殊要求。
2.2. 采购需求评估 - 采购部门负责评估采购需求的合理性和紧急程度,并与相关部门或员工进一步沟通以明确细节。
- 评估采购需求时,采购部门将考虑预算、供应商可用性、交货期等因素。
3.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3.1. 供应商调查 - 采购部门将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估,以确保其信誉和能力。
- 调查的内容可能包括供应商的历史记录、经验、资质认证等。
3.2. 供应商选择 - 采购部门将根据供应商调查的结果,比较不同供应商的优劣,最终选择最适合公司需求的供应商。
4. 采购报价和合同签订4.1. 采购报价 - 采购部门将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谈判和商讨,以获取最佳的采购报价。
- 采购报价应明确列出物品或服务的价格、数量、交货期等关键信息。
4.2. 合同签订 - 采购部门将与供应商进行正式合同签订,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护。
- 合同应明确规定物品或服务的规格、质量要求、交货期、付款方式等细节。
5. 采购订单管理5.1. 下达采购订单 - 采购部门将根据合同要求和需求确认,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 采购订单应明确列出物品或服务的名称、数量、价格、交货地址等关键信息。
5.2. 采购订单跟踪 - 采购部门负责跟踪各个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确保按时交付。
- 在采购订单跟踪过程中,采购部门可能会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6. 采购收货与验收6.1. 采购收货 - 根据采购订单,相关部门将物品或服务按要求进行收货。
- 收货人员应仔细检查物品或服务的完整性和符合性,确保与采购合同一致。
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为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所采购的物资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3职责3.1 技术部负责生产所需采购A、B类物资技术标准的制定;试制品的零星采购。
3.2 采购部负责物资采购的计划安排与实施。
3.3 品管部负责采购物资的检验。
3.4 设备部负责协助采购部进行设备零配件的采购并负责验收。
4作业程序4.1 物料的分类4.1.1 生产物料A类物料: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且价值高的物料,包括构成产品的直接物料,如雾化器、臭氧发生器、电化铝等。
B类物料:对产品质量和成本影响较大的辅助物料。
如设备零配件、包装材料等)。
C类物料:其它低值易耗物料。
4.2 采购文件4.2.1 采购文件以技术图纸、技术文件、采购协议书、采购计划、请购单、采购合同等方式体现,应清楚地说明对采购物资的要求:如物料名称、规格、订购数量、交货日期、地点和方式、供应商、价格等;4.2.2 本公司发给供应商的采购文件的更改应与本公司同步进行。
4.3 采购计划4.3.1 A、B类物资:物控员根据生产订单、打样通知单、请购单及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经审批后实施。
4.3.2 C类物资:由相关部门填写“请购单”经审批后实施。
4.3.3 如为紧急请购的应在“请购单”上说明,经审批后,采购部先行办理。
433审批的具体要求按《请购、费用审批办法》执行。
4.4 采购合同4.4.1 A类物资:采购部必须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其内容包括物资的质量要求、交付方式、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
4.4.2 采购合同由采购部主管与合格供应商签订,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4.5 采购执行4.5.1 采购员根据经审批的“请购单”或“采购计划”进行采购,A、B类物资须从《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合适供应商。
4.5.2 采购员可在授权的范围内以电话、传真订货等适当的方式订购物资。
4.5.3 采购员应做好采购物资的进度跟踪工作,如采购不能按要求完成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采购控制程序一、目的本程序旨在规范公司的采购活动,确保所采购的物资和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采购成本的优化和供应的及时性。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物资和服务的采购。
三、职责1、采购部(1)负责收集、整理供应商信息,建立和维护供应商名录。
(2)执行采购计划,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合同。
(3)跟踪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处理采购过程中的问题。
(4)组织对供应商的评估和管理。
2、物料需求部门(1)提出采购需求,明确物资或服务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和交付时间等。
(2)参与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
(3)对采购的物资和服务进行验收。
3、质量部门(1)制定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
(2)对采购的物资进行检验和验证。
4、财务部门(1)负责采购资金的预算、核算和支付。
四、工作程序1、采购需求确定需求部门根据生产、经营或项目需要,填写《采购申请单》,明确采购物资或服务的详细要求。
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给采购部门。
2、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从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也可通过市场调研寻找新的供应商。
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资质、信誉、产品质量、交货能力、价格等方面。
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3、采购谈判与合同签订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采购谈判,确定采购价格、交货期、质量保证等条款。
起草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采购合同经法律部门审核后,由授权人员签订。
4、采购订单下达根据采购合同,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明确采购物资的规格、数量、交货期等。
