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障碍的非中枢兴奋剂治疗药物
- 格式:pdf
- 大小:208.79 KB
- 文档页数:5
酚妥拉明片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酚妥拉明片?酚妥拉明片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主要成分为酚妥拉明。
酚妥拉明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类药物,可以通过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和减少重摄取来增加神经递质在大脑中的浓度,从而产生兴奋和提神的作用。
2. 酚妥拉明片的功能主治酚妥拉明片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酚妥拉明片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和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患者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
酚妥拉明片可以通过提高注意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嗜睡症:酚妥拉明片对于某些嗜睡症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嗜睡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患者表现出无法控制的嗜睡和过度疲劳的症状。
酚妥拉明片可以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来增加患者的清醒感,改善嗜睡症状。
•抑郁症:酚妥拉明片在一些轻度抑郁症患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症状。
酚妥拉明片可以通过增加神经递质的浓度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体重管理:酚妥拉明片也被一些人用于体重管理。
酚妥拉明片可以通过抑制食欲和增加代谢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
然而,酚妥拉明片在体重管理中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滥用的风险。
3. 注意事项使用酚妥拉明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循医生的指导:酚妥拉明片属于非处方药,但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确定适当的剂量和用药时机。
•避免滥用和依赖:酚妥拉明片具有一定的成瘾性,患者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和超量使用。
长期使用酚妥拉明片可能导致依赖性。
•注意不良反应:酚妥拉明片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失眠、头痛、心悸、食欲不振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寻求帮助。
•禁止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在使用酚妥拉明片期间,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刺激性药物(如咖啡因)或苯甲酰胺类药物(如利他林)同时使用,以防相互作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疗规范一、概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行为冲动,通常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常伴有学习困难以及多种共病,导致社会功能受损,是物质依赖、反社会人格、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相似,儿童、青少年患病率为6.7%~7.8%,成人患病率为2.1%~3.1%。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由复杂的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危险因素暴露相互作用所致,通常发生于胎儿或出生早期。
大量双生子研究分析显示其遗传度为 0.76。
近年的研究在病因病理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全基因组显著性的遗传风险位点,但每一个单独的遗传变异对于致病风险仅有微小的效应。
基因通路与网络的分析提示,易感基因集中于神经元发育相关基因。
环境危险因素包括出生前和围生期因素,如孕期烟酒接触、低出生体重和早产、环境毒素(如铅)暴露,以及家庭环境因素等。
目前脑影像学研究较一致地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存在脑体积减小,且脑体积的差异在青少年和成年期消失。
功能脑影像学研究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奖赏期待相关的腹侧纹状体激活降低有关。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缺陷,包括执行功能如抑制控制、视空间和言语工作记忆、警觉和计划等障碍。
部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不喜等待,倾向即刻而非延迟的奖励。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一)临床特征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冲动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
活动过度常出现于幼儿期,患儿表现为过分喧闹、不好管理,常伴有攻击行为;进入小学后注意障碍等核心症状的表现更为显著,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分散,影响学习效果,导致学习困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由于自控能力不足和行为冲动,常对一些不愉快刺激做出过分反应,以致产生攻击破坏行为,影响同伴交往。
了解兴奋剂药品的分类和特点兴奋剂药品,即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常用于医疗和体育运动领域。
了解兴奋剂药品的分类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这些药物。
本文将介绍兴奋剂药品的分类和特点。
一、兴奋剂药品的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兴奋剂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是最常见的一类兴奋剂药品,它们通过增加大脑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释放或减少其再摄取,从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ADHD)、抑郁症和嗜睡等疾病。
2. 非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非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主要是刺激外周组织和器官的活动,如心血管系统的兴奋剂可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改善循环功能。
这类兴奋剂药品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等疾病。
3. 代谢兴奋剂代谢兴奋剂通过促进细胞代谢,提高能量供应和利用效率,以增强身体机能。
常见的代谢兴奋剂包括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合成雄激素等。
它们常被应用于体育竞技和健身领域,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肌肉生长。
二、兴奋剂药品的特点了解兴奋剂药品的特点,对于正确使用和评估其风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兴奋剂药品特点:1. 具有刺激能力兴奋剂药品能够刺激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细胞代谢等,使身体产生兴奋和高度警觉状态。
