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典型例题 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7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火药的描述是“火药乃焰硝(主要成分为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遂铳机诸药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火药发生爆炸时,“焰硝、硫磺、杉木炭”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焰硝中的KNO3易溶于水,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C.火药中的硫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铜化合生成硫化铜D.“木炭”是木材经过不完全燃烧所残留的黑色多孔固体燃料3.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Zn+2HCl=ZnCl2+H2↑B.2H2S+SO2=3S↓+2H2OC.H2+CuO ΔCu+H2O D.2H2O通电2H2↑+O2↑4.铬能慢慢地溶于稀盐酸得到蓝色溶液,若通入空气则溶液颜色变绿,发生的反应有①Cr+2HCl=CrCl2+H2↑、②4CrCl2+4HCl+O2=4CrCl3+2H2O,下述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B.HCl在反应①②中均发生还原反应C.反应①中HCl被还原D.溶液颜色由蓝变绿是因为Cr2+发生氧化反应5.在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Cl2+2KBr=Br2+2KClB.2NaHCO3ΔNa2CO3+H2O+CO2↑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7.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8.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 3+S +3C 点燃K 2S +N 2↑+3CO 2↑。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Word 可编辑版)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 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 D 由X 变为X²⁻的反应是氧化反应2.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 Fe²⁺.若误食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³⁺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 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B.维生素C 是还原剂C.维生素C 将Fe²⁺氧化为 Fe ⁺D.亚硝酸盐被氧化3.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MnO 4−→Mn 2+B. HCl→H ₂C.SO 2→HSO 3−D. PCl ₃→PCl ₃4.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 ) A.C +H 2OCO +H 2B. Na ₂O+H ₂O=2NaOHC. CuO+H ₂===Cu+H ₂OD.2H ₂O===2H ₂↑+O ₂↑ 5.能够说明金属活动顺序是 Fe>Cu>Ag 的一组离子方程式应是 ( ).2Fe³⁺+Cu =2Fe²⁺+Cu²⁺ Fe +Cu²⁺=Fe²⁺+Cu .Cu +2Ag⁺=Cu²⁺+2Ag ④.Ag+2HNO ₃=AgNO ₃+NO↑+H ₂O ⑤.Cu+2HCl不反应 A.①③ B.②③ C.①④⑤ D.③④ 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各组物质均可作氧化剂的是 ( ) A. F”、T”、S²⁺ B. MnO ₂、s²⁻、HNO ₃C.Fe ⁺、H ₂O ₂、Cl ₂ D. HClO 、H ₂SO ₄、Mg 7.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①.H ₂SO ₃*I ₂+H ₂O=2H1+H ₂SO ₄ ②.2FeCl ₃+2HI=2FeCl ₂+2HCl+1₂ ③.3FeCl ₂+4HNO ₃=2FeCl ₃+NO+2H ₂O+Fe ₂(NO ₃)₃A. NaBH ₄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NaBH ₄是氧化剂, H ₂O 是还原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 1:19.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 2FeCl ₃·Cu=2FeCl ₂+CuCl ₂(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钢都有D.烧杯中铁、钢都无10.某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生成NO ₂和O ₂的分子数之比为:4:1。
化学反应基础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
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 Tl++2Ag+。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Tl+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B. Tl3+的氧化性比Al3+弱C. Tl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D. Tl+的还原性比Ag强C典型例题本题通过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 Tl++2Ag+,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从Tl3++2Ag Tl++2Ag+反应中得知,Tl元素存在Tl3+、Tl+两种离子,能得出Tl元素含有+3价和+1价。
铊与铝同族,Tl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则Tl+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
Tl位于第6周期,在铝的下方,虽金属性Tl比Al 强,但从上述反应式得知,Tl3+的氧化性比Ag+强,而Ag+的氧化性比Al3+强(因为Al的还原性强于Ag),即Tl3+的氧化性比Al3+强。
同理,Tl+是还原产物,Ag是还原剂,所以,Tl+的还原性比Ag弱。
因此,只有C答案正确。
1 已知常温下,在酸性环境中能发生下列反应:2BrO3-+Cl2 2ClO3-+Br2,2ClO3-+I2 2IO3-+Cl2,2BrO3-+I2 2IO3-+Br2。
则在该环境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DA.氧化性:ClO3->BrO3->IO3->Cl2B.氧化性:Cl2>ClO3->BrO3->IO3-C.还原性:I2>Br2>Cl2D. 还原性:I2>Cl2>Br2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2 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都能自发的向右进行:2D-+A2 2A-+D2,2B-+D2 2D-+B2,2A-+C2 2C-+A2。
由此得出正确结论是( )A. A-、B-、C-、D-中C-还原性最强B. A2、B2、C2、D2中C2的氧化性最弱C. 2C-+B2 2B-+C2不能自发向右进行D.还原性A->B-C由第三个离子方程式可知,A-还原性强于C-, C2的氧化性强于A2。
氧化还原反应经典例题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氧化还原反应例题:
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N2(g) + 3O2(g) → 2NO(g)
