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55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道题2.0分,共22.0分) 请在正确的选项打√,错误的选项打 ×1.电子税务就是税务信息化。
对 错2.世界银行信息发展项目组提供的《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手册》中,电子政务发展被分为四个阶段。
对 错3.办公自动化侧重于政府部门内部以及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和政府与公众的政务信息处理。
对 错4.中国所有县级以上政府都有了自己的网站。
对错5.政府流程设计要确定有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工作步骤的内容与数量。
对错6.政府创新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创新和政府服务创新,其中政府服务创新比政府管理创新更重要。
对错7.政府基础是现代行政的原则、理念和制度在行政网络环境下发展的延续对错8.在政务公开阶段,信息流向基本上是双向的,公众更多的是主动接受来自政府部门网站上的信息。
对错9.政府信息权利人获得政府信息后,可以以市场化的方式对政府信息进行再加工或其他形式的商业开发。
对错10.电子政务能够拓展政府服务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对错11.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就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道题3.0分,共33.0分)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1.国外的电子政务组织机构中,一般设立哪个职位的专职电子政务领导?A.首席执行官B.首席信息官C.首席财务官D.首席技术官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哪年开始正式实施?A.2005年5月B.2006年5月C.2007年5月D.2008年5月3.我国电子政务工程从哪一年开始的?A.2000B.2001C.2002D.20034.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为了()A.引导电子政务工作发展B.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C.提高工作效率D.提高公众满意度5.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步最早的是哪个城市?A.北京B.上海C.青岛D.广州6.政府移动式民主中最主要的应用是什么?A.移动式投票B.移动式决策C.移动式咨询D.移动式监督7.针对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电子政务安全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是()A.VPN技术B.安全岛和安全网闸技术C.政府Web服务器的安全D.密钥和身份验证8.数字摘要技术在对数据加密形成数字摘要时,使用的算法是( )A.DTSB.x.509C.MD45D.Hash9.公众可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上的()板块下载相应的表格填写有关资料。
电子化政务服务的建设与推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化政务服务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化政务服务旨在提高政府的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民参与和满意度。
中国政府也将电子化政务服务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就电子化政务服务的建设与推进展开论述。
一、电子化政务服务的优势电子化政务服务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效率、成本和服务质量。
首先,电子化政务服务的目的在于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政府机构无需再依赖纸质文档或者排队等待来处理工作事项,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管理与处理,让政府工作服务更迅速、更准确、更公正。
其次,电子化政务服务的建设也有助于向政府机构节约成本。
一方面,无纸化、电子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减少人工、材料、空间等成本;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系统可实现数据审批、收集和处理,避免了办公室从一个地点走到另一个地点处理事务的费时费力,从而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减少了交通费、住宿费等成本。
最后,电子化政务服务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机构在电子化中转方式下实现授权和查证等工作,给市民办事带来了很多便利,让市民可以更加便捷地完成许多办事手续,从而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和推动政府和市民的互动。
二、我国电子化政务服务的现状电子化政务服务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目前,我国政府电子化服务的主要成果包括两部分:一是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等;二是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包括政府门户网站、电子邮件、短信服务、在线支付等。
其中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化政务服务的核心,已经成为市民和政府机构进行沟通的主要渠道。
在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上,我国还开发出了多款贴近生活、方便市民的应用程序,如高速公路在线支付、身份证网上办证、医保报销等。
不过,我国电子化政务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完善。
首先,电子化政务服务应用缺乏标准化。
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电子化政务服务标准、应用软件、技术体系不同,市民需要在接受不同的电子化服务时面临较大的使用难度。
电子化政务服务对政府效能的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化政务服务在各国政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子化政务服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务办理过程数字化、在线化,以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
这种服务方式已经在许多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对政府的效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电子化政务服务提升了政府的效能。
传统的办公方式往往需要政府工作人员手动处理各种文件、资料和办事流程,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错误发生。
而电子化政务服务通过自动化处理和在线办理,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错误率。
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快速、准确地办理各种政务业务,使得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其次,电子化政务服务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水平。
