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
- 格式:docx
- 大小:11.99 KB
- 文档页数:3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6.15•【文号】财库[2006]48号•【施行日期】2006.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6]48号2006年6月15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党中央有关部委,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武警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的会计核算管理,全面、准确地核算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业务活动,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财政部反馈。
附件: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会计管理,全面、准确地核算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业务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单位发放给职工的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及其他个人收入按本办法规定设立专门账簿,进行会计核算。
工资是指行政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以及经国务院或人事部、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津贴补贴。
离退休费是指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离退休人员的离休、退休费及经国务院或人事部、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津贴补贴。
地方(部门)津贴补贴是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出台的津贴补贴。
其他个人收入是指按国家规定发给个人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误餐费、夜餐费,出差人员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个人国外零用费,发放给个人的一次性奖励等。
关于国家补贴收入的规定及帐务处理补贴是指国家对企业因按照国家规定的种类和方式进行经营活动所受损失的补偿,包括退还的增值税等。
企业的补贴收入是直接构成利润总额的一部分,在会计核算中,补贴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性质,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不具备确定性和持续性。
企业收到的各种形式补贴收入,从项目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与科研创新有关的内容,如科研项目申请的拨款补助、专利申请资助经费、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新产品补助等;与生产有关的内容,如软件企业的增值税退税款、自营出口奖、财政补贴收入(为各类贴息)、环保治理资金补助等;与各类企业荣誉有关的内容,如名牌产品奖励、省级示范企业奖励、国家级新产品、免检产品奖励等。
以上补助、奖励款项,大部分性质上属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科技、环保和信息等部门对当地企业的补助性、奖励性款项。
国家补贴收入是指纳税人获得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
税法规定国家补贴收入不征企业所得税。
一、税法规定方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减免及返还的流转税并入企业利润征收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94]074号)规定:“对企业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的项目以外,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直接减免和即征即退的,应并入企业当年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先征税后返还和先征后退的,应并入企业实际收到退税或返还税款年度的企业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税字[1995]81号文件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对企业取得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凡能够提供国务院、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文件的,属于国家有指定用途的补贴收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中作为纳税调整减少额,在“国家补贴收入”中列示。
第十八章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学习目标】1.掌握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2.掌握事业单位上级补助收入的核算;3.掌握事业单位事业收入的核算;4.掌握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的核算;5.掌握事业单位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的核算;6. .掌握事业单位其他收入的核算。
第一节财政或上级补助收入的核算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财政或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取得的能够增加资产或者减少负债的资金。
财政或上级补助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两项。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概念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拨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为了核算事业单位收到的由同级财政部门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总账账户。
本账户核算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该账户的贷方登记收到的拨款数,借方登记缴回拨款数和期末转销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累计拨款数。
期末,转入“财政补助结转”账户后,该账户无余额。
“财政补助收入”总账账户应设置“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两个明细账户,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财政补助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事业单位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按照通知书中的直接支付入账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贷记“财。
村民委员会与经济合作社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第一部分:村民委员会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说明一、村民委员会财务收入类会计科目核算说明及账务处理1.〃补助收入〃科目。
本科目核算村民委员会当年度取得的基本运转经费收入以及其他各类补助收入。
为了反映村民委员会补助收入来源情况,设置"财政补助收入”、"集体补助收入"、”专项补助收入"和"其他补助收入"四个二级会计科目。
(1)"财政补助收入"核算财政基本运转补助收入,收到基本运转经费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区财政补助收镇财政补助收入(2)"集体补助收入"核算镇、村级集体补助资金,包括从经济合作社取得的集体股分红,收到补助资金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补助收入——集体补助收入——XX资金(3)”专项补助收入"核算各级、各部门专项管理的资金收入。
收到专项补助资金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补助收入——专项补助收入——XX资金(4)”其他补助收入"核算除上述资金外的其他补助收入。
收到此类补助收入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补助收入——其他补助收入——以奖代补收入——困难村补助收入一一村干部业绩奖励及特殊奖励——其他镇政府给予村民委员会日常工作运转配套的补助收入,列入"补助收入——其他补助收入——其他"科目核算。
2."其他收入"科目。
本科目核算村民委员会当年度发生的除"补助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
如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发生其他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其他二、村民委员会部分支出类会计科目核算说明及账务处理1."管理费用"科目。
本科目核算村民委员会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
如村干部报酬、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交通费、公务接待费、会务费、固定资产折旧等。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处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账务
处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账务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照核定
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
为加强预算资金的核算管理,主管会计单位应编报季度分月用款计划。
在申请当期财政补助时,应分“款”、“项”填写“预算经费请拨单”,报同级财政部门。
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补助时,应按计划控制用款,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
“款”、“项”用途如需调整,应填写“科目流用申请书”,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使用。
2.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缴回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平时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财政补助收入累计数。
3.年终结账时,将本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4.年终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
5.本科目应按“国家预算收入科目”的“款”级科目设明细账。
结语:会计是一个注重积累的职业,出纳、会计、主管、经理一路攀升,是正常的途径,从简单的账务处理到报表制作、税务处理、到财务分析、到更高层级的管理会计,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定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并且尽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现在只需沉淀,相信将来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
