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12
青岛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第一篇:青岛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4-55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口算方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也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做铺垫。
【教学目标】1.2.3.4.培养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
【教学用具】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1.复习旧知师谈话:青岛有个水族馆,里面有很多漂亮的鱼,同学们想不想进去参观一下?课件展示青岛水族馆大门。
我们要先完成小任务,才能推开大门,尽情的参观,有信心完成吗? 2.利用课件展示六道已学过的口算题,分别请六名学生口答。
9+7 8+4 15+7 36+8 23+45 12+37 对完成出色的学生加以表扬,然后展示水族馆内图片数张。
最后一张图片为课本情境。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引出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为新知作了自然导入。
二、整理数据,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图中看到了什么?【预设】鱼,粉色的鱼有14条,蓝色的鱼有27条,左边鱼缸里黄色的鱼有28条,右边鱼缸里的黄鱼有23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能看图提出问题吗?(鼓励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问。
)【预设】① 左边的鱼缸里有几条鱼?② 右边的鱼缸里有几条鱼?③ 黄色的鱼比粉色的多几条?(现场解答28-14=14(条))④ 蓝色的鱼比黄色的多几条?(现场解答27-23=4(条))⑤ 一共有多少条鱼?(留在问题口袋里,待以后解决))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一起研究一下“左边的鱼缸里有多少条鱼?”这个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算理。
2.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过程与方法1.经历摆小棒的过程,明确“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算理。
2.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指导学生工整地书写竖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口算竞赛,激趣闯关。
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答对所有题即为闯关成功。
2课件出示闯关内容:7+6=8+4=9+5=6+8=7+5=5+8=6+6=4+6=3学生闯关。
4公布闯关成功的,并对闯关失败的进行订正指导。
2.笔算练习,巩固方法。
1出示试题:35+34。
2指名板演。
3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4全班订正。
5思考:做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怎样列竖式?从哪位加起?6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生1:笔算加法时,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生2:笔算加法时,个位上的数相加的结果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相加的结果写在十位上。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思:如果将35+34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5+37,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2导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板书课题操作指导:复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算理,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板块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活动1自主学习,提取信息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1小组合作,借助情境图提取相关信息。
2汇报交流怎样解决问题。
2.请同学们读题思考,然后列出算式。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第二册P53页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方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估算的方法,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估算的意识,养成先估算再精算的习惯;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的理解”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连续进位的方法”。
张雅妙老师的课给我们的感觉是新颖、实在、以学生为主、重能力培养、重过程、重实质,不搞花架子。
整堂课的设计和教学体现了教者和学生的智慧,让我们领略到了计算课教学的风采。
1、“课的导入”——体现生活性,培养估算意识。
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是第一学段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计算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但单纯的计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因而在课的开始抛出问题“淘气班中男生有29人,女生有18人。
如果每人发1本书,50本书够吗?”学生置身于帮淘气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张雅妙老师马上引导学生估一估,渗透估算的方法,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
有的说:把29看成30,把18看成20,总数不超过50,够。
有的说:把29看成30,30+18=48,原来的总数比48少,够。
还有的说:把18看成20,20+29=49,原来的总数比49少,够。
可以说,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回答很精彩。
在这样的基础上张雅妙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的估算准确吗?怎样才能知道准确的答案?”——精确计算出“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即:29+18=?(人)2、“学习新知”——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张雅妙老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并有意识地板书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合集14篇〕篇1:《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编写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那么。
