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
- 格式:ppt
- 大小:626.00 KB
- 文档页数:122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总账)账户,核算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财政补助收入累计数。
①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财政补助收入②余额缴回时,借:财政补助收入贷:银行存款③年终结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财政补助收入,贷:事业结余年终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应按“国家预算收入科目”“款”级科目设置明细账。
二、上级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总账)账户,核算事业单位收到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上级补助收入累计数。
①收到上级补助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上级补助收入②余额缴回时,借:上级补助收入,贷:银行存款③年终结账时,将“上级补助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年终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
借:上级补助收入,贷:事业结余三、拨入专款拨入专款(总账)账户是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拨入专款的累计数,年终未完项目暂不结转,科目应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明细账核算。
①收到拨入专款时,借:银行存款,贷:拨入专款-×××②余额缴回时,借:拨入专款,贷:银行存款③余额留归本单位时借:拨入专款,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④年终结账时,对已完工项目,将“拨入专款”与“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对冲,借:拨入专款,贷:拨出专款(专款支出)⑤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借:拨出专款,贷:事业结余四、事业收入事业收入(总账)账户,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事业收入累计数。
根据事业收入的种类或来源设置明细账。
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但收到应返还所属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主管部门要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
①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事业收入②收到应缴财政专户的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应缴财政专户款③上缴应缴财政专户款,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银行存款④收到财政专户拨入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贷:事业收入⑤期末,应将“事业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财政专项补助会计分录财政专项补助是指政府为特定目的向各级财政提供的专项补助资金,其资金使用范围和时间上都有严格规定。
为确保财政专项补助的正确管理和使用,各级财政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并执行财政专项补助管理政策和会计制度。
财政专项补助的会计分录是指在日常财务管理中,记录财政专项补助款项收入和支出的会计账户。
以下是对各项情况下如何记录财政专项补助款项的具体分录说明:1. 财政专项补助款项在收入时的会计分录:(1)收到专项补助款,应当确认专项补助收入,记账时应安排专项资金科目。
借:专项资金科目贷:财政专项补助收入科目(2)如果收到的专项补助款项还需要用于向下级单位拨付,则在确认收入时按照下级单位名称安排专项资金科目,如下级单位名称为X县,则应开设 X县专项资金科目。
借:X县专项资金科目贷:财政专项补助收入科目2. 财政专项补助款项在支出时的会计分录:财政专项补助款项在支出时应按照专项支出计划进行预算,预算支出需提请批准后进行支出,以下是对各项情况下如何记录财政专项补助支出的具体分录说明:(1)用于专项支出预算的支出时,按照专项支出计划先提请上级批准后进行支出。
借:专项支出项目科目贷:专项资金科目(2)如果由于计划外原因如自然灾害等需要使用专项资金进行紧急支出,则须提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借:紧急专项支出项目科目贷:专项资金科目(3)如果因为专项资金余额不足需要使用其他专项资金进行支出,则需按照下级单位名称开设 X县专项资金科目进行支出。
借:专项支出科目贷:X县专项资金科目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属于财政专项补助范畴内的资金收支,应当分别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记录。
另外,财政专项补助的使用应当按照专项支出计划及相关规定进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果和财务管理的合规性。
总之,财政专项补助会计分录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政府单位来说,正确处理这些款项的收入和支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高度重视。
关于国家补贴收入的规定及帐务处理补贴是指国家对企业因按照国家规定的种类和方式进行经营活动所受损失的补偿,包括退还的增值税等。
企业的补贴收入是直接构成利润总额的一部分,在会计核算中,补贴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性质,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不具备确定性和持续性。
企业收到的各种形式补贴收入,从项目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与科研创新有关的内容,如科研项目申请的拨款补助、专利申请资助经费、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新产品补助等;与生产有关的内容,如软件企业的增值税退税款、自营出口奖、财政补贴收入(为各类贴息)、环保治理资金补助等;与各类企业荣誉有关的内容,如名牌产品奖励、省级示范企业奖励、国家级新产品、免检产品奖励等。
以上补助、奖励款项,大部分性质上属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科技、环保和信息等部门对当地企业的补助性、奖励性款项。
国家补贴收入是指纳税人获得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
税法规定国家补贴收入不征企业所得税。
一、税法规定方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减免及返还的流转税并入企业利润征收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94]074号)规定:“对企业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的项目以外,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直接减免和即征即退的,应并入企业当年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先征税后返还和先征后退的,应并入企业实际收到退税或返还税款年度的企业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税字[1995]81号文件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对企业取得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凡能够提供国务院、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文件的,属于国家有指定用途的补贴收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中作为纳税调整减少额,在“国家补贴收入”中列示。