在这个反应中,氮气被氧化成了NO,氧气被还原成了O2。
2.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H++氧化氢(H氧化氢)+还原氢(H还原氢)→H2O(l)
在这个反应中,氢离子被氧化成H还原氢,还原氢被还原成H氧化氢,从而生成水。
3. 氧化还原反应热力学:
在电子转移过程中,一个化合物中的原子被氧化或还原,这取决
于它们被氧化或还原所需的能量。
这个能量由电子的转移量和反应物中的原子数目决定。
在热力学上,氧化还原反应是平衡的,这意味着它们总是趋向于平衡状态。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
催化剂可以增强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这取决于催化剂的特性。
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这取决于它们对反应物和产物的亲和力。
5.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室检测:
可以用检测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来检测反应物和生成物。
例如,可以检测氧气中的H+离子,并测量水中的OH-离子。
这些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经典例题,希望能够帮助理解它们。
当然,氧化还原反应的更多细节和实际应用则需要更深入的学习。
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2.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B.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Cl2(见P3-20) C.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OH)2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金属冶炼B.燃放鞭炮C.食物腐败D.点制豆腐6.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Na2S B.S C.SO2 D.H2SO4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7.下列说法中,能够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电子转移B.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C.反应前后,是否有氧元素参加D.反应前后,是否有氢元素参加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C.可能是置换反应D.可能是化合反应9.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B.Ca2+、HCO3、C1、K+C.MnO4、K+、I、H+ D.H+、Cl、Na+、CO3210.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CaCO3+2H+=Ca2++CO2↑+H2O B.2Fe2++Cl2 =2Fe3++2ClC.HCO 3+H+=CO 2+H2O D.2Na+2H2O =2Na++2OH+H2↑11.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CO2B.CO2→CO C.CuO→Cu D.H2SO4→BaSO4 12.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Zn+2HCl=ZnCl2+H2↑B.2H2S+SO2=3S+2H2OC.H2+CuO=Cu +H2O D.2H2O 2H2↑+O2↑13.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A.5Cl2+I2+6H2O=10HCl+2HIO3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MnO2+4HCl=MnCl2+2H2O+Cl2↑D.2NaCl+2H2O2NaOH+Cl2↑+H2↑14.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2H2S+SO2=3S+2H2O B.2KMnO 4K2MnO4+MnO2+O2↑C.2KClO32KCl+3O2↑D.Cu2O+H2SO4=CuSO4+Cu+H2O15.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6.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5∶3 B.5∶4 C.1∶1 D.3∶5三、填空题(计42分)17.(11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______电子,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反应;还原剂________电子,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1.市售的食品包装中常带有一小包铁粉,并标有“吸氧剂”字样,这是利用了铁粉的A.氧化性B.还原性C.吸水性D.导电性【答案】B【解析】铁单质作“吸氧剂”,吸收氧气,本身被氧化为铁的氧化物,在该过程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联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一般只作还原剂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金属元素被还原时所得产物一定是金属单质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答案】A【解析】A、金属单质只有正价无负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正确;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如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还是还原剂,错误;C、铁离子被还原时生成亚铁离子,不是单质,错误;D、氯离子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氯气,氯元素被氧化,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的关系3.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A.苹果汁中含有Cu2+B.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C.苹果汁含有OH-D.苹果汁含有Na+【答案】B【解析】A、铜离子呈蓝色,错误;B、亚铁离子呈浅绿色,铁离子呈黄色,正确;C、氢氧根离子无色,错误;D、钠离子无色,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对离子颜色的判断4. KClO3和浓HCl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其反应可表述为:KClO3+ HCl(浓)= KCl+ ClO2+ Cl2+ H2O(1)配平以上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填入划线上)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ClO2是反应的 (填氧化或还原)产物。
(3)反应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可被用来做消毒剂,若ClO2作消毒剂后其自身转化为Cl-,则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物质的量得到电子数表示)是Cl2的倍。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8B.1∶1C.3∶2D.1∶2【答案】C【解析】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铜元素化合价变化为:0价→+2价,失电子作还原剂;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价→+2价,得电子作氧化剂;硝酸有一部分化合价不变化,所以还有部分硝酸只起酸的作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知,铜全部作还原剂,有的硝酸作氧化剂,所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2. ClO2遇浓盐酸会生成Cl2,反应方程式为2ClO2+8HCl====5Cl2+4H2O,该反应中若转移电子的数目为9.632×1023,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11.2 L B.33.6 L C.22.4 L D.44.8 L 【答案】C【解析】 n(e-)==1.6 mol。
