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10
案例分析报告——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为例学号:2016-4-16目录第1章案件回放2021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两边已签署合作协议。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数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利用权;雅虎获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
阿里巴巴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的门户、一搜、IM产品,3721和雅虎在一拍网中的所有资产。
收购文件显示,雅虎打算用共计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和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分,互换阿里巴巴40%一般股(完全摊薄)。
其中雅虎第一次支付现金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亿股一般股,另外亿美元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有条件支付。
依照两边达到的协议,雅猛将斥亿美元从软银子公司手中收购其所持有的淘宝网股分,并把这部份股分转让给阿里巴巴,从而淘宝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
该收购打算将在雅虎收购阿里巴巴交易完成末期执行。
阿里巴巴获雅虎10亿美元注资后,董事会成员将发生变更,变更后包括四个董事会席位,阿里巴巴两位、雅虎一名、软银一名,具体那么为阿里巴巴CEO马云、阿里巴巴CFO蔡崇信、雅虎开辟人杨致远及软银董事长孙正义。
整合后的雅虎中国公司将全数交由阿里巴巴公司经营和治理,阿里巴巴CEO马云表示他本人将出任雅虎中国公司总领导职位,治理雅虎中国的全数业务,他同时强调,在阿里巴巴收购以后,雅虎中国并非是一个合股公司,而是雅猛将全数中国业务转交阿里巴巴来治理。
新公司业务方向:要紧的目的仍是围绕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确实是电子商务超级重要的组成部份,合作的要紧起点确实是搜索引擎。
第2章并购两边简介及并购背景2-1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全世界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世界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
2021年5月,阿里巴巴投资1亿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2021年7月,又追加投资亿人民币。
截至2021年7月10日,淘宝网在线商品数量超过800万件、网页日阅读量冲破9000万、注册会员数冲破760万、2021年二季度成交额达亿人民币,遥遥领跑中国个人电子商务市场。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讨论: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一、公司背景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和雅虎同时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以打造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平台,从而也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其时,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模式是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也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他的业务包括子公司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的用户间电子商务(C2C),以及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支付业务。
阿里巴巴是全球B2B的著名品牌,连续5次被美国《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
1. 并购前阿里巴巴的基本情况阿里巴巴网站于1998年正式推出,到2005年并购前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如下表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从市场情况来看,并购前阿里巴巴拥有注册用户720余万户,淘宝网拥有的注册会员900万名、登录商品达800万件,2005年第二季度的成交量就达到10亿元人民币,同时,支付宝也有上千家购物平台加盟,并且与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国际信用卡组织VISA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从营业收益来看,淘宝网和支付宝采取免费经营策略,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会员费。
公司通过向万用户收取250美元---10000美元年费的形式赚钱,而这些企业与阿里巴巴的续签率为75%---78%。
阿里巴巴基本上实现了每天利润100万元这个目标,2004年阿里巴巴总收入大约为6亿元人民币,同行业新浪的年收入约为亿美元,搜狐微亿美元,网易为亿美元。
可以说在中国当时的B2B电子商务市场中,阿里巴巴处于绝对的地位,在约10亿元人民币的总市场规模中,阿里巴巴独占六成,在C2C市场中,eBay占据的份额为53%,淘宝网占41%,一拍网为6%,但淘宝网的增长速度很快,对eBay的挑战越来越大。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推荐五篇)第一篇: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背景:2005年8月11日雅虎品牌授权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搜索技术、通讯与广告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获得雅虎品牌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并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组成战略联盟关系,雅虎成为阿里巴巴的股东。