92016.7农村财务会计专项应付款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财政、其他有关部门拨入的具有特定用途的专项资金。
专项应付款一般在拨款时,就明确为某项目资金,如“环境整治建设资金”、“示范村建设资金”、“美丽乡村”等,其拨款部门不仅包括国家财政部门,同时也包括其他部门,如农业、水利、建设等部门。
专项应付款一般是先拨款后建设,不得改变用途。
对该资金的拨付,国家有明确的规定,财政等部门无权决定资金的去向,只能加强监管。
如某村实际收到专项拨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支付专项资金时,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资产的部分,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同专项应付款与补助收入应区别核算□ 姚素仁会计核算 〉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未形成资产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可直接作费用列支,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在建工程”、“银行存款”等科目。
拨款项目完成后,如有拨款结余需要上交的,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拨款结余不需要上交的,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本科目应按专项应付款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每一拨款项目完成后,该明细科目无余额。
“补助收入”科目是反映和核算村级组织收到财政等有关部门补助资金,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一部分,属于损益类科目。
借方登记村级补助款的使用情况,贷方登记财政拨入的各项补助款项。
使用后如有结余不需要上交,年终将“补助收入”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入“本年收益”科目的贷方,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例1】上级部门拨入某村“美丽乡村”村级道路专项资金500000元,款项收到存入银行。
1. 收到“美丽乡村”村级道路资金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500 000贷:专项应付款—村级道路500 0002. 通过招投标后,按照合同要求给施工方—甲公司预付20%的启动资金100000元。
第十八章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学习目标】1.掌握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2.掌握事业单位上级补助收入的核算;3.掌握事业单位事业收入的核算;4.掌握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的核算;5.掌握事业单位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的核算;6. .掌握事业单位其他收入的核算。
第一节财政或上级补助收入的核算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财政或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取得的能够增加资产或者减少负债的资金。
财政或上级补助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两项。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概念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拨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为了核算事业单位收到的由同级财政部门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总账账户。
本账户核算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该账户的贷方登记收到的拨款数,借方登记缴回拨款数和期末转销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累计拨款数。
期末,转入“财政补助结转”账户后,该账户无余额。
“财政补助收入”总账账户应设置“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两个明细账户,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财政补助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事业单位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按照通知书中的直接支付入账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贷记“财。
村民委员会与经济合作社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第一部分:村民委员会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说明一、村民委员会财务收入类会计科目核算说明及账务处理1.〃补助收入〃科目。
本科目核算村民委员会当年度取得的基本运转经费收入以及其他各类补助收入。
为了反映村民委员会补助收入来源情况,设置"财政补助收入”、"集体补助收入"、”专项补助收入"和"其他补助收入"四个二级会计科目。
(1)"财政补助收入"核算财政基本运转补助收入,收到基本运转经费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区财政补助收镇财政补助收入(2)"集体补助收入"核算镇、村级集体补助资金,包括从经济合作社取得的集体股分红,收到补助资金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补助收入——集体补助收入——XX资金(3)”专项补助收入"核算各级、各部门专项管理的资金收入。
收到专项补助资金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补助收入——专项补助收入——XX资金(4)”其他补助收入"核算除上述资金外的其他补助收入。
收到此类补助收入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补助收入——其他补助收入——以奖代补收入——困难村补助收入一一村干部业绩奖励及特殊奖励——其他镇政府给予村民委员会日常工作运转配套的补助收入,列入"补助收入——其他补助收入——其他"科目核算。
2."其他收入"科目。
本科目核算村民委员会当年度发生的除"补助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
如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发生其他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其他二、村民委员会部分支出类会计科目核算说明及账务处理1."管理费用"科目。
本科目核算村民委员会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
如村干部报酬、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交通费、公务接待费、会务费、固定资产折旧等。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处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账务
处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账务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照核定
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
