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肩关节置换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8
肩关节置换功能锻炼方法是什么
文章导读
\n 最近,很多人由于长时间的从事体力劳动,肩关节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肩关节一旦受伤,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治疗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嘛,大家一定要坚持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肩关节置换功能锻
炼方法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站立,患肩侧手握门框,逐渐下蹲,用自己的身体重量来牵拉肩关节,反复数次。
动作的次数、强度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但在严重疼痛期轻做、少做为宜。
反式肩关节置换术在肩关节置换翻修术中的应用黄崇新;吕波;王跃;庞健;郝鹏【摘要】目的探讨反式肩关节置换术在肩关节置换翻修术中的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行肩关节置换翻修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反式肩关节置换术,20例采用全肩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Constant评分、牛津大学肩关节评分(OSS),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nstant评分、O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和关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反式肩关节置换术是肩关节置换翻修的有效治疗方法.【期刊名称】《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年(卷),期】2016(013)004【总页数】4页(P28-30,34)【关键词】反式肩关节置换术;肩关节置换翻修术;全肩关节置换术【作者】黄崇新;吕波;王跃;庞健;郝鹏【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肩关节置换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肩关节疾病,极大地提高了肩关节的功能,减轻了患者疼痛[1,2]。
有研究发现肩关节置换术的10年生存率约为82%,20年生存率约为75%[3]。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随着肩关节置换术的开展,肩关节置换翻修术也不断增多。
肩关节翻修术主要用于治疗骨性缺损、假体组件磨损或移位、感染和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4-6]。
基于反向设计理念的反式肩关节目前已经开始用于肩关节翻修术,并且逐渐超过传统的全肩关节置换术[7]。
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肩关节病的终极武器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一个关节!任何内部或者外部的损伤都会对日常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我们通常的肩部疾患包括关节骨组织和软组织的病变。
1、关节损伤,如肩锁关节脱位、骨折等,可用内固定的办法,高龄患者严重肱骨头4部分骨折,可采用半肩甚至全肩置换治疗;2、软组织的损伤,如肩袖的损伤,可以采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
而当肩关节的骨性结构严重破坏,肩袖严重撕裂退缩且脂肪浸润无法修复时,则只能采用终极武器——反式肩关节置换。
何谓反式肩关节置换?反肩由法国人Paul Grammont设计,它是指肩关节假体的球形关节面位于肩胛骨关节盂侧,而盂杯位于肱骨近端,反式人工肩关节头在上,盂在下,和我们正常人体肩关节正好相反,所以又称之为反式人工肩关节置换。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三角肌能够直接发挥带动肩关节活动的作用,增加了三角肌的力矩,使肩关节的上举功能可以由三角肌来完成。
这种设计可以让肩袖丧失功能的终末期肩关节病患者保持一定的肩关节功能,同时关节依然稳定。
所以说,反肩置换是肩病的终极大杀器!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示意视频高大伯是一名74岁平潭老船长,年轻时常年乘风破浪,叱咤风云。
年老时却因肩痛饱受折磨,日常的吃饭、穿衣都无法完成,夜晚因痛难以入睡,或半夜疼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手术前,高大伯手臂始终无法抬起术前核磁影像与核磁报告(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手术前X光片这样的日子过了近10年。
今年疫情稍缓解后经患友推荐收治我科。
完善检查后发现其肩关节明显变形,骨性破坏严重,肩袖大范围损伤无法修复,诊断为"肩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期,只能进行“反式肩关节置换术”治疗。
术后17天复查,高大伯的手臂已可抬起手术后X光片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鹏友关节团队顺利完成了手术,并在术后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术后,高大伯感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持续好转。
本次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表明附一关节外科掌握了肩关节疾患从微创关节镜治疗到终末期肩䄂撕裂性关节病的反肩置换的全频谱治疗技术;第二,应用国产肩关节假体,大大减少了患者家庭经济及国家医保基金的负担,使更多的肩病终末期患者接受治疗成为可能;第三,藉此契机,团队参与了国产肩关节假体的改良提升的研究,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模式。
