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柱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151.18 KB
- 文档页数:5
手性色谱柱知识介绍手性色谱柱(Chiral HPLC Columns)是由具有光学活性的单体,固定在硅胶或其它聚合物上制成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通过引入手性环境使对映异构体间呈现物理特征的差异,从而达到光学异构体拆分的目的。
要实现手性识别,手性化合物分子与手性固定相之间至少存在三种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偶级-偶级作用、π-π作用、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或空间作用。
手性分离效果是多种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相互作用通过影响包埋复合物的形成,特殊位点与分析物的键合等而改变手性分离结果。
由于这种作用力较微弱,因此需要仔细调节、优化流动相和温度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在手性拆分中,温度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低温增加手性识别能力,但可能引起色谱峰变宽而导致分离变差。
因此确定手性分析方法过程中要考虑柱温的影响,确定最优柱温。
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类似十八烷基键合硅胶(ODS)柱的普遍适用的手性柱。
不同化学性质的异构体不得不采用不同类型的手性柱,而市售的手性色谱柱通常价格昂贵,因此如何根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选择适用的手性色谱柱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手性固定相和溶剂的相互作用机制,Irving Wainer首次提出了手性色谱柱的分类体系:第1类:通过氢键、π-π作用、偶级-偶级作用形成复合物。
第2类:既有类型1中的相互作用,又存在包埋复合物。
此类手性色谱柱中典型的是由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制成的手性色谱柱。
第3类:基于溶剂进入手性空穴形成包埋复合物。
这类手性色谱柱中最典型的是由Armstrong 教授开发的环糊精型手性柱[2],另外冠醚型手性柱和螺旋型聚合物,如聚(苯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形成的手性色谱柱也属于此类。
第4类:基于形成非对映体的金属络合物,是由Davankov开发的手性分离技术,也称为手性配位交换色谱(CLEC)。
第5类:蛋白质型手性色谱柱。
手性分离是基于疏水相互作用和极性相互作用实现。
广州研创手性柱知识介绍——详细参数、性能广州研创手性柱所采用的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类手性固定相是一类多模式手性固定相,可作用于正相、反相和极性有机模式下,不同模式下的拆分机理也不尽相同。
下面将从参数和性能方面详细介绍广州研创手性柱。
1、环糊精是通过Bacillus Macerans 淀粉酶或环糊精糖基转移酶水解淀粉得到的环型低聚糖。
通过控制环糊精转移酶的水解反应条件可得到不同尺寸的环糊精。
市售的环糊精主要是α、β、γ三种类型,分别含6、7、8个吡喃葡萄糖单元。
环糊精分子成锥筒型,构成一个洞穴,洞穴的孔径由构成环糊精的吡喃葡萄糖的数目决定。
2、环糊精固定相的选择性取决分析物的分子大小;α-环糊精只能允许单苯基或萘基进入,β-环糊精允许萘基及多取代的苯基进入,γ-环糊精仅用于大分子萜类。
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应用范围最广,其中广州研创手性柱主要采用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
Ibuprofen通过β-环糊精色谱柱得到分离,说明了pH值对氢键的影响。
当流动相的pH=7时,观察不到拆分的迹象。
pH=4时,可达到好的分离效果。
通常分离氨基酸时,常采用低的pH值,以抑制酸性基团的离子化,同时也增强氨基的质子化。
磷酸三乙胺盐、乙酸三乙胺盐证明对β-环糊精色谱柱来说是很好的缓冲液。
通常缓冲液是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或醋酸调节到合适的pH值。
高的流速会降低形成复合物的能力,低流速分离效果较好,0.5-1ml/min的流速最好。
另外,增加缓冲液的浓度可以克服流速的影响,因为它可以增加环糊精洞穴和流动相的吸引力。
3、优化广州研创手性柱手性分离条件要考虑的方面有: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流速对分离度的影响;柱温、有机相比例、缓冲盐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
4.最近,广州研创手性柱研发中心对环糊精的修饰使环糊精型手性色谱柱可以分离更多的化合物,并可用于气相手性色谱分离。
衍生化是通过将不同的基因键合到环糊精洞穴表面的羟基上。
衍生化反应包括乙基化、S-羟基丙基化、生成S或R-萘基乙基氨基甲酸盐、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盐和环状对甲苯酰酯。
手性色谱柱液相色谱的分离机理有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和排阻四种类型,但对手性分离来说,用这些机理似乎都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本书介绍的手性拆分的三点作用理论、过渡金属配合物、电荷转移作用和包合作用等作用机理,大大丰富了液相色谱分离的机理,拓宽了对液相色谱分离驱动力的考虑。
目前,硅胶基质固定相在HPLC领域仍占主导地位。
但由于它的PH使用范围窄,尤其在碱性条件下基质逐渐溶解,其使用受到限制。
本书介绍的锆基固定相克服了硅质固定相的上述不足,用作手性固定相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扩大了锆基固定相的应用范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首次在著作中对新型锆基固定相- --表层纳米氧化锆色覆硅球基手性固定相作了介绍。
这种载体既保留了硅胶载体的种种优点,有具有氧化锆化学稳定性的特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色谱固定相基质,对液相色谱固定相载体种类的增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书中介绍的制备手性固定相的“相互交换”原理为发展新的手性固定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目前我国已将制药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制药领域已成为手性技术的最大市场。
这个市场包括手性药物制剂、手性原料和手性中间体三部分。
据统计,1993年手性药物制剂市场为356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22%,1994年达到452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27%,1995年达到556.68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23%。
与手性制剂增长同步,手性原料药和手性中间体的市场也增长27%。
而且这种发展趋势仍在不断上升。
据预测,到2005年全球上市合成药中约有60%为单一异构体药物。
药物手性分子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于药物相关的领域,而且在功能材料如液晶、非线性光学材料、波导材料、导电高分子等方面也开始显示出诱人的前景。
随着人们对手性分子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单一手性化合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发展推动了手性分离的手性色谱柱知识介绍手性色谱柱(Chiral HPLC Columns)是由具有光学活性的单体,固定在硅胶或其它聚合物上制成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手性AD-H柱色谱柱:
类型:直链淀粉的衍生物,正相柱
固定相: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
应用范围:多功能手性异构柱;用于分离芳香族类、胺类、氨基甲酸酯类、酯类、烷基胺类化合物和含多个空间立体结构的化合物
手性OD-H柱柱色谱柱:
色谱柱类型:纤维素的衍生物,正相柱
固定相:纤维素-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
应用范围:用于在Chiralpak AD柱上显示一定的分离,采用该柱可改善分离,其特别适用于分离β-阻滞剂、具有相同功能的化合物、类固醇类化合物、如:阿普罗尔、阿替罗尔、黄烷酮、美托洛尔、氧烯洛尔、吲哚洛尔和普萘洛尔等化合物。
手性柱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手性柱又称为手性立柱,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纯化手性化合物的设备。
它主要由柱体和填料组成,填料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的,并且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手性选择性。
手性柱广泛应用于制药、农药、食品化学、天然营养素等领域中,因为手性柱能够通过选择性吸附和分离,将不同手性状况的化合物分离纯化出来,得到更加单一、纯净的品种,从而提高产量和产品功效。
然而,尽管手性柱在生产制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安全风险。
因此,本文将结合手性柱的操作过程和相关保养维护管理规程,为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操作和使用手性柱的指导。
手性柱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手性柱是关键的一步,因为不同的手性柱使用时有所不同。
首先,要了解待分离物质的分子结构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以便确定手性柱的填料类型。
