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控制方式
- 格式:ppt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25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控制回路一、控制方式及控制设备1.断路器控制方式按照控制断路器数量不同,可分为一对一控制和一对N控制。
前者指利用一个控制开关控制一台断路器;后者指利用一个控制开关选择控制多台断路器。
按照操作电源不同,可分为强电控制和弱点控制。
前者指操作电压为220V 或llOV;后者指操作电压为48V及以下。
按照控制地点不同,可分为就地控制和远方控制。
前者指控制开关或按钮安装在断路器的开关柜,操作人员就地手动操作;后者指控制开关或按钮安装在距离断路器几十米至几百米的主控室的控制屏(台)上,操作命令通过电缆送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者控制开关或按钮安装在远方调度室,操作命令通过远动通信设备送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2.隔离开关控制方式隔离开关控制方式分为就地控制和远方控制两种。
通常llOkV及以下的隔离开关采用就地控制;220kV及以上的隔离开关采用就地控制或者远方控制。
3.控制设备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开关、控制按钮和微机测控装置。
控制开关和控制按钮由操作人员直接手动操作,发出合闸、分闸脉冲,使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合闸、分闸。
微机测控装置接收远方合闸、分闸命令,自动启动出口继电器,对断路器发出合闸、分闸脉冲,使其合闸、分闸。
二、断路器控制回路断路器分为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SF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等。
61.断路器操动机构断路器操动机构指,断路器自身附带的跳、合闸传动装置,用于使断路器跳闸、合闸或维持合闸状态,因此包括跳闸机构、合闸机构、维持机构。
主要类型包括电磁操动机构(CD)、弹簧储能操动机构(CT)、液压操动机构(CY)、空气操动机构(CQ)等。
不同操动机构的动力来源不同,其中电磁操动机构的合闸线圈需要电流很大,不能通过控制开关和继电器触点直接接通合闸线圈回路,需要中间合闸接触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液压操动机构和空气操动机构的合闸线圈需要电流不大,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和继电器触点直接接通合闸线圈回路。
第5章断路器控制回路教学目的:掌握断路器控制方式、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断路器的基本跳、合闸控制回路、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灯光监察液压操作机构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复习旧课:操作电源概述、蓄电池组直流操作直流、硅整流电容储能装置直流系统、复式整流装置直流系统、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与电压监察装置;重点:掌握断路器控制方式、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断路器的基本跳、合闸控制回路、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灯光监察液压操作机构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难点:掌握断路器控制方式、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断路器的基本跳、合闸控制回路、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灯光监察液压操作机构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引入新课:第一节概述一、断路器控制方式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开关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断路器可以接通和切断电气设备的负荷电流,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则能可靠地切断短路电流。
断路器一般由动触头、静触头、灭弧装置、操动机构及绝缘支架等构成。
为实现断路器的自动控制,在操动机构中还有与断路器的传动轴联动的辅助触头。
断路器的控制方式有多种,分述如下。
1.按控制地点分断路器的控制方式接控制地点分为集中控制和就地(分散)控制两种。
(1)集中控制。
在主控制室的控制台上,用控制开关或按钮通过控制电缆去接通或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线圈,对断路器进行控制。
一般对发电机、主变压器、母线、断路器、厂用变压器35kV以上线路等主要设备都采用集中控制。
(2)就地(分散)控制。
在断路器安装地点(配电现场)就地对断路器进行跳、合闸操作(可电动或手动)。
一般对10kV线路以及厂用电动机等采用就地控制,可大大减少主控制室的占地面积和控制电缆数。
2.按控制电源电压分断路器的控制方式接控制电源电压分为强电控制和弱电控制两种。
(1)强电控制。
从断路器的控制开关到其操作机构的工作电压均为直流110V或220V。
(2)弱电控制。
控制开关的工作电压是弱电(直流48V),而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的电压是220V。
断路器分闸原理
断路器分闸原理是指在电路故障或其他情况下,断路器能够将电路切断,以防止过载、短路等危险情况发生。
其分闸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动作控制:当电路出现故障时,通过保护设备或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断路器进行动作。