这种刺激能力可使人体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能力和应激反应,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2. 风险和副作用兴奋剂药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副作用。
长期或过量使用兴奋剂药品可能导致心脏负荷过重、高血压、心脏病发作、肝脏损伤等。
此外,兴奋剂药品也可能引发成瘾和依赖。
3. 应用范围广泛由于其兴奋和提高身体机能的特性,兴奋剂药品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体育竞技和日常健身等领域。
然而,不同用途和情况下的使用应谨慎,并遵循专业指导和监管规定。
4. 需要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兴奋剂药品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的治疗药物治疗药物进展进展范洲际 李允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 200011)摘要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手段。
中枢兴奋剂作为ADHD 的一线治疗药,已有数十年历史,并始终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开发应用的新型释药系统,大大推动了中枢兴奋剂新制剂的广泛研究和临床应用。
与常规速释制剂相比,新型长效制剂具有药效持续时间长、只需每天服药一次、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为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多选择。
非中枢兴奋剂药物托莫西汀、抗抑郁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研究证明对治疗ADHD 有肯定的疗效,其中托莫西汀作为唯一获美国FDA 批准的非中枢兴奋剂药物,在国外已被列为ADHD 的一线治疗新药。
其它如莫达非尼、胍法新等作为潜在的ADHD 治疗新药,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枢兴奋剂;非中枢兴奋剂;哌甲酯;苯丙胺;托莫西汀Advances in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FAN Zhou-ji LI Yun-wu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11, ChinaAbstracts: Pharmacotherapy is the major alternative to 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The stimulant medications have been used for decades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DHD, and have always been actively studied. To develop and use more efficacious, better-tolerated stimulant formulations with newly improv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have driven recent research in ADHD. Compare with immediate-release formulations, the new long-acting formulations have the benefit of longer dur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nly once-daily is required, and one may be better tolerated for common side defects. Nonstimulants, including atomoxetine, antidepressants, alpha2 adrenergic agonists, have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ADHD. Among the nonstimulant medications, atomoxetine is the only the FDA approved option, and has been used as first-line agent. Other medications, such as modafinil and guafacine, are actively being studied as potential effective and safe new pediatric ADHD medications.Key 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stimulant; nonstimulant; methylphenidate; amphetamine; atomoxetine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是一类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基础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可能会遇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较为严重且持续存在,可能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 ADHD)在作祟。
对于 ADHD 患儿,药物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干预手段。
ADHD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儿童的注意力、自控能力和活动水平。
这些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交场合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如学习成绩不佳、与同伴关系紧张、家庭冲突等。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儿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目前,常用于治疗儿童 ADHD 的药物主要包括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和非中枢神经兴奋剂(如托莫西汀)。
哌甲酯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治疗药物。
它通过增加大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提高注意力、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
哌甲酯有短效和长效制剂之分。
短效制剂通常作用时间较短,需要每天多次服用;长效制剂则可以提供更持久的效果,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托莫西汀则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它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来发挥作用。
与哌甲酯相比,托莫西汀的起效相对较慢,但作用较为平稳,且副作用可能相对较少。
在考虑为儿童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包括对孩子的症状表现、严重程度、共患病情况(如焦虑、抑郁、学习障碍等)、家庭环境、心理社会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还会对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如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以确保孩子能够耐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剂量需要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医生会从较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虽然药物治疗对 ADHD 患儿有显著的帮助,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食欲下降、睡眠问题、头痛、腹痛等。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还可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对于 ADHD 的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关于 ADHD 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ADHD 药物治疗的目的并非完全消除症状,而是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注意力,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目前,常用于治疗 ADHD 的药物主要包括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和非中枢兴奋剂(如托莫西汀)。
