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的选型.
- 格式:ppt
- 大小:4.64 MB
- 文档页数:18
风电机组选型、微选、复核注意事项---经验值(1)1、根据国外进行的实验,风力发电机组间距离为10倍风轮直径时,风力发电机组效率减少20%~30%,20倍风轮直径时无任何影响。
2 当盛行主风向为一个或两个方向相互为反方向时,风力发电机组的排列方式一般为矩阵分布,风力发电机组群排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前后两排错位,即后排风力发电机组始终位于前排2台风力发电机组中间。
3、当场址为多风向时,即该地区存在多个盛行风向时,依场地面积和风力发电机组数量,风力发电机组采用“田”形或圆形分布, 此时风力发电机组的间距应更大些。
4、湍流强度:标准偏差/平均风速;当其值在0.10或者以下表示湍流相对较小,中等湍流值为0.10~0.25,更高的湍流值表明湍流过大。
湍流强度大小与风速和地面粗糙度有关。
风场的湍流特征很重要,因为风力发电机组有不利影响,主要是减少输出功率,还可能引起极端载荷,最终削弱和破坏风力发电机。
5、风剪切系数:垂直风向的平面上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快慢,一般已0.143为界,确定塔筒在同一系列风机的情况下不同塔筒的高度选择,大于.143则选择相对高一些的,当然也要考虑地形的影响。
6、微观选址所需要的资料:1)等高线地图或者cad都可以以及粗糙度+(风场大体地形情况)2)测风塔数据(至少一年)+测风塔坐标(最好有说明表)3)风场边界+风场容量+风场大体概况4)前提是保证地图和测风塔坐标等是同一个坐标系的7、复杂地形风机排布的基本原则:a 占山头,沿山脊排布;b 主风向上尽量拉大距离;c 尾流控制,单机尾流不超8%,整体不超5%;d 各风机有效风速段内湍流强度不超设计标准。
(一般不能超过A类0.18,同时在windpro中输出结果中可以有图表说明)f 复杂地形用windsim 或者WT,简单地形用wasp。
windfarmer 用于复核计算。
8、功率和叶片直径的平方以及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若要P3000=2P1500,则D3000=1.4142D1500.9、微观选址复核完成的项目内容:(1)平均风速(2)极限风速(3)风剪切指数(4)湍流强度(5)入流角(6)坡度10、用wasp engineering 可以算出极大风速,即三秒风速最大值,可以得出极限风速,从而选择风机类型。
风电操作技术培训风电机组布置与选型风电操作技术培训:风电机组布置与选型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风电机组的布置与选型是风电操作技术培训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风电机组布置的原则和风电机组选型的关键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风电机组布置的原则风电机组布置是指在一个特定的风能资源区内,按照一定的要求将风电机组合理地布置在地面或海上的空间中。
风电机组布置的原则如下:1.最大化利用风能资源:风能资源的分布在地球上是不均匀的,根据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状况,需要合理选择布置风电机组的位置。
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风速较高、舒适性较低的地区进行布置。
2.保证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风电机组的布置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因素,如地形、地貌、居民区、交通道路等。
应避免风电机组之间的互相遮挡,以免影响机组的发电效率。
同时,也要防止机组和人员安全的风险。
3.便于运维与维修:布置合理的风电机组应便于后期的运维与维修。
应尽量减少机组之间的距离,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维修。
二、风电机组选型的关键因素风电机组选型是指根据风能资源的特点和发电需求,选择适合的风电机组产品。
风电机组选型的关键因素包括:1.额定功率:风电机组的额定功率是影响发电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实际的发电需求和风能资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风电机组额定功率。
2.切入风速和切出风速:风电机组的切入风速和切出风速是指机组开始和停止发电的风速范围。
根据风能资源的平均风速以及机组的性能指标,选择适合的切入风速和切出风速,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
3.机组传动方式:风电机组传动方式分为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两种。
直接驱动是指通过风力直接驱动发电机发电,具有结构简单、无需传动系统维护等优点;间接驱动是指通过风力驱动功率-转速-转矩转换系统,再由发电机发电。
根据实际需求和可行性,选择适合的驱动方式。
4.发电机类型:风电机组中的发电机类型有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两种。
同步发电机可以通过控制转速和变桨角度来实现对有功功率的控制;异步发电机需要通过电网侧的变频设备来实现对有功功率的控制。
风电场最佳风力发电机组选型的探讨风电机组的选型在风电场可研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风电场的风能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