对价及支付:根据雅虎公司公布的8-K修改文件可以推出,重组后阿里巴巴的股票价值确定在6.497美元,由此可以推出,雅虎公司原计划以2.5亿现金、淘宝网的股份及雅虎中国的全部权益置换阿里巴巴201617750股价值13.1亿美元,雅虎中国价值为7亿美元;通过赠股协议,阿里巴巴原股东持有重组后阿里巴巴股份452495888股,价值25.5亿美元,即阿里巴巴重组前的价值定价在25.5亿美元。
根据雅虎公司8-K修改文件的约定,阿里巴巴第一阶段重组总股权数为626410435股,雅虎公司持有201617750股,阿里巴巴原股东持有424792685股。
按雅虎公司原8-K文件约定收购全部完成后,雅虎公司和软银对阿里巴巴绝对控股按原8-K文件的约定,雅虎公司收购阿里巴巴股票201617750股,之后在二级股票市场,收购阿里巴巴股东持有的3.9亿美元的股票,按阿里巴巴股东等比例出售股票计算,按原8-K文件执行后,雅虎公司持有重组后40%的股份,因此,如果按原8-K文件执行,重组全部完成后,雅虎公司和软银合计占有阿里巴巴56.2%的股份,但若仅完成第一阶段收购计划,按原8-K文件约定,雅虎公司占阿里巴巴30.82%的股份,软银占阿里巴巴18.68%的股份,雅虎公司和软银按原8-K文件约定完成第一阶段收购后,合计占阿里巴巴49.5%的股份,并未实现绝对控股。
理论分析: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可以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减少竞争对手,增加企业长期获利的机会。
通过并购,企业不仅可以保持原有的势力范围,而且可以通过跨地区、跨国界的并购以开拓新的市场。
案例分析报告——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为例学号:2016/4/16目录第1章案件回放 (1)第2章并购双方简介及并购背景 (2)2-1 阿里巴巴 (2)2-2 雅虎 (3)第3章并购类型分析 (3)第4章并购动因分析 (4)第5章并购效应 (6)第6章并购启示 (7)6-1 合理的并购规划 (7)6-2 敏锐洞察并购目标 (8)6-3 强化风险意识 (8)第1章案件回放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获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
阿里巴巴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的门户、一搜、IM产品,3721以及雅虎在一拍网中的所有资产。
收购文件显示,雅虎计划用总计6.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完全摊薄)。
其中雅虎首次支付现金2.5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2.016亿股普通股,另外3.9亿美元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有条件支付。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雅虎将斥3.6亿美元从软银子公司手中收购其所持有的淘宝网股份,并把这部分股份转让给阿里巴巴,从而淘宝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
该收购计划将在雅虎收购阿里巴巴交易完成末期执行。
阿里巴巴获雅虎10亿美元注资后,董事会成员将发生变更,变更后包括四个董事会席位,阿里巴巴两位、雅虎一位、软银一位,具体则为阿里巴巴CEO马云、阿里巴巴CFO蔡崇信、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及软银董事长孙正义。
整合后的雅虎中国公司将全部交由阿里巴巴公司经营和管理,阿里巴巴CEO马云表示他本人将出任雅虎中国公司总经理职位,管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他同时强调,在阿里巴巴收购之后,雅虎中国并不是一个合资公司,而是雅虎将全部中国业务转交阿里巴巴来管理。
新公司业务方向:主要的目的还是围绕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就是电子商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合作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搜索引擎。
企业并购案列分析-----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一、引言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所有业务,包括门户网站、雅虎搜索、即时通讯、拍卖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等。
根据协议,雅虎将拥有阿里巴巴35%的投票权和40%的经济获益权,同时向阿里巴巴支付10亿美元,雅虎因此成为阿里巴巴最大的战略投资者。
二、并购双方简介(一)阿里巴巴简介阿里巴巴( )是全球企业间( B2B )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
2003年5月,阿里巴巴投资 1 亿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 ), 2004年7月,又追加投资 3.5 亿人民币。
截至 2005 年7月10日,淘宝网在线商品数量超过 800万件、网页日浏览量突破9000 万、注册会员数突破760万、2005 年二季度成交额达 16.5 亿人民币,遥遥领跑中国个人电子商务市场。
2003 年10月,阿里巴巴创建独立的网上交易安全支付产品支付宝( ),目前,支付宝已经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以及国际的VISA 国际组织等各大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二)雅虎简介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
其网络每月为全球超过一亿八千万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上服务。
