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补语“起来”引申用法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3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趋向补语是指在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向、目标、结果等的成分。
在语法上,趋向补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构成,用来补充说明动作或状态的方向、目标、结果等。
除了在语法上的基本用法外,趋向补语还有一些引申用法,本文将对这些引申用法进行探讨。
一、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在句子中,趋向补语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例如:1. 我们努力学习,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2. 他们一直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这两个句子中,“为了取得好成绩”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都是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结果,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二、表示方向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向。
例如:1. 他们一路向南,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2. 我们一直往前走,终于看到了那座山。
在这两个句子中,“向南”和“往前走”都是表示方向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方向,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三、表示程度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
例如:1. 他们跑得飞快,一下子就到了终点。
2. 我们努力学习,终于考了个好成绩。
在这两个句子中,“飞快”和“好成绩”都是表示程度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程度,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四、表示时间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时间。
例如:1. 我们一直等到天黑,才回家。
2. 他们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完成了任务。
在这两个句子中,“天黑”和“深夜”都是表示时间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时间,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五、表示状态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状态。
例如:1. 他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才能够战胜困难。
2. 我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在这两个句子中,“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都是表示状态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状态,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表示目的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目的。
趋向补语The Simple directional Complement难点:一、多数趋向补语意义十分复杂;二、一个动词可以和哪个趋向补语的哪一个意义结合是固定的、有限制的,特别是结果意义,学习者几乎需要逐个记忆。
1.简单趋向补语“来”或“去”放在特定动词后充当补语,表示动作趋向。
1)v.是上、下、进、出、回、过、起咱们过去看看。
(肯定)他在河那边等我们,咱们过桥去吧。
他们上楼去了吗?(一般疑问句)我没有回家去。
(否定)你回不回公司来?(正反疑问句)✓可以不带宾语;带宾语时,必定是处所宾语,放在中间;✓否定形式用“没有”;✓正反疑问句是并列动词的肯定和否定形式。
2)v.是一般动词你带照片来了吗?2.复合趋向补语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等后边加上简单趋向补语“来”、“去”以后,可以作别的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构成复合趋向补语,对动作进行具体的描述。
1)v.是一般动词他很快地跑上去了。
老师走进教室去了。
我又买回来一些书和磁带。
/我又买回一些书和磁带来。
小雨从书包里拿出来一盘磁带。
/小雨从书包里拿出一盘磁带来。
可以不带宾语;带处所宾语时,放在中间;带一般名词宾语时,中间和后边都可以。
2)v.是一些本身暗含方向的动词,如:安排、发,报告、交、反映老师:下课后,我会把成绩发下去。
(从上到下)学生:现在就发下来吧。
老师:下课后,请同学们把作业交上来。
(从下到上)学生:我的作业已经交上去了。
上级:我安排下去的事你做好了吗?(从上到下)下级:您安排下来的事我当然做好了。
上级:那么问题报告上来了吗?(从下到上)下级:我们会把问题报告上去的。
3.其他特殊情况一般名词宾语我买来了两斤水果。
/ 我买了两斤水果来。
(简单趋向补语)他们搬进来一张桌子。
/ 他们搬进一张桌子来。
(复合趋向补语)?动作还没有发生晚上朋友聚会,我想带一些巧克力去。
周末妈妈会打电话来。
表示命令或要求我渴死了,快倒水来。
你们搬一张桌子进来。
外国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习得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汉语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语言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前来学习和使用。
在汉语学习中,复合趋向补语是一个常见但又较难掌握的语法现象。
留学生学习和使用这一语法现象,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
因此,开展外国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习得研究,对于留学生汉语语法习得和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习得展开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外国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习得的机制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为如何更好地指导留学生掌握和应用复合趋向补语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1.详细阐述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基本语法特点和语义属性。
2.探讨外国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过程及其特点。
3.分析外国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习得的机制,如心理认知机制、生理机制等。
4.阐述外国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习得的教学策略及其适用范围。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对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包括汉语词汇、语法和句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2.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外国留学生掌握和应用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情况,并调查其习得过程和存在的困难。