风电场最佳机型选择应考虑适合风电场场址的风资源条件,有利于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而最终型号的选择须经多方技术经济条件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
本文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历,从风力发电机的类型介绍入手,详细论述选择风力发电机应考虑的原则和几个重要因素,已达到充分利用风能资源,提高风能利用率的目的。
标签:风力发电机;风速;容量系数;功率曲线引言:分析风力发电机组选型的原则有四个方面:a.对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风力发电机组选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质量认证;这是保证风电场机组正常运行及维护最根本的保障体系;风电机组制造必须具备IS09000系列的质量保障体系的认证;b.对机组功率曲线的要求,功率曲线是反映风力发电机组发电输出性能好坏的最主要曲线之一;c.对机组制造厂家业绩考查,业绩是评判一个风电制造企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d.对特定环境要求;如台风、低温等。
风力机型的选择,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各地、个高度风力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风力资源的状况相差很大,风力机的输出功率既与所在点的风速分布特性有关,又与所选用的风力机型有关,世界各国现在己开发和使用的风力机容量从1000kW到5000kW,各参数和技术指标相差很大。
对于特定的场点特别是并网运行的大型风电场来讲,选择与该点风速分布特性最相匹配的风力发电机组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和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是风电场设计中首要解决的。
1.风力发电机的分类按风轮轴安装形式可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1)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型式。
主它的主要机械部件都在机舱中,如主轴、齿轮箱、发电机、液压系统及调向装置等。
对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来说,需要风轮始终保持面向风吹来的方向。
有些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在塔架的前面迎风旋转,称为上风向风力发电机组;而风轮在塔架后面的,则称为下风向风力发电机组。
本文数据为2009年统计数据,但现在看来仍不失为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摘要:风电机组选型在风电项目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项目有盈利可能是进行选型的前提。
本文回顾了我国风电电价发展历程,给出了收益率、电价与风资源的定量关系;研究了风电机组等级与GL型式认证的相关问题;澄清了一些对可利用率、可靠性的混淆认识;论证了国内风电机组理论功率曲线偏高问题。
1.前言如今,风电发展已跨越初期示范阶段,进入大规模产业化时代,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投资的主要目的。
决定风电项目盈利水平的要素包括风资源状况、电网接入状况、上网电价、机组选型和运维水平等。
项目核准后,前三项基本已成定局,机组选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据《2009年中国风电机组制造商竞争态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分析,截止到2008年10月1日,中国境内的风电机组整机生产商已经达到76家目前,其中真正有产品推出的内资与合资企业共10多家,加上几家在中国市场表现积极的外资企业,总数在20左右。
而每个厂家还有不同等级、不同轮毂高度、不同容量、不同应用环境的多种机型,如何从中抉择出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的机组,成为风电投资必须面对的问题。
2.机组选型的前提进行机组选型的前提是项目有盈利的可能。
众所周知,电价越高风,风资源越好,项目的盈利水平就越高,先来看电价。
1)我国风电电价发展历程我国风电并网电价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1)发展初期,机组多由国外资金援助,竞争上网,电价很低,每千瓦时约0.3元;2)1994年起,电力部全额收购风电上网电量,差价全网均摊,各地由价格主管部门审批,致使风电价格参差不齐,低的与火电相当,高的每千瓦时超过1元;3)2002年开始,招标电价和审批电价并存,特许权招标项目的招标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电价区间趋于稳定;4)2009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并制定相应的风电标杆上网电价,见表1,今后新建陆上风电项目统一执行。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方法及流程分析
风机选型要结合当地风能资源、气候特征、地形条件、地貌特征等,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机型,使风电场在全寿命期内发电量最优,效益最好。