因为2ClO2~Cl2~8e-,8HCl~4Cl2~8e-,所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8e-,即5Cl2~8e-,所以n(Cl2)=n(e-)=×1.6 mol="1" mol,V(Cl2)="1"mol×22.4 L·mol-1=22.4 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3.将1.52 g的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14.0 mol/L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该浓硝酸的密度为1.40g/mL则该浓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B.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最之比是2:1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2.54 g沉淀时,加人NaOH溶液的体积是620 mL【答案】D【解析】反应后溶质为硝酸钠,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据钠离子守恒可知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所以D选项错误。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氮的氧化物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CO2,若测得氮气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A.N2O B.N2O5C.NO2D.NO【答案】D【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CO中C元素升高2价,失去电子数为2×2,设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降低到0价,则生成氮气得到电子数为2×x,所以2×2=2×x,则x=2,所以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对应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一般只作还原剂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金属元素被还原时所得产物一定是金属单质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答案】A【解析】A、金属单质只有正价无负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正确;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如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还是还原剂,错误;C、铁离子被还原时生成亚铁离子,不是单质,错误;D、氯离子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氯气,氯元素被氧化,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的关系3.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往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氨气,溶液变蓝B.饱和FeCl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C.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D.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A、氨气溶于水,产生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碱使石蕊变蓝色,但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错误;B、饱和FeCl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是因为铁离子水解的缘故,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错误;C、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是因为氢氧化亚铁最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的缘故,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正确;D、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碱性消失所以红色褪去,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错误,答案选C。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1.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未混合加热,可得到红色的铜。
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其中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并考虑它们的关系。
思路解析:C+2CuO2Cu+CO2↑,从反应过程来看,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
答案: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2.生活中有很多氧化反应,如金属腐蚀、细胞老化。
请你总结氧化反应的本质,然后再在你的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是氧化反应。
思路解析:金属腐蚀是金属的化合价升高,细胞老化可能是得到了氧原子或失去了氢原子,其实质还是化合价升高。
生活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燃烧反应,燃烧的物质总是得到氧原子化合价被氧化。
答案:实质是化合价升高。
燃烧也是氧化反应。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根据以下几种常见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趋势。
氢氧氖钠镁氯思路解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得电子能力越强。
答案:氧和氯主要得电子,钠和镁主要失电子,氢得失电子能力都不强; 氖则既不易得电子,又不易失电子。
4.比较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总结其区别与联系。