其次,手性柱的柱体材质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例如钢、碳、陶瓷等。
最后,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柱体尺寸、填充量、质量等等。
手性柱的组装及连接手性柱的组装和连接标准可以极大地影响其分离效果。
因此,对于手性柱的组装和连接操作必须十分严谨。
下面是手性柱组装及连接的步骤:1.选择合适的手性柱柱体和填料,根据填料数量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柱体大小。
2.在组装前仔细检查手性柱管道和填料看是否存在污染、破损等问题。
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更换。
3.将填料均匀地注入柱体中,在注入的同时需要轻轻拍打手性柱管道以保证填料填充均匀。
4.填充完毕后,在管道两端涂抹一层密封胶以保证泄漏。
5.使用贴合式法兰密封垫片连接手性柱管道,并使用扳手逐一拧紧螺栓固定。
6.确认手性柱是否牢靠,避免发生漏液和松动情况。
手性柱的操作注意事项在使用手性柱的过程中,人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
1. 防止手性柱干燥手性柱的填充材料在干燥的环境下会失去活性,无法发挥其分离效果。
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确保填料保持湿润,避免遭受太阳直接照射和高温等干燥的环境。
2. 防止温度过高手性柱适用的温度范围在5至70°C。
气相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中的关键组件,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这些柱根据其内部填充物的性质和结构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气相色谱柱分类:1. 毛细管柱(Capillary Column):毛细管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气相色谱柱,其内径通常在0.1-0.53毫米之间。
这种柱的填充物常常是液态涂层或固定相,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分离效果。
2. 开放管柱(Packed Column):开放管柱是一种较早期的气相色谱柱,其内部填充有颗粒状的固定相。
这种柱逐渐被毛细管柱取代,但在某些应用中仍然有用。
3. 固定相分类:液体固定相:使用液体涂层或吸附剂,如聚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
固定相涂层:可以根据化合物的极性选择不同的固定相,例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
多相柱: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固定相,以增强对复杂混合物的分离。
4. 长度分类:短柱(Short Column):长度通常在10-30米之间,用于快速分离。
中柱(Medium Column):长度在30-60米之间,用于一般分离任务。
长柱(Long Column):长度超过60米,适用于高分辨率的分离。
5. 手性柱(Chiral Column):用于分离手性异构体(对映体)。
手性柱的填充物具有手性选择性,能够区分具有相似物理性质但不同手性的化合物。
6. 膜柱(Capillary Membrane Column):使用多孔膜作为固定相,提供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更快的分离。
气相色谱柱的选择取决于分析的样品性质、目标化合物、分离需求以及仪器性能等因素。
在选择气相色谱柱时,需要仔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获得准确且可靠的分析结果。
蛋⽩质型: 蛋⽩质型⼿性⾊谱柱属于第5种类型。
分离依赖于疏⽔相互作⽤和极性相互作⽤。
已经有多种蛋⽩质⽤于此类⼿性⾊谱柱。
⽬前使⽤较多的是α-酸性糖蛋⽩(α-Acid Glycoprotein,AGP),⼈⾎清⽩蛋⽩(Human Serum Albumin,HSA),⽜⾎清⽩蛋⽩(Bovine Serum Albumin,BSA)和卵类粘蛋⽩(Ovomucoid,OV)。
α-酸性糖蛋⽩分⼦由181个氨基酸残基和40个唾液酸(sialic acid)残基构成。
α-酸性糖蛋⽩分⼦偏酸性,等电点为2.7。
含有两个⼆硫键,性质很稳定。
α-酸性糖蛋⽩分⼦可以共价键合到硅胶上,制成⼿性⾊谱柱,可以分离许多化合物。
α-酸性糖蛋⽩⼿性⾊谱柱使⽤的流动相通常为pH 4-7的磷酸盐缓冲液和很⼩⽐例的有机相。
有机相⾸选异丙醇,如达不到分离要求,可以尝试⼄腈,⼄醇,甲醇或四氢呋喃。
有机相的改变导致蛋⽩结构发⽣暂时的改变。
⾊谱柱的负载量⾄关重要,典型的负载量为0.02mg/ml的浓度样品,进样20µl。
pH 的改变对⼿性选择性起关键作⽤,尤其是胺类化合物。
pH降低导致蛋⽩质负电荷的降低,引起胺类化合物保留时间减⼩,然⽽这意味着可以减⼩有机相⽐例,使选择性增加,峰形改善。
通过调节有机相⽐例仍⽆法达到分离效果时,有时需⽤电荷调节剂。
但这可能引起蛋⽩结构的永久改变,这些电荷调节剂包括丁酸、⾟酸、癸酸和⼆甲基⾟胺。
有时也⽤到1,2 亚⼄基⼆醇,1,2丁醇和氯化钠。
温度对分离也有影响,温度增加保留时间,减⼩分离因⼦。
⼈⾎清⽩蛋⽩(HSA)分⼦量为69,000,等电点为4.8。
蛋⽩中认为存在两个药物结合位点:华法令-氮杂普鲁帕宗(warfarin-azapropazone)和苯基⼆氮杂-吲哚(benzodiazapine-indole)结合位点。
流动相中加⼊⾟酸,采⽤⼈⾎清⽩蛋⽩⼿性⾊谱柱可以有效分离benzodiazapine。
手性色谱柱知识介绍手性色谱柱(Chiral HPLC Columns)是由具有光学活性的单体,固定在硅胶或其它聚合物上制成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通过引入手性环境使对映异构体间呈现物理特征的差异,从而达到光学异构体拆分的目的。
要实现手性识别,手性化合物分子与手性固定相之间至少存在三种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偶级-偶级作用、π-π作用、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或空间作用。
手性分离效果是多种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相互作用通过影响包埋复合物的形成,特殊位点与分析物的键合等而改变手性分离结果。
由于这种作用力较微弱,因此需要仔细调节、优化流动相和温度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在手性拆分中,温度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低温增加手性识别能力,但可能引起色谱峰变宽而导致分离变差。
因此确定手性分析方法过程中要考虑柱温的影响,确定最优柱温。
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类似十八烷基键合硅胶(ODS)柱的普遍适用的手性柱。
不同化学性质的异构体不得不采用不同类型的手性柱,而市售的手性色谱柱通常价格昂贵,因此如何根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选择适用的手性色谱柱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手性固定相和溶剂的相互作用机制,Irving Wainer首次提出了手性色谱柱的分类体系:第1类:通过氢键、π-π作用、偶级-偶级作用形成复合物。
第2类:既有类型1中的相互作用,又存在包埋复合物。
此类手性色谱柱中典型的是由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制成的手性色谱柱。
第3类:基于溶剂进入手性空穴形成包埋复合物。
这类手性色谱柱中最典型的是由Armstrong教授开发的环糊精型手性柱[2],另外冠醚型手性柱和螺旋型聚合物,如聚(苯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形成的手性色谱柱也属于此类。
第4类:基于形成非对映体的金属络合物,是由Davankov开发的手性分离技术,也称为手性配位交换色谱(CLEC)。
第5类:蛋白质型手性色谱柱。
手性分离是基于疏水相互作用和极性相互作用实现。
一、键合手性柱简介多糖涂敷型手性柱,如CHIRALPAK®AD-H/CHIRALPAK®AS-H/CHIRALCEL®OD-H/CHIRALCEL®OJ-H等,其涂敷在硅胶表面上的各种衍生物有可能被一些有机溶剂溶解或溶胀。
因此,可用作流动相组分及样品溶解液的溶剂非常有限。
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多糖衍生物固定在硅胶表面而制得的键合型手性固定相,即可克服涂敷型手性固定相的不足之处。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大赛璐公司凭借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独有的技术,已推出了新一代化学键合型手性色谱柱系列:CHIRALPAK®IA,CHIRALPAK®IB和CHIRALPAK®IC。
CHIRALPAK®IA是将淀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键合在硅胶表面(5 µm),相应的涂敷型色谱柱是CHIRALPAK®AD (CHIRALPAK®AD-H);CHIRALPAK®IB 是将纤维素-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键合在硅胶表面(5 µM), 相应的涂敷型色谱柱是CHIRALCEL®OD (CHIRALCEL®OD-H);CHIRALPAK®IC将纤维素-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键合在硅胶表面(5 µM)(注意:相应的涂敷型色谱柱没有商品化)。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新一代化学键合型手性柱具有下列特点:·通用于所有液相色谱流动相·新分离选择性·样品溶解液没有任何限制·高柱效高分离性能·柱寿命长,可再生·操作方便,简单,灵活新一代共价键合手性柱不仅可以使用那些常用在涂敷型手性柱上的流动相体系,如烷烃/醇类,更为重要的是还适用于诸如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这些不适宜用在涂敷型手性柱上的溶剂。
日本住友SUMICHIRAL OA 系列手性柱日本住友SUMICHIRAL OA 系列手性柱是高性能的分离光学异构体的HPLC色谱柱。
