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简单趋向补语的引申义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38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标题注释】本文是赵金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的一部分(项目号:2000ZDXM740007)。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赵金铭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成文后赵教授又提出一引言1.1众所周知,趋向补语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动词+趋向补语”带宾语时宾语的位置“动词+趋向补语”带宾语一般有两个位置:a.动词+趋向补语+宾语,b.“动词+趋[,1]+宾语+趋[,2]。
(注:“趋[,1]”指复合趋向动词的第一个语素,“趋[,2]”指复合趋向动词的第二个语素。
下同。
)a、b两个格式中的宾语都有一定的条件,当趋向补语为“来”、“去”,或为复合趋向补语时,a中的宾语一般是数量(名);b中的宾语可以是数量(名),也可以是数量(名)以外的其他体词性成分。
但是外国学生常常忽视了这种差别,该用b式时却往往用了a式。
例如:(1)我特别回来这个地方。
(2)有的人举上来我们的国旗。
以上二例中的宾语“这个地方”和“我们的国旗”位置都放错了,应该放在“来”的前面。
(二)趋向补语表示引申意义时,由于引申意义比较抽象,很难把握,常常出现搭配上的错误,例如:(3)如果句子有错误,请改起来。
(4)把东西赶快藏下去,别让孩子发现了。
例(3)的“起来”用得不对,应改为“过来”;例(4)的“下去”用得也不对,应改为“起来”。
1.2趋向补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固然与其本身比较复杂有很大的关系,但与我们对趋向补语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跟我们对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研究得还很不够有一定的关系。
迄今为止,就我们目力所及,有关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方面的研究只有钱旭菁的《日本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一篇,钱文对留学生作文和问卷调查得到的语料进行分析,构拟出了日本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顺序。
(注:钱文的习得顺序是:动词不带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动词不带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动词带一般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起来”表示开始(不带宾语)→动词带处所宾语的趋向补语(理解)→动词带一般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出来”表示暴露→动词带处所宾语的趋向补语(表达)→“下去”表示继续→“起来”表示评价→“过来”表示恢复→“过去”表示失去→“下来”表示开始→“起来”引申带宾语→“起来”表示集中。
第一课马克是美国留学生1、汉语的单数和复数我-----我们2、汉语的语序如:主语+谓语+宾语3、是”字句他是老师。
他不是老师。
4、用吗”的疑问句,构成汉语的一般疑问句你是学生吗?-----我是学生。
5、疑问代词谁”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的疑问句,语序和陈述句一样谁是老师第二课我们都是朋友1、疑问代词什么”和哪”你是哪国人?你的名字叫什么?2、副词都”和也”我们不都是日本人。
------我们不都是日本人。
不都”表示部分否定,都不”表示全部否定。
3、定语(1)定语用于修饰名词,它们之间常常有结构助词的”下面一些情况可以不用的”①表示某国人”如美国人②人称代词做定语,表示所属关系。
如我妈妈,他们学校第三课去饭馆儿1、用哪儿”和什么地方”问处所教学一楼在什么地方?--- 教学一楼在前边。
2、这儿”和这” 那儿”和那” 哪儿”和哪”第四课您想买什么1、动词有”表示存在(1)动词有”的肯定形式是:S+有+O-----图书馆有书、杂志(2)疑问形式S+有+0吗?------这儿有字典吗?(3)否定形式用没”不用不”其形式是:S+没有+0----这没有字典。
2、动词要”的用法要”在课本对话中是动词,后边直接接宾语,否定时在前边加不”我要中文杂志。
---- 我不要中文杂志。
3、定语(2)中文报纸英语杂志汉语书汉语字典在上面的词语中,中文”英文”汉语”是定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不用的”第五课阿山学习汉语1、动词谓语句,其语序为:主语----动词------宾语我是学生。
他叫马克。
2、副词常常”和不常”的用法常常”的否点形式是不常”不能说不常常”如果一个句子里还有其他副词,如也”都”等,都放在常常”或者不常”的前边。
我不常吃馒头。
他也常常买英文报纸。
3、是非问句“ •;对吗•”回答一般是对,••或•不,• ••你是泰国人,对吗?——对。
我是泰国人。
第六课这是我的•……1、定语(3):表示所属关系的定语+的+中心语我的笔图书馆的书2、一下儿”的用法跟在动词后面的数量词,表示轻微的量,用在动词后边,含有做一次或试着做的意思,如看一下儿。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1.起来: V+起来
Adj+起来
(1)动作或者状态开始、继续
笑起来、唱起来、跳起来、下起来、跑起来、
热起来、冷起来、暖和起来、忙起来
(2)事物由分散到集中
收拾起来、放起来、捆起来、
(3)对某一方面的估计、评价——“……怎么样?”