为加强预算资金的核算管理,主管会计单位应编报季度分月用款计划。
在申请当期财政补助时,应分“款”、“项”填写“预算经费请拨单”,报同级财政部门。
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补助时,应按计划控制用款,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
“款”、“项”用途如需调整,应填写“科目流用申请书”,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使用。
2.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缴回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平时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财政补助收入累计数。
3.年终结账时,将本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4.年终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
5.本科目应按“国家预算收入科目”的“款”级科目设明细账。
结语:会计是一个注重积累的职业,出纳、会计、主管、经理一路攀升,是正常的途径,从简单的账务处理到报表制作、税务处理、到财务分析、到更高层级的管理会计,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定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并且尽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现在只需沉淀,相信将来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
法律规范我们的⾏为,关于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你是否也有⼀些疑问呢?想了解法律如何规定?下⾯由店铺⼩编为读者对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进⾏解答,以下的知识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
财政补助收⼊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
那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有什么呢?⼀起来了解⼀下吧。
财政补助收⼊核算过程:1.实⾏国库统⼀收付制度,在财政直接⽀付⽅式下,事业单位对于财政直接⽀付的资⾦,应于收到财政国库⽀付执⾏机构委托代理银⾏转来的“财政直接⽀付⼊账通知书”时,按⼊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额确认收⼊。
(1)对于由财政直接⽀付的⼯资:借:事业⽀出贷:应付⼯资借:应付⼯资贷:财政补助收⼊
(2)对于由财政直接⽀付的购买材料、服务的款项:借:材料事业⽀出贷:财政补助收⼊
(3)对于由财政直接⽀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借:事业⽀出贷:财政补助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2.实⾏国库统⼀收付制度,在财政授权⽀付⽅式下,⾏政事业单位应于收到代理银⾏盖章的“授权⽀付到账通知书”时,按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收⼊。
账务处理如下:事业单位应设置“零余额账户⽤款额度”科⽬。
(1)收到“授权⽀付到账通知书”后,借:零余额账户⽤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
(2)事业单位购买物品、服务等⽀⽤额度时借:事业⽀出、材料贷:零余额账户⽤款额度属于购⼊固定资产的借:固定资产贷:⾮流动资产基⾦——固定资产
希望以上回答有帮助到您!正如亚⾥⼠多德说过的,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如果您还有别的法律需求,或还需要其他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祝您⽣活愉快!。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补贴收入”科目,原来记入“补贴收入”的政府补助都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规范。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补助的特征之一是无偿性,另一特性是直接取得资产,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不属于政府补助,比如政府之间的债务豁免,除税收返还外的税收优惠,如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增值税出口退税也不属于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的形式
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1)财政拨款是政府为了支持企业而无偿拨付的款项,这类拨款通常具有严格的政策条件,只有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才能申请拨款,并在拨款时就规定了资金的具体用途。
比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的奖励款等就属于财政拨款。
(2)财政贴息是指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的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贴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财政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受益企业;二是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
(3)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
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及会计分录处理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部门预算经费申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是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内财政性资金补助。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对财政补助收入的管理。
主要管理要求如下:1.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部门预算、用款计划和规定用途申请取得财政补助。
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和分月用款额度都要事先经过财政部门批准。
需要增加或减少财政补助收入,应当首先编制追加或减少预算,在经过财政部门批准后再按变更后的预算申请取得财政部门补助收入。
按照部门预算要求,财政补助收入区分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收入和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应当分别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具体支出科目申请,取得后应当分别核算,不能相互混淆。
未经财政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财政补助收入用途。
2.按规定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申请取得财政补助。
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情况下,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有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
在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情况下,仍然运用传统的财政资金实拨方式。