哌甲酯是一种常见的中枢兴奋剂,它能够增加大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提高注意力和减少多动冲动行为。
哌甲酯有短效和长效制剂之分。
短效制剂一般作用时间较短,需要每天多次服用;而长效制剂则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疗效,减少了服药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托莫西汀则是一种非中枢兴奋剂,它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来发挥作用。
与哌甲酯相比,托莫西汀的起效相对较慢,但作用更为平稳持久,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在选择药物时,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共患病情况以及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等因素。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医生可能会更倾向于先尝试非药物治疗,如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
如果这些方法效果不佳,或者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才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接受药物治疗。
同时,医生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病史、过敏史等,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在用药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和家长不应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的剂量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耐受性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治疗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身体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发表时间:2020-09-27T11:07:05.63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0期作者:枉霞丽[导读] 小儿多动症在临床上又称为“脑功能障碍失调综合征”,枉霞丽龙马潭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泸州 646600小儿多动症在临床上又称为“脑功能障碍失调综合征”,是一种以儿童行为异常表现的疾病。
在临床上,小儿多动症的患儿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能力,但是在情绪处理和学习方面稍有缺陷,特别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很难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干预纠正患儿的不良习惯。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小儿多动症的重视,了解小儿多动症的致病原因,并通过各种行为干预来减轻多动症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一、小儿多动症的病因1.遗传因素。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儿多动症的出现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但是遗传方式尚处在临床的研究范畴中,大部分学者指出多基因遗传的概率较大。
而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小儿多动症障碍的出现与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也提出了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供临床参考。
2.轻微脑损伤。
在孕期及围产期间,由于各类临床诊断的共同作用,可能会导致胎儿在母体或者出生后出现轻微脑损伤,而这些损伤往往会成为患儿出现小儿多动症的重要原因。
但是,目前的多动症患儿中,均不是通过单一的脑损伤形成疾病的,并且许多突发交通事件也并不存在患儿脑损伤的证据。
3.神经因素。
①神经生理学。
一般来说,多动症患儿会出现脑电图异常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慢波活动,增强脑电图功率谱分析挂号可明显发现,患儿的慢波功率增加,这提示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者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②神经生化。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小儿多动症患儿大多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或者功能异常的问题,例如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更新率降低。
4.心理因素。
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家庭氛围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若是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例如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谐、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方式不当等,都会造成儿童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增加了小儿多动症出现的几率。
托莫西汀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中的应用苏渊;徐通【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09(27)11【摘要】非中枢神经兴奋剂托莫西汀在国内的上市,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托莫西汀是去甲肾上腺素递质再摄取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突触前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增强去甲肾上腺索的翻转效应,延长在突触裂隙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从而达到改善ADHD患者的症状.与中枢神经兴奋剂哌甲酯相比,因其并不影响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浓度,故不致诱导抽动或加重运动障碍,因而更适宜ADHD合并抽动障碍的患儿选用.文章还就托莫西汀治疗ADHD的适应证、用药剂鼍调整方法以及不良反应和疗效评估等问题作了概述.