法律规范我们的⾏为,关于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你是否也有⼀些疑问呢?想了解法律如何规定?下⾯由店铺⼩编为读者对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进⾏解答,以下的知识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
财政补助收⼊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
那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有什么呢?⼀起来了解⼀下吧。
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1.实⾏国库统⼀收付制度,在财政直接⽀付⽅式下,事业单位对于财政直接⽀付的资⾦,应于收到财政国库⽀付执⾏机构委托代理银⾏转来的“财政直接⽀付⼊账通知书”时,按⼊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额确认收⼊。
(1)对于由财政直接⽀付的⼯资:借:事业⽀出贷:应付⼯资借:应付⼯资贷:财政补助收⼊
(2)对于由财政直接⽀付的购买材料、服务的款项:借:材料事业⽀出贷:财政补助收⼊
(3)对于由财政直接⽀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借:事业⽀出贷:财政补助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2.实⾏国库统⼀收付制度,在财政授权⽀付⽅式下,⾏政事业单位应于收到代理银⾏盖章的“授权⽀付到账通知书”时,按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收⼊。
账务处理如下:事业单位应设置“零余额账户⽤款额度”科⽬。
(1)收到“授权⽀付到账通知书”后,借:零余额账户⽤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
(2)事业单位购买物品、服务等⽀⽤额度时借:事业⽀出、材料贷:零余额账户⽤款额度属于购⼊固定资产的借:固定资产贷:⾮流动资产基⾦——固定资产
希望以上回答有帮助到您!正如亚⾥⼠多德说过的,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如果您还有别的法律需求,或还需要其他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祝您⽣活愉快!。
关于国家补贴收入的规定及帐务处理补贴是指国家对企业因按照国家规定的种类和方式进行经营活动所受损失的补偿,包括退还的增值税等。
企业的补贴收入是直接构成利润总额的一部分,在会计核算中,补贴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性质,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不具备确定性和持续性。
企业收到的各种形式补贴收入,从项目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与科研创新有关的内容,如科研项目申请的拨款补助、专利申请资助经费、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新产品补助等;与生产有关的内容,如软件企业的增值税退税款、自营出口奖、财政补贴收入(为各类贴息)、环保治理资金补助等;与各类企业荣誉有关的内容,如名牌产品奖励、省级示范企业奖励、国家级新产品、免检产品奖励等。
以上补助、奖励款项,大部分性质上属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科技、环保和信息等部门对当地企业的补助性、奖励性款项。
国家补贴收入是指纳税人获得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
税法规定国家补贴收入不征企业所得税。
一、税法规定方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减免及返还的流转税并入企业利润征收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94]074号)规定:“对企业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的项目以外,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直接减免和即征即退的,应并入企业当年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先征税后返还和先征后退的,应并入企业实际收到退税或返还税款年度的企业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税字[1995]81号文件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对企业取得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凡能够提供国务院、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文件的,属于国家有指定用途的补贴收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中作为纳税调整减少额,在“国家补贴收入”中列示。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补贴收入”科目,原来记入“补贴收入”的政府补助都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规范。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补助的特征之一是无偿性,另一特性是直接取得资产,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不属于政府补助,比如政府之间的债务豁免,除税收返还外的税收优惠,如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增值税出口退税也不属于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的形式
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1)财政拨款是政府为了支持企业而无偿拨付的款项,这类拨款通常具有严格的政策条件,只有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才能申请拨款,并在拨款时就规定了资金的具体用途。
比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的奖励款等就属于财政拨款。
(2)财政贴息是指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的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贴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财政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受益企业;二是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
(3)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
事业单位特殊业务的核算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部门预算经费申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是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内财政性资金补助。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1.财政直接支付事业单位应在收到财政部门委托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照财政直接支付的金额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在实际使用了财政资金同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2.财政授权支付事业单位应于收到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收入。
3.财政实拨资金事业单位在收到单位的开户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书时,按照通知书上所列的收款金额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二)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总账科目核算财政补助收入。
事业单位在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根据财政资金拨付方式的不同,分别借记“事业支出”(财政直接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银行存款”(财政实拨资金)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例20-1】20×9年10月9日,某事业单位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向主管财政申请支付第三季度水费110 000元。
10月18日,财政部门经审核后,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为其向自来水公司支付了105 000元。
10月23日,该事业单位收到了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支付到账通知书。
该事业单位应于10月23日进行账务处理如下:[答疑编号17220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借:事业支出105 000贷:财政补助收入105 000【例20-2】20×9年3月7日,某科研所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为开展某项科学研究项目,向主管财政申请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180 000元。
4月6日,财政部门经审核后,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达了170 000元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及会计分录处理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部门预算经费申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是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内财政性资金补助。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对财政补助收入的管理。
主要管理要求如下:1.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部门预算、用款计划和规定用途申请取得财政补助。
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和分月用款额度都要事先经过财政部门批准。
需要增加或减少财政补助收入,应当首先编制追加或减少预算,在经过财政部门批准后再按变更后的预算申请取得财政部门补助收入。
按照部门预算要求,财政补助收入区分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收入和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应当分别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具体支出科目申请,取得后应当分别核算,不能相互混淆。
未经财政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财政补助收入用途。
2.按规定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申请取得财政补助。