SUMICHIRAL OA色谱柱能直接分离各种异构体,并可从非对应异构体中分离异构体,这些非对应异构体中可能存在氢键,电荷转移及主客体等相互作用。
OA系列手性柱能精确测定各种手性化合物的纯度,如药物、农药、香料中手性结构的组成。
SUMICHIRAL OA系列手性色谱柱一览表型号手性部分反转构型应用范围模式OA-2000 (R)-phenylglycine 不对称碳原子键合CONH基团OA-2000S 芳香类、酯类、羧酸类、醇类NPOA-2500 (R)- 1-naphthylglycine不对称碳原子键合CONH基团OA-2500S NPOA-3100 (S)-valine不对称碳原子键合NHCONH基团OA-3100R 羧酸类、尤其是乙酰基和聚氨酯的氨基酸化合物NP,RPOA-3200 (S)-tert-leucine不对称碳原子键合NHCONH基团OA-3200R NP,RPOA-3300 (R)-phenylglycine 不对称碳原子键合NHCONH基团OA-3300S NP,RPOA-4000 (S)-valine (S)- 1-(α- naphthyl)ethylamine 胺和氨基酸两个手性中心键合NHCONH基团OA-4000R胺类和氨基醇的药物,醇类,酯类和酰胺类化合物NPOA-4100 (S)-valine (R)- 1-(α -naphthyl)ethylamine胺和氨基酸两个手性中心键合NHCONH基团OA-4100R NPOA-4400 (S)-proline (S)- 1-(α -naphthyl)ethylamine胺和氨基酸两个手性中心键合NHCONH基团OA-4400R NPOA-4500 (S)-proline (R)- 1-(α -naphthyl)ethylamine胺和氨基酸两个手性中心键合NHCONH基团OA-4500R NPOA-4600 (S)-tert-Ieucine (S)- 1-(α -naphthyl)ethylamine胺和氨基酸两个手性中心键合NHCONH基团OA-4600R NPOA-4700 (S)-tert-Ieucine (R)- 1-(α -naphthyl)ethylamine胺和氨基酸两个手性中心键合NHCONH基团OA-4700R NPOA-4800 (S)-indoline- 2 -carboxylic acid (S)- 1 -(α-naphthyl)ethylamine胺和氨基酸两个手性中心键合NHCONH基团* NPOA-4900 (S)-indoline- 2 -carboxylic acid (R)- 1 -(α-naphthyl)ethylamine胺和氨基酸两个手性中心键合NHCONH基团* NPOA-5000 (D)-penicillamine 配位体是青霉胺涂敷在ODS硅胶表面OA-5000L氨基酸、羟基酸、乳酸RPOA-6000 (L)-tartaric acid (S)- 1-(α -naphthyl)ethylamine配位体是酒石酸衍生物涂敷在ODS硅胶表面OA-6000R β-氨基酸、β-羟基酸和亲水性阿明酸RPOA-6100 (L)-tartaric acid, (S)-valine (R)- 1 -(α -naphthyl)ethylamine配位体是酒石酸衍生物涂敷在ODS硅胶表面OA-7000 β-cyclodextrin with novel spacer β-环糊精通过新型的空间模式检核硅胶* 酮、胺、氨基酸衍生物RPOA-8000 chiral pseudo 18-crown-6 ether冠醚手性键合氨丙基硅胶*胺、氨基醇和氨基酸的对映NP,RPSumichiral OA-3000 Series ( 5μm ) I.D. Length (mm) (mm)Sumichiral OA-31002 150Sumichiral OA-3100R 250Sumichiral OA-32004 10Sumichiral OA-3200R 150 Sumichiral OA-3300 250Sumichiral OA-3300S 4.650150250 8 250 10 250 20 250Sumichiral OA-4000 Series ( 5μm ) I.D. Length (mm) (mm)Sumichiral OA-40004 10Sumichiral OA-4000R 150 Sumichiral OA-4100250 Sumichiral OA-4100RSumichiral OA-44004.6 50Sumichiral OA-4400R 150Sumichiral OA-4500250 Sumichiral OA-4500RSumichiral OA-46008 250 Sumichiral OA-4600RSumichiral OA-470010 250 Sumichiral OA-4700RSumichiral OA-480020 250 Sumichiral OA-4900Sumichiral OA-5000 Series ( 5μm ) I.D. Length (mm) (mm)Sumichiral OA-5000 Sumichiral OA-5000L 410150250 4.650150250 8 150 10150250 20150250Sumichiral OA-6000 Series ( 5μm ) I.D. Length(mm) (mm)Sumichiral OA-6000Sumichiral OA-6000RSumichiral OA-6100 Sumichiral OA-6100R 410150250 4.650150250 8 150 10150-250 20150250Sumichiral OA-7000 Series ( 5μm ) I.D. Length (mm) (mm)Sumichiral OA-7000 Sumichiral OA-7100 Sumichiral OA-7500 2-50150250 4 10 4.6150250 8 250 10 250 20 250Sumichiral OA-8000 ( 5μm ) I.D. Length (mm) (mm)Sumichiral OA-8000 250150250 410150 4.650150250 8 250 10 250 20 250Compound Compound No.α e.o. CSPMobilePhaseAbscisic acid 脱落酸H14 1.06 OA-4700 1040 Acebutolol 醋丁洛尔B36 4.25 CBH 22101N-Acetylalanine N-乙酰丙氨酸G22 1.12/1.12/1,.17/1.17OA-3200/ OA-3300/OA-4700/ OA-50002/ 2/1041/ 131N-Acetylasnartic acid N-乙酰基天冬氨酸G49 1.11 OA-4700 1041N-Acetylleucine N-乙酰亮氨酸G24 1.04/1.1/1.39/1.39OA-3100/OA-3200/OA-4700/OA-50001/2/1041/130O-Acetylmandelic acid O-乙酰基扁桃酸D12 1.06 S,R OA-4700 1040N-Acetylmethionine N-乙酰蛋氨酸G25 1.06/1.05/1.36/1.27 OA-3200/ OA-3300/OA-4700/ OA-50002/2/1041/130N-Acetylphenylalanine N-乙酰苯丙氨酸A34 1.08 OA-4000 1041 A34 1.18 OA-4100 1041 A34 1.08 OA-4500 1041 A34 1.09 D,L OA-4600 3 A34 1.15 OA-4600 1041 A34 1.24 D,L OA-4700 3 A34 1.38 D,L OA-4700 1041N-Acetylserine N-乙酰丝氨酸G50 1.18 OA-4700 1041 N-Acetyltryptophan N-乙酰色氨酸A36 1.25 D,L OA-4700 1041N-Acetylvaline N-乙酰基缬氨酸G23 1.11 OA-3300 2 G23 1.11 OA-4000 1041 G23 1.1 OA-4100 1041 G23 1.11 D,L OA-4600 3 G23 1.18 OA-4600 1041 G23 1.18 D,L OA-4700 3 G23 1.24 D,L OA-4700 1041 G23 1.5 OA-5000 130Alanine 丙氨酸G01 1.66 L,D OA-5000 21 G01 2.28 D,L OA-6000 21 G01 2.23 D,L OA-6100 21alanine-β-naphthylamide 丙氨酸-β-萘胺C71 1.17 OA-8000 60001 Alanylglycine 丙氨酰甘氨酸G36 2.26 OA-5000 21 Alanylglycyl-glycine 丙氨酰甘氨酰-甘氨酸G38 1.62 OA-5000 21 Albuterol 沙丁胺醇B35 1.18 +,- OA-4900 1054 Allethrin右旋烯丙菊酯I03 I03OA-2000I 56Allethrolone 烯丙醇酮I06 1.09S,ROA-4100 58 I06 1.08 OA-4500 58 I06 1.08 OA-4700 58Alloisoleucine 别异亮氨酸G15 1.67 L,D OA-5000 138 G15 1.2 L,D OA-5500 21 G15 2.79 D,L OA-6000 130Allothreonine 别苏氨酸G18 1.19 L,D OA-5000 11 G18 1.72 D,L OA-5500 21 G18 3.93 D,L OA-6000 21 G18 6.34 D,L OA-6100 21erythro-2-Amino-1,2-diphe nylethanol 赤-2 - 氨基-1,2- 二苯基乙醇B27 1.14 +,- OA-4500 1047B27 1.2 +,- OA-4900 1047B27 1.13 OA-5500 130B27 1.1 OA-7000 430602-Amino-1-phenylethanol 2 - 氨基-1 - 苯基乙醇B15 1.19 OA-5500 213-Amino-2-methylpropioni c acid 3 - 氨基-2 - 甲基丙酸G34 1.08 OA-5500 212-Amino-4-phosphonobuty lic acid 2 - 氨基-4 - 膦酰基丁酸G45 1.31 OA-5000 131G45 1.86 OA-5500 1303-Aminobutyric acid 3 - 氨基丁酸G33 1.2 OA-5500 21 G33 1.27 OA-6100 131-Aminoethylphosphonic acid 1 - 氨基乙基膦酸G46 1.3 OA-5000 131G46 1.5 OA-5500 1302-Amino-n-butyric acid 2 - 氨基-N-丁酸G13 1.8 L,D OA-5000 21 G13 2.88 D,L OA-6000 131 G13 5 D,L OA-6100 1343-Aminopyrrolidine 3 - 氨基吡咯烷G47 2.61 OA-6000 21 G47 1.74 OA-6100 213-Amino-ε-caprolactam 3 - 氨基-ε-己内酰胺G30 1.3 L,D OA-5000 21G30 1.91 L,D OA-5500 21G30 2.72 D,L OA-6000 131G30 4.96 D,L OA-6100 21O-Anthracene-1-carbonyl lactic acid O -蒽-1 - 羰基乳酸D19 1.11 D,L OA-3100 210D19 1.28 D,L OA-3200 210D19 1.12 OA-3300 210O-Anthracene-1-carbonyl mandelic acid O-蒽-1 - 羰基扁桃酸D20 1.26 D,L OA-3100 210D20 1.57 D,L OA-3200 210O-Anthracene-9-carbonyl lactic acid O-蒽-9 - 羰基乳酸D21 1.55 D,L OA-3200 2101-(1-Anthryl)ethylamine 1 - (1 - 蒽基)乙胺C70 1.64 OA-8000 60003Arginine 精氨酸G10 2.15 L,D OA-5000 21 G10 2.39 D,L OA-6000 131 G10 6.5 D,L OA-6100 134Asparagine 天冬酰胺G20 1.1 OA-5000 21 G20 1.49 L,D OA-6000 21 G20 1.43 L,D OA-6100 21Aspartic acid 天门冬氨酸G07 1.37 L,D OA-5000 138 G07 1.11 L,D OA-5500 21 G07 1.68 L,D OA-6000 21Atenolol 阿替洛尔B04 2.56 CBH 12101 B04 1.11 OA-4900 1034Atropine 阿托品B10 1.06 OA-4500 1023Baclofen 巴氯芬A24 1.2 OA-4800 1053 A24 1.23 OA-5000 135 A24 1.69 OA-6000 1301-Benzocyclobutenecarbo xylic acid 1 - 苯并环丁烯羧酸D22 1.1 OA-3100 2D22 1.1 OA-3200 2D22 1.07 OA-3300 2D22 1.39 OA-7500 15003Benzoin 安息香E04 1.1S,ROA-2500I 57 E04 1.14 OA-4900 81 E04 1.07 OA-7000 43016N-Benzoylalanine N-苯甲酰基A41 HSA 12023N-Benzoylglutamic acid N-苯甲酰谷氨酸A22 1.09 OA-3200 2 A22 1.14 OA-3300 2N-Benzoylphenylalanine N-苯甲酰基苯A21 1.07 OA-3100 1 A21 1.06 OA-3200 2 A21 1.17 OA-3300 2 A21 1.07 OA-4100 1041 A21 1.04 OA-4400 1041 A21 1.04 OA-4500 1041 A21 1.1 OA-4600 1041 A21 1.16 OA-4700 1041N-Benzoylvaline N-苯甲酰基缬氨酸A20 1.12 OA-3100 1A20 1.19 OA-3300 2A20 1.07 OA-4600 10411,1 '-Bi-2-naphthol 1,1' - 联-2 - 萘酚J03 1.26 OA-2000 182 J03 1.24 OA-2500I 182 J03 1.57 OA-3100 182Betaxolol 倍他洛尔B38 3.37 CBH 221011,1'-Bi-2-naphthol 1,1' - 联-2 - 萘酚J03 1.26 -,+ OA-2000 182 J03 1.24 -,+ OA-2500I 182 J03 2.57 +,- OA-3100 182 J03 2.97 +,- OA-3200 182 J03 1.84 OA-3300 182 J03 1.31 +,- OA-4000 82 J03 1.16 +,- OA-4100 82 J03 1.14 +,- OA-4400 82 J03 1.07 +,- OA-4500 82 J03 1.3 +,- OA-4600 82 J03 1.16 +,- OA-4700 59 J03 1.08 +,- OA-4800 821,1'-Binaphthyl-2,2'-diyl hydrogen phosphate 1,1' - 联萘-2,2' -二基磷酸氢盐J04 1.12 OA-2500 4J04 2.66 S,R OA-3100 4J04 1.34 OA-3200 2J04 1.31 OA-3300 2J04 1.14 OA-4000 4J04 1.21 OA-4700 4BOC-alanine BOC-丙氨酸G48 1.04 OA-3300 2 G48 1.17 L,D OA-4400 1042 G48 1.09 L,D OA-4700 1042BOC-leucine BOC-亮氨酸G27 1.04 OA-3200 2 G27 1.05 OA-3300 2 G27 1.1 L,D OA-4400 1042 G27 1.09 L,D OA-4700 1046BOC-phenylalanine BOC-苯丙氨酸A23 1.09 OA-3300 2 A23 1.06 OA-4000 1042 A23 1.1 L,D OA-4400 1042 A23 1.11 L,D OA-4700 1042BOC-valine BOC-缬氨酸G26 1.1 OA-3300 2 G26 1.15 L,D OA-4400 1042 G26 1.14 L,D OA-4700 1046p-Boronophenylalanine 对- 二羟硼苯丙氨酸A27 1.36 OA-5000 136α-Bromophenylaceticacidα-溴代苯乙酸D23 1.11 OA-2500 2 2-Bromopropionic acid 2 - 溴丙酸H15 1.05 OA-5000 130 Bupivacaine 布比卡因C29 1.89 OA-4700 1048 Carbinoxamine 卡比沙明C11 1.1 OA-4500 1034 Carbutelol 卡布特罗B41 1.66 CBH 12102 Carprofen 卡布洛芬A56 1.26 HSA 12205 Cathinone 卡西酮C31 1.63 CBH 13101Chlormezanone 氯美扎酮C22 1.15 OA-4100 1044 C22 1.13 OA-4600 1044 C22 1.23 OA-4700 10442-(4-Chlorophenoxy)-propi onic acid methyl ester 2 - (4 - 氯苯氧基)丙酸甲酯F16 OA-7500 550022-(4-Chlorophenyl)-3-meth ylbutyic acid 2 - (4 - 氯苯基)-3 - 甲基丁酸D07 1.06 OA-3100 22-Chloropropionic acid 2 - 氯代丙酸H18 18.6 OA-6100 22Chlorpheniramine 扑尔敏C05 1.12 OA-4100 1060 C05 1.21 OA-4500 160 C05 1.12 OA-7000 43011Chlorthalidone 氯噻酮B32 1.08 OA-4000 1044 B32 1.07 OA-4400 1043 B32 1.1 OA-4600 1044 B32 1.52 OA-7000 43024 B32 1.2 OA-7100 53001Cimetidine sulphoxide 西米替丁砜J08 1.58 CBH 10101Clidanac 环氯茚酸D05 1.47 OA-3100 2 D05 1.56 OA-3200 1D05 1.17 OA-3300 2D05 1.72 OA-7000 43056Cobalt(III)acetylacetonate 钴(III)乙酰丙酮化物J06 1.12 OA-2000 59αCyano-3-phenoxybenzylal cohol α氰基-3 - 苯氧基苄醇E05 1.08 R,S OA-4100 1003E05 1.1 S,R OA-4400 1002E05 1.05 R,S OA-4500 1003E05 1.19 R,S OA-4700 10031,2-Cyclohexanedicarboxy lic acid 1,2 - 环己烷二甲酸H17 1.16 OA-7500 13020Cyclopentolate 环喷托酯B11 1.09 OA-4100 1023 B11 1.07 OA-4400 1023 B11 1.07 OA-4500 1023 B11 1.09 OA-4700 1023 B11 1.06 OA-4800 1023 B11 1.47 OA-7000 43028 B11 1.18 OA-7100 53001Cysteine 半胱氨酸G58 1.44 D,L OA-8000 167 Cystine 胱氨酸G43 2.47 OA-5000 138 N-Dabsylalanine N-丹酰丙氨酸A37 1.35 D,L OA-3200 4N-Dansylnorvaline N-正缬氨酸丹酰A16 1.15 OA-3100 2 A16 1.24 OA-3200 2 A16 1.12 OA-3300 2N-Dansylphenylalanine N-苯丙氨酸丹酰 A18 1.06OA-2500 2 A18 1.17 OA-3100 2 A181.27 OA-3200 2 A181.12 OA-3300 2 A18 1.06 OA-4700 1041 A18 1.12 OA-7000 43016 A18 1.15 OA-7100 43016 N-Dansylthreonine N-丹酰苏氨酸 A171.17OA-3100 2 A171.15 OA-3200 2 A17 1.18 OA-3300 2 N-Dansyltryptophan N-丹酰色氨酸A19 1.06 OA-2500 2 A191.16 OA-3100 2 A19 1.16 OA-3200 2 A19 1.12 OA-3300 2 N-Dansylvaline N-丹酰缬氨酸A15 1.21 D,L OA-3100 2 A15 1.28 D,L OA-3200 2 A151.15 L,D OA-3300 2 A15 1.05 OA-4800 1041 A15 1.28 OA-7000 43018 A151:32 OA-7100 53001 trans-1,2-Diaminocyclohcx ane 反式-1,2 - 二氨基环己烷G291.1 OA-5000 200 2,6-Diaminopimetic acid 2,6 - 二氨基庚二酸G283.97OA-5000 138 3,4-Dihydro-2H-pyran-2-ca rboxylic acid 3,4 - 二氢-2H-吡喃-2 - 羧酸 H131.07 OA-3200 2 H13 1.09 OA-5000 136 H131.15 OA-6000 133 H13 1.18 OA-6100 131 Diniconazole 烯唑醇E08 1.13 R,S OA-4000 58 E081.13 R,S OA-4100 58 E08 1.19 OA-4600 58 E081.15 OA-4700 58 N-3,5-DinitrobenzoylvalineN-3,5 - 二硝基苯甲酰基缬氨酸 A352.02 OA-4800 1043 A35 1.3 OA-4900 1043 O-(3,5-Dinitrophenyl)aminocarbonyl lactic acidO-(3,5 - 二硝基苯基)氨基羰基乳酸 A281.79OA-3100 4 A281.77 OA-3200 4 A28 1.31 OA-3300 5 O-(3,5-Dinitrophenyl)aminocarbonyl mandelic acid O-(3,5 - 二硝基苯基)氨基羰基扁桃酸A291.36 