思路解析:分析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过程中电子的得失或转移、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答案:氯元素的原子在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的过程中化合价都降低了,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钠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氢元素虽然不能得到电子,但它与氯原子共用的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氢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2004全国春季高考理综)在下图所表示的粒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A.B.C.D.思路解析:氧化性的本质是物质得电子的能力,从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最容易得电子的是B项中粒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配平原则1、化合价升降守恒(即得失电子守恒2、质量守恒二、配平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三、几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1、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升全降技巧:以反应物或生成物作为参照物均可C6H12O6+ KNO3—CO2↑+ N2↑+ KOH+ H2O2、反应物中某一物质中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技巧:一般以生成物作为参照物Fe+ HNO3(浓—Fe(NO3+ NO2↑+ H2O3、对于歧化、分解、归中、化合反应技巧:看分不看合P+ KOH+ H2O —PH3+ KH2PO2KClO3——KCl + O2↑NH3 + NO —N2 + H2ONO+O2+H2O —HNO34、同一物质中有多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技巧:整体法配FeS2 + O2—Fe2O3 + SO2Cu2S+ HNO3—H2SO4+ Cu(NO32+ NO↑+ H2OP+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KMnO4+ H2O2+ H2SO4—K2SO4+ MnSO4 + O2↑+ H2O KClO3 + HCl —Cl2↑+ KCl + H2OCl2 + NH3 —NH4Cl + N2S + KOH —K2S + K2SO3 + H2OCrI3+ Cl2+ KOH—K2CrO4+ KIO4 + KCl+ H2O四、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方程式一致,只是检查时应注意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Cr2O72-+ Cl-+ H+ —Cr3++ Cl2↑+ H2OMnO4- + I-+ H+—Mn2++ IO3-+ H2OCl-+ ClO2-+ H+—Cl2↑+ H2OCr2O72-+ Fe2++ H+—Cr3++ Fe3++ H2O五、缺项配平方法:缺项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时,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出发生氧化还原的系数,再观察两端,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观察增减的原子或离子数,确定未知物并配平(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一般为酸、碱、H2O。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练习题高一化学氧化还原练习题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对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练习题一:简单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铁(II)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什么?2. 氯化铜(II)在氯气气氛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什么?3. 氧化亚铁与过氧化氢反应会产生什么物质?练习题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判断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不是?1. 醋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酯。
2.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3. 铝与氯反应生成氯化铝。
4. 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练习题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1.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什么?2. 在氧化亚铁和溴酸钾的反应中,平衡反应方程式是什么?3. 铁离子与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反应方程式是什么?练习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1.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的应用原理是什么?2.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的腐蚀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 氧化还原反应在火焰的燃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以上是一些高一化学氧化还原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这些练习题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练习题的反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而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重要的化学内容,练习题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除了练习题,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亲自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特点。
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使他们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入的理解。
总之,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通过练习题和实验来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试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确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11.2L 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C.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实力确定强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8、依据下列反应推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依次是H2SO3+I2+H2O===2HI+H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9、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D.锌粒放入稀硫酸中10、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 mol KHA.失去1 mol电子 B.得到1 mol电子C.失去2 mol 电子 D.没有电子得失1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B.凡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确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含氧酸能发生氧化反应,无氧酸则不能D.反应中某元素的原子变为阳离子,则该元素的单质在反应中确定是还原剂二、填空题(1)饮用水中的NO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2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氧化还原反应典型例题【例1】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分析: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题,重在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特征与本质的理解。