3.基于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结果,深入分析外国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机制及其教学策略。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为:1.通过文献综述,全面阐明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基本语法特点和语义属性,为后续实证调查提供理论支持。
2.通过实证调查,深入了解外国留学生掌握和应用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情况和习得过程,为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3.通过分析机制和教学途径,提出更有效的外国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教学策略。
五、论文结构本研究论文拟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述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并列出研究计划和论文结构。
初级汉语趋向补语讲解趋向补语Directional Complement1. 方位词Direction Words靠kao4 Simple Direction word 1上下进出回过起 Simple Direction Word 2来 ?去 ?Complex Direction word 3上下进出回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起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去2.动作动词 Action Verb放、拿、取、吹、飞、带、扔、踢、骑、吃、走、坐、站、躺3. 简单趋向补语 Simple Directional ComplementVerb+C1放上拿下走进跑出带回飞过站起4. 复杂趋向补语 Complex Directional Complement Verb+C1+C2放上来拿上来走进来跑出来带回来飞过来站起来放上去拿下去走进去跑出去带回去飞过去——5.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The Extended Meanings See Page 875.1 上, Attach 关上门Achieve 考上大学Amount 学上一年5.2 下, Break 脱下衣服Stop 停下车Hold 放下一个杯子5.3 起来, Start 笑起来Unit 收起来Concern 看起来5.4 下去, Continue 说下去5.5 出来, Emerge 想出来一个主意(想起来)Identity 听出来他的声音5.6 下来, Gradually change 汽车停下来Take off and put into other place 记下(来)笔记5.7 过来, Recover 醒过来1.快把大衣_穿上___,外面很冷。
2.他发现,他已经_爱上____那个美丽的姑娘了。
3.关上4.带上5.写上。
下6.留下7.脱下8.记下1.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国留学的人一下子就多 _起来__ 了2. 请你念_出来/下去____。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1.起来: V+起来; Adj+起来(1)动作或者状态开始、继续笑起来、唱起来、跳起来、下起来、跑起来、热起来、冷起来、暖和起来、忙起来(2)事物由分散到集中收拾起来、放起来、捆起来、(3)对某一方面的估计、评价——“……怎么样?”看起来、做起来、吃起来、穿起来、听起来(4)表示回忆有了结果想起来、记起来、回忆起来2.下来: V+起来; Adj+起来(1)从高的部门到低的部门发下来、通知下来(2)固定、停留在某个地方记下来、写下来、背下来、画下来(3)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不太容易,但已经完成学下来、跑下来注意:从过去到未来,用“下去”(4)动作或者状态慢慢开始、继续、变化瘦下来、平静下来3.下去: V+起来Adj+起来表示继续:读下去、说下去、学下去、玩下去瘦下去、忙下去4.出来:V+起来(1)从无到有,出现、产生结果想出来、算出来、写出来、(2)分辨、由隐蔽到暴露听出来、看出来、5.过来:V+起来(1)情况改变换过来、翻译过来(2)没有能力做,常用否定式照顾不过来、数不过来、玩不过来(3)回到原来、正常的状态,多用于积极的意义改过来、醒过来、明白过来、恢复过来6.上来:V+起来(1)接近跟上来、迎上来(2)有能力做回答上来、说上来、7.上去:V+起来加上去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起来…起来: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V+起来 V+起+n+来笑起来听了他说的笑话以后,大家都笑了起来。
下起来刚才还是晴天,突然下起雨来。
打起来几分钟前两个人还好好的,突然就打起来了。
开展起来我们要努力把这项新工作开展起来。
想起来:恢复记忆1、我想起来了,这个地方我们来过。
(开始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后来想到过去来过这儿)2、我想起来了,我的钥匙忘在宿舍了。
(在什么情况下说?)3、我好像认识他,但是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了。
出来:表示动作使事物从无到有,或由隐藏到显露。
V +出来听出来:通过听能使辨别对象由隐藏到显露1、我能听出来他说的意思(意思由不知道到知道)2、你能听出来这首歌是谁唱的吗?看出来:通过看能辨别1、我看出来了,这是王老师写的字。
中亚留学生学习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分析趋向补语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在教学中,笔者收集了中亚留学生平时在作业、试卷、作文中误用趋向补语“起来”的例子,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了中亚留学生习得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类型和原因,以期对留学生趋向补语“起来”的教学提出些许借鉴。
标签:趋向补语起来偏误分析中亚留学生一、引言根据Corder偏误分析理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
失误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口误或笔误。
这类失误不仅会出现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即使在运用母语时也会偶尔出现。
这样的失误能被说话者发觉并自行纠正,不能反映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因此不属于偏误分析的范畴。
偏误则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所产生的规律性错误,说话者通常不能察觉,也不能自行纠正偏误。
偏误反映出说话者的语言能力。
趋向补语“起来”既有其基本的趋向意义,又有其引申意义。
它的基本趋向意义表示的是从低到高的位移过程,引申意义表示的是它的非趋向意义。
近年来,对趋向补语引申意义的研究一直是比较引人关注的课题,且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例如邢程在《作补语的趋向动词语义的引申》一文中,把影响趋向补语“起来”语义引申的原因概括为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客观因素是指趋向动词由独立的动词向后移动,成为其他动词的一个依附成分,由谓语变为补语。
趋向动词作谓语时,自身就是语义中心。
但当它作补语后,就不再是语义重心了。
趋向补语在功能和语义上从独立性转向黏附性,这为语义引申创造了必要条件。
主观因素是指说话者的心理感受对作补语的趋向动词的选择加深了其语义引申的程度。