OA-3100 4 A291.35 OA-3200 4 1,2-Diphenylethylamine 1,2 - 二苯基乙胺C031.06 OA-4700 163 C031.64 OA-5500 130 1,2-Diphenylethylenediami ne 1,2 - 二苯基乙二胺C14 1.1 OA-5000 1100 N-2,4-DNP-citrulline N-2 ,4-DNP-瓜氨酸A442.8 HSA 12027 N-2,4-DNP-glutamic acid N-2 ,4-DNP-谷氨酸A462.83 HSA 12023 N-2,4-DNP-methionine N-2 ,4-DNP-蛋氨酸A472HSA11009N-2,4-DNP-norleucine N-2 ,4-DNP-正亮氨酸A48 7.73 HSA 12004N-2,4-DNP-α-amino-n-but yric acid N-2 ,4-DNP-α-氨基- 正丁酸A43 2.36 HSA 11009Dobutamine 多巴酚丁胺B26 1.81 CBH 12101 B26 1.15 OA-4800 1033DOPA 多巴A06 1.14 L,D OA-4800 1027A06 1.09 OA-4900 1051A06 1.22 L,D OA-5000 121A06 1.99 D,L OA-6100 131A06 1.54 OA-8000 174Dropropizine 羟丙哌嗪B45 1.58 CBH 12102 Epanolol 依泮洛尔B46 2.2 CBH 22102 Epinephrine 肾上腺素B12 1.74 CBH 12103 Epinephrine 肾上腺素B12 1.11 OA-4900 1030 Estradiol 雌二醇E11 1.14 OA-7500 90 Estrone 雌酮E12 1.1 OA-7500 90 Ethinylestradiol 乙炔雌二醇E13 1.47 OA-7500 55004 Ethyl 3-hydroxybutyrate 乙基3 - 羟基丁酸I09 1.06 OA-2500I 55 Ethyl lactate 乳酸乙酯I10 1.14 OA-2500I 57O-Ethyl O-2,4-dichlorophenyl isopropyl phosphoamidethioate O-乙基O-2,4 -二氯苯基异磷酰胺硫代磷酸酯J01 1.17 OA-4100 61J01 1.23 OA-4700 61Etilefrine 乙苯福林B24 1.19 OA-4900 1033Fenoprofen 苯氧苯丙酸D01 1.1-,+OA-2500 3 D01 1.12 OA-3300 2D01 1.3 HSA 12206Fenoterol 非诺特罗B13 1.07 OA-4000 1033 B13 1.09 OA-4100 1033 B13 1.13 OA-4500 1034 B13 1.1 OA-4700 1033 B13 1.22 OA-4900 1033Fenpropathrin 甲氰菊酯F03 1.12 R,S OA-4000 61 F03 1.22 R,S OA-4600 61 F03 1.1 R,S OA-4700 61Fenvalerate 氰戊菊酯F06 SR,RS,SS,RROA-2000 148 F06 OA-2500I 148Flavanone 黄酮F10 1.06 OA-4600 62 F10 2.38 OA-7000 43048Floctafenine 夫洛非宁B31 1.09 OA-4100 190Flurbiprofen 氟比洛芬D03 1.09 OA-2500 3 D03 1.06 OA-3300 2N-FMOC-leucine N-FMOC-亮氨酸A32 1.2 OA-3200 2 A32 1.07 OA-3300 2N-FMOC-phenylalanine N-FMOC-苯丙氨酸A30 1.1 OA-3200 2A30 1.08 OA-3300 2A30 1.05 OA-7000 43062N-FMOC-valine N-FMOC-缬氨酸A31 1.12 OA-3200 2 A31 1.08 OA-3300 2Folinic acid(Leucovorin) 亚叶酸(亚叶酸钙)A50 8.32 HSA 12016 N-Formylmethionine N-甲酰甲硫氨酸G42 1.25 OA-5000 130N-Formylphenylalanine N-甲酰苯丙氨酸A33 1.07 OA-4500 1041 A33 1.12 OA-4700 1041N-Formylvaline N-甲酰缬氨酸G41 1.07 OA-4600 1041 G41 1.09 OA-4700 1041 G41 1.37 OA-5000 130Furamethrin 炔糠菊酯F08 OA-2000 30 Glutamic acid 谷氨酸G19 1.11 L,D OA-5000 120Glutamine 谷氨酰胺G08 1.71 L,D OA-5000 21 G08 2.81 D,L OA-6000 21 G08 3.04 D,L OA-6100 134Glyceric acid 甘油酸H07 1.34 OA-5000 120 H07 1.13 OA-5500 130 H07 1.46 OA-6100 21Glycylalanine 甘氨酰丙氨酸G35 1.78 OA-5000 21 Glycylvaline 甘氨酰缬氨酸G37 1.69 OA-5000 121Hexobarbital 环己烯巴比妥G21 1.06 OA-4700 57 G21 1.08 OA-4800 576 G21 1.12 OA-7000 43016 G21 1.13 OA-7100 53001 G21 1.55 OA-7500 55001Histidine 组氨酸A04 1.37 D,L OA-5000 138 A04 1.18 D,L OA-5500 21 A04 2.06 D,L OA-6000 130 A04 2.52 D,L OA-6100 131 A04 1.14 OA-8000 1049Homochlorcyclizine 同源氯环嗪C12 1.08 OA-4900 1024Homocystein thiolactone 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G31 1.19 OA-5500 21 G31 1.91 OA-6000 21 G31 1.14 OA-6100 21Hydrobenzoin 氢化苯偶姻F12 1.13 OA-2500I 592-Hydroxybutyric acid 2 - 羟基丁酸H04 1.6 OA-5000 135 H04 2.19 OA-5500 130 H04 1.7 OA-6000 131 H04 2.2 OA-6100 1343-Hydroxybutyric acid 3 - 羟基丁酸H08 1.16 OA-5500 130 H08 1.22 OA-6100 212-Hydroxyhexanoic acid 2 - 羟基己酸H10 1.53 OA-5000 135 H10 2.43 OA-6100 133p-Hydroxynorephedrine 对- 羟基去甲麻黄碱B20 1.12 OA-4900 1022B20 1.43 OA-5000 12B20 1.13 OA-5500 21B20 1.53 OA-6000 20B20 1.5 OA-8000 1745-(4-Hydroxyphenyl)hydan toin 5 - (4 - 羟基苯基)乙内酰脲B34 1.15 OA-4700 1044Ibuprofen 布洛芬D04 1.11 -,+ OA-2500 4D04 1.09 OA-3300 2D04 1.12 OA-7000 43018 D04 1.73 HSA 12207Isoleucine 异亮氨酸G14 1.72 L,D OA-5000 138 G14 1.15 L,D OA-5500 21 G14 3.49 D,L OA-6000 130 G14 1.45 D,L OA-6100 133Isoproterenol 异丙肾上腺素B02 1.23 OA-4900 1022Ketamine 氯胺酮C08 1.12 OA-4900 1032 C08 1.26 OA-5500 130Ketoprofen 酮洛芬D02 1.18R,SOA-2500 4 D02 1.1 OA-3300 2D02 1.35 HSA 12205Kynurenine 犬尿氨酸A53 8.62 HSA 10005Lactic acid 乳酸H01 1.32 L,D OA-5000 21 H01 1.56 OA-5500 130 H01 1.6 D,L OA-6000 21 H01 1.73 D.L OA-6100 21Laudanosine 劳丹诺辛C45 2.06 CBH 12101Leucic acid 闪白酸H09 1.4 OA-5000 121 H09 1.87 OA-6100 133Leucine 亮氨酸G03 1.57 L,D OA-5000 138 G03 1.09 L,D OA-5500 21 G03 2.22 D,L OA-6000 130 G03 3.4 D,L OA-6100 133tert-Leucine 叔亮氨酸G32 1.81 L,D OA-5000 138 G32 1.34 L,D OA-5500 21 G32 5.48 D,L OA-6100 133Leucine 亮氨酸G03 1.09 L,D OA-5500 21 tert-Leucine 叔亮氨酸G32 1.34 L,D OA-5500 21Leucine 亮氨酸G03 5.29 D,L OA-6000 122 G03 3.4 D,L OA-6100 133tert-Leucine 叔亮氨酸G32 5.48 D,L OA-6100 133Leucylglycyl-glycine 亮氨酰甘氨酰-甘氨酸G39 1.36 OA-5000 121Lysine 赖氨酸G06 1.83 L,D OA-5000 21 G06 2.31 D,L OA-6000 21 G06 4.03 D,L OA-6100 21Malic acid 苹果酸H05 3.6 L,D OA-5000 1100Mandelic acid 扁桃酸D09 1.05 OA-4500 1028 D09 1.24 S,R OA-5000 130 D09 2.15 R,S OA-6100 133Mephenytoin 美芬妥英C47 1.36 HSA 10003 Metanephrine 肾上腺素B50 1.37 CBH 12030Metaproterenol 羟异丙肾上腺素B29 1.19 OA-4900 1033 B29 1.12 OA-7000 43060Methionine 蛋氨酸G09 1.28 L,D OA-5000 138 G09 1.3 D,L OA-5500 21 G09 4.95 D,L OA-6000 122G09 6.16 D,L OA-6100 131 Methoxyphenamine 甲氧那明C09 1.07 OA-4400 1033α-Methoxyphenylaceticacid α-甲氧基苯乙酸D13 1.15 OA-2500 2 D13 1.06 OA-5000 135Methyl lactate 乳酸甲酯I08 1.13 OA-2500I 58Methyl mandelate 扁桃酸甲酯E06 1.06 OA-2000 50 E06 1.15 OA-2500I 50Methylphenobarbital 甲基苯巴比妥C69 1.75 OA-7500 55001Metoprolol 美托洛尔B23 1.26 CBH 12101 B23 1.09 