传统的政府服务常常需要市民亲自到政府机关进行办理,办理过程繁琐耗时,给市民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而电子化政务服务使得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政务办理,无需再排队等候,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办事流程。
市民只需要在家中或办公室通过电子设备就可以完成各项政务办理,政府的服务范围也得到了扩大。
第三,电子化政务服务提升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畅通。
政府可以通过电子化平台提供信息公开、政策解读、政务咨询等服务,使得市民能够更加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决策过程。
政府的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市民也更加有权利和能力参与决策过程,提高了政府的决策质量和公众参与度。
第四,电子化政务服务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效能。
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政府可以实现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政府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揭示政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也得到了改善。
不同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电子化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了政府的整体管理效能。
然而,电子化政务服务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化政务服务涉及大量的个人和机构敏感信息,必须保证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电子政务主要业务内容及分类电子政务是在传统政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电子政务业务内容与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有关。
电子政务是在传统政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电子政务的业务分类1.按电子政务性质进行分类(1)服务类电子政务服务类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体单向或互动式地向社会和公民提供所需的免费信息和有偿信息.如:国家机构及相关法规的介绍、城市概况、天气预报、动态新闻、统计数据、档案、信息分类查询等。
②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体向社会和公民提供教育、交通、通讯、娱乐、保健等方面的咨询及其他商务服务。
如:网络图书馆、网络学校、网上俱乐部、网上租赁、网上培训等。
③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体向社会和公民提供社会福利、保险、救济和慈善服务。
④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体向社会和公民提供各类市政性服务实施指导和管理。
如:城市规划、房产信息、道路状况、水电状况等.⑤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体向社会和公民提供各类专门的综合性研究服务.如法律咨询、金融咨询、经济形式分析等。
⑥各政府部门之间提供各类相关的信息、统计数据、档案资料等。
(2)管理类电子政务①维护网上安全和秩序的管理,制定网上安全管理的规则,部分社会安全和秩序的传统职能管理的电子化。
②制定对内对外的社会电子管理活动包括经济、贸易、财政、金融、民政、交通、通讯、环保、体育、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事务管理的电子化策略.③对国家土地、天空、海洋、江河、动物、植物、矿务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的电子化。
④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体参与国际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与管理活动。
⑤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网上相互合作和监督,政府内部的管理和监督.(3)政治类电子政务①各级政府机构通过网络调查和电子论坛、征求专家建议等形式制定具体的法规。
②通过网络调查民意,确定某些政策,使网上各类虚拟组织和社会实体组织、各界人士参与政策的制定.③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网络监督政府以及参评行政事务,建立电子政务监督和评价体系.④政府内部的电子决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电子化专用公务处理系统汇报人:2023-12-12•电子化专用公务处理系统概述•系统架构与组成•系统功能详解目录•系统实施与部署•系统优化与升级•系统应用案例01电子化专用公务处理系统概述定义规范化管理透明度高安全性强自动化处理特点电子化专用公务处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专门用于政府公务处理的综合性系统。
它旨在提高公务处理的效率、规范化和透明度,减少人为干预和舞弊现象。
电子化专用公务处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系统能够自动处理公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处理效率。
系统采用标准化的流程和操作方式,有助于规范公务处理行为,减少随意性。
系统能够记录和处理公务信息的详细情况,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
系统具备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能够确保公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定义与特点公共资源交易:用于招标、投标、评标、拍卖等交易活动。
行政审批:用于申请和审批各类许可证、执照、资质等。
电子化专用公务处理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财政管理:用于管理政府预算、收支核算、财务报表等。
社会公共服务:用于提供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系统的应用范围0103020405电子化专用公务处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电子化公务系统逐渐普及,应用范围也扩大到财政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
成熟阶段: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化公务系统逐渐实现云端化、移动化和智能化,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服务。
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开发电子化公务系统,主要应用于行政审批等领域。
系统的发展历程02系统架构与组成1 2 3客户端架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实现便捷、高效的信息共享与交流。
客户端架构服务器端架构采用多层结构,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实现数据存储、业务处理、用户界面展示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