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即:只要某选项所涉及的反应能举出1个实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该选项不符题意、应予排除。
当排除各个错误说法后,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中必有元素化合价改变,非氧化还原反应则无元素化合价变化。
CaO与H2O的化合、CaCO3的分解反应均无化合价变化;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间相互交换成分(离子)的过程,必无化合价改变。
A、B、D不符题意。
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并生成新的单质,必有化合价改变,所有置换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例2】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单质,此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通过比较失去电子数的多少确定还原剂的强弱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金属单质一定是还原剂D.化合物分解的产物有单质,则该分解反应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本题考查对氧化还原有关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应用能力。
本题主要涉及以下概念:一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物分解时,产物有单质,该单质中的元素在反应前必存在于化合物中,反应前后必有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必为氧化还原反应。
D正确。
二是氧化反应(被氧化)和还原反应(被还原)的概念。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某元素由正价态变为零价时,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某元素由负价态变为零价时,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例如,反应中失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均呈正价,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作为反应物必得电子,一定是还原剂,而非金属单质如果变为负价,氧化剂。
C不正确。
高一化学上册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经典练习1.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制备ClO2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是用 NaClO3和H2C2O4(草酸)的混合溶液加硫酸酸化制取ClO2,该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2∶1 C.1∶2 D.2∶32.超氧化钾(KO2)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将CuO氧化成Cu(Ⅲ)的化合物,化学方程式如下:2CuO+2KO2ΔO2↑+2KCuO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Cu和OB.KCu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时,则有0.2molCuO被氧化D.标准状况下,生成6.72LO2时,被还原的超氧化钾(KO2)为0.6mol巩固练习1.下列变化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CO23 →CO2B.Fe2O3→Fe C.SO2→SO3D.C→CO22.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NaH是还原剂C.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H2O是氧化剂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不正确的是()A.B .C .D .4.下列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淡黄色Na 2O 2固体露置于空气中,逐变成白色B .用强光照射氯水,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成无色C .充有H 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D .向Fe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5.将少量Cl 2通入KI 溶液中,再加入CCl 4,振荡后静置,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CCl 4在该实验中作萃取剂B .该实验能证明Cl 2的氧化性比I 2的强C .分层,上层呈紫红色D .该实验能说明I -的还原性比Cl -的强 6.已知22-n A O 可将B 2-氧化为B 单质,22n A O 被还原为A 3+。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专题训练和答案1.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A.KMnO4B.NaNO2C.FeCl3D.HNO32.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SO32-→SO2B.HCl→Cl2C.Na→Na+D.SO2→S3.下列反应所生成的气体中,含有被还原的元素是()A.炭粉和二氧化硅均匀混和后强热B.石英和纯碱均匀混和后强热C.铜片放入浓硫酸中加热D.铝粉放入氢氧化钾溶液中振荡4.已知:2Fe+3Br2=2FeBr32Fe3++2I—=2Fe2++I2,现将Fe(NO3)2溶液分别滴入到以下溶液中:①H2SO4②HNO3③溴水④碘水,其中能使Fe2+转变成Fe3+的是()A.只有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全部5.下列反应中有一种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A.2KI+Br2=2KBr+I2 B.2AgNO32Ag+2NO2↑+O2↑C.Cu2(OH)2CO32CuO+CO2↑+H2O D.2Na2O2+2H2O=4NaOH+O2↑6.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但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2O2+2H2O=4NaOH+O2↑B.C+H2O CO+H2C.Cl2+H2O=HCl+HClO D.2F2+2H2O=4HF+O2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仅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丁制的容器盛放;丁与乙盐的水溶液不反应。