中华护理杂志2012年8月第47卷第8期Chin J Nurs ,August 2012,Vol 47,No.8参考文献[1]Burgoyne W ,Fairbank J.The management of scoliosis [J ].Current Paedi -atr ,2001,11(5):323-331.[2]邱贵兴,李其一,王以朋,等.特发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5):807-810.[3]Cheung MC ,Kwan YC ,Chan KY ,et al.A new Halo -pelvic apparatus[J ].Spine ,2003,28(3):305-308.[4]O 'Brien JP ,Yau AC ,Smith TK ,et a1.Halo -pelvic traction [J ].J Bone Joint Surg ,1997,53(2):217-229.[5]黄春明,罗绍坚,黎超伟,等.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103例报告[J ].现代医院,2003,3(3):7-9.[6]Huang MJ ,Lenke LG.Scoliosis and severe pelvic obliquity in a patient with cerebral palsy :surgical treatment utilizing halo -femoral traction[J ].Spine ,2001,26(19):2168-2170.[7]汪小冬,朱建英,脊柱侧凸术前牵引及护理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1634-1636.[8]苏冰梅,黄鹦,列平.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并发症分析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93.[9]秦柳花,闫晶,曹玉玲,等.术前量化训练方法对脊柱侧凸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075-1076.[10]于春好,王晓玲,贺淑梅.胸腔活动型出血的观察[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5):294.[11]陈秋玲.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135.[12]汪四花,林芬,鲁琛.腰椎退行型侧弯患者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790-791.(本文编辑王红丽)肩袖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造成肩关节疼痛的病因之一,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手术修补损伤的肩袖肌腱来进行治疗。
病例探讨病例摘要一:既往体健二:体格检查∙右肩前方可见长约15cm瘢痕∙∙局部皮肤无红肿、无压痛,皮肤温度不高∙∙右肩皮下可扪及肱骨断端∙∙右肩前屈上举40°,后伸30°,外展40°∙∙右上肢远端感觉血运活动正常∙∙三:肩关节评分∙Neer评分15分∙∙ASES评分3分∙∙Constant-Murley评分28分∙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约占四肢骨折的4%~5%∙∙男:女=1:3[2]•多发生于老年人(>60岁,平均72岁)∙∙约30%发生于年轻人∙∙平均年龄约30岁∙∙致伤机制:直接暴力(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体育竞技等∙∙治疗难点:内固定术后感染∙∙锁定钢板螺钉感染率3.5%∙∙内固定术后90天内清创引流 1.2%∙∙治疗目标:消除感染,挽救肩关节∙肱骨头缺如病因:∙肱骨头缺血坏死、吸收∙∙Gorham-Stout综合症(大块骨溶解症)∙∙肩关节结核∙∙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肱骨近端各种良恶性肿瘤∙∙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肩关节融合术适应症:∙感染∙∙漂浮肩∙∙骨质良好的年轻重体力劳动者∙∙不可逆性上肢臂丛神经损伤∙∙肩关节假体置换/翻修失败∙∙严重的盂肱关节骨缺损∙∙肩部肿瘤/病损切除术后重建∙∙肱骨近端慢性骨髓炎∙∙化脓性/结核性盂肱关节炎∙∙难治性肩关节不稳定∙∙合并肩袖、三角肌功能障碍的肩关节假性瘫痪∙小结∙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导致肱骨头缺如治疗是肩关节外科的难点∙∙主要治疗目的是消除感染和挽救肩关节∙∙肩关节融合术和反式肩关节置换术都是治疗肱骨头缺如的良好选择和有效补救∙∙综合多种因素谨慎选择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反式肩关节置换术适应症:∙非重体力劳动∙∙严重骨质疏松症∙∙肩袖功能障碍∙∙无法复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近端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合并骨缺损)∙∙半肩关节置换失败翻修∙∙陈旧性锁定前脱位∙∙三角肌功能正常且肩胛盂骨质良好∙∙接受肩关节假体存在预期寿命的问题∙绝对禁忌症:∙腋神经损伤/三角肌功能不良∙相对禁忌症:∙年龄<65岁∙解剖与功能三角肌(替代肩袖功能):∙前束——收缩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中束——收缩时与冈上肌协同外展肩关节∙∙后束——收缩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反肩假体特点——更好的发挥三角肌功能:∙旋转中心内移——降低肩盂假体松动发生率∙∙假体颈干角155°(正常130°)——肱骨干假体下移增大三角肌张力——更多三角肌纤维参与运动∙对于进行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中重建大小结节组的功能优于非重建组。
骨金属反球形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袁晓薇;邰颖【摘要】总结我院首例行骨金属反球形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护理.常规的术前访视,完善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术中体位及缜密的术中配合使患者术后获得满意的肩关节功能改善,日常饮食和卫生完全可以自理,未发生感染、假体松动、脱位和肩周骨折等并发症.【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41)006【总页数】2页(P574-575)【关键词】肩关节;置换术;护理【作者】袁晓薇;邰颖【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反置式人工肩关节是指球形关节面位于肩胛盂侧,而臼杯位于肱骨近端的半限制性人工全肩关节。
