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广告创意》教学大纲LUNAN
- 格式:docx
- 大小:25.38 KB
- 文档页数:7
《新媒体广告研究》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2242A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16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2适用对象:广告学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新媒体广告研究》以当下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主线,着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广告活动、新媒体广告社会与经济功能、形态发展与变化、产业链结构与环节、广告受众变化、新媒体广告监管体系等方方面面的新变化与新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借鉴,促进学生从深刻的理论视角加深对传媒与广告领域发展中新现象的认知和理解,为学生理解数字营销等新媒体发展的新兴领域奠定基础,并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对新媒体广告的创意制作水平。
目标1:对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目标2:借助理论分析新媒体广告目标3:通过竞赛强化对新媒体互动类广告的创意制作水平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新媒体概述及新媒体广告简史进行简单介绍,其他章节内容均需要深入阅读和理解。
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学生讲授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和校外竞赛相结合。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熟悉H5制作软件,了解AR、二维码等新兴广告的创意制作流程,并能创作具有一定水准的新媒体广告作品。
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读经典文献,完成课堂讲授内容制作,自学相关制作软件。
该课程从哪些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能更好地适应目前不断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其专业素质。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第一章新媒体与新媒体广告概述(了解)第一节新媒体第二节新媒体广告第二章新媒体广告发展简史(了解)第一节新媒体广告兴起的渊源第二节新媒体广告的动力第三节新媒体广告的发展革新第四节新媒体广告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大数据广告营销(掌握+运用)第一节大数据时代第二节大数据广告营销第四章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交媒体广告营销(理解+运用)第一节《社交媒体改变世界》第二节社交媒体广告营销第五章媒介事件影响下的电子商务平台仪式化广告营销(理解+运用)第一节《媒介事件》第二节媒介事件影响下的电子商务平台仪式化广告营销第六章技术理性批判视野中的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理解+运用)第一节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学派第二节技术理性批判视野中的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第七章文化认同论与网络直播平台广告营销(理解+运用)第一节《社会认同过程》第二节文化认同论与网络直播平台广告营销第八章群体心理研究视野中网络社区广告营销(理解+运用)第一节《乌合之众》第二节群体心理研究视野中网络社区广告营销第九章跨媒体沟通策略(掌握+运用)教学重点、难点:对经典理论的阅读和理解,以及结合理论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新媒体广告创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媒体广告创意英文名称:advertising creative & New Media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广告学学时/学分:36/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先修课程: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开课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版本:2017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继《广告学概论》课程之后有关广告传播应用方面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主要内容有:(1)新媒体概说:新媒体的界定,新媒体的演进、特性和有关新媒体的研究;(2)新媒体广告类型:(3)新媒体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媒介形态,探讨和建构新媒体传播的新模式;(4)新媒体经济:传媒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意义经济与媒介平台以及全新的媒介组织形态;(5)新媒体应用:新媒体新闻、新媒体营销、新媒体服务、新媒体娱乐、新媒体艺术;(6)新媒体广告影响:新媒体对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带来的影响;(7)新媒体广告发展:媒介融合理论以及新媒体广告的管理和新媒体带来的伦理问题。
二、课程目标1、学生能熟练掌握新媒体广告创意的一般概念与原理;2、能对实际新媒体活动做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考;3、能有意识地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其它专业学习与实践。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单元1:新媒体概说( 2学时)1.教学内容(1)什么是新媒体(2)新媒体的演进(3)新媒体的特性(4)新媒体的研究2.教学重点和难点新媒体的界定和新媒体的特性。
3.基本要求(1)了解学习新媒体的界定,新媒体广告的演进、特性;(2)了解学习有关新媒体广告的研究。
4.支撑的课程目标本单元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掌握新媒体的界定以及对社会影响;2:掌握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几个阶段;3、掌握新媒体的特性以及目前研究的走向。
本单元教学通过“互动、开放”的课堂形式,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新媒体的定义、分类、特性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所掌握的知识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引言概述:广告创意是广告策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创新思维和激发观众兴趣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总结的方式,详细探讨广告创意的教学大纲。