财政部门在确定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的同时也确定了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
3.事业单位应按照综合预算原则安排收入和支出。
将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等各种来源的收入同时缴入收入预算,统筹安排使用,统一管理。
(二)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实拨资金三种方式。
三种支付方式业务流程不同,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原则也有所差异。
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取得财政补助的程序是:事业单位在需要支付财政资金时,应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向财政部门提出直接支付申请。
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
收到财政补贴收入的会计处理1.定义。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类型。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根据新会计准则政府补助的规定,会计处理要求:第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
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解析:例:2001年1月5日,政府拨付给A企业450万元财政拨款,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
2001年1月31日A企业购入大型设备实际成本为480万元,其中30万元一自有资金支付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016年2月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12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2001年1月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4500000贷:递延收益45000002001年1月31日购入设备借:固定资产4800000贷:银行存款4800000自2001年2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折旧,同时分摊递延收益:①计提折旧借:研发支出40000贷:累计折旧40000②分摊递延收益借:递延收益37500贷:营业外收入375002016年2月1日出售该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①出售设备借:固定资产清理960000累计折旧3840000贷:固定资产4800000借:银行存款12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960000营业外收入240000②转销递延收益余额借:递延收益900000贷:营业外收入900000第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会计核算行政单位收入主要划拨的经费、投入的专项经费、预算外资金以及其他收入等。
一、行政单位经费划拨的核算经费划拨是财政机关根据主管单位的申请,按月开出预算拨款凭证,通知国库将财政存款划转到申请单位在银行的专款户,由主管单位按规定用途办理转拨或支用,月末由用款单位编报单位预算支出报表的一种拨款办法。
行政单位设置“拨人经费”科目,核算行政单位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预算经费。
该科目属于收入类科目,贷方登记拨来的预算经费数,借方登记缴回经费数或核销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拨入经费累计数。
年终结账时,将本科目贷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
年终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
行政单位收到同级财政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拨入经费”科目;缴回拨款时,借记“拨入经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平时贷方余款反映拨入经费累计数。
行政单位年终结账时,将“拨人经费”科目贷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
借记“拨入经费”科目,贷记“结余”科目。
拨人经费科目应按拨人经费的资金管理要求,分别设置经常性经费和拨入专项经费两个二级科目。
二级科目下按2005年3月财政部颁布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中“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款”级科目设明细账。
二、行政单位拨入专项经费的核算拨入专项经费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给行政单位用于完成专项工程或专项工作,并需要行政单位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
不需要单独报账核销的资金作为拨入经常性经费处理。
它是由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拨人的在行政经费以外的专项拨款。
行政单位设置“拨入经费——拨入专项经费”明细科目,核算行政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结报的专项经费。
“拨人经费——拨入专项经费”科目属于收入类科目,贷方登记拨人专项经费数,借方登记冲销和交回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拨人专项经费的累计数。
年末结账时,对已完成的项目,将“经费支出——专项支出”科目的实际支出数转入本科目借方予以冲销。
企业会计准则下收到财政补助会计分录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收到财政补助的会计分录主要取决于补助的性质和用途。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会计分录:
1. 如果财政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那么在实际收到补助资金时,可以直接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
例如: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2. 如果财政补助用于补偿未来的费用或损失,那么在实际收到补助资金时,可以先将其记入递延收益科目,然后在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时,再将其转入营业外收入。
例如: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在未来的某一时点,当相关费用或损失实际发生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3. 如果财政补助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那么在实际收到补助资金时,可以先将其记入递延收益科目,然后在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将其转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例如: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在未来的某一时点,当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贷:递延收益
以上是《企业会计准则》下收到财政补助的会计分录示例。
具体处理方式可能会根据补助的具体性质和用途有所不同,建议查阅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指南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