跟踪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协调,确保按时交货。
5、物资验收采购物资到货后,需求部门和质量部门按照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进行验收。
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的物资,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6、付款结算采购部门核对采购订单、验收单和发票等凭证,确认无误后提交给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期限进行支付。
采购工作流程及控制采购工作流程及控制目的:规范和控制采购过程,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生产材料的采购。
职责:1.采购部负责公司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2.采购部负责确保采购物资符合要求以及供货的及时率。
3.采购部应根据财务状况合理使用资金。
措施和方法:1.采购控制原则:根据采购产品对公司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确定不同的控制程度,以确保以最经济简单的方式实现有效的控制。
2.采购产品分类:公司对采购产品实施分类控制,分为A、B、C三类,具体分类规定如下:A类: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大、额大、量多的物资。
B类: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较小,金额和数量不大的物资。
C类:一般的配件、不能固定供方的次要物资。
3.供方的选择和评定:A类:产品质量达到采购要求的质量。
B类:有足够的保证质量的生产能力,提供稳定产品的能力,以满足交货期和质量的要求。
C类:价格在公司可接受的范围内从优择廉,货比三家择优录用,从质量、价格、交货期的对比中选择优者,并给予最大配套份额。
每种产品应选定两个以上的供方,以利竞争和适应市场变化要求。
4.合格供方的评定内容:A由采购部组织评定,并提供供方名单,生产技术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应参与评定。
B类物资供方经评定后,由董事长批准纳入合格供方名单。
C类物资的供方一般由采购人员根据样品或材料要求直接选定,评审过程不作记录。
5.评定依据:A质量证据提供:按产品技术质量要求,按采购产品分类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据,由质检部对样件进行认可,认可方式为:A类:提供检测报告或在有条件时由公司实施检测,必要时进行现场评定。
B类:提供相关产品证明,对于已长期供货业绩优良的供方,可由其提供书面报告。
C类:由采购人员目测其外观质量。
B综合评定:通过样件的认可和提供相关资料的供方,还应按4所列原则进行综合评定。
综合评定合格的供方,经总经理批准列入“合格供方名录”,作为采购时确定供方的依据。
采购流程与掌控管理制度一、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企业的采购流程,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和规范性。
全体员工必需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并严格执行。
二、采购流程1. 采购需求提报1.1 各部门或岗位需要采购物品或服务时,必需填写《采购需求单》,包含以下内容:•需求物品或服务的名称和规格;•估计采购数量;•采购原因和用途;•预算金额;•交付日期和地方;•遵守的法规和规范。
1.2 《采购需求单》由需求部门或岗位负责人签字,然后提交给采购部门。
2. 采购方案订立2.1 采购部门收到《采购需求单》后,进行需求审查。
审查内容包含:•需求的合理性和紧急程度;•预算是否充分;•是否有特殊要求或合作伙伴。
2.2 采购部门依据审核结果订立采购方案。
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供应商选择标准;•采购方式(譬如公开招标、询价、协议供货等);•采购合同的签订和审批流程;•采购物品或服务的验收标准。
3. 供应商选择与比较3.1 采购部门依据采购方案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估。
评估内容包含:•供应商的信誉度和资质;•供应商的价格和交货本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和支持。
3.2 采购部门订立供应商选择标准,并依照标准进行评估和比较。
3.3 采购部门将评估和比较结果整理成《供应商选定报告》,并提交给采购委员会审批。
4. 采购合同签订与执行4.1 采购委员会审批通过《供应商选定报告》后,采购部门与选定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和签订。
4.2 合同内容应包含以下重要条款:•采购物品或服务的认真规格和数量;•交付日期和地方;•价格和支出方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保证期限;•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
4.3 合同签订后,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交货和质量的定时按要求完成。
5. 采购物品或服务验收5.1 采购物品或服务交付后,收货部门应依照采购合同的要求对其进行验收。
5.2 验收应按合同商定的标准进行,并填写《采购物品或服务验收单》。
采购部采购流程与采购管理制度一、引言采购部是企业中负责采购相关工作的部门,其采购流程和采购管理制度对于保证企业采购工作的高效和顺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采购部的采购流程以及采购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采购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在采购工作开始之前,采购部首先需要确认采购需求。
这包括明确所需采购的物品或服务的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等,以及制定采购预算和时间计划。
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部根据采购需求,进行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工作。
这包括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市场调查、产品质量评估、价格比较等,以确保选择到可靠的供应商。
3. 制定采购计划采购部根据采购需求和供应商的选择,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包括采购物品或服务的详细描述、供应商的选择、采购数量、交付日期等信息。
4. 采购合同签订采购部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并最终签订采购合同。