%Atomoxetine as a nonstimulant medicine was approved by the Chinese Food an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provide a new selection of treatment drugs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Tomoxetine is a noradrenaline transmitter reuptake inhibitor which can selectively inhibit synapsis noradrenaline transport protein, strengthen noradrenaline's resupination effect, and increase noradrenaline's activity released by synaptic cleft to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the ADHD patients. Compared with methylphenidate, atomoxetine does not aff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neurotransmitter dopamine and does not induce or increase the Tourettes' syndrome, therefore atomoxetine is more suitable to treat ADHD together with Tourettes" syndrome. In this article the treatment ofatomoxetine for ADHD, including the indications, dosage as well as adverse reactions and efficacy assessment are reviewed.【总页数】3页(P1093-1094,1100)【作者】苏渊;徐通【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儿科,上海,20000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儿科,上海,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相关文献】1.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抽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J], 张倩;司冬梅2.认知行为团体疗法联合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焦虑障碍效果观察[J], 徐静波;程芳;张文武;胡珍玉3.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阅读障碍儿童的N400对照研究 [J], 胡莎莎; 胡长舟; 张文武; 胡珍玉; 程芳; 李湘兰; 刘世燕; 周东升; 王蓉; 汪贝妮4.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联合托莫西汀在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中的应用 [J], 孙静; 刘蕊; 郑超5.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合并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 [J], 陈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动症的原因和治疗是怎样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多动症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吧。
多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的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影响个性发展、造成社交障碍等等。
所以多动症的治疗应该是越早越好,而且想要治好多动症,还要清楚发病的原因。
所以接下来就为大家仔细介绍一下多动症的原因以及治疗。
一、病因:1.遗传2.神经递质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4.环境因素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二、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
患者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
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
2.药物治疗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1)中枢兴奋剂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托莫西汀,托莫西汀疗效与哌甲酯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
3.行为管理和教育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4.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适合于伴有品行障碍或其他心理问题、父母不同意接受药物治疗或父母教育方式不恰当的患者。
由此看来,多动症的治疗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作为家长也要给予积极的配合。
这样才使孩子更好的恢复健康。
还要建议各位家长朋友,我们自己的行为是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所以一定要为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健康成长。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ADHD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还可能对成年后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ADHD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症状ADHD的症状主要分为三类: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1.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容易分心,难以长时间关注一件事情,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2. 多动:患者经常表现出过度的运动,如坐立不安、手脚乱动、来回走动等。
3. 冲动行为:患者容易做出没有经过思考的行为,如插话、抢答、打断别人等。
二、诊断ADHD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在多个场合(如学校、家庭、工作场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冲动的症状;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症状对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症状出现于12岁前;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解释。
在多个场合(如学校、家庭、工作场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冲动的症状;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症状对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症状出现于7岁前;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解释。
三、治疗方法ADHD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枢兴奋剂和非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阿莫西林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行为疗法、心理治疗和教育干预等。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改善ADHD患者的注意力、多动和冲动行为,提高学习、社交和工作能力。
但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行为模式,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常见的疗法包括正面强化、时间管理、社交技能训练等。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庭了解ADHD,提高应对能力,减轻心理压力。