广告创意的教学大纲应包括创意的基本原则、创意的培养方法和案例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意策划能力。
正文内容:一、广告创意的基本原则1.1 定义广告创意广告创意是指通过独特的创新思维和表现手法来激发观众兴趣,传递广告信息的过程。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理解广告创意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界定和解读。
1.2 影响广告创意的因素广告创意的形成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包括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偏好、广告主的目标和策略、市场环境等。
教学中应就这些因素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广告创意的形成过程。
1.3 广告创意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应介绍广告创意的基本原则,包括与受众建立情感连接、巧妙运用符号和象征、突出广告的独特性等。
这些原则是学生进行广告创意策划时的重要指导。
二、广告创意的培养方法2.1 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广告创意需要创新思维能力的支持,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包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以及提供创意思维训练的实践机会。
2.2 培养观察力和洞察力广告创意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培养观察力和洞察力。
这包括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广告案例,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以及寻找和发掘潜在的创意点。
2.3 增加广告素材的积累学生进行广告创意策划时,需要大量的广告素材作为参考和灵感。
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积累广告素材,包括收集和整理优秀的广告案例、了解行业动态和趋势等。
2.4 推动跨学科合作广告创意策划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支持,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
这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的课程设计、组织团队项目等方式实现,以提高学生的广告创意能力。
2.5 实践和反馈的重要性广告创意是实践出真知的过程,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反馈。
新媒体广告教学大纲新媒体广告教学大纲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广告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媒体广告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新媒体广告成为了企业宣传和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
为了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广告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具体的新媒体广告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导论1.1 新媒体广告的定义和特点1.2 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历程1.3 新媒体广告的意义和作用二、新媒体广告的基础知识2.1 广告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2 新媒体广告的特点和优势2.3 新媒体广告的消费者行为研究2.4 新媒体广告的创意和策略三、新媒体广告平台与工具3.1 社交媒体广告3.1.1 微信广告3.1.2 微博广告3.1.3 抖音广告3.2 搜索引擎广告3.2.1 百度推广3.2.2 谷歌广告3.3 视频广告3.3.1 短视频广告3.3.2 视频直播广告3.4 移动应用广告3.4.1 APP推广3.4.2 移动游戏广告四、新媒体广告的制作和管理4.1 广告创意与设计4.2 广告拍摄与剪辑4.3 广告投放与监测4.4 广告效果评估与优化五、新媒体广告的案例分析5.1 成功的新媒体广告案例5.2 失败的新媒体广告案例5.3 分析案例中的成功和失败因素六、新媒体广告的未来发展趋势6.1 个性化定制广告6.2 跨平台整合广告6.3 AI技术在广告中的应用6.4 AR与VR技术在广告中的应用七、新媒体广告教学实践7.1 实践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7.2 实践项目的组织与管理7.3 实践项目的评估与反馈八、新媒体广告教学资源8.1 教学案例与教材8.2 学术期刊与研究报告8.3 网络资源与学习平台通过以上的大纲,可以确保新媒体广告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提高他们的创意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大纲的指导,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资源的提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大纲提供的参考教材和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案例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媒体广告的知识。
《新媒体制作与运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新媒体制作与运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新媒体的概念、特点、类型、制作流程、发布与推广等方面。
同时,通过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围绕新媒体制作与运营展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媒体概述:介绍新媒体的概念、特点、类型和发展趋势。
2. 新媒体制作:讲解新媒体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选题、素材收集、创意设计、制作、审核等环节。
3. 新媒体发布与推广:介绍新媒体发布与推广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广告投放等。
4. 思政元素融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引出新媒体制作与运营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媒体概述:通过PPT和视频展示,介绍新媒体的概念、特点、类型和发展趋势。
3. 新媒体制作: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新媒体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选题、素材收集、创意设计、制作、审核等环节。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媒体平台,如何进行内容策划和设计等。