断路器可以通过机械、电磁等方式进行控制。
2. 灭弧:在分闸过程中,电流会通过断路器中的触头,形成电弧。
这时断路器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灭弧,以防止电弧造成的破坏。
3. 分离触头:在灭弧后,断路器会分离触头,切断电路。
这通常通过断路器内部的机械结构来实现,例如通过弹簧的作用将触头分离。
4. 停止电流:断路器分离触头后,电流将无法通过断路器,电路被切断。
这样可以避免进一步的电路故障或电流泄漏。
断路器分闸原理的实现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不同型号的断路器在分闸原理上可能会有所差异。
总的来说,断路器的分闸原理旨在保证电路的安全,并避免电路故障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此外,在正常操作和维护断路器时,也应注意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指南,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教学目的:掌握断路器控制方式、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断路器的基本跳、合闸控制回路、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灯光监察液压操作机构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复习旧课:操作电源概述、蓄电池组直流操作直流、硅整流电容储能装置直流系统、复式整流装置直流系统、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与电压监察装置;重点:掌握断路器控制方式、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断路器的基本跳、合闸控制回路、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灯光监察液压操作机构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难点:掌握断路器控制方式、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断路器的基本跳、合闸控制回路、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灯光监察液压操作机构操作断路器控制回路;引入新课:第一节概述一、断路器控制方式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开关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断路器可以接通和切断电气设备的负荷电流,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则能可靠地切断短路电流。
断路器一般由动触头、静触头、灭弧装置、操动机构及绝缘支架等构成。
为实现断路器的自动控制,在操动机构中还有与断路器的传动轴联动的辅助触头。
断路器的控制方式有多种,分述如下。
1.按控制地点分断路器的控制方式接控制地点分为集中控制和就地(分散)控制两种。
(1)集中控制。
在主控制室的控制台上,用控制开关或按钮通过控制电缆去接通或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线圈,对断路器进行控制。
一般对发电机、主变压器、母线、断路器、厂用变压器35kV以上线路等主要设备都采用集中控制。
(2)就地(分散)控制。
在断路器安装地点(配电现场)就地对断路器进行跳、合闸操作(可电动或手动)。
一般对10kV线路以及厂用电动机等采用就地控制,可大大减少主控制室的占地面积和控制电缆数。
2.按控制电源电压分断路器的控制方式接控制电源电压分为强电控制和弱电控制两种。
(1)强电控制。
从断路器的控制开关到其操作机构的工作电压均为直流 110V或 220V。
(2)弱电控制。
控制开关的工作电压是弱电(直流48V),而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的电压是220V。
ZW32-12M型户外断路器操作说明
安装注意事项:
设备安装时应紧固安装支架所以螺丝,设备安装完成后,回路控制电缆头要拧紧。
合分闸说明:
断路器设有手动合分闸与就地红外遥控合分闸两种操作方式,正常情况下两种操作方式都可以,红外遥控在无障碍情况下,有效距离不超过30米。
如遇到断路器手动与遥控不能正常分闸的情况下,断路器本体上面设有紧急分闸臂,使用绝缘拉杆下拉分闸手臂可使断路器分闸。
定值设定:
断路器控制箱操作面板采用数码管显示加手动按键操作。
定值设定应注意,断路器要设定一次定值,不是二次定值。
过流定值设额定电流值,速度定值设额定电流值的三倍。
所有延时设定都是按毫秒计算(1秒=1000毫秒)。
详细设定说明注意查看控制箱操作面板处,按说明序号进行设定值及延时。
注意!
断路器安装及调试完成后,应把随装置的资料及遥控器放置到妥善的地方,已方便日后维护等。
断路器控制回路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对断路器的跳、合闸控制是通过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以及操动机构来实现的。
控制回路是连接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桥梁,通过控制回路,可以实现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操控。
通过控制回路,实现了低压设备对高压设备的控制。
一、控制信号传送过程(一)常规变电站控制信号传输过程某线路高压开关控制信号传递过程由上图可以看出,断路器的控制操作,有下列几种情况:1 主控制室远方操作:通过控制屏操作把手将操作命令传递到保护屏操作插件,再由保护屏操作插件传递到开关机构箱,驱动跳、合闸线圈。
2 就地操作:通过机构箱上的操作按钮进行就地操作。
3 遥控操作:调度端发遥控命令,通过通信设备、远动设备将操作信号传递至变电站远动屏,远动屏将空接点信号传递到保护屏,实现断路器的操作。
4 开关本身保护设备、重合闸设备动作,发跳、合闸命令至操作插件,引起开关进行跳、合闸操作。
