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125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慷慨、匮乏、能源危机、望洋兴叹”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
3.在了解海洋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同时,体会文中拟人句的精妙,学习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事物的特点。
4.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以及网络资料的搜集,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愫。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来介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的表达方法。
难点:在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密切关系的同时,体会文中拟人句的精妙,学习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对海洋有哪些了解?2.学生交流。
3.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不少诗人这样称赞它。
出示:海洋,蓝色的煤海,天然的鱼仓,能量的源泉,盐类的故乡,旅游的胜地。
4.是呀,千百年来,海洋被人们传诵,因为它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情缘。
著名科普作家金涛先生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板书课题)5.齐读课题。
6.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
(预设: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7.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向我们说明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练读课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要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慷慨敬畏干旱机蕴藏回眸锰钢蔚蓝色硫磺威胁匮乏望洋兴叹低廉索取能源危喜怒无常大显神威无穷无尽3.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字的读音变化,字形的区分。
4.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5.字形指导:慨---概,“胁”中“办”不要写成“为”。
《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6篇以下是作者美丽的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6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篇一1、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本文是介绍海洋与人类生活的一篇说明文。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文章可以从三部分去理解--一部分是第1~3自然段,主要讲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千百年来人们热爱生活,又敬畏海洋。
第二部分是第4~8自然段,主要讲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部分是第9自然段,讲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须保护海洋。
第二部分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从中我们将知道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使海洋造福于人类。
2、课文精彩片断欣赏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
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如今,一座座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
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
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点评:为什么说海洋是个聚宝盆?从"大显神威"中可见探测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联系生活,感知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通过阅读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弄清“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2、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利用,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也突出了说明文的写作训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感知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宇航员在月球上仰望太空,最令他们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因为它能发出——(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2、这蓝色的就是——(水)面对这颗美丽的蓝色水球,你会想些什么3、板书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2、学习生词:低廉威胁索取敬畏大显神威望洋兴叹喜怒无常无穷无尽匮乏干旱回眸蔚蓝色(1)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3)理解词义:回眸:眸:指眼睛。
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4、指导分段: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1)生读文分段(2)交流分段及段意三、学习第一段1、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
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
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慷慨、匮乏、能源危机、望洋兴叹”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
3.在了解海洋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同时,体会文中拟人句的精妙,学习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事物的特点。
4.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以及网络资料的搜集,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愫。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来介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的表达方法。
难点:在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密切关系的同时,体会文中拟人句的精妙,学习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对海洋有哪些了解?2.学生交流。
3.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不少诗人这样称赞它。
出示:海洋,蓝色的煤海,天然的鱼仓,能量的源泉,盐类的故乡,旅游的胜地。
4.是呀,千百年来,海洋被人们传诵,因为它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情缘。
著名科普作家金涛先生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板书课题)5.齐读课题。
6.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
(预设: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7.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向我们说明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练读课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要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慷慨敬畏干旱机蕴藏回眸锰钢蔚蓝色硫磺威胁匮乏望洋兴叹低廉索取能源危喜怒无常大显神威无穷无尽3.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字的读音变化,字形的区分。
4.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5.字形指导:慨---概,“胁”中“办”不要写成“为”。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材解读]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
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
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
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
语文教学必须落实到语文的训练、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准备抓住以下几个训练点: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是我们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的技能。
只有通过多练,才能熟能生巧,才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
2、勤于收集资料。
这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好习惯,也是我们本册教材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3、注意积累一些知识。
如:关于海的古诗文、“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来历……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篇课文中海洋是人类的希望就采取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5、有条件的可以开展一次综合性的语实践活动。
根据以上几点,我预设了如下目标:[目标预设] 见教案[学生经验]课文内容非常简洁,信息量也少,学生对海洋的具体情况又缺乏了解,对文中列出的数据缺乏感性认识,感觉非常遥远。
那如何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呢?又如何让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能力得以提高呢?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初步理性思维,好奇心强,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得出结论,与人共享。
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践参与意识,让他们“自由感知”、“自主探究”、“自我教育”。
单元四主备人李宝升执教人李宝升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要点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预案个性设计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1、板书课题,读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3、汇报读文情况:读懂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4、快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成哪几部分?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三、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一段: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3、交流:(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4、师生再读第一段:引导学生“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五、作业。
1、抄生字词语。
2、形近字组词:孟猛锰流硫统充慌谎荒协为办胁。
板书设计评价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海洋——21世纪的希望[写作特色]本文的显著写作特色是总分说明,纲举目张,条理清晰。
比如先总提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然后从“提供”、“给予”、“冲垮”、“毁灭”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到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
:又如第二段先总提人类正迎来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然后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发电、淡化海水和建设海底城市诸多方面一一说明,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这在“结构分析”中已图示说明了。
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看录像。
(大海)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8 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二、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评课稿《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培养学生正确迅速输入文字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二、设计理念《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问、探索的品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网络教学以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情入境1、教师简介地表的分布情况,提问:蔚蓝色的海洋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2、学生回忆并概括海洋与人类的关系3、小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在望洋兴叹,这是为什么呢?(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认真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阅读练习)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天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船只,()海堤,()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
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
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1.把下面3个词语分别填入第1自然段的括号里。
冲垮毁灭掀翻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节约()昂贵()破坏()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人们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因为4.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①②③5.现在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海洋乐于做出奉献?答案:1、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2、人们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因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天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3、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代”?①开发海洋矿产资源②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③利用海水运动发电5、.现在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海洋乐于做出奉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海洋——21世纪的希望优秀3篇《海洋——21世纪的希望》篇一一、导入1.品读感悟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及文本语言,畅想人们美好的未来。
一、谈话导入,感受海洋特点。
1.板书:(海洋)提到海洋,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波涛汹涌)(出示有关词语)谁能把海洋的气势之大,范围之广朗读出来?(指名读)2.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不少诗人这样称赞它。
(媒体出示,生读:海洋,蓝色的煤海,天然的鱼仓,能量的源泉,盐类的故乡,旅游的胜地。
)3、千百年来,海洋被人们传诵,更因为它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情缘。
那么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2、学习生词:(1)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3)理解词义:回眸:眸:指眼睛。
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4、指导分段: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1)生读文分段(2)交流分段及段意三、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1.打开书,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过去人类对海洋怀着怎样的情感?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热爱、敬畏)。
2.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却又敬畏海洋呢?学生交流:①人们热爱海洋("提供'"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少')体会到海洋的无私、博大的胸怀。
指导朗读。
②人们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很可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赤潮、飓风、海啸等)指导朗读,及时评价。
(老师感受到海啸的来势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海洋——21世纪的希望(阅读练习)海洋——21世纪的希望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天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船只,()海堤,()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
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
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1.把下面3个词语分别填入第1自然段的括号里。
冲垮毁灭掀翻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节约()昂贵()破坏()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人们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因为4.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共10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①②③5.现在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海洋乐于做出奉献?迷人的树袋熊(节选)让我们来听听树袋熊的自我介绍吧:“我不是熊。
许多人都以为我们是熊,其实不是,我们是有袋动物。
”“我们的妈妈有一个温暖的袋子。
最初,我们在妈妈的袋子里生活七八个月,然后爬出袋子,骑在妈妈的背上再度过几个月。
”共10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我们和地上的袋熊是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