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能是()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8.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5mol水发生氧化反应,则被还原的BrF3物质的量为()A.2mol B.5mol C.53mol D.103mol9.单质A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B,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都是金属时,A一定比B的金属活动性强B.当A、B都是非金属时,A一定比B的非金属活动性强C.当A是金属时,B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当A是非金属时,B可能是非金属,也可能是金属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含氧酸可作氧化剂而无氧酸则不能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强D.氯气分子可作氧化剂,但也可被其他氧化剂所氧化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中,氯离子通过还原反应生成氯气C.由HgCl2生成Hg2Cl2时,汞元素被还原了D.I-、Br-、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12.C1SO3H称为氯磺酸,是一种强酸。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1.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FeCl2+bKNO3+cHCl=dFeCl3+eKCl+fX+gH2O,若b=1,d=3,则X的化学式为()A.N2B.NO C.NO2D.NH4Cl【答案】B【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得,a=d=3,b=f,x中含一个氮原子,因3molFe2+ 失去3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即KNO3得3moL,所以生成物是NO,选B【考点】原子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点评:本题关键在于对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的应用,难度比较简单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 H2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O2C.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Cl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答案】D【解析】各气体制取的原理分别为:Zn+H2SO4=ZnSO4+H2↑、KClO32KCl+3O2↑、MnO2+4HCl=MnCl2+Cl2+2H2O、CaCO3+2HCl=CaCl2+CO2+2HCl,通过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可判定答案为D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CaCO3+2H+= Ca2++CO2↑+H2O B.2Fe2++Cl2= 2Fe3++2Cl-C.HCO3-+H+= CO2-+H2O D.2Na+2H2O = 2Na++2OH-+H2↑【答案】BD【解析】根据是否有化合价的升降可判定答案为BD4.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化合价的升降B. 有氧元素参加的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D. 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被还原【答案】A【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电子的转移,导致化合价的升降,并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故选A5.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
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
高 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练习题一、单选题1.已知氧化性顺序是:Cl 2>Br 2>Fe 3+>I 2,在FeI 2和FeBr 2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组不合理的是( ) A .Fe 3+、Br ﹣、Cl ﹣B .Fe 2+、Br ﹣、Cl ﹣C .Fe 2+、Br ﹣、Cl ﹣、I ﹣D .Fe 2+、Cl ﹣、I ﹣2.某溶液含有Cl -和I -,为了氧化I -,但不使Cl -氧化,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除用Cl 2以外,还可选用的氧化剂是( )①2Fe 3++2I -=2Fe 2++I 2 ②2Fe 2++Cl 22Fe 3++2Cl -③2-4MnO +10Cl -+16H +2Mn 2++5Cl 2↑+8H 2OA.FeCl 2B.FeCl 3C.浓盐酸D.KMnO 43.已知I -、Fe 2+、SO 2、Cl -和H 2O 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 -<Fe 2+<H 2O<I -<SO 2,则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H 2O 2+H 2SO 4=SO 2↑+O 2↑+2H 2O B.I 2+SO 2+2H 2O=H 2SO 4+2HIC.2Fe 2++Cl 2=2Fe 3++2Cl -D.3+2+2+2242Fe +SO +2H O=2Fe +SO +4H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最低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还原性B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C .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电子被氧化D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5.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3Cl 2+2FeI 2=2FeCl 3+2I 2 ②2Fe 2++Br 2=2Fe 3++2Br -③Co 2O 3+6HCl=2CoCl 2+Cl 2↑+3H 2O 。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的本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得失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反应物C、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D、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物质跟氧气反应B、有氧原子得失的反应C、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D、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反应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A、HCL →MgCL2B、Na →Na+C、CO→ CO2D、Fe3+→ Fe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C、氧化剂本身被还原,具有氧化性;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具有还原性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反应中6、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Fe2O3→FeB、Cu →Cu(NO3)2C、SO3→ H2SO4D、H2SO4→SO37、NO2溶于水时的反应是:3NO2+H2O=2HNO3+NO。