本课的难点如何去突破?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去表达?经过一翻思考,我有了自己的主张:笔算的难点如果靠大量的练习题去稳固,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不见得会很高。
在笔算这局部内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忘记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或者忘记把进位的1加进来。
针对这个问题,如果能想个好方法让学生不忘记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教材的主题图,三年级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的辨析,以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如“的哺乳类种数比中国特有的鸟类种数多多少种?〞针对这种情况,我如何来改良呢?首先,我将主题图进行适当的处理.在课前我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然后再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在这节课里我只呈现“中国特有的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引入本课的重点内容.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产丰富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稀的动物,你能说出几种吗?生:我知道有熊猫是我国珍稀动物.生:我知道东北虎是我国珍稀动物.......师: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们的祖国,还存在着这样几种珍稀动物:〔师点屏出示〕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
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
你想不想知道这四类动物在我们国家存在的具体情况?好,请同学们看屏幕〔师点屏出示下表〕。
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你获得了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知道了哺乳类一共有110种。
生2:我知道了两栖类一共有30种,爬行类一共有25种,还知道鸟类有98种。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生2:爬行类比两栖类少多少种?生3: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师:刚刚,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1开学已经一周,学生已经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
因此我设计这节课时,结合数学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我觉得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尤其是进位1写的位置多样,我真没有预料到。
在上课之前我已经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预习,预习的方式为我在黑板上写出几个问题,结合问题去预习新课!这节课我课前预习的问题预设为:1、结合问题该如何列式?2、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3、若列竖式该如何列竖式?应注意什么?4、列完竖式后,个位相加满十,怎么办?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知道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我首先先让孩子们自己去独立思考后,然后在小组交流算法,最后全班小组汇报的方式去上好这节课。
汇报时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有摆小棒法,计数器,有数数凑十法和列竖式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充分的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说完之后,对比不同的方法,从而优化出最优方法――列竖式。
于是,我接着引导竖式如何去列?着重问为什么?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算理,进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多找学生说算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上完本节课后,仔细想想,觉得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能熟练的`说出计算的算理及方法。
不足之处在于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对于课堂检测环节时间太少,以至于学生在写进位1的时候,写法成多样化,但都是错误的趋势。
因此,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争取在同样的时间里,创造和谐,有趣,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
作为刚刚迈入教育界的我,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学习课标,用课标,写好每一节的反思与思考以及其他教师的建议是提升自我素质的良好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P11、1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例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对“满十进一”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昨天我们一起在体育用品商店买了物品,你们看(媒体出示),小胖和小亮也各买了两种,你们能帮他们计算一下,他们每人用去多少钱吗?问:小胖买了哪两件物品?用去多少钱?说说你的计算过程?问:小亮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击图,媒体依次出示竖式;点击物品,可将所买的物品拖动到括号中。
)2.问:说说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师:这是我们昨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媒体出示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还要来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说明:延续昨天的情景,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作为引进,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新授:探究一:验证乘车方案。
1.师:昨天我们为去博物馆设计的乘车方案中还有2个方案,还记得吗?(媒体出示:第8页主题图和方案:二(2)班和二(3)班合乘一辆车, 二(1)班和二(4)班合乘一辆车 . )师:我们先来看第2个方案(媒体出示),请你们用竖式进行计算。
交流汇报:(1)先让学生汇报二(2)班和二(3)班:30+35的计算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一一演示计算过程,全班核对。