托莫西汀与阿立哌唑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作者:温凉万绍兰颜湘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比較托莫西汀与阿立哌唑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托莫西汀治疗)和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每组51例。
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联合型瑞文测验(CRT)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推理能力、类同比较能力、知觉辨别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智商数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阿立哌唑相比,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可有效提升综合能力,减少冲动行为,提高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托莫西汀阿立哌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良反应冲动行为[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omoxetine and Aripiprazole on impulsive behavior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Method: A total of 102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mitted to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from July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treated with Tomoxetine) and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Aripiprazole)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5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after 1 month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The combined Raven's test (CRT) score, the Montreal cognitive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 (MoCA) sc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treatment, comparative reasoning ability, similar comparison ability, perceptual discrimination ability, series relationship ability, abstract reasoning ability, and IQ number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MoCA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MoCA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a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Aripiprazole, Tomoxet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omprehensive ability, reduce impulsive behavior,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Key words] Tomoxetine Aripiprazole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verse reactions Impulsive behavior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具有高度遗传性和多因素性,多种基因和非遗传因素(环境、生理等)均可引发这种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1]。
一、ADHD的诊断及分度:1. 诊断标准12岁以前即持续出现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相关症状(各6项及以上)至少6个月且程度与发育水平不一致的患儿需考虑ADHD。
强调患儿核心症状至少存在于2个或以上场合(如在学校、家中、诊室等),在社交、学业等功能上存在明显的损害,且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解释。
2. 分度轻度为存在非常少的临床症状,且导致轻微的社交或学业等功能损害;中度为症状或功能损害介于轻度、重度之间;重度为存在非常多的临床症状或存在若干特别严重的症状或导致明显的社交或学业等功能损害。
二、ADHD的鉴别诊断1. 社会环境问题虐待、忽视、父母关系不和谐或离婚、家庭经济压力、搬迁、新学校、家庭成员患病等。
2. 医学相关基础问题听力损害、视觉损害、遗传性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变应性鼻炎、药物不良反应等。
遗传性疾病:脆性X综合征:Tunner综合征:神经纤维瘤:3. 神经及发育障碍性疾病脑性瘫痪、抽动障碍、癫痫、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三、ADHD的共患病1. 睡眠问题与睡眠障碍:就寝抵抗、睡眠启动障碍、夜醒、晨醒困难、日间思睡;不宁腿综合征、OSAS/OSAHS、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
2. 语言障碍3. 特定学习障碍:阅读障碍比例高4. 抽动障碍:最常见约50%5. 遗尿症6. 破坏性行为障碍:包括对立违抗和品行障碍7. 孤独症谱系障碍8. 其他:全面发育迟缓、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社交障碍、儿童失神癫痫、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
四、ADHD的规范治疗治疗目的:缓解核心症状,最大限度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录。
治疗原则:4-6岁ADHD患儿首选非药物治疗;6岁以后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结合的综合治疗,以较低用药剂量达到最佳疗效。
4岁以下儿童存在ADHD样症状且合并实质性损害,建议其父母接受“父母行为管理训练”(parent training in behavior management,PTBM)五、ADHD的治疗方案1. 非药物治疗心理教育:指对家长和教师进行有关ADHD的知识教育,是治疗的前提。
多动症怎么治疗效果好?很多人在平时的时候一定都有知道多动症是什么疾病,多动症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可能会引起一些后遗症,所以大家要皮提告警惕。
在多动症的治疗方面,一般就是通过用药物治疗或者是通过用心理辅导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
治疗方针提高本病的早期识别水平和诊治水平,及早让患者诊治,减少疾病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药物治疗药物能改善患者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可一定程度地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1.中枢兴奋剂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
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
中枢兴奋剂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共病抽动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
长期使用中枢兴奋剂时还必须考虑物质滥用的问题。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托莫西汀,已被列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
特点:每天给药1次,疗效可持续24小时;长期服用,无成瘾性;该药起效时间缓慢,一般要在开始用药1~2周后才见疗效。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需餐后服药。