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子个数之比是A、3:1 B、2:1 C、1:2 D、1:38、下列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子个数之比是A、8:3B、3:8 C、2:3 D、3:29、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个数之比是A、5:8 B、5:4 C、5:3 D、3:510、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物质氧化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①2FeCL3+Cu=2FeCL2+CuCL2②CuCL2+Fe=FeCL2+CuA、CuCL2>FeCL2>FeCL3B、FeCL3>FeCL2>CuCL2C、CuCL2>FeCL3>FeCL2D、FeCL3>CuCL2>FeCL21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12、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①2A-+B2=2B-+A2 ②2C-+A2=2A-+C2③2B-+D2=2D-+B2,由此可以推断正确的是A、氧化性A2>B2>C2>D2B、还原性C->A->B->D-C、2A-+D2=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D、2C-+B2=2B-+C2该反应不能进行1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H2SO4+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I2+2HCL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B、I->Fe2+>H2SO3>NO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14、已知反应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 ②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性由弱到强为I2<Fe2(SO4)3<K2Cr2O7C、反应②中还原产物是Cr2(SO4)3,氧化产物是Fe2(SO4)3D、还原性由强到弱为HI<FeSO4<Cr2(SO4)3A、14.6g B、7.3gC、3.65g D、0.73g16、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酸化的KMnO4溶液可将Na2SO3氧化成Na2SO4.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5,则在生成物中Mn的化合价是A、+6 B、+4 C、+2 D、017、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是A、1:3B、2:3 C、1:1 D、4:318、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将Mn2+离子氧化成MnO4-离子。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2MOy x-+5S2-+16H+=2M2++5S↓+8H2O,则MOyx-中的M的化合价为()A.+3B.+4C.+6D.+7【答案】D【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可得y=4;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x-10+16=4,解得x=1;由于在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可得MOyx-中的M的化合价为+7价。
因此选项是D。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中的守恒的知识。
2.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
(1)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以下镀镍反应:① Ni2+ + H2PO2-+ → Ni+ H2PO3-+② 6H2PO2- +2H+→2P+4H2PO3-+3H2↑请配平反应式①。
(2)反应式①中还原剂是,被还原元素是。
(3)反应②中,若生成1 mol H2PO3-,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从二个反应分析,若生成1mol Ni和1mol P,同时有 mol H2PO3-生成。
(5)完成下列各小题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碱金属与O2反应生成氧化物较复杂,有普通氧化物(如K2O)过氧化物(如K2O2)还有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等。
要制备碱金属的普通氧化物一般是用碱金属还原对应的过氧化物、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式:①钠与过氧化钠反应②钾还原硝酸钾,同时还产生了一种单质气体【答案】(1)Ni2++H2PO2+H2O=Ni+H2PO3+2H+(2) H2PO2Ni (3)2mol (4)3 (5)①2Na+Na2O2= 2Na2O②10K+2KNO3=6K2O+N2【解析】观察反应式1可知镍从+2价变成0价,化合价降了2,H2PO2-中的P为+1价变为H2PO3-中的P+3价,化合价升了2,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则,在镍和H2PO2-不需要乘以任何的数。
再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左边反应物只有两个氧,而右边有三个,因此在反应物中肯定还有一个氧原子,而题目中说,该反应时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反应物中应该是水参与了反应,所以可以得出Ni2++H2PO2+H2O=Ni+H2PO3+2H+H2PO2-中P化合价升高,因此做还原剂,而Ni2+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所以被还原的元素是镍6H2PO2- +2H+→2P+4H2PO3-+3H2↑ 6H2PO2-中6个P的化合价由+1变成2个0价的P和4个+3价的4H2PO3中的P,因此生成4摩尔的H2PO3-电子转移是4乘以2,则生成1摩尔的H2PO3-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2摩尔。
氧化还原反应典型例题
【例1】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分析: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题,重在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特征与本质的理解。
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即:只要某选项所涉及的反应能举出1个实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该选项不符题意、应予排除。
当排除各个错误说法后,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中必有元素化合价改变,非氧化还原反应则无元素化合价变化。
CaO与H2O的化合、CaCO3的分解反应均无化合价变化;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间相互交换成分(离子)的过程,必无化合价改变。
A、B、D不符题意。