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雅虎都居于领导地位,也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品牌之一,在全球消费者品牌排名中位居第 38 位。
雅虎还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商务及企业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及网络使用率,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网站解决方案的雅虎企业内部网;影音播放、商店网站存储和管理;以及其他网站工具及服务等。
雅虎在全球共有24个网站,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设有办事处。
深入分析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一、并购的原因通过本案例可以看出,雅虎中国当时已经进入一个很严重的瓶颈期,竞争日益加剧,在本地化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因此作为投资一方的软银公司本着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考虑,自然希望能够将其优化整合。
从雅虎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处理不了的中国业务盘出去,正好有利于集中精神在其他市场竞争。
另外,雅虎要想在市场上成功,就要有一个好的伙伴,那么,阿里巴巴的团队很有能力,正是一个很好的伙伴。
同时,雅虎看好电子商务,不管是中国、欧洲、美国,电子商务是最有影响的互联网业务。
而阿里巴巴本身在国内的B2B领域是无可非议的老大,在业务上与雅虎无大冲突,同时雅虎强大的搜索功能于与国际背景还将对阿里巴巴的发展大有益处,并且与雅虎合作直接给阿里巴巴带来了10亿美元的投资,可以进一步融资,因此进行内部处理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当时百度在美国上市,股票表现抢眼之极,中国概念在纳股再度成为助推力,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下一个极具潜力的网络企业,不应忽略,合并案中,雅虎只是以业务并入和现金入股的方式进入,对于阿里巴巴上市和国际化战略有重要作用。
二、并购交易方式不同的企业并购方式在交易标的、债务风险承担、法律程序等方面各有不同,适应于不同并购具体情况。
选择现实有和效,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交易方式,对成功并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企业选择并购形式主要取决于并购动因,同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及目标企业的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并购交易形式多样,如控股式、吸收式、购买式、承担债务式、公司合并等。
就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而言,从行业隶属关系看,双方同属于网络行业,但业务重点不同,阿里巴巴从事电子商务,雅虎中国兼有搜索和门户,所以,属于一种纵向并购;同时,双方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愿,故属于善意收购。
实质上,是阿里巴巴以换股形式收购了雅虎中国;改变了股东结构,以40%的股权换来了雅虎中国全部的资产,包括阿里巴巴的终极目标――搜索引擎的而核心技术。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公司概论作业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并购概况:北京时间2005年8月17日,雅虎向SEC提交了收购阿里巴巴股份文件,文件显示,雅虎计划用总计6. 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完全摊薄)。
其中雅虎首次支付现金2. 5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2.016亿股普通股,另外3. 9亿美元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有条件支付。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雅虎将斥3. 6亿美元从软银子公司手中收购其所持有的淘宝网股份,并把这部分股份转让给阿里巴巴,从而淘宝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
该收购计划将在雅虎收购阿里巴巴交易完成末期执行。
雅虎将实行两次购股计划,首次支付2. 5亿美元现金,第二次为3. 9亿美元, 不过笫二次购股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执行,在两次购股讣划完成后,雅虎将持有阿里巴巴40%股份。
以此计算,雅虎共斥资10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股份。
双方基本情况阿里巴巴:据内部资料披露,阿里巴巴2004年的销售额为4600万美元。
2005 年销售额有望达1亿美元。
据淘宝网公布的统讣数据,2005年第一季度商品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
阿里巴巴前儿次融资:2000年1月18 0,软银联合高盛等儿家投资集团正式向阿里巴巴注资2000 万美元;2004年2月,软银牵头携手富达、TDF和Granite再次注资阿里巴巴约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投资6000万美元。
分析人士称,通过两次注资8000 万美元,软银在阿里巴巴中拿到的股份不会少于30%。
1999年,富达投资(Fidelity 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 AB等在内的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融资。
雅虎:2003年第二季度,雅虎实现营收为12. 53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为7. 55亿美元,其中美国业务收入8. 7亿美元,国际部门营收为3. 83亿美元。