其他治疗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
患者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
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
预后情况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73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9 No.3·疗效评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简称多动症,是好发于儿童时期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行为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与患儿年龄、发育不相符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一系列综合表现,易造成患儿情绪、认知以及社交活动等多方面损伤。
有调查数据显示,全球ADHD发病率在5%~8%左右,给患儿成长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
盐酸哌甲酯是中枢兴奋剂类代表药物,临床已有数十年应用历史,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盐酸托莫西汀作为非中枢兴奋剂类药物在ADHD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文为探讨哌甲酯与托莫西汀在ADHD患儿治疗中效果及安全性,特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我院确诊并收治86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就研究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我院确诊并收治86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入组标准:均符合《中国ADHD防治指南》中ADHD相关确诊标准,且患儿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及广泛性发育障碍或者既往存在抽动症及精神分裂症或者存在自残、自杀倾向等患儿。
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作为对照组(43例),红色球作为研究组(43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介于6~15岁,平均(10.31±2.07)岁,体重介于20~60 kg,平均(42.53±7.76)kg;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介于6~16岁,平均(10.56±2.11)岁,体重介于20~58 kg,平均(41.95±7.96)kg。
两组ADHD患儿资料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治疗方案:入院7 d后,给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产自美国Janssen-Cilag Manufacturing,注册证号H20120028)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2 mg/(kg·d),分2次饭前服用,2周内结合患儿症状表现及耐受情况可酌情调整药物剂量至0.4~0.6 mg/(kg·d),持续用药治疗8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的非中枢兴奋剂非中枢兴奋剂治疗治疗治疗药物药物范洲际1 李允武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儿科;2.药剂科(上海 200011)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非中枢兴奋剂;托莫西汀;抗抑郁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 )是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疾病,其注意力分散、活动过度等临床表现以及由此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较难与人相处、品行问题等,对患儿、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药物治疗ADHD 是目前临床最基础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中枢兴奋剂和非中枢兴奋剂两大类,其中采用中枢兴奋剂药物治疗已超过60年历史,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1],中枢兴奋剂药物在服用后,大约80%的ADHD 患者症状改善,且安全性较好,是目前临床ADHD 的首选治疗药。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中枢兴奋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开发应用非中枢兴奋剂治疗药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非中枢兴奋剂药物的进展作一介绍。
目前ADHD 的发病机制未明,但最新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2],大脑前额叶-基底节—丘脑—前额叶环路功能异常在ADHD 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该环路系统(丘脑网状核)是注意的过滤闸门,外界的所有感觉信息都要经过该闸门的处理,消除无关信息,上升到意识领域成为信息。
而中枢神经递质缺乏等病变,可导致环路系统的中枢抑制功能不足,不能有效地过滤进入大脑的无关剌激,势必导致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
该环路的神经系统主要由DA 能神经元和NE 能神经元组成,神经生化及精神药理学研究表明[3],ADHD 的发生和发展与多巴胺(DA )、去甲肾上腺素(NE )及5-羟色胺(5-HT )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ADHD 的药物无一例外地均通过作用于DA 能和NE 能神经系统发挥作用。
1. 托莫西汀托莫西汀((atomoxetine )托莫西汀为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 NARI ),研究人员(1983)[4]首先将其作为抗抑郁剂,对10名抑郁症患者开展了为期12周的开放性抗抑郁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药有明显的抗抑郁疗效,但所有10名受试者均出现睡眠困难等不良反应,此后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1998首次报道[4],对22例成人ADHD 患者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具有很好的ADHD 疗效,并且在76mg/day 的用药剂量条件下患者均能很好耐受。
2002年7月27日,该药成为第一个获FDA 批准用于治疗ADHD 的非中枢兴奋剂药物,并于2003年1月在美国上市,2007年9月在中国上市,商品名为择思达(Strattera ,美国礼来制药公司)。
国外的大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托莫西汀疗效与利他林相当,且副作用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 的一线治疗新药,且在我国2007年7月出版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中成为主要的推荐药物。
托莫西汀(strattera )在国外有5种剂量规格(10,18,25,40,和60mg ),国内上市的择思达目前提供三种规格(10, 25和40mg )。
临床特点:1)对多动、冲动和注意缺陷等ADHD 核心症状均有效,疗效与中枢兴奋剂相当,可用于严重ADHD 患儿的治疗。
2)每天给药一次,疗效可持续24小时,即使在夜晚或临晨,ADHD 的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3)该药的起效时间比中枢兴奋剂缓慢,一般要在开始用药后的数周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因此该药并不适用于需要急性治疗的ADHD 患者。
4)长期服用,无成瘾性风险。