OA-4900 1012Moprolol 莫普洛尔B52 1.85 CBH 12101 1-(1-Naphthyl)ethylalcohol 1 - (1 - 萘基)乙醇E02 1.08 -,+ OA-2500I 571-(1-Naphthyl)ethylamine 1 - (1 - 萘基)乙胺C02 1.08-,+OA-4100 163C02 1.16 OA-4700 163C02 1.08 OA-4800 163C02 1.08 OA-8000 60002Naphthylglycine 萘基甘氨酸A26 1.42 OA-5000 135 A26 1.91 D,L OA-6100 133Naproxen 萘普生D11 1.55R,SOA-2500 5 D11 1.09 OA-3300 3D11 1.4 OA-7000 43028 D11 1.3 HSA 12201Norephedrine 去甲麻黄碱B19 1.44 OA-8000 167Norepinephrine 去甲肾上腺素B25 2.13 CBH 12101 B25 1.07 OA-4400 1030Norgestrel 炔诺孕酮E14 1.16 OA-7500 55002Normetanephrine 去甲肾上腺素B18 2.05 CBH 12101 B18 1.15 OA-5000 203 B18 1.15 OA-5500 21 B18 1.28 OA-6000 20Norphenylephrine 去甲苯福林B17 1.31 OA-5000 203 B17 1.23 OA-5500 21 B17 1.2 OA-6000 20Norvaline 正缬氨酸G11 1.72 L,D OA-5000 138 G11 5.44 D,L OA-6000 131 G11 8.46 D,L OA-6100 134Octopamine 章鱼胺B16 2.56 CBH 12101 B16 1.25 OA-5000 203 B16 1.3 OA-5500 21 B16 1.47 OA-6000 20Ornithine 鸟氨酸G16 1.38 L,D OA-5000 21 G16 2.29 D,L OA-6100 21Oxprenolol 氧烯洛尔B05 1.09 OA-4100 1031 B05 1.09 OA-4700 1031Oxybutynin 奥昔布宁B53 2.22 CBH 12101 Pamatolol 氨甲酯心安B56 2.34 CBH 12101 Pantoic acid 泛解酸H16 1.63 OA-5000 136 Pantolactone 泛酰内酯I01 1.09 OA-4100 59I01 1.08 OA-4400 59I01 1.07 OA-4800 59 Pantothenic acid 泛酸G51 1.12 +,- OA-6100 131Permethrin 氯菊酯F13 OA-2000 30 F13 OA-2500I 30Phenothrin 苯醚菊酯F04 OA-2000 30 F04 OA-2500I 302-Phenoxypropionic acid 2 - 苯氧基丙酸D08 1.08 OA-3100 2D08 1.17 OA-3200 1D08 1.11 +,- OA-4400 166 D08 1.09 OA-4900 166 D08 1.2 OA-5000 137 D08 1.06 OA-7100 15002Phenyl vinyl sulfoxide 苯基乙烯基亚砜J02 1.03 OA-2500I 59 4-Phenyl-1,3-dioxane 4 - 苯基-1,3 - 二恶烷F11 1.13 OA-2500I 51trans-2-Phenyl-1-cyclopro panecarboxylic acid 反式-2 - 苯基-1 -环丙烷羧酸D24 1.08 OA-2500 21-Phenyl-2-(p-tolyl)ethyla mine 1 - 苯基-2 - (对甲苯基)乙胺C04 1.06 OA-4100 163C04 1.09 OA-4400 163C04 1.09 OA-4500 163C04 1.09 OA-4700 163C04 1.09 OA-4800 163C04 1.62 OA-5500 1323-Phenyllactic acid 3 - 苯基乳酸D10 1.26 OA-5000 1100Phenylalanine 苯丙氨酸A02 1.34 L,D OA-4800 1027 A02 1.55 L,D OA-5000 135 A02 1.74 D,L OA-5500 130 A02 4.08 D,L OA-6000 133 A02 4.07 D,L OA-6100 133 A02 1.25 OA-8000 173Phenylalanine methylester 苯丙氨酸甲酯C72 1.27 OA-8000 174 Phenylalaninol 苯丙氨醇B22 2.04 -,+ OA-5500 21 2-Phenylbutyric acid 2 - 苯基丁酸D14 1.05 OA-2500 22-Phenylbutyrophenone 2 - 苯基苯丁酮F09 1.1 OA-2000 62 F09 1.16 OA-2500 62 F09 1.16 OA-2500I 622-Phenylcyclohexanone 2 - 苯基环己酮F01 1.14 -,+ OA-2000 571-Phenylethylalcohol 1-苯乙醇E011.06 -,+OA-2500I 51 E01 OA-7500 711-Phenylethylamine 1-苯乙胺C01 1.08 OA-4100 163 C01 1.08 OA-4700 163 C01 1.06 OA-4900 163Phenylglycine 苯甘氨酸A05 1.16 OA-4800 1027 A05 1.63 L,D OA-5000 138 A05 1.24 D,L OA-5500 21 A05 1.89 D,L OA-6000 122 A05 3.46 D,L OA-6100 133Phenylglycinol 苯甘氨醇B21 1.35 OA-5500 212-Phenylpropionic acid 2 - 苯基丙酸D06 1.04 OA-2000 59 D06 1.07 OA-2500 2D06 1.31 HSA 13022threo-3-Phenylserine 苏-3 - 苯基丝氨酸A25 1.18 OA-4800 1027A25 1.08 OA-4900 1052A25 1.15 OA-5000 120A25 1.62 OA-6000 131A25 2.2 OA-6100 131Phthalthrin 胺菊酯I05 OA-2000 155 Pindolol 吲哚洛尔B06 1.12 +,- OA-4900 1033Pipecolic acid 哌啶酸G12 1.77 L,D OA-5000 21 G12 1.8 OA-5500 21 G12 1.41 L,D OA-6000 21 G12 1.14 OA-6100 21Piperoxan 哌罗生C07 1.23 OA-4400 1033 C07 1.31 OA-4800 1034Practolol 心得宁B59 1.35 CBH 12107 Prallethrin 炔丙菊酯I04 OA-4600 146Pranoprofen 普拉洛芬A07 1.13 OA-2500 3 A07 1.07 OA-3200 2Prilocaine 丙胺卡因C60 1.48 CBH 12102Proline 脯氨酸G04 3.07 L,D OA-5000 138 G04 1.22 L,D OA-5500 21 G04 1.2 OA-6100 21Propafenone 普罗帕酮B07 2.03 CBH 12102 B07 1.12 OA-4800 1033Propargyllone I07 1.06S,ROA-4100 58 I07 1.06 OA-4500 58 I07 1.06 OA-4700 58Propranolol 普萘洛尔B01 1.09 OA-4700 1031 B01 1.14 R,S OA-4900 1032Proxyphyline 羟丙茶碱B61 1.67 CBH 12104PTH-alanine PTH-丙氨酸C17 1.12 OA-4100 1045 C17 1.16 OA-4700 1045PTH-aspartic acid PTH-天冬氨酸A38 1.15 OA-4100 1044 A38 1.19 OA-4700 1044PTH-glutamic acid PTH-谷氨酸A39 1.16 OA-4100 1044 A39 1.19 OA-4700 1044PTH-isoleucine PTH-异亮氨酸C20 1.19 OA-4100 1045 C20 1.31 OA-4700 1045 C20 1.21 OA-7000 43012PTH-leucine PTH-亮氨酸C19 1.25 OA-4100 1045 C19 1.33 OA-4700 1045PTH-phenylalanine PTH-苯丙氨酸C18 1.34 OA-4100 1045 C18 1.52 OA-4700 1045 C18 1.23 OA-7000 43012PTH-serine PTH-丝氨酸B33 1.06 OA-4100 1044 B33 1.23 OA-4700 1044PTH-tryptophan PTH-色氨酸C21 1.26 OA-4100 1044C21 1.33 OA-4700 1044 PTH-valinePTH-缬氨酸C16 1.15 OA-4100 1045 C16 1.24 OA-4700 1045 O-Pyrene-1-carhonyl 2-hydroxybutylic acidO-芘-1 - 羰基-2 -羟基丁酸D171.72 OA-3200 210 O-Pyrene-1-carbonyl lactic acid O-芘-1 - 羰基乳酸D151.2 D,L OA-2500 210 D15 1.22 D,L OA-3100 210 D151.52 D,L OA-3200 210 O-Pvrene-1-carhonyl leucic acid O-芘-1 - 羰基闪白酸D18 1.55 OA-3200 210 O-Pyrene-1-carbonylmandelic acid O-芘-1 - 羰基扁桃酸D161.33 D,L OA-2500 210 D16 1.35 D,L OA-3100 210 D16 1.97 D,L OA-3200 210 Pyroglutamic acid 焦谷氨酸G401.13 OA-4700 1032 G401.25 OA-5500 131 Resmethrin 苄呋菊酯 F05OA-2000 30 Salbutamol 沙丁胺醇B031.12 OA-4700 1033 B03 1.32 OA-4900 1033 Serine 丝氨酸G05 1.17 L,D OA-5000 21 G051.19 D,L OA-5500 21 G05 1.7 D,L OA-6000 21 G051.82 D,L OA-6100 21 Styrene oxide 氧化苯乙烯 F021.12 R,S OA-2500I 62 Synephrine 脱氧肾上腺素B281.1 OA-4900 1022 B281.19 OA-5000 202 T alinolol 他林洛尔 B62 1.68 CBH 12101 T artaric acid 酒石酸 H066.44 D,L OA-5000 1101 T erallethrin 环戊烯丙菊酯I021.13 S,R OA-4000 61 I02 1.13 OA-4600 62 T erbutaline 特布他林B141.13 