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情况下,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有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
在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情况下,仍然运用传统的财政资金实拨方式。
财政部门在确定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的同时也确定了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
3.事业单位应按照综合预算原则安排收入和支出。
将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等各种来源的收入同时缴入收入预算,统筹安排使用,统一管理。
(二)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实拨资金三种方式。
三种支付方式业务流程不同,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原则也有所差异。
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取得财政补助的程序是:事业单位在需要支付财政资金时,应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向财政部门提出直接支付申请。
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
企业收到补贴收入如何做账一、补贴收入的概述: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包括退还增值税的补贴收入,以及按销量或工作量等和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
中国企业的补贴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应收取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其他补贴,一般将其作为企业的非正常利润处理。
二、补贴收入核算内容1、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规定收到的税费返还或财政补贴款等。
企业应设置补贴收入科目核算发生的补贴额,并按补贴的具体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2、补贴收入核算的内容(1)收到先征收后返还增值税借:银行存款贷:补贴收入(2)国家按规定给予企业的销量或工作量定额补助借:应收补贴款贷:补贴收入(3)收到专项财政补贴借:银行存款贷:补贴收入三、补贴收入的会计处理:(1)公司专项拨款的会计处理按照《规定》,对于国家拨入具有专门用途的拨款,如专项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会计处理程序如下:1.公司收到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
2.拨款使用时,借记更改工程支出(或在建工程,下同)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各项资产的部分,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专有技术等科目,贷记更改工程支出等科目;同时按形成资产的价值,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拨款转入科目。
对未形成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冲销拨款金额,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更改工程支出等科目。
4.拨款项目完成后,如有拨款结余需要上交的,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公司定额补贴等会计处理公司如有按销量或工作量等和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等,《规定》要求,公司应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应收补贴款进行会计处理,即按应收的补助金额,借记应收补贴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收到定额补贴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补贴款科目。
此外,公司如有属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补助,除有规定的专门用途外,公司应于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从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计量形式及账务处理三个方面简述了对政府补助进行会计核算的认识与做法。
为了规范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该准则不涉及债务豁免与所得税的减免。
一、政府补助及其确认条件《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第二条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补助按其关联情况分类,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例如,某些国有粮食企业实行商业化经营后国家给予的经营补贴、国家和主管部门拨给企业用于工程咨询、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其他前期工作的前期工作费拨款等国家给予企业的财务支持,以扶持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发展而给予的政府补助。
当然,对于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不能一概确认为政府补助。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第五条规定,政府补助在符合政府补助定义的情况下,还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可予以确认:一是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二是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
二、政府补助的计量(一)初始计量应根据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的性质、补助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如政府拨款等,应按照收到的和应收的金额计量,即按照确认资产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即按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等的公允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等,贷记“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二)后续计量1.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后续政府补助。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会计核算行政单位收入主要划拨的经费、投入的专项经费、预算外资金以及其他收入等。
一、行政单位经费划拨的核算经费划拨是财政机关根据主管单位的申请,按月开出预算拨款凭证,通知国库将财政存款划转到申请单位在银行的专款户,由主管单位按规定用途办理转拨或支用,月末由用款单位编报单位预算支出报表的一种拨款办法。
行政单位设置“拨人经费”科目,核算行政单位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预算经费。
该科目属于收入类科目,贷方登记拨来的预算经费数,借方登记缴回经费数或核销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拨入经费累计数。
年终结账时,将本科目贷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
年终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
行政单位收到同级财政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拨入经费”科目;缴回拨款时,借记“拨入经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平时贷方余款反映拨入经费累计数。
行政单位年终结账时,将“拨人经费”科目贷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
借记“拨入经费”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拨人经费科目应按拨人经费的资金管理要求,分别设置经常性经费和拨入专项经费两个二级科目。
二级科目下按2005年3月财政部颁布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中“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款”级科目设明细账。
二、行政单位拨入专项经费的核算拨入专项经费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给行政单位用于完成专项工程或专项工作,并需要行政单位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
不需要单独报账核销的资金作为拨入经常性经费处理。
它是由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拨人的在行政经费以外的专项拨款。
行政单位设置“拨入经费——拨入专项经费”明细科目,核算行政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结报的专项经费。
“拨人经费——拨入专项经费”科目属于收入类科目,贷方登记拨人专项经费数,借方登记冲销和交回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拨人专项经费的累计数。
年末结账时,对已完成的项目,将“经费支出——专项支出”科目的实际支出数转入本科目借方予以冲销。
关于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
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的支付方式有关系。
总体上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两种支付方式: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
对于没有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单位,采用传统的支付方式:财政实拨资金。
1.财政直接支付
一般是大额的、重要的、经常性的支出,比如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等。
财政直接支付是财政部门直接将款项支付给收款单位,不支付给事业单位。
预算单位应于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入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金额确认收入。
账务处理: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支付时直接借记有关支出,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材料、服务的款项,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借记材料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2.财政授权支付
此种方式下有个待结算账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适用于未纳入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和零星支出。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