看起来、做起来、吃起来、穿起来、听起来(4)表示回忆有了结果
想起来、记起来、回忆起来
2.下来: V+起来
Adj+起来
(1)从高的部门到低的部门
发下来、通知下来
(2)固定、停留在某个地方
记下来、写下来、背下来、画下来
(3)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不太容易,但已经完成学下来、跑下来
注意:从过去到未来,用“下去”
(4)动作或者状态慢慢开始、继续、变化
瘦下来、平静下来
3.下去: V+起来
Adj+起来
表示继续:读下去、说下去、学下去、玩下去
瘦下去、忙下去
4.出来:V+起来
(1)从无到有,出现、产生结果
想出来、算出来、写出来、
(2)分辨、由隐蔽到暴露
听出来、看出来、
5.过来:V+起来
(1)情况改变
换过来、翻译过来
(2)没有能力做,常用否定式
照顾不过来、数不过来、玩不过来
(3)回到原来、正常的状态,多用于积极的意义改过来、醒过来、明白过来、恢复过来
6.上来:V+起来
(1)接近
跟上来、迎上来
(2)有能力做
回答上来、说上来、
7.上去:V+起来
加上去。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趋向补语是指在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向、目标、结果等的成分。
在语法上,趋向补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构成,用来补充说明动作或状态的方向、目标、结果等。
除了在语法上的基本用法外,趋向补语还有一些引申用法,本文将对这些引申用法进行探讨。
一、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在句子中,趋向补语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例如:1. 我们努力学习,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2. 他们一直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这两个句子中,“为了取得好成绩”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都是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结果,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二、表示方向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向。
例如:1. 他们一路向南,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2. 我们一直往前走,终于看到了那座山。
在这两个句子中,“向南”和“往前走”都是表示方向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方向,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三、表示程度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
例如:1. 他们跑得飞快,一下子就到了终点。
2. 我们努力学习,终于考了个好成绩。
在这两个句子中,“飞快”和“好成绩”都是表示程度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程度,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四、表示时间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时间。
例如:1. 我们一直等到天黑,才回家。
2. 他们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完成了任务。
在这两个句子中,“天黑”和“深夜”都是表示时间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时间,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五、表示状态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状态。
例如:1. 他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才能够战胜困难。
2. 我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在这两个句子中,“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都是表示状态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状态,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表示目的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目的。
第一课入乡随俗1.单句和复句2.因果复句:eg因为这本书我看过两遍了,所以不想再看了。
3.V+着……(呢)(1)表示状态的持续;eg电视开着,可是屋里没人。
(2)表示动作的持续(包括否定式、疑问式);eg她正在看着一本词典。
第二课张良捡鞋的故事1.简单趋向补语(1):来/去eg马克从楼上下来了。
/他明天回韩国去。
2.简单趋向补语(2):上/下Eg他很快地爬上了树。
第三课儿子要回家1.不A不B(1)”A、B”代表一对意义相对/相关的形容词时,“不A不B”表示程度在两者之间,适中的;eg不大不小/不远不近(2)“A、B”代表一对意义相关的动作时,“不A不B”表示两者都不做;eg不吃不喝/不言不语2.存现句(1)表示存在;eg屋子里放着一个箱子,箱子里装着许多书。
(2)表示出现;eg前边来了一位老人。
(3)表示消失;留学生楼搬走了两个学生。
第四课我的三个孩子1.“一直”和“从来”辨析2.V1+着+(宾语)+V2(1)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eg小王听着音乐开车。