其生物力学设计上的优点在于使肩关节旋转中心内移及肱骨侧下移,从而加大肩外展、前屈时三角肌的力臂与张力,在肩袖缺失的情况下更好的发挥三角的动力性作用[1]。
我院于2011年2月首次行骨金属反球形人工肩关节置换术1例,术后获得良好效果,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
现将其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因右肱骨头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
术后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前屈30°,后伸20°,外展20°,内旋10°,外旋0°。
饮食等日常生活严重受限。
入院检查肩袖严重损伤。
1.2 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方法采用Zi m m er公司的骨金属反球形人工肩假体。
患者取“沙滩椅”体位,上半身抬高40°~50°,患肩垫高10 cm,头偏向健侧。
沿肩关节前内侧手术入路切开,牵开三角肌、联合肌腱,结扎切断旋肱前动、静脉,钝性剥离深面粘连组织,取出内固定物,脱位关节暴露肱骨头,假体试模测量后标记并截骨,上臂紧贴侧胸壁后曲肘、手心朝上,在定位器指导下行肱骨开槽、扩髓,插入试模。
什么是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RTSA)?案例81岁的张某右肩痛了2个多月,肩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梳头、穿衣服、吃饭等)。
因手术难度较大,又担心术后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到院就诊。
术前可见患者右肱骨上移,肩关节半脱位,关节骨赘增生明显,为创伤后导致巨大肩袖撕裂。
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功能要求及肩袖损伤情况后,制定了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案。
术后可见患者右侧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假体位置良好,肩关节位置恢复正常。
术中,医生发现患者右肩关节组织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右侧冈上肌、冈下肌完全撕裂萎缩,肩胛下肌大部分撕脱萎缩成薄片状,肱骨近端上移,关节间隙很小,这些对主刀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4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
什么是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肩关节主要由肩胛骨的肩胛盂及肱骨近端所组成,其关节内有关节软骨,关节外由关节囊包绕。
除骨性结构外,肩关节外还有众多软组织,肩袖就是肩关节最重要的软组织之一,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具有稳定关节、协助肩关节外展和旋转功能。
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是指肩关节假体的球形关节面置于肩胛骨关节盂侧,而盂杯置于肱骨近端的半限制性人工全肩关节手术。
卢华定主任表示,与传统的肩部关节置换不同,该术式将金属球固定在肩胛骨上,而塑料杯固定在肱骨的近端,依赖于三角肌而不是肩袖,为臂提供动力和定位。
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外上侧入路外上侧切口正好始于肩锁关节内侧,沿肩峰外侧走行,并继续延至肱骨外侧(图4-13)。
注意不要使切口超过肱骨外侧缘下方5cm,以减少腋神经损伤的风险。
如果能找到并保护腋神经,也可以从肩峰处延伸超过5cm,但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暴露那么多。
推荐进行皮下分离,将全厚皮瓣倾斜暴露到覆盖锁骨和肩峰的骨膜外及三角肌筋膜,定位三角肌前束和外侧束的间隙,沿此间隙从肩峰处向远端切开4cm。
诊疗室76岁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但肩膀疼痛困扰她多年,一直当肩周炎治疗,试过针灸、理疗等多种办法都不见效。
最近,李奶奶肩膀疼痛加剧,尤其是夜晚疼得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肩膀活动度明显受限,无法正常上举,严重影响生活,连穿脱衣服都无法自己完成。
李奶奶来到中大医院骨科门诊求助。
磁共振检查显示,李奶奶左边肩关节磨损厉害,周围长了很多骨刺,结合病史,最终确诊为肩周炎合并严重的肩袖损伤。
主治的骨科李大夫为李奶奶成功施行了反肩置换手术。
术后老人肩膀活动度明显提升,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肩痛问题。
肩袖和肩袖损伤肩袖又称旋转袖,是包绕在肩关节周围的肌腱帽,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共同组成。
它的完整是肩关节稳定有力的保证。
肩袖损伤是各种原因导致这些组织发生撕裂或断裂性伤害,有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之分。
经常运动的人容易出现肩袖损伤;还有一些力量型训练,方法不当,也容易出现肩袖损伤;还有一部分是老年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劳损,肩袖的蜕变引起肩袖损伤,故又称退行性肌腱炎。
肩袖损伤常被患者误以为是肩周炎,膏药一贴了事。
但据统计报告显示,由肩周炎引发的疼痛只占全部肩关节疾病的5%~8%,而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约占肩关节疾病的50%以上。
肩袖损伤患者多在60岁以上,比肩周炎的患病年龄要大一些。
不当锻炼会导致肩袖损伤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肩袖损伤?专家指出,患者多有外伤病史,比如一些不恰当的锻炼方式,如甩膀子、抡鞭子等过度肩动作,或是晾晒被子等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导致肩袖损伤,引起肩膀疼痛、乏力。
也有一部分患者因肩周炎康复方法不正确,继发了肩袖损伤。
专家指出,对于巨大肩袖损伤患者,如果能手术修补,建议尽早修补,避免关节置换;一旦错失修补机会,导致慢性肩关节病,就只有关节置换了。
