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
- 格式:pptx
- 大小:98.48 KB
- 文档页数:19
第一部分分章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2、()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 D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3、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A 20世纪80年代初B 20世纪80年代中期C 20世纪80年代末期D 20世纪90年代二、多选题: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阶段三、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3、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四、简答题: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有哪些?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成以前治理、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③可以扩大政府政策的影响;④可以防止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⑤为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⑥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盲目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口。
五、论述题: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P1-17发展状况:先简单大概一下:美国、日本、德国等以及中国的的情况.意义: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以前没法完成的工作;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③树立新的形象,扩大政府影响;④防止信息垄断和黑箱操作;⑤为人们提供便利服务。
第六章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一)教学内容政府公共服务概述、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基础、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模式、电子化公共服务国际经验、我国电子化公共服务发展策略。
(二)教学要求:1、了解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特点和价值。
2、理解对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评价的一般指标,G to C和G to B电子化服务的主要内容。
3、掌握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点目标。
第一节政府公共服务概述一、服务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一项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任何一项活动或利益,它本质上是无形的,并且不产生对任何东西的所有权问题,它的生产可能与实际产品有关,也可能无关。
租用旅馆的客房,在银行存款,乘飞机旅行,请精神病医生看病,理发,请人修理汽车,观看职业队的体育比赛,看电影,去干洗公司洗衣服,请律师提供咨询,所有这些内容,均涉及购买一项服务。
2、特点(1)无形性. 服务是无形的。
在购买服务之前,它们看不见,尝不到,摸不着,听不见,唤不到。
想要“整容”的人在购买之前是看不到整容结果的,在精神病医生的诊所内看病的人,不可能先知道医疗结果。
购买者必须信任服务的提供者。
服务提供者可以在增强顾客信心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首先,他们可以增加服务的有形性。
外科整容医生可以为病人事先出示图样,表示病人整容后所发生的变化。
第二,服务提供者可以强调服务带来的好处,而不只是描述服务的特点。
例如, 某校的一位招生负责人可以对有希望的考生谈谈学校的毕业生已找到了重要职业,而不只是描绘一下校园内的生活。
第三, 服务提供者可以为其服务制定品牌名称,以增加顾客的信任感,如“曼捷凯斯特”清洁服务,“联合航空公司红地毯服务”,以及“超觉静坐”。
第四,服务提供者可以利用一个名人来为服务创造信任感,如赫茨公司就利用了O.J辛普森的声誉。
(2)不可分性。
服务与其来源是不可分的,不管这种来源是人或是机器。
但有形产品是存在着的,不论其来源是否呈现。
例如去参加一次摇滚乐音乐会,得到的娱乐价值和演奏者是分不开的。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作者:————————————————————————————————日期:2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政府部门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将政务处理与政府服务的各项职能实现有机集成,并通过政府组织绘声绘色和工作流程持续不断的优化与创新等,以实现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精简政府管理机构、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改进政府服务水平等目标。
2.G TO C 模式:政府与公民之间电子政务的简称,指政府向公发提供一站式,在线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的电子政务模式。
通过它,公民可以在数分钟方便、快捷地从电子政务系统中得到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和报务,这模式使得政府提供的信息报务下再以政府为中心,而是以公民的需求为中心任务,从而增强了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3.G TO B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建立一种数字化的业务联系,以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目标是要减少企业的负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获取政府信息的平台,使企业能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与政府进行数字化的沟通。
4.G TO E 模式:是政府与政府公务员之间的电子政务。
是指政府部门与政府公务员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网络化的业务联系,以形成高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旨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服务。
5.电子政务规划:是指相关政府机构和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优先级,并根据它们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步骤与规范,以保证电子政务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
6.电子政务实施:是指相关地区或部门的政府机构执行电子政务计划,实现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电子政务实施应包括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两个阶段。
7.电子政务监理:是指具有电子政务项目资质的监理机构,受业主单位的委托,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理合同,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
电子政务课后习题集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1.1 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国家信息化范畴的是( B )。
A.政府信息化 B.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C.国民经济信息D.社会信息化2.实施电子政务对促进政府工作方式i改变有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 C )。
A.实现业务流和信息流的高度重合B.有助于测定行政效率C.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D.打破了决策的暗箱操作,提高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决策程序的规范性3.传统政府的政务处理程序是( B )。
A.并行作业B.串行作业C.协同并行D.以上都不是4.电子政务正确的含义是( D )。
A.公文流转,无纸办公B,办公自动化OAC.政府上网D.运用现代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优化5,信息化领域中,G2G的对象是( A )。
A.政府B.企业C.公务员D.公众6.我国真正的信息工程起步于( C )。
A.1990年B.1991年C.1993年D.1994年1.2 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广义电子政务的是( ABCD )。
A.电子党务B. 电子司法C.电子人大级D.电子政协2.有关电子政务的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B.电子政务就是政府电子政府C.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政务”D.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有关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两者的主体是相同的B.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C.两者的支撑体系是“同构”的D.电子政务不需要信息技术就可以实现4.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包括( ABCD )。
A G2EB G2GC G2CD G2B5 下列属于“三金工程”的是( ACD )。
A “金桥工程”B “金审工程”C “金关工程”D “金卡工程”6 下列国家中,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入相当成熟的发展期的是( BD )。
A 中国B 美国C 澳大利亚D 日本7.由国务院牵头发展的国家经济信息主干系统要实现的“三化”建设是指(ABC )。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关键术语:1.电子政务(P6)2.技术进步3.信息技术应用(P7-8)4.政府结构(P18-19图)5.电子政务基本模式(P26)6.电子政务发展模式(P21)7.分组模式(P27)8.集成(整合)模式(P28)9.知识应用模式(P32)1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P33)复习思考题:1.对电子政务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哪些更具实际价值的认识角度?2.为什么我国习惯称“电子政务”而不称“电子政府”?(P3-4)3.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什么?(P8)4.电子政务的社会技术进步背景是什么?(P10)5.电子政务的政府发展背景是什么?(P11)6.电子政务的基本发展路径是怎样的?(P24图)7.电子政务建设主要依据的政务结构是怎样的?(P26)8.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对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意义何在?(P28、P32、P33)9.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33-52)1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P52)第二章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关键术语:1.中国电子政务历程(P54-55)2.中国电子政务目标(P66-67)3.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P65-73)4.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P68-70)5.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P70)6.信息基础设施建设(P71)7.电子政务功能(P56-60)8.电子政务效益(P61-64)复习思考题: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对你有哪些理论和认识上的启发?2.你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的产生条件和背景有什么分析结论?3.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怎样认识这些功能?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这些功能?(P56-60)4.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61-64)5.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以服务为导向”的思想的?(P67-68)6.电子政务建设为什么要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P70)第三章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关键术语:1.行政决策(P77)2.行政组织(P78)3.知识化(P79)4.信息化(P80)5.虚拟化(P81)6.数字化(P81)7.全球化(P83)8.政府权力体系(P86)9.政府组织结构(P86)10.政府管理方式(P87)11.政府管理模式(P85)——政府不断调整自身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不同的政府管理类型或“模式”。