高顺全在《复合趋向补语“起来”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一文中,从语义角度对趋向补语“起来”的引申用法做了比较系统的解释。
他认为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有其认知上的理据,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跟位移动词的语义有关,又跟人类关于空间的隐喻和认知方式有关。
对外汉语领域运用偏误分析对趋向补语“起来”的研究主要有:李淑红的《留学生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及分析》,该文归纳了美国学生学习动词趋向补语时出现的错误,主要在:①立足点偏误,②缺动词,③缺趋向补语,④趋向补语误用;吴丽君在《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中对日本学生学习趋向补语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发现偏误主要集中在:①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的混用,②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混用,③趋向动词选择错误,④趋向补语的缺失和赘余,⑤宾语的位置错误;杨德峰《朝鲜语母语学习者使用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指出宾语的类推泛化是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的主要问题;金善熙在《韩国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中对汉语趋向补语与韩语中的相应成分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二者在语言习惯和语法结构上的不同,并据此采用调查问卷对韩国学习者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时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归纳分析。
泰国初学者使用汉语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分析作者:张志豪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08期内容摘要:汉语趋向补语对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
为了了解初级学习者对趋向补语“起来”的掌握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对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频率最高的例子,从而总结出偏误类型和原因,通过分析结果发现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易出现偏误的原因是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属于语际偏误,另一种原因是由目的语的规则泛化引起的,属于语内偏误。
针对对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趋向补语“起来”的学习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趋向补语起来偏误分析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一.引言根据科德(1967)是最早系统论述偏误研究重要性的学者。
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可以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
偏误是指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目的语语法规则之后出现的系统性错误。
此时学习者已经可以生成大量合格的句子,但由于对目的语语法规则还掌握得不准确、不全面,常常出现因目的语规则泛化而产生的偏误。
另外,母语的语法规则还经常发生影响,对学习者产生负迁移并引发偏误。
失误则指学习者因未形成自动机制而偶然出现的错误。
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语法点的规则,绝大多数场合可以生成正确的句子,只是因为没有像母语者那样成为习惯,或由于粗心、意外等因素偶尔出现一些错误。
他们可以找出原因,可以自行改正,也时常出现在母语者身上,母语者的失误大多是由于过分紧张或过于随意而出现,一般可分为口误和笔误两类。
科德还认为,偏误有三个作用:1)能使教师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2)能使研究者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学习语言的;3)是学习者赖以发现目的语规则的工具。
对外汉语领域运用偏误分析对趋向补语“起来”的研究主要有:李淑红(2004)的《留学生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及分析》,该文归纳了美国学生学习动词趋向补语时出现的错误,主要在:①立足点偏误,②缺动词,③缺趋向补语,④趋向补语误用;杨德峰(2004)的《朝鲜语母语学习者使用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指出宾语的类推泛化是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的主要问题,金善熙(2004)在《韩国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中对汉语趋向补语与朝鲜中的相应成分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二者在语言习惯和语法结构上的不同,并据此采用调查问卷对韩国学习者使用汉语趋向补语时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归纳分析。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附件)——补语一、初等语法项目(一):在结构成分部分状态补语洗得很干净听得不太清楚程度补语好极了好多了结果补语说完听见记住听清楚买到学会放好放在桌子上送到门口寄给朋友翻译成英语趋向补语坐下拿出走上来跑进去可能补语听得/不清楚拿得/不出数量补语等了三个小时来过三次大三岁二、初等阶段语法项目(二):在结构成分部分1、复杂的状态补语他累得饭也不想吃了2、程度补语我热死了他简直高兴坏了衣服都湿透了3、结果补语他已经把这个月的工资花光了我没见着他,他不在这儿机场什么时候能建成?4、趋向补语把这些书拿开5、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他买了一本书回来他买回一本书来。
他买回来一本书他走出房间去了。
6、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刮风了,把窗户关上吧这房间能坐下十几个人。
你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听了这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他只读了一半就停了下来。
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克服困难。
你赶快把材料整理出来。
7、数量补语踢他一脚看她一眼8、可能补语……得/不了(liao)三、中等阶段语法项目结构成分1、状态补语玩了个痛快笑个不停说个没完2、程度补语差得远心里急得慌热得要命/要死高兴得不行3、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三号运动员赶上了五号他终于住上了新居算上他一共十个他爱上你了今天睡过头了消息很快传开了同学们议论开了一说起这事,我就生气一定要把成绩搞上去赶快把情况反映上去团结起来把两岸对接起来我想起来了把这些话记下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他明白过来了他昏过去了我看出来了,照片上的小孩就是你要把这两种性质的问题区别开来4、可能补语……+得/不得四、高等阶段语法项目表(无补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