过去置换是个坎,只能按照人体正常构造进行顺型肩关节置换术,术后容易发生肩关节脱位、活动障碍等情况,并发症多。
新技术——反肩置换手术反肩关节置换手术,目前在国内是较新的肩关节拯救术式,很多严重的肩关节疾患已因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节置换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通常通过置换人工关节来恢复关节功能。
在进行关节置换术之前,有几个重要的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
关节置换术通常是最后的治疗选择,适用于患者在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然而,手术时机也很重要。
如果患者身体状况不稳定、患有其他疾病或手术风险较高,可以考虑推迟手术。
在决定手术时机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关节疼痛程度。
其次,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
关节置换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患者应选择有资质、专业和信誉良好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
可以通过咨询他人的经验、医生的资质和成果等来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
再次,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术前评估对于手术结果的预测和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医生会进行患者的相关检查,如X光、MRI等,以确定关节的损伤程度和适合置换的关节类型。
在术前准备工作中,需要注意检查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包括心血管、肺部、肾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承受手术和麻醉。
术后康复是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术后康复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和配合,以恢复关节功能和避免并发症。
术后康复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饮食调理等多方面的措施。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进行恢复训练,并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
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如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此外,在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密切关注术后并发症。
关节置换术并发症虽然较少,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等。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术后伤口的护理和个人卫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抗感染治疗。
此外,术后患者还需要积极预防血栓形成,如进行肢体锻炼、使用弹力袜等。
最后,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以监测手术效果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医生会定期检查关节的运动度、疼痛程度等,并根据需要调整康复方案。
反肩置换的原理反肩置换是一种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够通过改变构件的位置,以达到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在反肩置换过程中,力被沿着构件的一条轴线传递,从而改变了产生和传递力的原件的位置。
这个方法常用于改变物体运动方向或者改变物体的力矩。
反肩置换原理基于几何学的概念。
在空间中,一个平面可以被定义为具有两个坐标轴方向的集合。
每当我们有一个力应用于这个平面上的一个点,它可以被分解为与这两个坐标轴相互垂直的两个力分量。
这两个分力可以分别通过垂直于平面的两条力线传递到物体的不同部位。
为了更好地理解反肩置换的原理,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有一个刚性杆,杆上有两个由弹簧连接的质点A和B。
质点A处有一个力F1作用于杆上,而质点B处有一个力F2作用于杆上,同时弹簧的长度也会发生改变。
首先,在力F1作用下,杆将会受到拉伸,并且质点A和B之间的距离会增加。
此时,弹簧将会提供一个反向的力,使杆可能发生位移。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种力的初始方向,以实现杆的位移,可以通过反肩置换来实现。
我们可以在杆上引入一个肩膀,将肩膀的位置设为质点A,力F1通过这个肩膀传递。
接下来,我们将杆上的质点B移动到我们希望物体发生位移的位置,同时保持质点A和肩膀之间的距离不变。
然后,我们保持原来的力F1不变,让其继续通过肩膀传递到杆上。
由于肩膀的位置改变了,力F1将会在质点B处产生一个力的分量,这个力的分量会沿着杆的方向传递。
这就是反肩置换的原理。
虽然这个例子是以弹簧和杆为例的,但是反肩置换原理在各种机械设计中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适当地改变构件的位置,我们可以调整和改变力的方向,从而实现多种机械操作和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反肩置换虽然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在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构件在承受力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度应变或变形。
总的来说,反肩置换是一种通过改变构件位置来改变力方向的机械设计原理。
它将力的方向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以实现机械系统的运动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