收购原因分析一般而言,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二是实现企业特定的发展战略,三是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并购的案例1. 引言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其他企业来实现快速发展与扩张的战略行为。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并购案例,探讨并购对企业的影响和挑战。
2. 并购案例1: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2.1 案例背景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收购雅虎中国,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雅虎中国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具有大量的在线用户和广告资源。
2.2 并购目标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主要目标是获取雅虎中国的用户和广告资源,进一步提升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2.3 并购过程阿里巴巴以现金和股票的方式收购雅虎中国。
收购完成后,雅虎中国的业务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门户网站合并,形成强大的互联网平台。
2.4 并购影响•扩大市场份额: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商领域的领导地位。
•增强品牌影响力:雅虎中国作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收购后,阿里巴巴的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
•获得用户和广告资源:雅虎中国拥有大量的在线用户和广告资源,收购后,阿里巴巴可以更好地获得这些资源,提高广告收入和用户参与度。
3. 并购案例2: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3.1 案例背景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
3.2 并购目标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的主要目标是获取其在移动设备领域的专利和技术,以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并进一步推动谷歌的移动战略。
3.3 并购过程谷歌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并将其作为子公司运营。
并购完成后,谷歌获得了Motorola Mobility的专利和技术,并进一步加强了在移动设备领域的研发实力。
3.4 并购影响•加强专利和技术实力:收购Motorola Mobility后,谷歌获得了大量的专利和技术,可以更好地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并推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案例分析并购交易方式:不同的企业并购方式在交易标的、债务风险承担、法律程序等方面各有不同,适应于不同并购的具体情况。
选择现实有效、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交易方式对成功并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按主要代表形式分析:1.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双方同属于网络行业,但业务重点不同:阿里巴巴从事电子商务,雅虎中国兼有搜索和门户,由此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属于纵向并购。
2.按照并购动机分: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
双方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属于善意收购。
3.按支付方式:现金收购、换股方式收购和综合证券收购。
阿里巴巴用40%的股权、35%的投票权及董事会的一席之地,换得雅虎中国的全线业务、10美元的注资及雅虎品牌的无限期使用权。
属于换股的方式收购。
并购整合:阿里巴巴收购雅虎后面临的问题:2.阿里巴巴换出股份的比例过大,在换股过程中,雅虎得到了相对的控股权。
尽管阿里巴巴称不会有任何控股,但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的比例还是让人担忧,甚至有人说,两年后雅虎会全面收购阿里巴巴。
2.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不容小觑。
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是两个独立的品牌,有着各自的品牌形象;同时,雅虎中国体内的3721公司在收购前与雅虎中国仍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
这样,如何准确区分品牌的不同定位,是对雅虎中国进行整合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这次收购后面临整合风险的症结所在。
应对方法:1.财务整合:是指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财务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统一管理和监控。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时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2.人力资源整合:是指依据战略与组织管理的调整,引导组织内各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面靠近,对人力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配置,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
3.资产整合:在并购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资产整合,可以剥离非核心业务,处理不良资产,重组优质资产,提高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率。