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前提下,选择经济上切实可行的风力发电机组,需要根据风场的风能资源状况和所选的风力发电机组,测算风场的年发电量,选择综合指标最佳的风力发电机组。
1.机型选择的原则
选择适用安全等级机组
表中:各种参数值是指轮毂高度的数值
vref:表示50 年一遇参考风速10 分钟平均值,我们通常称最大风
速。
A:表示较高湍流强度特征值
B:表示中等湍流强度特征值
C:表示较低湍流强度特征值
选择可靠机组
设计可靠性,制造可靠性,运维的可靠性
1)设计及设计计算,是否标准,如性能计算,载荷计算,疲劳寿命等,通常应有设计认证证书。
2)制造工艺,产品试验。
尤其是静动试验结果通常要有产品认证证书。
5 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风电场发电量估算5.1 风电机组选型5.1.1 单机容量范围及方案的拟定5.1.1.1 风电机组发电机类型的确定风电场机型选择应考虑适合风电场场址的风资源条件,有利于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随着国内外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日趋成熟,针对不同区域风资源条件,各风机设备制造厂家已经开发出不同结构型式、不同控制调节方式的风力发电机组可供选择。
按照IEC61400-1标准(风电机组设计要求),风电场机组按50年一遇极大风速可分为I、II、III三个标准等级,每个等级按15m/s风速区间的湍流强度可分为A、B、C三个标准等级,为特殊风况和外部条件设计的为S级。
因此,根据怀宁风电场场址的地形、交通运输情况、风资源条件和风况特征,结合国内外商品化风电机组的制造水平、技术成熟程度以及风电机组本地化率的要求,进行风电场机组型式选择。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应考虑的几种因素(1) 风电机组应满足一定的安全等级要求表5.1.1.1-1 IEC61400-1各等级WTGS基本参数上表中各数据应用于轮毂高度,其中V ref为10min平均参考风速,A 表示较高湍流特性,B表示中等湍流特性,C表示较低湍流特性,Iref为湍流强度15m/s时的特性。
在轮毂高度处,15m/s风速区间的湍流强度值不大于0.12,极大风速为28.2m/s。
根据国际电工协会IEC61400-1(2005)标准判定本风电场工程70~90m轮毂高度适宜选择IECⅢC及以上等级的风力发电机组。
(2) 风轮输出功率控制方式风轮输出功率控制方式分为失速调节和变桨距调节两种。
两种控制方式各有利弊,各自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要求。
从目前市场情况看,采用变桨距调节方式的风电机组居多。
(3) 风电机组的运行方式风电机组的运行方式分为变速运行与恒速运行。
恒速运行的风力机的好处是控制简单,可靠性好。
缺点是由于转速基本恒定,而风速经常变化,因此风力发电机组经常工作在风能利用系数(Cp)较低的点上,风能得不到充分利用。
风电场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风电场发电量估算(总1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5 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风电场发电量估算批准:宋臻核定:董德兰审查:吉超盈校核:牛子曦编写:李庆庆5 机型选择和发电量估算5.1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在风电场的建设中,风力发电机机组的选择受到风电场自然环境、交通运输、吊装等条件等制约。
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前提下,选择经济上切实可行的风力发电机组。
根据风场的风能资源状况和所选的风力发电机组,计算风场的年发电量,选择综合指标最佳的风力发电机组。
5.1.1 建设条件酒泉地区南部为祁连山脉,北部为北山山系,中部为平坦的戈壁荒滩,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成为东西风的通道,风能资源丰富。
场址位于祁连山山脉北麓山前冲洪积戈壁平原上,地势开阔,地形平缓,便于风机安装;风电场东侧距312国道约30km,可通过简易道路运输大型设备。
根据黑厓子北测风塔 2008年7月~2009年6月测风数据计算得到该风电场场址90m高度风功率密度分布图见图5.1(图中颜色由深至浅代表风能指标递减)。
由图5.1可见,该风电场场址地势开阔,地形平坦,风能指标基本一致。
根据风能资源计算结果,该风电场主风向和主风能方向一致,以E风和W风的风速、风能最大和频次最高。
用WASP9.0软件推算到预装风电机组轮毂高度9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32m/s,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80W/m2,威布尔参数A=8.3, k=2.0;5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04m/s,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30W/m2,威布尔参数A=7.9, k=2.06。
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判定该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3级。
黑厓子西风电场90m高度年有效风速(3.0m/s~25.0m/s)时数为7131h,风速频率主要集中在3.0 m/s~12.0m/s ,3.0m/s以下和25.0m/s以上的无效风速少,无破坏性风速, 年内变化小,全年均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