OA-4700 1033 B14 1.25 OA-4900 1033 T etrahydro-2-furancarboxy lic acid 四氢-2 - 呋喃甲酸H111.06 OA-5000 21 H111.7 OA-6000 133 H11 1.28 OA-610021 131 T etrahydro-3-furancarboxy lic acid 四氢-3 - 呋喃甲酸 H12 1.05 OA-5000 21 H21 1.1 OA-6000 21 Tetrahydropapaveroline 四氢罂粟林 B631.75 CBH 23101 T etramisole 四咪唑 C15 1.95 CBH 12101 C151.15 OA-4000 1022 C151.09 OA-4100 1022 C15 1.18 D,L OA-4600 1026 C151.09 OA-4700 10223 (2-Thienyl)serine (2 - 噻吩基)丝氨酸G57OA-4800 1027 3-(2-Thienyl)serine3 - (2 - 噻吩基)丝氨酸 G58OA-4900 1051 G59OA-5000 121 Threonine 苏氨酸 G171.2 L,D OA-5000 11 G171.94 D,L OA-6000 21 G172.35 D,L OA-6100 21 Timolol 噻吗洛尔 B643.5CBH12106T olamolol 胺甲苯心安B66 2.05 CBH 22102 B67 6.69 CBH 12101T olperisone 托哌酮C06 1.15 -,+ OA-4000 163 C06 1.39 +,- OA-4100 1031 C06 1.34 -,+ OA-4400 1031 C06 2.15 +,- OA-4500 1033 C06 1.15 -,+ OA-4600 163 C06 1.29 +,- OA-4700 1031 C06 1.35 +,- OA-4900 1033 C06 1.16 OA-7000 43011 C06 1.24 OA-7100 150022,2,2-Trifluoro-1-(9-anthryl)etha nol 2,2,2 - 三氟-1 - (9 -蒽基)乙醇E03 1.4 -,+ OA-2000 59E03 1.28 -,+ OA-2500 59E03 1.39 -,+ OA-2500I 59E03 1.07 +,- OA-3100 59E03 1.11 +,- OA-3200 59E03 1.13 OA-3300 59α-(Trifluoromethyl)benzyl alcohol α-(三氟甲基)苄醇E07 1.07 OA-2500I 57Troger's base J05 1.27 OA-2000 59 J05 1.16 OA-2500 59Tryptophan 色氨酸A01 1.21 L,D OA-4800 1027 A01 1.11 L,D OA-5000 121 A01 2.05 D,L OA-5500 130 A01 2.1 D,L OA-6100 133 A01 1.29 D,L OA-8000 174Tyrosine 酪氨酸A03 1.48 L,D OA-5000 138 A03 2.06 D,L OA-5500 21 A03 1.79 D,L OA-6000 131 A03 2.21 D,L OA-6100 131 A03 1.44 OA-8000 174Uniconazole 烯效唑B09 1.1 R,S OA-4000 58 B09 1.1 R,S OA-4100 58 B09 1.14 OA-4600 58 B09 1.13 OA-4700 58V aline 缬氨酸G02 1.71 L,D OA-5000 138 G02 1.29 L,D OA-5500 21 G02 4.64 D,L OA-6000 131 G02 7.55 D,L OA-6100 134V erapamil 维拉帕米C13 1.09 OA-4100 153 C13 1.08 OA-4500 181 C13 1.12 OA-4900 181Warfarin 华法林E08 1.22 OA-2000 170 E08 1.1 OA-4400 170 E08 1.11 OA-4900 170Z-alanine Z-丙氨酸A08 1.16 OA-3200 2 A08 1.05 OA-3300 2 A08 1.08 L,D OA-4400 1041Z-asparagine Z-天冬酰胺A13 1.12 OA-3100 1 A13 1.11 OA-3200 1Z-leucine Z-亮氨酸A11 1.21D,LOA-3200 2 A11 1.07 OA-3300 2Z-norvaline Z-正缬氨酸A10 1.13 OA-3200 1 A10 1.09 OA-3300 2Z-phenylalanine Z-苯丙氨酸A14 1.07 OA-3200 2 A14 1.08 OA-3300 2 A14 1.07 L,D OA-4400 1041 A14 1.04 OA-4500 1041Z-serine Z-丝氨酸A12 1.07 OA-3100 2 A12 1.09 OA-3200 2 A12 1.06 OA-4400 1041Z-valine Z-缬氨酸A09 1.13 OA-3200 1 A09 1.07 OA-3300 2 A09 1.08 L,D OA-4400 1041 A09 1.06 L,D OA-4500 1041 A09 1.06 OA-4700 3。
hplc的柱子类型HPLC(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药物分析、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分离技术。
HPLC技术的核心在于使用高压泵将流动相(溶剂)以高流速通过柱子,进而实现目标组分的分离与分析。
柱子作为HPLC中最重要的组件,起到分离化合物的作用,而柱子的类型和性能直接决定了HPLC分析的选择性、分离效果和分离速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HPLC柱子类型。
1. 反相柱(RP柱):反相柱是HPLC中最常见的柱子类型。
反相柱的固定液相为疏水性材料,如脱水层析纸、聚酸酯等,并用非极性稳定剂提高其稳定性。
反相柱主要用于分离极性化合物,通过控制流动相溶剂中的有机溶剂比例,使样品中的极性化合物与反相柱液相间发生相互作用,以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2. 正相柱(NP柱):正相柱与反相柱相反,其固定液相为亲水性材料,如硅胶、氨基化硅胶等。
正相柱主要用于分离非极性化合物,其与反相柱相比较而言,对极性化合物的分离能力较差。
3. 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柱可以进一步分为阴离子交换柱和阳离子交换柱。
阴离子交换柱用于分离阳离子类型的化合物,而阳离子交换柱则用于分离阴离子类型的化合物。
离子交换柱的固定液相为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强大的分离能力,因此在药物分析和生化分析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4. 大孔径柱:大孔径柱也被称为快速流动相柱(FRC柱),其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孔径和较小的比表面积。
大孔径柱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流速和样品处理速度,适用于分析中需要快速分离的大分子化合物的情况。
5. 手性柱:手性柱主要用于分离具有手性的化合物。
由于手性化合物的旋光性质以及手性与生命科学和药物活性之间的密切关系,手性柱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手性柱的固定液相一般是手性配体,具有对特定手性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柱子类型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HPLC柱子,如气相色谱柱、高效毛细管电泳柱(CEC柱)等。
每种柱子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应用领域和特点,科学家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柱子类型。
配位交换型:手性配位交换色谱(Chiral Ligand Exchange Chromatography,CLEC)由Davankov发明,是通过形成光学活性的金属络合物而达到手性分离,属于Irving Wainer 分类中的第4类手性固定相,主要用于分离氨基酸类。
由于此类固定相是由手性氨基酸—铜离子络合物键合到硅胶或聚合物上形成,因此流动相中必须含有铜离子以保证手性固定相上的铜离子不至流失。
其它的过渡金属元素也已用于手性配位交换色谱,但铜离子应用最广。
形成络合物的过程十分缓慢,因此有时需提高柱温,最佳温度约50℃。
手性配位交换色谱仅对α- 氨基酸和其类似物有效。
β- 氨基酸很难用手性配位交换色谱得以分离。
手性配位交换色谱可用于制备,由于流动相中存在铜离子,虽然铜离子能用离子交换柱除去,但增加了样品处理的困难。
大环抗生素型:大环抗生素型手性色谱柱是最近发展起来的,通过将大环抗生素键合到硅胶上制成的新型手性色谱柱。
大环抗生素型手性色谱柱的出现归功于Dan Armstrong的贡献。
此类色谱柱常用的大环抗生素主要由三种:利福霉素(Rifamycin),万古霉素(Vancomycin),替考拉宁(Ticoplanin)。
利福霉素作为手性添加剂在毛细管电泳分离手性化合物方面得到了成功运用。
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分子结构中存在“杯”状结构区和糖“平面”结构区。
此类色谱柱性质稳定,可用于多种分离模式。
手性分离基于氢键、π-π作用、形成包合物、离子作用和肽键等。
替考拉宁分子量为1885,结构中存在20个手性中心,3个糖基和4个环。
酸性基团在多肽杯”/ “裂层”的一端,碱性基团在它的另一端。
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提供了离子作用点。
糖基在三个平面上,可折叠起来将化合物分子包埋在多肽“杯”中。
万古霉素分子量为1449,结构中存在18个手性中心,3个环。
万古霉素具有“篮状”结构,它的附近还有一个可弯曲的糖平面,可将分析物分子包埋在“篮子”中。
手性色谱柱知识介绍手性色谱柱(Chiral HPLC Columns)是由具有光学活性的单体,固定在硅胶或其它聚合物上制成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通过引入手性环境使对映异构体间呈现物理特征的差异,从而达到光学异构体拆分的目的。
要实现手性识别,手性化合物分子与手性固定相之间至少存在三种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偶级-偶级作用、π-π作用、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或空间作用。