目录摘要 (3)引言 (4)1并购案例简介 (4)2收购方简介 (4)2.1 融资状况 (4)2.2企业目标选择 (6)3被收购方简介 (9)4并购背景分析 (9)4.1雅虎 (9)4.2阿里巴巴 (9)4.3国际背景 (9)5并购动因分析 (9)6并购绩效分析(指标分析) (11)6.1股权结构 (11)6.2中国2011 B2B市场份额 (12)6.3公司财务状况 (13)6.3.1营业额 (13)6.3.2付费会员数 (13)6.3.3运营成本分析 (14)6.3.4净利润 (15)6.3.5总资产构成情况 (15)6.3.6偿债能力分析 (16)6.3.7运营能力分析 (17)6.3.8盈利能力分析 (18)6.3.9增长能力分析 (19)7并购后的整合分析 (19)7.1并购后的阿里巴巴 (19)7.2并购后的雅虎 (20)7.3并购所带来的问题 (20)7.4并购后的全球互联网领域 (21)7.5对此并购的建议 (21)7.6并购后现状 (21)8并购的启示 (22)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3)摘要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摘要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互联网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如何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面对挑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如何认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摆正我们自己的位置,壮大自己的实力,已变得日益重要。
最近几年,我国互联网产业急速发展,这反映出我国电子商务规模和开展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迫切需求,通过并购方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理性选择。
由于并购能够为企业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而且并购将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因此并购往往能给企业实现长期回报的最大化。
全文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为例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是案例简介,第二部分是收购方简介,第三部分是被收购方简介,第四部分是背景分析,第五部分是动因分析,第六章是并购绩效分析,第七部分是并购后的整合分析,第八部分是并购启示。
案例讨论: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一、公司背景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和雅虎同时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以打造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平台,从而也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其时,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模式是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也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他的业务包括子公司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的用户间电子商务(C2C),以及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支付业务。
阿里巴巴是全球B2B的著名品牌,连续5次被美国《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
1.并购前阿里巴巴的基本情况阿里巴巴网站于1998年正式推出,到2005年并购前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如下表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从市场情况来看,并购前阿里巴巴拥有注册用户720余万户,淘宝网拥有的注册会员900万名、登录商品达800万件,2005年第二季度的成交量就达到10亿元人民币,同时,支付宝也有上千家购物平台加盟,并且与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国际信用卡组织VISA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从营业收益来看,淘宝网和支付宝采取免费经营策略,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会员费。
公司通过向8.5万用户收取250美元---10000美元年费的形式赚钱,而这些企业与阿里巴巴的续签率为75%---78%。
阿里巴巴基本上实现了每天利润100万元这个目标,2004年阿里巴巴总收入大约为6亿元人民币,同行业新浪的年收入约为1.14亿美元,搜狐微1.03亿美元,网易为1.09亿美元。
可以说在中国当时的B2B电子商务市场中,阿里巴巴处于绝对的地位,在约10亿元人民币的总市场规模中,阿里巴巴独占六成,在C2C市场中,eBay 占据的份额为53%,淘宝网占41%,一拍网为6%,但淘宝网的增长速度很快,对eBay的挑战越来越大。
从当时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2004年年底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达 2.7万亿美元,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为3239亿元人民币。
案例分析报告——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为例学号:2016-4-16目录第1章案件回放 (1)第2章并购双方简介及并购背景 (2)2-1阿里巴巴 (2)2-2雅虎 (2)第3章并购类型分析 (3)第4章并购动因分析 (4)第5章并购效应 (6)第6章并购启示 (7)6-1合理的并购规划 (7)6-2敏锐洞察并购目标 (7)6-3强化风险意识 (8)第1章案件回放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获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