4. 新媒体发布与推广: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布渠道,如何进行搜索引擎优化和广告投放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新媒体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思政元素融入: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新媒体中,如何传递正能量,如何发挥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等问题。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媒体广告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媒体广告设计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平面广告设计人才和广告设计师必须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在基础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设计、电脑设计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对基础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专业基础知识呈现的载体,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做好一个理论和技能的铺垫。
本课程围绕着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岗位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以各媒体广告设计项目为载体,按内容分块方式设计教学情境,并按项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在课程设计中,融“教、学、做”为一体,通过5个模块的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各种媒体广告设计制作等职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采用“专题+项目”的教学方式,教学分专题综述与项目实践两个环节,逐项开展,完成教学。
专题综述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及基础训练,而通过项目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从广告设计相应岗位的综合能力,并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水平,训练提高专业技能、艺术修养与审美认知,丰富知识视野,了解市场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三个方面的职业能力:广告策划能力、广告设计能力和广告制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媒体广告设计的概念、创意策略、视觉传达、媒介形式与制作实务等,掌握广告设计的开发、定位、流程、文案技巧、创意表现,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创作的技能和创作思维,并成为初步掌握广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2、基本要求该门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要求系统性强,延展性广,课程设计新颖。
根据本地区设计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对设计职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的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综合运用前导课程,培养从事设计、制作工作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媒体专业特点、社会市场需求、学生实际状况、课程教学目标组织安排,紧扣时代发展特点,内容丰富鲜活,适用面广,适应性强。
《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新媒体广告设计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28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新媒体广告设计》,柳冰蕊夏镇杰韩江月主编,2020年12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适用专业: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新媒体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从事设计、推广、营销工作的新媒体广告设计人员、新媒体运营人员等阅读学习。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书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辅相成的编写模式,详细介绍了新媒体广告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内容包括认识新媒体广告、新媒体广告文案撰写、新媒体广告色彩设计、新媒体广告字体设计、新媒体广告图形设计、新媒体广告版面编排以及新媒体广告设计实战等。
三、课程教学要求序号专业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关联程度1 工程知识广告文案撰写,广告色彩学,广告文字、图形设计,广告版面编排,新媒体广告设计H2 问题分析新媒体广告重点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产品和服务的营销,因此新媒体广告的设计离不开产品或服务的营销性H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重点讲解设计理念与方法,强化应用,注重技能培养,使读者不仅能够完成创意广告设计,还能使广告作品的创意设计与各种新媒体平台相互融合、完美适配H4 研究5 使用现代工具微信公众号、微博、H5、短视频等M6 工程与社会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人员,不能只会机械地设计图片,而应不断创新广告的呈现形式,使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给用户带来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为用户提供有选择价值的信息。
在充斥着碎片信息、用户注意力稀缺的新媒体时代,通过广告创意设计吸引用户关注是新媒体广告从H业人员必备的能力与素质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 职业规范新媒体广告设计人员必须规范新媒体广告语言,准确把握广告内涵,遵循相关的的法律规范H9 个人和团队10 沟通新媒体广告的传播主要通过提供可选择的、有价值的信息来吸引用户,所以新媒体广告设计人员要与用户有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拉近新媒体广告与用户的距离M11 项目管理12 终身学习H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新媒体广告设计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28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新媒体广告设计》,柳冰蕊夏镇杰韩江月主编,2020年12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适用专业: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新媒体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从事设计、推广、营销工作的新媒体广告设计人员、新媒体运营人员等阅读学习。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书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辅相成的编写模式,详细介绍了新媒体广告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内容包括认识新媒体广告、新媒体广告文案撰写、新媒体广告色彩设计、新媒体广告字体设计、新媒体广告图形设计、新媒体广告版面编排以及新媒体广告设计实战等。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新媒体广告设计能力。
