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7.60 MB
- 文档页数:8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材第57页例6及“试一试”)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2.使学生学会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难点: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口算。
54-50=42+7=94-60=68-8=4+7=29-8=32+20=40-20=37-7=41+8=56-4=40+8=94-80=82-1=47-30=二、学习新课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主题图。
问题: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1)观察主题图,找出已知信息。
明确:一辆车上坐了45人,另一辆车上坐了31人。
(2)怎样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列出算式?明确:这是已知两数求和的问题,应该用加法。
板书:45+31=()(3)怎样计算45+31?仔细观察这个算式,想想它和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和同桌说一说。
发现:以前我们学的加法算式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加整十数,而这个算式的两个加数都是两位数且都不是整十数。
追问: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
(方法一)借助小棒计算。
先摆4捆和5根小棒,再摆3捆和1根小棒,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
一共是7捆零6根,所以45+31=76。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计算。
先在个位拨5个珠子,十位拨4个珠子;再在个位加拨1个珠子,十位加拨3个珠子。
观察得出:个位上有6个珠子,十位上有7个珠子,所以45+31=76。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先从个位加起,5+1=6,在和的个位写6。
再加十位,4+3=7,在和的十位写7。
板书:教师提示:在书写竖式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两个加数的个位和十位与和的个位和十位要分别对齐;二是不要忘写“+”。
一年级数学下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10.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不进位、不退位)及应用一、填空。
(每空2分,共20分)1.72比42多( ),比38少26的数是( )。
2.在□里填数字,使算式成立:1□+□4=45。
3.在〇里填上“>”“<”或“=”。
45+20〇23+45 13+25〇16-666-50〇25-4 36-3〇22+754-20〇17+20 15+22〇64-33二、选择。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一家艺术馆规定每天限40人参观,上午有12人参观,下午又有26人参观,符合规定吗?( )①符合②不符合③无法确定2.小明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22”算成了“-22”,结果是45,那么正确的结果应是( )。
①23 ②45 ③893.一辆公交车上有38人,到站后下车8人,上车10人,现在车上的人数和38人相比,结果是( )。
①少了②多了③一样多4.一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比7多1,个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数减去( )是7。
①80 ②82 ③72三、计算。
(共40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2分,共16分)27+50= 53-43= 15+40= 38-21=27+2= 49-20= 86-6= 45-20= 2.列竖式计算。
(每小题6分,共24分)58+21= 71+24= 92-32= 66-50=四、解决问题。
(共28分)1.阳光小学的部分学生参加了学校开展的环保宣传活动。
下面是一~三年级学生参加活动的人数情况。
(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9分)(2)三年级参加活动的学生比二年级多多少人?(9分)2.岸上有25人,水里有34人。
一共有79个救生圈,给每人发1个,还剩多少个?(10分)答案一、1.30 122.1 3 【提示】本题考查不进位加法中已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及其中某个数位上的数字,求完整的加数。
1□+□4=45,和的个位上是5,即□+4=5,所以加数个位的方框里应填1;和的十位上是4,即1+□=4,所以加数十位的方框里应填3。
一年级数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一、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退位不进位),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讲透,上课时这部分内容不宜讲解过快。
难点是一位数加两位数时,数位怎样对齐。
建议:
1、教加法竖式时,补充问题“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进行加减运算)诱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强化学生对竖式格式的掌握;
2、说明竖式名称由来,竖式是相对于横式而言,两个加数竖着排列,所以叫竖式;
3、学完例题后,及时对加法竖式进行即时训练和变式训练。
如列出横式请学生试列竖式,找出不足,如出示一个加数是一位数的.加法横式,请学生列出竖式计算,引导学生掌握一位数应该和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对齐。
等学生对加法竖式计算掌握的较好时,再出示“试一试”中习题。
还有老师提出,可以通过摆小棒突破此课列竖式计算一位数加两位数的难点。
二、这节课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不退位不进位,学生计算时喜欢先从十位加起,虽说也是对的,但考虑到后面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从个位算起的习惯,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从十位算起的习惯,否则会给后面的教学带来很大的被动。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宣汉县芭蕉镇中心校李培义概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选自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得需要一课时来教学。
教学目标分析1.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 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3.让同学们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前面的观察、积累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些都是以直观形式向学生讲解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
本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是在口算的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重要基础。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较小,我就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投入到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先采用复习旧知、观察、提问交流等方式导入新课,再通过适时指导、互动交流、比较概括、强化练习等方式完成整堂课的教学。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算式卡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我们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你们都学会了吗?(会)好,下面老师就以开火车的形式考考你们:53+20= 36+40= 28+30= 57+20= 76+3= 31+4= 43+5= 65+2=口算结束后,抽学生起来选两个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知识掌握得的确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案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掌握算理,学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难点:列竖式时能正确对齐数位,知道从个位开始算起。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这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用竖式计算只是形式不同,算理相同,计算难度不是很大,所以教材把加、减法笔算合并在一起教学。