阿里巴巴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的门户、一搜、IM产品,3721以及雅虎在一拍网中的所有资产。
收购文件显示,雅虎计划用总计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完全摊薄)。
其中雅虎首次支付现金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亿股普通股,另外亿美元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有条件支付。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雅虎将斥亿美元从软银子公司手中收购其所持有的淘宝网股份,并把这部分股份转让给阿里巴巴,从而淘宝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
该收购计划将在雅虎收购阿里巴巴交易完成末期执行。
阿里巴巴获雅虎10亿美元注资后,董事会成员将发生变更,变更后包括四个董事会席位,阿里巴巴两位、雅虎一位、软银一位,具体则为阿里巴巴CEO马云、阿里巴巴CFO蔡崇信、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及软银董事长孙正义。
整合后的雅虎中国公司将全部交由阿里巴巴公司经营和管理,阿里巴巴CEO马云表示他本人将出任雅虎中国公司总经理职位,管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他同时强调,在阿里巴巴收购之后,雅虎中国并不是一个合资公司,而是雅虎将全部中国业务转交阿里巴巴来管理。
新公司业务方向:主要的目的还是围绕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就是电子商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合作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搜索引擎。
第2章并购双方简介及并购背景2-1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
2003年5月,阿里巴巴投资1亿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2004年7月,又追加投资亿人民币。
截至2005年7月10日,淘宝网在线商品数量超过800万件、网页日浏览量突破9000万、注册会员数突破760万、2005年二季度成交额达亿人民币,遥遥领跑中国个人电子商务市场。
2003年10月,阿里巴巴创建独立的网上交易安全支付产品支付宝,目前,支付宝已经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以及国际的VISA国际组织等各大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阿里巴巴作为电子商务界的“大佬”,在保留着高速发展的同时与雅虎中国并没有形成行业竞争、也并没有与雅虎取得什么战略上的合作。
但作为一个高速发展企业并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雅虎的强大的搜索功能与国际背景对阿里形成了巨大的吸引。
2-2雅虎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
其网络每月为全球超过一亿八千万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上服务。
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雅虎都居于领导地位,也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品牌之一,在全球消费者品牌排名中位居第38位。
雅虎还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商务及企业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及网络使用率,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网站解决方案的雅虎企业内部网;影音播放、商店网站存储和管理;以及其他网站工具及服务等。
雅虎在全球共有24个网站,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设有办事处。
雅虎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占领的互联网方面的领导地位,但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太好。
在本土化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并进入了在中国很严重的瓶颈期。
与此同时,百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一直占据着搜索市场的第一位置,并且作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百度在美国上市,股票异常抢眼。
这就意味着雅虎在中国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挑战。
第3章并购类型分析一般而言,并购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双方所处行业的性质来划分,企业并购方式有纵向并公布、横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
按照并购程序来划分,企业并购方式分为善意并购和非善意并购。
按并购的支付方式分类,并购可以分为现金购买资产或股权、股票换取资产或股权以及通过承担债务换取资产或股权。
从所处行业的性质来划分,雅虎和阿里巴巴同属于网络行业,但是双方的业务重点大不相同。
阿里巴巴商务业务重点在电子商务,而雅虎中国致力于门户搜索。
所以,阿里和雅虎是属于从事同一行业的不同业务,属于一种纵向并购。
从并购程序来看,并购双方是从自身利益点出发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愿,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
最终阿里巴巴以换股的形式收购了雅虎中国,并以40%的股权换来了雅虎中国全部的资产。
从并购支付方式方面看,交易完成后雅虎拥有阿里40%的流通股,阿里则获得雅虎在中国的全部业务,其中包括阿里的终极目标——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