2.从各大新媒体平台收集新媒体广告素材,分析其设计理念、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新媒体广告设计实战,并发布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分析其视觉效果及营销性,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新媒体广告与文案写作》,廖美红林珍余宇主编,2020年6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本书结构清晰、通俗易懂,内容新颖、注重实用,充分考虑了课程要求与教学特点,在简要介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解设计理念与方法,着重培养读者的实际设计能力。
本书还列举了大量新媒体广告设计领域的精彩案例,并详细介绍了行业案例的设计方法,使读者通过案例分析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新媒体广告》教学大纲(专业基础课/素质选修课)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新媒体广告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素质选修课课程性质:必修/选修适用专业:适合作为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贸易、电子商务、广告学等新媒体营销课程的教材。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从新媒体广告的概念、类型、特点、投放策略、投放效果评估入手,并辅以大量案例进行说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媒体广告的理论知识,还能使其掌握新媒体广告的投放策略及投放效果评估方法,在学完本课程后能投入实践,成为合格的新媒体广告从业者。
目前,新媒体广告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的新媒体广告的主要形式包括横跨PC 端和移动端的门户网站广告、搜索引擎广告、移动App 广告、微信广告、微博广告、视频广告、音频广告和直播广告。
本课程将对这些类型的新媒体广告逐一进行详细剖析,指导学生掌握这些新媒体广告的概念、类型、特点、投放策略与投放效果评估方式等,激发学生对新媒体广告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新媒体广告策划和投放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
三、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得到提升,具体达成目标如下:1、知识要求1)了解新媒体广告的概念、特征、我国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简史;2)了解新媒体广告的常见类型、新媒体广告投放的三种计费模式;3)掌握门户网站广告投放策略和广告效果评估方法;4) 掌握搜索引擎广告投放策略和广告效果评估方法;5)掌握移动APP广告投放策略和广告效果评估方法;6) 掌握双微广告投放策略和广告效果评估方法;7)掌握视频及直播广告投放策略和广告效果评估方法;8)掌握主要新媒体文案写作技巧。
2、能力要求1)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2)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公关协调能力;(3)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4)具有较强的抗压、自我调节能力。
2)方法能力(1)具有收集、处理网络热点信息的能力;(2)具有新技巧、新软件、新工具的自学及应用能力;(3)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新媒体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传播、内容创作和平台运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本课程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新媒体实践技能培训。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 培养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采集、编辑、发布和传播的能力;3. 提高学生新媒体内容创作和平台运营的实践技能;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视野。
三、课程内容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述1. 新媒体的定义与分类2. 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4. 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与价值第二单元:新媒体平台运营1. 新媒体平台概述2. 微信公众号运营3. 微博运营4.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运营5. 新媒体营销策略第三单元:新媒体内容创作1. 新媒体内容创作概述2. 文字类内容创作3. 图片类内容创作4. 视频类内容创作5. 新媒体内容策划与选题第四单元:新媒体技术与应用1. 新媒体技术概述2. 网页设计与制作3. 图像处理技术4. 视频剪辑技术5. 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第五单元:新媒体团队协作与沟通1.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2. 新媒体团队协作模式3. 沟通技巧与策略4. 项目管理与执行第六单元:新媒体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 新媒体行业发展趋势2. 新媒体职业岗位与任职资格3. 新媒体创业与就业指导4. 新媒体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新媒体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新媒体实践技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新媒体平台运营、内容创作等实践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答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新媒体广告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新媒体广告创意