保护屏操作插件断路器跳合闸线圈远动屏母差、低周减载、备自投、主变等控制屏就地操作通信设备 通道5 母差、低频减载等其他保护设备及自动装置动作,引起断路器跳闸。
可以看出,前三项为人为操作,后两项为自动操作,因此断路器的操作据此可分为人为操作和自动操作。
根据操作时相对断路器距离的远近,可分为就地操作、远方操作、遥控操作。
就地通过开关机构箱本身操作按钮进行的操作为就地操作,有些开关的保护设备装在开关柜上,相应的操作回路也在就地,这样通过保护设备上操作回路进行的操作也是就地操作,保护设备在主控室,在主控室进行的操作为远方操作,通过调度端进行的操作为遥控操作。
(二)综自站控制信号传输过程某线路高压开关控制信号传递过程操作方式与常规变电站相比,仅在远方操作和遥控操作时不同。
在主控室内进行远方操作,一般是通过后台机进行,操作命令传达到测控装置,启动测控装置跳、合闸继电器,跳、合闸信号传递到保护装置操作插件,启动操作插件手跳、手合继电器,手跳、手合继电器触点接通跳、合闸回路,启动断路器跳、合闸。
简述高速断路器的工作原理高速断路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在系统出现异常时迅速切断电源,保护系统和设备不受损坏。
高速断路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机械触发、热效应、磁效应、光电控制和电子控制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五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1.机械触发机械触发是高速断路器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当电路中出现异常电流时,由于热效应和磁效应的作用,断路器的机械结构会发生动作,触发断路器的主触头迅速断开,从而切断异常电流。
机械触发是高速断路器快速响应的关键。
2.热效应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电流的焦耳热作用,导体会产生热量。
当电流过大时,导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升高。
高速断路器中的热效应主要表现在熔断器和热脱扣器等部件上。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熔断器会因过热而熔断,热脱扣器也会因温度升高而动作,从而触发断路器的主触头断开电路。
3.磁效应磁效应是高速断路器中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原理。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从而在导体上产生磁力。
在断路器中,当电路中的电流出现异常时,磁效应会产生足够的磁力,吸引断路器中的铁芯运动,进而触发主触头断开电路。
4.光电控制光电控制是高速断路器中一种现代化的控制方式。
通过使用光敏元件和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可以检测电路中的光线强度和变化,从而控制断路器的动作。
在电路出现异常时,光线的变化会触发断路器的光电控制系统,进而控制主触头的断开。
5.电子控制电子控制是高速断路器中最先进的控制方式。
通过使用微处理器和传感器等元件,可以对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当电路中的参数超过设定值时,电子控制系统会迅速发出指令,控制断路器的主触头断开电路。
同时,电子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控制等功能。
总之,高速断路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机械触发、热效应、磁效应、光电控制和电子控制等方面。
这些工作原理相互协作,使得高速断路器能够快速响应并切断异常电流,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安全。
断路器控制回路基本原理断路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的电器设备,它能够自动断开电路,以防止电流过载或短路导致的损坏。
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保护原理、热保护原理和电磁保护原理。
首先是电流保护原理。
电流保护是断路器最基本的保护功能之一,能够检测电路中的电流是否超过设定的保护值。
一般来说,断路器内部有一个电流传感器,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传感器将发出信号,触发触发器。
触发器的动作会使断路器的弹簧机构工作,迅速打开断路器中的触点,从而切断电路。
在发生电流过载的情况下,断路器能够快速切断电路,以防止电子设备过载烧毁或导线过热引发火灾。
其次是热保护原理。
断路器内部的电流传感器还能用于热保护。
当电路中的电流输送时间过长,断路器的内部电流传感器会检测到电路的发热情况。
当发热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阈值时,电流传感器会发出信号,触发器会动作,弹簧机构使断路器的触点打开。
这种方式可以防止电路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以避免导线和其他电器元件发热过多引发故障。
最后是电磁保护原理。
电磁保护是断路器常用的一种保护方式,通过检测电路中的瞬时电流峰值来触发断路器的动作。
在电路产生瞬时过载或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迅速上升,达到一个高峰值。
断路器内部的电磁继电器会对这个瞬时峰值进行检测,并产生相应的电磁力。
当电磁力达到一定阈值时,它将克服断路器内部弹簧机构的阻力,使触点打开,切断电路。
除了上述三种保护原理外,断路器还具有手动控制功能。
在需要手动切断电路时,可以通过外部的开关手柄或按钮来操作断路器的触发机构,使触点打开,切断电路。
这在维修、检修或紧急处理电路问题时非常重要。
总之,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保护原理、热保护原理、电磁保护原理和手动控制功能。
通过采用这些保护和控制机制,断路器能够自动感知电路中的故障情况,并快速切断电路,保护电器设备不受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