手性分离效果是多种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相互作用通过影响包埋复合物的形成,特殊位点与分析物的键合等而改变手性分离结果。
由于这种作用力较微弱,因此需要仔细调节、优化流动相和温度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在手性拆分中,温度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低温增加手性识别能力,但可能引起色谱峰变宽而导致分离变差。
因此确定手性分析方法过程中要考虑柱温的影响,确定最优柱温。
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类似十八烷基键合硅胶(ODS)柱的普遍适用的手性柱。
不同化学性质的异构体不得不采用不同类型的手性柱,而市售的手性色谱柱通常价格昂贵,因此如何根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选择适用的手性色谱柱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手性固定相和溶剂的相互作用机制,Irving Wainer首次提出了手性色谱柱的分类体系:第1类:通过氢键、π-π作用、偶级-偶级作用形成复合物。
第2类:既有类型1中的相互作用,又存在包埋复合物。
此类手性色谱柱中典型的是由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制成的手性色谱柱。
第3类:基于溶剂进入手性空穴形成包埋复合物。
这类手性色谱柱中最典型的是由Armstrong教授开发的环糊精型手性柱[2],另外冠醚型手性柱和螺旋型聚合物,如聚(苯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形成的手性色谱柱也属于此类。
第4类:基于形成非对映体的金属络合物,是由Davankov开发的手性分离技术,也称为手性配位交换色谱(CLEC)。
第5类:蛋白质型手性色谱柱。
手性分离是基于疏水相互作用和极性相互作用实现。
但由于市场上可选择的手性色谱柱越来越多,此分类系统有时很难将一些手性柱归纳进去。
因此参考Irving Wainer的分类方法,根据固定相的化学结构,将手性色谱柱分为以下几种:刷(Brush)型或称为Prikle型纤维素(Cellulose)型环糊精(Cyclodextrin)型大环抗生素(Macrocyclic antibiotics)型蛋白质(Protein)型配位交换(|Ligand exchange)型冠醚(Crown ethers)型刷型:刷型手性色谱柱的出现和发展源于Bill Prikle及其同事的卓越工作。
六十年代,Bill Prikle将手性核磁共振中的成果运用到手性HPLC固定相研究中,通过不断实践,发明了应用范围较广、柱效很好的手性色谱柱。
刷型手性色谱柱是根据三点识别模式设计的,属于Irving Wainer分类中的第一种类型。
刷型手性固定相分为π电子接受型和π电子提供型两类。
最常见的π电子接受型固定相是由(R)-N-3,5-二硝基苯甲酰苯基甘氨酸键合到γ-氨丙基硅胶上的制成。
此类刷型手性色谱柱可以分离许多可提供π电子的芳香族化合物,或用氯化萘酚等对化合物进行衍生化后进行手性分离。
π电子供给型固定相常见的是共价结合到硅胶上的萘基氨基酸衍生物,这种固定相要求被分析物具有π电子接受基团,例如二硝基苯甲酰基。
醇类、羧酸类、胺类等,可以用氯化二硝基苯甲酰、异腈酸盐、或二硝基苯胺等进行衍生化后,用π电子供给型固定相达到手性分离。
刷型固定相的优势在于其易于合成。
合成方法在Bill Prikle的著作中有详细的说明。
另外,刷型固定相具有高的容量因子,因此具有高的选择因子。
它的不利之处在于它仅对芳香族化合物有效,有时不得不进行衍生化反应。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衍生化反应是非手性衍生反应,所以不存在手性衍生的问题。
刷型手性色谱使用的流动相基本是极性弱的有机溶剂,这对于制备色谱来讲未必是缺点。
近来,刷型固定相出现了π电子供给和接受基因的混合固定相。
如:WHELK-O和BLAMO,及α-BURKE-Ⅱ固定相。
α-BURKE-Ⅱ相十分适用于β-阻断剂的手性分离。
典型的流动相为二氯甲烷-乙醇-甲醇混合物,比例为85:10:5。
加入10mM醋酸铵可以调整保留时间。
SS BLAMO Ⅱ,同时具有π电子供体区和受体区,形成手性裂缝,因此对于某些分子具有很高选择性。
纤维素型:纤维素型手性色谱柱的分离作用包括相互吸引的作用及形成包埋复合物。
它们属于Wainer分类中的第2种类型。
市售的手性色谱柱为微晶三醋酸基、三安息香酸基、三苯基氨基酸盐纤维素固定相。
很多化合物可通过此类型的色谱柱得到分离。
这种类型的手性色谱柱种类也很齐全。
流动相使用低极性溶剂,典型的流动相为乙醇-己烷混合物。
但特别要注意由于氯可以使纤维素从硅胶上脱落,因此要确保流动相中无含氯溶剂。
这种类型的手性色谱柱主要的制造商之一是日本的Daicel公司,他们生产的纤维素酯和氨基甲酸纤维素柱可以分离多种生物碱和药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OD柱。
在某手性化合物异构体的分离中,分离度超过了25,这意味着载样量可以很高,对于制备十分有利。
纤维素固定相的每个单元都为螺旋型,而且这种螺旋结构还存在极性作用、π-π作用及形成包埋复合物等手性分离因素。
淀粉代替纤维素制成的此类手性柱显示了和纤维素柱不同的选择性,但是稳定性较差。
因为淀粉是水溶性的,因此流动相中必须绝对无水才能保证柱子寿命。
目前此类型的柱子能分离80%左右可能面临到的所有手性化合物。
此类柱子通常用于正相系统,用正己烷-乙醇,正己烷-异丙醇混合溶剂为流动相。
OD柱也可用于反相的情况,但流动相必须含有高浓度的高氯酸盐缓冲液,以防止固定相溶解。
即使这样,使用较长时间以后色谱柱也难免要受到损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反相系统分离效果要优于使用正相系统。
环糊精型:环糊精是通过Bacillus Macerans 淀粉酶或环糊精糖基转移酶水解淀粉得到的环型低聚糖。
通过控制环糊精转移酶的水解反应条件可得到不同尺寸的环糊精。
市售的环糊精主要是α、β、γ三种类型,分别含6、7、8个吡喃葡萄糖单元。
环糊精分子成锥筒型,构成一个洞穴,洞穴的孔径由构成环糊精的吡喃葡萄糖的数目决定。
环糊精类型及洞穴的孔径等见下表:环糊精 糖元数目 洞穴孔径 可进入洞穴的分子类型 手性中心数目α 6 4.5-6.0 5-6元环的芳香族化合物30 β 7 6.0-8.0 联苯或萘 35 γ 8 8.0-10.0 取代芘和类固醇 40 2,3位仲羟基分布在环糊精洞口,6位伯羟基在环糊精分子的外部,这意味着洞穴内部是相对疏水的区域。
用环糊精手性固定相产生手性识别要求被拆分物的疏水部分能嵌入环糊精洞穴中,形成可逆的、稳定性不同的包合物,环糊精洞口的羟基和被拆分物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
由于形成包合物速度较慢,因此可能导致色谱峰峰形较差,同样也影响了其在制备色谱中的应用。
环糊精固定相的选择性取决分析物的分子大小;α-环糊精只能允许单苯基或萘基进入,β-环糊精允许萘基及多取代的苯基进入,γ-环糊精仅用于大分子萜类。
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应用范围最广。
Ibuprofen 通过β-环糊精色谱柱得到分离,说明了pH 值对氢键的影响。
当流动相的pH=7时,观察不到拆分的迹象。
pH=4时,可达到好的分离效果。
通常分离氨基酸时,常采用低的pH 值,以抑制酸性基团的离子化,同时也增强氨基的质子化。
磷酸三乙胺盐、乙酸三乙胺盐证明对β-环糊精色谱柱来说是很好的缓冲液。
通常缓冲液是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或醋酸调节到合适的pH 值。
高的流速会降低形成复合物的能力,低流速分离效果较好,0.5-1ml/min 的流速最好。
另外,增加缓冲液的浓度可以克服流速的影响,因为它可以增加环糊精洞穴和流动相的吸引力。
常用缓冲液及其使用浓度如下表所示:缓冲液浓度 目的TEAA (乙酸三乙胺盐) 0.01-2% NH4NO3 10-500mM 柠檬酸盐 10-200mM 醋酸铵 10-200mM(用于减小包埋) (特别适合于酸性化合物)pH 值选择如下:醇和胺 pH4 (加强NH 的离子化)酸 pH7优化手性分离条件要考虑的方面有:pH 值对分离度的影响;流速对分离度的影响;柱温、有机相比例、缓冲盐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
环糊精的修饰:最近,对环糊精的修饰使环糊精型手性色谱柱可以分离更多的化合物,并可用于气相手性色谱分离。
衍生化是通过将不同的基因键合到环糊精洞穴表面的羟基上。
衍生化反应包括乙基化、S-羟基丙基化、生成S或R-萘基乙基氨基甲酸盐、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盐和环状对甲苯酰酯。
这些新型的环糊精固定相有许多优点,它们可以分离更多化合物,价格上也有竞争力,由于改进了手性识别能力使其更适用于制备色谱。
配位交换型:手性配位交换色谱(Chiral Ligand Exchange Chromatography,CLEC)由Davankov发明,是通过形成光学活性的金属络合物而达到手性分离,属于Irving Wainer分类中的第4类手性固定相,主要用于分离氨基酸类。
由于此类固定相是由手性氨基酸—铜离子络合物键合到硅胶或聚合物上形成,因此流动相中必须含有铜离子以保证手性固定相上的铜离子不至流失。
其它的过渡金属元素也已用于手性配位交换色谱,但铜离子应用最广。
形成络合物的过程十分缓慢,因此有时需提高柱温,最佳温度约50℃。
手性配位交换色谱仅对α- 氨基酸和其类似物有效。
β-氨基酸很难用手性配位交换色谱得以分离。
手性配位交换色谱可用于制备,由于流动相中存在铜离子,虽然铜离子能用离子交换柱除去,但增加了样品处理的困难。
大环抗生素型:大环抗生素型手性色谱柱是最近发展起来的,通过将大环抗生素键合到硅胶上制成的新型手性色谱柱。
大环抗生素型手性色谱柱的出现归功于Dan Armstrong的贡献。
此类色谱柱常用的大环抗生素主要由三种:利福霉素(Rifamycin),万古霉素(Vancomycin),替考拉宁(Ticoplanin)。
利福霉素作为手性添加剂在毛细管电泳分离手性化合物方面得到了成功运用。
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分子结构中存在“杯”状结构区和糖“平面”结构区。
此类色谱柱性质稳定,可用于多种分离模式。
手性分离基于氢键、π-π作用、形成包合物、离子作用和肽键等。
替考拉宁分子量为1885,结构中存在20个手性中心,3个糖基和4个环。
酸性基团在多肽“杯”/ “裂层”的一端,碱性基团在它的另一端。
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提供了离子作用点。
糖基在三个平面上,可折叠起来将化合物分子包埋在多肽“杯”中。
万古霉素分子量为1449,结构中存在18个手性中心,3个环。
万古霉素具有“篮状”结构,它的附近还有一个可弯曲的糖平面,可将分析物分子包埋在“篮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