中枢兴奋剂仍是目前ADHD 的首选治疗药,而对中枢兴奋剂无效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的患儿,尤其当ADHD 伴抽动障碍、焦虑症、情绪障碍等共病时,应首选托莫西汀。
该药初始剂量大约为0.5mg/kg/day ,至少7天后,再增加至目标剂量1.2mg/kg/day ,可以早晨1次给药,也可平均分为2次于早晨和傍晚前后给药。
研究表明,在低剂量范围内该药疗效与剂量相关,但当剂量超过1.4mg/kg/day时,疗效并不明显增加,因此儿童和青少年中推荐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此剂量或100mg/day,以较小剂量为准。
该药起效平缓,一般服药一周左右,症状开始出现明显改善,4~6周即可获得接近最大程度的症状改善。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食物不会影响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2小时,半衰期(t1/2)为5.2小时。
本品主要通过CYP2D6途径被代谢生成4-羟基托莫西汀,如与CYP2D6抑制药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等合用,会增加盐酸托莫西汀的血药浓度;与沙丁胺醇合用,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中、重度肝功能不全者及CYP2D6代谢酶缺乏者应酌情减量。
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腹痛(14.6%)、食欲下降(14.9%)、呕吐(10.9%)、头痛(18%)等,其它不良反应有易怒、疲劳、头晕和幻觉。
长期用药[5],体重和身高的增长速率在用药初期会有所降低,但此后会恢复正常。
此外研究表明,服用本品的患儿,与其他患儿相比,产生自杀想法的机率大大增加,但自杀事件极少发生,该药不会使成人产生自杀意识。
抗抑郁剂剂(antidepressants)2.抗抑郁抗抑郁剂在国外是治疗ADHD最常用的二线药物,对ADHD 患儿的多动、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定等兴奋性行为改善显著, 能促进和改善患儿的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和家庭关系, 有效率为68% , 与中枢兴奋剂的有效率( 80% )相近。
副作用少而轻, 依从性好, 且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当临床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并且因价格等原因而不愿接受非中枢兴奋剂择思达(托莫西汀)治疗时,可考虑使用该类治疗药。
抗抑郁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便秘、疲乏、视物模糊、镇静、心动过速、降低癫痫发作阈等, 且均出现在第1,2周, 一般在2 周后这些症状逐渐减轻和消失。
所以, 使用时必须从小剂量开始, 缓慢递增, 治疗剂量应注意个体差异。
要测定心率, 在用药期间定期行心电图检查。
2.1 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丙米嗪(imipramine)、去甲丙米嗪(desipramine)、去甲替林(nortriptyline)均为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第一代三环类抗抑郁药,其主要作用在于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对NE和5-HT二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丙米嗪的体内代谢物去甲丙米嗪(desipramine,地昔帕明)则为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
TCA是研究较多的用于治疗ADHD的抗抑郁药[6,7,8],该类药对儿童注意问题、冲动和多动有肯定的疗效,且无成瘾性。
但一般起效缓慢,服药2周后才会达到最佳疗效,药效持续时间较兴奋剂长,每天只需给药一次,可于早晨或睡前1次顿服。
丙米嗪常用量为2.5~5mg/kg/day,去甲丙米嗪为1~4.5mg/kg/day,开始剂量为10~20mg/day,睡前服,以后每隔日增加10mg,直至100mg/day,用药100mg/day达2周以上,应测定去甲丙米嗪血清浓度和心电图。
TCA由于有抗胆碱、抗α1肾上腺素受体及抗H1组胺受体的副作用,临床常见口干、食欲降低、便秘、头痛、胃不适或昏昏欲睡等不良反应,常使病人难以耐受。
此外还可能出现对心脏的奎尼丁反应,引起血压和心率轻度增高、P-R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等,也有报道使用去甲丙米嗪出现猝死,值得注意。
因此临床主要作为二线治疗药用于中枢兴奋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且不愿接受托莫西汀治疗的ADHD患者。
安非他酮((amfebutamone, bupropion, wellbutrin)2.2 安非他酮安非他酮是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norepinephreine-dopamine reuptake inhibitor,NDRI),对NE、5-HT、DA的再摄取有弱抑制作用,对单胺氧化酶无此作用。
该药的临床适应症是抗抑郁和戒烟药,包括速效(IR)、中效(SR)和长效(XL)三种剂型。
临床研究表明[9]该药能缓解儿童和成人的ADHD核心症状,尤其适合成人ADHD伴抑郁症或吸烟成瘾的患者。
但目前的病例数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扩大研究的病例数。
该药与传统抗抑郁药一样起效缓慢,常见不良反应有激动、失眠、口干、恶心、便秘或腹泻等,与其他ADHD治疗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也有待研究。
2.3 新型新型抗抑郁剂抗抑郁剂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第二代抗抑郁药,如瑞波西汀(reboxetine )、文拉法辛(venlafaxine )等,由于对神经递质转运体的选择性强,毒副作用小,适用于青少年ADHD 治疗,尤其ADHD 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儿。
瑞波西汀与托莫西汀相似,为选择性NE 重摄取抑制剂, 对5-羟色胺、多巴胺重吸收位点没有亲和力,对毒蕈碱、组胺或肾上腺素受体几无亲和作用。
通过对NE 再摄取的选择性阻滞,提高中枢内NE 的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
Ratner 等[10](2005)对31名8~18岁用哌甲酯治疗无效的ADHD 患者进行了一项为期6周的开放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药能显著改善受试者的ADHD 病症,并且副作用轻微而短暂,因此建议对该药进行更严格的安慰剂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研究该药治疗ADHD 的临床疗效。
文拉法辛为NE 和5-HT 再摄取抑制剂(norepinephreine and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NRI ),对NE 的再摄取抑制作用比TCA 弱,对5-HT 再摄取抑制弱于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 ),对多巴胺的再摄取没有作用,并且对胆碱受体、组胺受体及肾上腺素受体无明显新和力,因此临床应用时具有毒副作用少的优点。
韩凤金等[11]对33例ADHD 患者分别以万拉法辛和利他林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比较,结果表明万拉法辛与利他林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但鉴于病例数有限,有必要进行更多病例和更严格的双盲临床试验。
3. α2肾上腺素能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受体激动剂 (alpha2-adrenergic agonists)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和胍法辛)首先作为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的大量开放研究、回顾性调查和少数对照研究显示它们能改善儿童ADHD 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有说服力的资料提示[12],该类药物可能是通过刺激蓝斑区α2自身受体,恢复蓝斑区刺激诱发反应,或刺激后顶叶皮质(PPC )突触后膜α2自身受体,激动去甲肾上腺素循环,从而增加ADHD 患者的注意力;此外可能通过兴奋前额叶皮质(PFC )突触后膜α2肾上腺素受体来增加对患者的行为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