在本课学习后,学生应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的运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出示了例题6的情境图,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条件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具,尝试去进行计算,操作后,口述操作的过程,体会摆小棒进行计算及用计数器进行计算的相同之处(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并在这时,向同学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新的方法——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将算式45+31用列出竖式,让学生仔细观察,从竖式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为什么要将数位对齐?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接着教学试一试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进行计算43-31=,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完成,学生完成后,集体进行检查,看一看数位有没有对齐,在这里告诉学生从个位算起,为之后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完成上述2题后,总结计算的方法,在用竖式进行计算时,我们要先将2个数的数位对齐,然后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提问学生:你觉得在做竖式计算时,还要注意些什么?请几位学生起来说一说,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接着,完成书上的练习题想想做做的第一题,请4位同学到黑板前完成,其他同学在书上完成,完成后集体看黑板,检查黑板上同学是否正确,接着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二题,仍然请同学上黑板做,并说一说先算了什么,再算什么。
人教版二上数学《不退位减》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得数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得数写在十位上。
练习:课件:教案: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材解读: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它既是对已经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
口算加、减法是笔算加、减法的基础。
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以下点:(1)用情境图的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从情境图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
(3)用情境图的素材进行计算练习。
本单元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将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别是进力,形成应用意识。
二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是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
四是选取学生熟悉、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工具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学习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相对较短,他们已经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知道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这是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基础和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
教学时应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训练,这将对提高笔算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准确率以及计算速度有很大帮助。
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100 以内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是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内容。
它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计算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的基石。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时,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分别相加或相减,都不需要进位或退位。
比如说,加法运算中的 23 + 12 。
我们先看个位,3 加上 2 等于 5 ;再看十位,2 加上 1 等于 3 ,所以结果就是 35 。
再比如减法运算中的 45 21 。
个位上 5 减去 1 等于 4 ,十位上 4 减去 2 等于 2 ,最终的结果就是 24 。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有着很多实际的用处。
在买东西的时候,如果知道商品的价格,就能很快算出需要支付多少钱或者能找回多少零钱。
那么,要怎样才能学好这部分内容呢?第一步,要熟练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法。
因为两位数的计算,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计算,而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其实就是 10 以内的加减法。
第二步,多做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加熟悉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可以做一些书面的练习题,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心算练习,比如看到路边的两个数字,就可以在心里进行加减法运算。
第三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加法就是把两个或者多个数量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更大的数量;减法就是从一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得到剩下的部分。
理解了这些意义,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就会更加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错误。
比如,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计算错误,或者忘记了对齐数位。
这时候,不要着急,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和加强练习。
为了让学习更加有趣,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学习。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孩子们随机抽取两张,然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100 以内两位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是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内容。
对于刚开始接触数学运算的小朋友们来说,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就像是为他们的数学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比如说,23 + 12,个位上 3 加 2 等于 5,十位上 2 加 1 等于 3,结果就是 35。
再比如 47+ 20,个位上 7 不变,十位上 4 加 2 等于 6,答案就是 67。
那什么又是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呢?像 58 31,个位上 8 减 1 等于 7,十位上 5 减 3 等于 2,所以结果是 27。
又如 76 40,个位上 6 不变,十位上 7 减 4 等于 3,答案就是 36。
在学习这些运算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帮助理解和计算。
比如,对于加法,可以先把个位上的数字相加,再把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对于减法,同样先从个位减起,再减十位。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运算,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练习。
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出一些题目,让同学们在黑板上或者本子上计算。
像 34 +22 、65 + 13 、87 53 、92 10 等等。
家长们在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
比如,准备一些数字卡片,随机抽取两张,让孩子进行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运算。
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帮忙计算一些简单的数量问题,比如家里有 48 个苹果,又买了 10 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对于小朋友们来说,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困难,但只要多练习,多思考,就一定能够熟练掌握。
而且,掌握好 100 以内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对于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比如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做这些运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
有时候,一个小马虎可能就会导致计算错误。
所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老师和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要有耐心,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