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并生成新的单质,必有化合价改变,所有置换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例2】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单质,此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通过比较失去电子数的多少确定还原剂的强弱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金属单质一定是还原剂
D.化合物分解的产物有单质,则该分解反应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对氧化还原有关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应用能力。
本题主要涉及以下概念:一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物分解时,产物有单质,该单质中的元素在反应前必存在于化合物中,反应前后必有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必为氧化还原反应。
D正确。
二是氧化反应(被氧化)和还原反应(被还原)的概念。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某元素由正价态变为零价时,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某元素由负价态变为零价时,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例如,
反应中失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均呈正价,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作为反应物必得电子,一定是还原剂,而非金属单质如果变为负价,
氧化剂。
C不正确。
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取决于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与得失电子数多少无必然关系。
B不正确。
答案:A、D。
【例3】1962年,英国化学家将PtF6和Xe(氙)适量混合后,首次制得稀有气体化合物六氟合铂酸氙:Xe+PtF6→XePtF6。
有关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Xe是氧化剂
B.PtF6是氧化剂
C.PtF6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将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
题给信息提供了稀有气体生成化合物的反应实例,突破了稀有气体“惰性”、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传统认识,并要求分析该反应的特征与氧化还原关
系。
解决本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化学式XePtF6及化合价法则,确定出Xe的化合价为+2价(注:Pt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偶数)。
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为:
答案:B。
【例4】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关系,注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1)2KMnO4K2MnO4+MnO2+O2↑
(2)2Fe2O3+3C4Fe+3CO2
(3)3NO2+H2O===2HNO3+NO
(4)HgS+O2===Hg+SO2
(5)2H2S+SO2===3S+2H2O
分析:本题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种氧化还原反应,要求分析化合价变化,表示电子转移方向、总数,并分析氧化还原关系。
不论哪种氧化还原反应,解答上述问题的思路及过程均为:标出反应前后发生化合价改变的各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电子转移情况,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或电子的得与失,在线上注明电子总数;根据电子转移方向或电子的得失分析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答案:
KMn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K2MnO4和MnO2是还原产物O2是氧化产物。
Fe2O3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Fe是还原产物,CO2是氧化产物。
一部分NO2是氧化剂,另一部分NO2是还原剂;NO是还原产物,HNO3是氧化产物
O2是氧化剂,Hg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SO2和Hg是还原产物,SO2是氧化产物。
SO2是氧化剂,H2S是还原剂;一部分S是还原产物,另一部S是氧化产物。
【例5】在S2-、Fe2+、Fe3+、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分析:从元素价态上看,具有最高正价的元素只有氧化性;具有最低价态的元素只有还原性;具有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只有氧化性的是:Fe3+、Mg2+、H+,只有还原性的是:S2-、I-,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Fe2+、S。
【例6】以下关于化学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分析: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即:
由以上规律可知,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KCl中-1价的氯原子只能来自HCl。
HCl中被氧化成0价的氯原子只有5个,而KClO3中+5价的氯只被还原到0价。
所以,电子转移的数目为5e,即:
答案:B
【例7】已知下列两氧化还原反应:O2+4HI===2I2+2H2O
Na2S+I2===2NaI+S
试比较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分析:在同一反应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O2+ 4HI === 2I2 + 2H2O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故氧化性O2>I2
Na2S + I2=== 2NaI + S↓
还原剂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故氧化性I2>S
综合可得O2>I2>S
答案:O2>I2>S
【例8】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Y2-,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氧化性④Y2-是还原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⑥X2+具有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分析:由题述可知:X失电子被氧化,Y得电子被还原,①④正确,同时需注意,有些问事实上是等同的,如②和③,即②错③也错综合即得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例9】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的反应中,有6.4g铜被氧化,参加反应的HNO3的质量是( )g,被还原的HNO3质量是( )g。
分析:
铜和参加反应的HNO3的量的关系是:
3Cu ~ 8HNO3
3×64g 8×63g
6.4g x x=16.8g
铜和被还原的HNO3的量的关系是:
3Cu ~ 2HNO3
3×64g 2×63g
6.4g y y=4.2g
答案:16.8g,4.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