)(2)问:在计算36+34时,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回答:我发现个位上相加后是10。
)问:那怎么办呢?个位上到底写几呢?你是怎么想的?(媒体出示借助小棒的演示:10根小棒扎成一捆。
这里可反复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
)问:现在有几捆?是几根小棒呢?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师:谁来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学生可能回答:相同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个位上6+4=10,个位上写0,然后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3+3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7,在十位上写7,结果是70。
100以内加减法快速算算法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 :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第一讲加法速算一.凑整加法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 计算时先将8凑成10 8加2等于10 7减2等于5 10+5=15如17+9=26 计算程序是17+3=20 9-3=6 20+6=26二 .补数加法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 100 1000 等等.8+2=10 78+22=100 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 例如6+8=14 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如6+7=13 先6+10=16 后16-3=13如27+8=35 27+10=37 37-2=35如25+85=110 25+100=125 125-15=110如867+898=1765 867+1000=1867 1867-102=1765三.调换位置的加法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 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 再如83+38=121 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第二讲减法速算一.两位减一位补数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补数减法是:十位减1,个位加补.如15-8=7,15减去10等于5, 5加个位8的补数2等于7.二.多位数补数减法补数减法就是减1加补,三位减两位的方法:百位减1,十位加补,如268-89=179,计算程序是268减100等于168,168加89的补数11就等于179.三.调换位置的减法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十位数减个位数,然后乘以9,就是差数.如86-68=18,计算程序是8-6=2,2乘以9等于18.四.多位数连减法多位数连减,采用补数加减数的方法达到速算.先找到被减数的补数,然后将所有的减数当成加数连加,再看和的补数是多少,和的补数就是所求之差数.举例说明:653-35-67-43-168=340,先找被减数653的补数,653的补数是347,然后连加减数347+35+67+43+168=660,660的补数为340,差数就得340第三讲乘法速算一.两个20以内数的乘法两个20以内数相乘,将一数的个位数与另一个数相加乘以10,然后再加两个尾数的积,就是应求的得数.如12×13=156,计算程序是将12的尾数2,加至13里,13加2等于15,15×10=150,然后加各个尾数的积得156,就是应求的积数.二.首同尾互补的乘法两个十位数相乘,首尾数相同,而尾十互补,其计算方法是:头加1,然后头乘为前积,尾乘尾为后积,两积连接起来,就是应求的得数.如26×24=624.计算程序是:被乘数26的头加1等于3,然后头乘头,就是3×2=6,尾乘尾6×4=24,相连为624.三.乘数加倍,加半或减半的乘法在首同尾互补的计算上,可以引深一步就是乘数可加倍,加半倍,也可减半计算,但是:加倍、加半或减半都不能有进位数或出现小数,如48×42是规定的算法,然而,可以将乘数42加倍位84,也可以减半位21,也可加半倍位63,都可以按规定方法计算.48×21=1008,48×63=3024,48×84=4032.有进位数的不能算.如87×83=7221,将83加倍166,或减半41.5,这都不能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四.首尾互补与首尾相同的乘法一个数首尾互补,而另一个数首尾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加1,然后头乘头为前积,尾乘尾为后积,两积相连为乘积.如37×33=1221,计算程序是(3+1)×3×100+7×3=1221.五.两个头互补尾相同的乘法两个十位数互补,两个尾数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乘头后加尾数为前积,尾自乘为后积.如48×68=3264.计算程序是4×6=24 24+8=32 32为前积,8×8=64为后积,两积相连就得3264. 六.首同尾非互补的乘法两个十位数相乘,首位数相同,而两个尾数非互补,计算方法:头加1,头乘头,尾乘尾,把两个积连接起来.再看尾和尾的和比10大几还是小几,大几就加几个首位数,小几就减掉几个首位数.加减的位置是:一位在十位加减,两位在百位加减.如36×35=1260,计算时(3+1)×3=12 6×5=30 相连为1230 6+5=11,比10大1,就加一个首位3,一位在十位加,1230+30=1260 36×35就得1260.再如36×32=1152,程序是(3+1)×3=12,6×2=12,12与12相连为1212,6+2=8,比10小2减两个3,3×2=6,一位在十位减,1212-60就得1152.七.一数相同一数非互补的乘法两位数相乘,一数的和非互补,另一数相同,方法是:头加1,头乘头,尾乘尾,将两积连接起来后,再看被乘数横加之和比10大几就加几个乘数首.比10小几就减几个乘数首,加减位置:一位数十位加减,两位数百位加减,如65×77=5005,计算程序是(6+1)×7=49,5×7=35,相连为4935,6+5=11,比10大1,加一个7,一位数十位加.4935+70=5005八.两头非互补两尾相同的乘法两个头非互补,两个尾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乘头加尾数,尾自乘.两积连接起来后,再看两个头的和比10大几或小几,比10大几就加几个尾数,小几就减几个尾数,加减位置:一位数十位加减,两位数百位加减.如67×87=5829,计算程序是:6×8+7=55,7×7=49,相连为5549,6+8=14,比10大4,就加四个7,4×7=28,两位数百位加,5549+280=5829九.任意两位数头加1乘法任意两个十位数相乘,都可按头加1方法计算: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将两个积连接起来后,有两比,这两比是非常关键的,必须牢记.第一是比首,就是被乘数首比乘数首小几或大几,大几就加几个乘数尾,小几就减几个乘数尾.第二是比两个尾数的和比10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乘数首,小几就减几个乘数首.加减位置是:一位数十位加减,两位数百位加减.如:35×28=980,计算程序是:(3+1)×2=8,5×8=40,相连为840,这不是应求的积数,还有两比,一是比首,3比2大1,就要加一个乘数尾,加8,二是比尾,5+8=13,13比10大3,就加3个乘数首,3×2=6,8+6=14,两位数百位加,840+140=980.再如:28×35=980, 计算程序是:(2+1)×3=9,8×5=40,相连位940,一是比首,2比3小1,减一个乘数尾,减5,二是比尾,8+5=13,比10大3,加三个3,3×3=9,9-5=4,一位数十位加,940+4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