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区营盘山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第二讲巧求分数
- 格式:doc
- 大小:335.00 KB
- 文档页数: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二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二)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
2. 能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与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分数与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混合运算来解决这些问题。
2. 新授:详细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并通过教学视频和实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分享。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分数混合运算(二)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分数混合运算题目。
2. 提高题: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效地解答了学生的疑问。
2. 学生应反思自己是否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
以下是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 展示实际问题时,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分配零食、计算成绩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章节复习考点讲义(北师大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章节考点精讲精练第二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知识点一:分数连乘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连乘计算。
2.分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在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注意把谁看作单位“1”。
知识点二:分数混合运算1.分数混合运算(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连乘的方法计算;(2)分数乘除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2.“求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①一个数±这个数×几分之几;②一个数×(1±几分之几)。
分数乘法除运用定律简算外,还可以运用拆项法、交换分子位置等方法简算。
3.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解答“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时,一般用方程解答。
(1)找出单位“1”的量,一般设这个单位“1”的量为x。
(2)还要找出含有分率的条件中所隐含的等量关系。
4. “已知一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及另一部分量,求总量”用方程计算的方法有两种设总量为x,(1)x- 分率×x= 另一部分量。
(2)(1- 分率)×x= 另一部分量。
考点01:分数乘除法的应用及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1.(2021六上·通榆期末)一根铁丝,截去25,余下25m,结果是()。
A.截去的长B.余下的长C.截去的和余下的同样长2.(2021六上·金昌期中)两根同样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45米,第二根用去45,()用去的长。
A.第一根B.第二根C.无法确定3.(2021六上·泾阳期中)某校六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57,是五年级的2324。
已知五年级有120名学生,四年级有()名学生。
A.141 B.151 C.161 D.1714.(2021六上·营山期中)一个数的6倍是35,这个数的56是110。
小学六年级数学思维预备班讲义分数/带分数速算与巧算 第2讲知识要点及解题技巧:1、裂项拆分法:把若干个分数之和,可以把其中的每个加数,根据:)11(1)(1kn n k k n n +-=+的原理,分裂为两个分数之差,算式中除首尾两项外,其余各部分分数均加减相消。
2、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巧解:将整数部分分成两个数的和/差,以便于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3、整数与带分数之间的乘除法巧解:现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合并约分。
【典型例题1】25127⨯【模仿练习】1、29157⨯2、199619951994⨯3、761767777-⨯【典型例题2】50491431321211⨯+⨯+⨯+⨯【模仿练习】1、9017215614213012011216121++++++++2、39371191711715115131⨯+⨯+⨯+⨯3、16131131011071741411⨯+⨯+⨯+⨯+⨯4、1281641321161814121++++++【典型例题3】1995199319931993÷【模仿练习】1、)200520042004(2004+÷2、981119898÷【典型例题4】54999954999549954954++++【模仿练习】1、87987687657654654354⨯+⨯+⨯+⨯+⨯【典型例题】13121170÷【模仿练习】1、98182÷2、41201166÷3、544156766171833185⨯+⨯+⨯4、655161544151433141⨯+⨯+⨯。
巧求分数
【专题简析】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变化的题目,例如分子或分母加、减某数,或分子与分母同时加、减某数,或分子、分母分别加、减不同的数,得到一个新分数,求加、减的数,或求原来的分数。
这类题目变化很多,因此解法也不尽相同。
数。
分析:若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原题中的分母加、减1就变成分子加、减1,这样就可以用例1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出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后的分数,再求倒数即可。
个分数。
【分析与解】因为加上和减去的数不同,所以不能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求解。
,这个分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问题就变为:
这个分数是多少?
于是与例3类似,可以求出
在例1~例4中,两次改变的都是分子,或都是分母,如果分子、分母同时变化,那么会怎样呢?
数
a。
【分析与解】分子减去a,分母加上a,(约分前)分子与分母之和不变,等于29+43=72。
约分后的分子与分母之和变为3+5=8,所以分子、分母约掉
45-43=2。
求这个自然数。
同一个自然数,得到的新分数如果不约分,那么差还是45,新分数约分后变
例7 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是23,分母增加19后得到一个新分数,
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5=6,是由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2÷6=7得到
【分析与解】分子加10,等于分子增加了10÷5=2(倍),为保持分数的大小不
变,分母也应增加相同的倍数,所以分母应加
8×2=16。
在例8中,分母应加的数是
在例9中,分子应加的数是
由此,我们得到解答例8、例9这类分数问题的公式:
分子应加(减)的数=分母所加(减)的数×原分数;
分母应加(减)的数=分子所加(减)的数÷原分数。
【分析与解】这道题的分子、分母分别加、减不同的数,可以说是这类题中最难的,我们用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2x+2)×3=(x+5)×4,
6x+6=4x+20,
2x=14,
x=7。
【随堂练习】
【拓展训练】
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