所以,单纯从这个角度去看,这次并购应该看成是股票换取股权。
第4章并购动因分析按照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并购的动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获取规模经济优势、降低交易费用和多元化经营战略。
通过上述分析,雅虎和阿里应该是属于同行业中的纵向企业。
所以,不存在通过并购来获得规模经济优势的动因。
同时,雅虎和阿里在实际的日常业务中并没有交易往来,更没有什么上下企业之间的关系,所以并没有考虑到降低交易费用的因素。
综合分析,阿里并购雅虎是出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考虑。
接下来我们就从并购双方来考量具体的并购动因。
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电子商务集团,走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道路。
运用雅虎搜索技术,丰富扩大电子商务内涵,走一条有核心技术的另类寡头之路。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互联网行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不容易像Google那样依靠核心技术取得难以效仿和超越的领先优势,这也是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要以集团综合性竞争方式展开的主要原因。
马云曾经表示:搜索技术对的运用将在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阿里巴巴公司将用雅虎全球领先的搜索技术,进一步丰富和扩大电子商务的内涵,在B2B,C2C领域继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领先优势,为中国网民提供更具优势更加有效的服务,为中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国际发展渠道。
调整股权结构,掌握淘宝控制权,应对可能被收购的风险。
从阿里方面看,2005年1月,eBay宣布将对其中国公司易趣增加一亿美元投资,一巩固中国市场。
这无疑对采取免费模式、收入入不敷出的淘宝网形成很大压力。
同时,软银所谓淘宝的第二大股东有了套现的意愿,并有传闻软银将和eBay谈判出售手中的阿里股份,导致阿里面临被eBay收购的风险。
面对资金和控制权的双重压力,阿里迫切需要找到一举两得的解决办法。
而在此次并购交易中,软银手中的淘宝网股权在出售给雅虎后,友被雅虎作价一起拿去换成了阿里的股份,从而稳定了淘宝网的控制权。
实现本土化,突破政策限制,打破在中国发展的瓶颈期。
对于雅虎来说,把自己处理不了的中国业务盘出去,正好有利于集中精力在其他市场竞争。
同时还可以突破中国搜索引擎本土化的限制,激活其自收购3721以来尚未来得及全面整合的多条业务线从而把电子商务引入雅虎门户业务中,打通消费者和企业级业务之间的屏障,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
自从阿里并购雅虎中国后,雅虎中国将直接成为这家本地网络企业资产的一部分,进而彻底实现本土化,也将突破其在发展门户网站等业务上的政策限制。
第5章并购效应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并购并非总能产生正效应,有的是零效应,有的甚至会产生负效应。
阿里在并购雅虎后,首先解决了融资问题:现金流问题是任何一个公司生存的必要条件,通过与雅虎的合作,阿里巴巴能够很好地保证现金流。
同时雅虎即将成为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而阿里巴巴的旧股东也将被替换或者被消弱实力。
新股东雅虎发家于互联网行业,更能理解阿里巴巴的经营战略,并能够给与大力支持。
阿里巴巴的业务得到大规模拓展,也成为全球第一家大型集门户网站、搜索业务和电子商务业务为一体的互联网企业。
并购后阿里巴巴的业务拓展到了门户网站和搜索领域,实现了相关业务多元化发展。
所以综上所述,阿里并购雅虎是产生正效应的一次成功并购。
阿里通过并购成功的实现了内部融资,从而获得了巨大不发展潜力,同时雅虎也拥有阿里的股份,获得了不少的收益,并购双方都实现了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
同时,雅虎通过将中国的全部业务以及核心的搜索引擎技术转让给阿里,不仅使阿里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同时也彻底实现雅虎的本土化,突破了业务上的政策限制,获得经营协同效应。
除此之外,雅虎通过转移难以发展的中国业务,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去发展自己的优势,提高了管理效率,实现了效率效应。
单纯从并购交易后的数据来看,并购后阿里对淘宝实现了100%的控制权,还取得了亿元的发展资金,并在2009年实现全年交易额2083亿元人名币,毛利率43%,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
而对于雅虎来说,持有的阿里股票价值,在并购5年后实现了5-8倍的投资回报。
第6章并购启示6-1合理的并购规划并购前要有自己的规划,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制定自己的并购目标。
阿里通过并购雅虎,进而达到绝对控制淘宝网和掌握引擎核心技术,以致到后来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一个好的并购规划和分析很重要。
6-2敏锐洞察并购目标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寻找到最佳的并购目标公司。
雅虎中国在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地位和市场策略符合阿里巴巴购并要求。
阿里巴巴需要搜索引擎,雅虎力图摆脱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瓶颈局面,两者在市场定位和策略成功方面一拍即合,促成了这次收购。
6-3强化风险意识并购中要强化风险意识,综合考虑并购动因、目标企业状况、并购整合后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等因素,并放在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整个过程中来考查。
正视并购活动不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因此对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