电子政务课后习题集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1.1 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国家信息化范畴的是( B )。
A.政府信息化 B.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C.国民经济信息D.社会信息化2.实施电子政务对促进政府工作方式i改变有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 C )。
A.实现业务流和信息流的高度重合B.有助于测定行政效率C.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D.打破了决策的暗箱操作,提高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决策程序的规范性3.传统政府的政务处理程序是( B )。
A.并行作业B.串行作业C.协同并行D.以上都不是4.电子政务正确的含义是( D )。
A.公文流转,无纸办公B,办公自动化OAC.政府上网D.运用现代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优化5,信息化领域中,G2G的对象是( A )。
A.政府B.企业C.公务员D.公众6.我国真正的信息工程起步于( C )。
A.1990年B.1991年C.1993年D.1994年1.2 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广义电子政务的是( ABCD )。
A.电子党务B. 电子司法C.电子人大级D.电子政协2.有关电子政务的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B.电子政务就是政府电子政府C.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政务”D.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有关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两者的主体是相同的B.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C.两者的支撑体系是“同构”的D.电子政务不需要信息技术就可以实现4.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包括( ABCD )。
A G2EB G2GC G2CD G2B5 下列属于“三金工程”的是( ACD )。
A “金桥工程”B “金审工程”C “金关工程”D “金卡工程”6 下列国家中,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入相当成熟的发展期的是( BD )。
A 中国B 美国C 澳大利亚D 日本7.由国务院牵头发展的国家经济信息主干系统要实现的“三化”建设是指(ABC )。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电子政务2020春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核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的学生。
二、考核基本要求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
《电子政务》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课程。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该专业的公共政策概论、政府经济学等课程都是它的基础课程,与管理相关的课程都与本课程密切相关。
本课程考核说明依据文字教材赵国俊编写的《电子政务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3版。
了解:指对相应的知识点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
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相应知识点有完整、深刻的理解。
掌握:指在领会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能够准确的记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部分各章考核知识点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理解: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的实质了解: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二章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理解: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了解: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第三章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的特征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了解:电子政务促进或引发的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第四章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了解: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第五章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公务处理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政府业务处理与管理活动的电子化、政府通用管理活动的电子化理解:政府通用事务处理的电子化——办公自动化了解:政府专用公务处理系统与通用公务处理系统的集成第六章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电子化公共服务种类的划分理解: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府为公众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了解: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概述第七章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和电子政务的关系理解: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了解: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第八章电子政务安全管理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实施理解: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了解: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第九章电子政务法制建设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的进展理解:电子政务法制概述、国际电子政务法制建设概况了解: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十章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政府流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步骤理解:政府流程优化的方法技巧了解:政府管理常用流程图的绘制第十一章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出发点与体系框架理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实施了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平台第十二章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考核内容及要求:掌握:电子政务的管理基础、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基础理解: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了解:电子政务的法律政策基础第三部分综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A.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目标的影响B.电子政务削弱以致取消了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C.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政府决策者的“有限理性”D.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答案解析: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包括1.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目标的影响。
07817电子政务自考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和政务方式变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一种新型政务模式。
关于电子政务的定义有多种,但从更具实际价值的角度来看,它是指政务活动信息化、政务方式变革、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第二章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上网工程”和战略任务的制定。
电子政务的发展受到政府结构、社会信息化和技术进步等多方面的影响。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包括分组模式、集成模式和知识应用模式。
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依据政务结构,发展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服务与应用系统等方面。
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要求包括发展策略、服务与应用系统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第三章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包括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电子政务促发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决策、有限理性、行政组织等方面。
国外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包括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功经验、加拿大电子政务战略计划和瑞典电子政务发展理念和做法等。
1.电子政务对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时代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电子政务的出现对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了中国国情下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点,这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基础。
2.电子政务效益、电子政务“金”字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还可以降低行政成本。
因此,电子政务被视为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电子政务也需要建立信息基础设施,这是电子政务“金”字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3.电子政务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电子政务的推进是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体现。
电子政务可以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府组织结构的变革,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