(2)表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eg我们开着车去农村看看。
第五课我要去埃及1.复合趋向补语(1)处所——“来/去”之前;eg她走进公园去了。
(2)物/人——既可以放在“来/去”前,也可以放在“来/去”后;eg她带回来一本书。
2.用“什么”强调否定;eg-A:这本书真好!-B:好什么!没意思!第六课北京的胡同1.假设复句(如果……,(那么)就……/要是……(的话),就……)eg如果家庭不和,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
2.程度补语(2)(1)形容词/心理动词+极了/死了;eg 今天冷极了。
(2)形容词/心理动词+得+表示程度的补语(很、不得了、动词短语…);eg今天大家高兴得很。
3.程度补语(3):V+得+复合程度补语(形容词+程度补语);eg她唱得好听极了。
4.越来越+形容词/动词;eg她越来越漂亮。
第七课是枕头不是针头1.可能补语(1)(1)V+得/不+V/形容词;eg字太多,他写不完。
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
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走进流进取回跑回送来拿来交上贴上脱下换下走出去跑进来拿出来蹲下来爬起来扔过去缩回去坚持下去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
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
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走进里屋”。
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
例如: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动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
“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这时述语后面就不再出现宾语,例如: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
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由趋向动词充当。
例如:走过来跑进(教室)爬上去送回家爱上(他)想起来(一)趋向动词趋向动词是表示趋向(方向性)的一种动词。
分为单纯和合成两类。
单纯的由一个趋向动词表示,合成的由两个趋向动词合成。
见下表:进出上下回过起来进来出来上来下来回来过来起来去进去出去上去下去回去过去趋向动词可以直接作谓语。
例如:(1)我家来了一位客人。
(2)他们都进去了,你快进去吧。
趋向动词更常见的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趋向补语。
(二)趋向补语句中宾语的位置简单趋向补语,一般跟在动词后,宾语前。
趋向动词是“来”“去”,宾语表示抽象事物或存现宾语,只位于宾语前;命令句或宾语表示处所,只位于宾语后。
例如:一般:回过头举起手走出家门抽象、存现:飘来花香带来困难走来一个人处所、命令:下山去回房来倒水来!复杂趋向补语(合成的),有三种情况:l 宾语是表示一般的事物或人的名词,位于补语中间或补语之后都可以。
对外汉语教学中简单的趋向补语作者:王杰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9期摘要:众所周知,趋向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留学生在趋向补语学习方面错误百出。
因此,教师在趋向补语教学中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去积极地应引导学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来”和“去”这组词出现的情况以及对“来”和“去”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归纳出留学生可能产生的偏误。
希望本文可以为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方面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趋向补语;“来”和“去”;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240-01所谓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关系。
补语的构成通常可分为7类,所谓趋向补语是指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趋向补语在形式上十分复杂,有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之分,单纯的趋向补语由一个趋向动词表示,共有9个;复合的趋向补语由两个趋向动词表示,共有13个。
因此,要学好趋向补语,要从简单的“来”和“去”入手,“来”和“去”是一组比较特殊的词,是留学生学习趋向补语的基础。
一、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由趋向动词充当。
例如:走过来跑进(教室)爬上去送回家爱上(他)想起来趋向动词是表示趋向(方向性)的一种动词。
分为单纯和合成两类。
单纯的由一个趋向动词表示,合成的由两个趋向动词合成。
趋向动词也可以直接作谓语。
例如:我家来了一位客人。
他们都进去了,你快进去吧。
趋向动词更常见的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趋向补语。
二、留学生接触“来”和“去”这组词动词“来”或“去”放在其他动词后面做补语,表示动作使人或事物移动的方向,这种补语就叫做简单趋向补语。
(一)“来”和“去”作为单纯的动词例:(1)他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