采购合同应包括采购物品或服务的详细信息、交付方式、付款条款、质量要求、保修期等内容,以确保采购的顺利进行。
5. 采购执行与监控根据采购合同,采购部对采购的执行和进展进行监控。
这包括跟踪供应商的交付进度、保质保量并及时进行问题解决。
6. 资产验收与入库采购物品到达企业后,采购部对采购物品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采购合同的要求。
通过验收后,将采购物品入库,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管理。
7. 采购结算与供应商绩效评价采购部根据采购合同的约定,进行采购结算工作。
同时,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交付准时性等进行绩效评价,作为今后供应商选择的参考依据。
三、采购管理制度1. 采购政策与规定采购部应制定和完善采购政策与规定,包括明确的采购程序、采购权限、采购预算管理等,以规范采购工作的进行。
2. 供应商管理采购部应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包括供应商的筛选、评估和分类管理等。
通过建立和维护供应商数据库,确保采购部可以及时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
3. 采购合同管理采购部要建立健全的采购合同管理制度,包括采购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变更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合同的执行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电器采购内部控制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电器采购业务,加强采购管理,控制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益,根据《公司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电器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采购计划的编制、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物资的验收、付款及评价等环节。
第三条电器采购内部控制应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和采购质量的可靠性。
二、采购计划与预算第四条采购部门应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库存状况和市场需求,编制电器采购计划,并提交总经理审批。
第五条采购计划应包括采购品种、数量、规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等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第六条采购部门应根据公司财务状况和采购计划,编制电器采购预算,并提交财务部门审核。
第七条采购预算应包括采购金额、支付方式、付款期限等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三、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第八条采购部门应根据采购需求,选择具备资质、信誉良好、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第九条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基本情况。
第十条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价。
四、采购物资验收与付款第十二条采购部门应根据采购合同,对到货的电器产品进行验收,确保产品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十三条验收合格的电器产品,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付款。
财务部门应按照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付款期限进行付款。
第十四条采购部门应建立电器产品验收记录和付款记录,并进行归档保存。
五、采购内部控制与监督第十五条采购部门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采购流程、权限和责任。
第十六条采购部门应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
第十七条采购部门应定期对采购活动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报告公司总经理。
修改状态:0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本公司所采购的物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原材料、辅料、外购外协零件等公司所需物品的采购及对相关供方的选择、评价和控制。
3、工作程序修改状态:0采购控制程序修改状态:0采购控制程序修改状态:0采购控制程序3.2采购实施程序修改状态:0采购控制程序修改状态:0采购控制程序4、相关文件4.1 ST/QP-4200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4.2 ST/QP-420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3 ST/QP-8300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4 ST/QP-75004 物流控制程序4.5 ST/QP-82002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4.6 ST/WI-74001-01 合格供方名单手册4.7 ST/WI-74001-02 供方考评细则5、质量记录5.1 ST/QR-74001-01供方调查表5.2 ST/QR-73001-09零件检测报告5.3 ST/QR-73001-10产品检测报告5.3 ST/QR-73001-11样品评审报告5.4 ST/QR-74001-02合格供方审批表5.5 ST/QR-74001-03厂商资料表5.6 ST/QR-74001-04内部联络单5.7 ST/QR-74001-05合格供方复评表5.8 ST/QR-74001-06供方整改通知单5.9 ST/QR-74001-07供方取消通知单5.10 ST/QR-74001-08采购申请书5.11 ST/QR-74001-09材料采购计划单5.12 ST/QR-74001-10询价单5.13 ST/QR-74001-11采购调查表5.14 ST/QR-74001-12采购合同5.15 ST/QR-74001-13采购定单5.16 ST/QR-74001-14支出需求书5.17 ST/QR-74001-15供方联系表5.18 ST/QR-74001-17外购外协材料检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