英文名称:advertising creative & New Media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广告学
学时/学分:36/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先修课程: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
开课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本:2017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继《广告学概论》课程之后有关广告传播应用方面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主要内容有:(1)新媒体概说:新媒体的界定,新媒体的演进、特性和有关新媒体的研究;(2)新媒体广告类型:(3)新媒体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媒介形态,探讨和建构新媒体传播的新模式;(4)新媒体经济:传媒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意义经济与媒介平台以及全新的媒介组织形态;(5)新媒体应用:新媒体新闻、新媒体营销、新媒体服务、新媒体娱乐、新媒体艺术;(6)新媒体广告影响:新媒体对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带来的影响;(7)新媒体广告发展:媒介融合理论以及新媒体广告的管理和新媒体带来的伦理问题。
二、课程目标
1、学生能熟练掌握新媒体广告创意的一般概念与原理;
2、能对实际新媒体活动做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考;
3、能有意识地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其它专业学习与实践。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单元1:新媒体概说( 2学时)
1.教学内容
(1)什么是新媒体
(2)新媒体的演进
(3)新媒体的特性
(4)新媒体的研究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新媒体的界定和新媒体的特性。
3.基本要求
(1)了解学习新媒体的界定,新媒体广告的演进、特性;
(2)了解学习有关新媒体广告的研究。
4.支撑的课程目标
本单元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掌握新媒体的界定以及对社会影响;2:掌握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几个阶段;3、掌握新媒体的特性以及目前研究的走向。
本单元教学通过“互动、开放”的课堂形式,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新媒体的定义、分类、特性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所掌握的知识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单元2:新媒体广告类型( 6学时)
1.教学内容
(1)网络广告媒体
(2)数字广告媒体
(3)个人广告媒体
(4)社交广告媒体
(5)移动广告媒体
2.教学难点和重点:新媒体广告的几种类型。
3.基本要求
掌握新媒体的各种类型。
4.支撑的课程目标
本单元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掌握新媒体的几种类型;2:掌握新媒体广告的新技术和新形态。
本单元教学通过“互动、参与、真实案例”的课堂形式,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中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依据所掌握的知识点,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单元3:新媒体传播( 4学时)
1.教学内容
(1)理论的修正
(2)新传播形态
(3)新传播模式
2.教学难点和重点:新传播形态;新传播模式。
3.基本要求
(1)了解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媒介形态;
(2)探讨和建构新媒体传播的新模式。
4.支撑的课程目标
本单元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媒介形态2:能探讨和建构新媒体传播的新模式。
本单元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测验和理论讲解的方式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单元4:新媒体经济( 4学时)
1.教学内容
(1)传媒经济学
(2)媒介平台论
(3)产业与商业
2.教学难点和重点:意义经济与媒介平台;全新的媒介组织形态。
3.基本要求
(1)了解传媒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意义经济与媒介平台;
(2)掌握全新的媒介组织形态。
4.支撑的课程目标
本单元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意义经济与媒介平台;2:全新的媒介组织形态。
本单元教学通过“互动、开放”的课堂形式,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意义经济,媒介平台的构成要素,了解全新的媒介组织形态,具备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依据所掌握的知识点,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以及应用的局限性,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单元5:新媒体应用( 6学时)
1.教学内容
(1)新媒体新闻
(2)新媒体营销
(3)新媒体服务
(4)新媒体娱乐
(5)新媒体艺术
2.教学难点和重点:新媒体相关应用。
3.基本要求
(1)掌握新媒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
(2)掌握新媒体营销的规则和大数据营销;
(3)掌握新媒体服务;
(4)掌握新媒体娱乐和新媒体艺术;
4.支撑的课程目标
本单元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掌握新媒体新闻的挑战和应对;2:能运用新媒体营销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策划新媒体营销事件。
本单元教学通过“互动、开放”的课堂形式,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新媒体新闻、新媒体营销、新媒体服务、新媒体娱乐、新媒体艺术的原理,新媒体的相关应用及前景;新媒体产品的设计特点,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掌握的知识点,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单元6:新媒体广告影响( 4学时)
1.教学内容
(1)新媒体广告与社会
(2)新媒体广告与文化
(3)新媒体广告与广告教育
2.教学难点和重点:新媒体广告与社会、新媒体广告与文化
3.基本要求
(1)掌握新媒广告体对社会和政治带来的影响;
(2)掌握新媒体广告对文化和教育带来的影响;
4.支撑的课程目标
本单元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网络广告文化现象;2:新媒体广告社交行为。
本单元教学通过“项目案例”的课堂形式,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新媒体广告对社会、文化、教育带来的影响。
依据所掌握的知识点,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单元7:新媒体广告发展( 4学时)
1.教学内容
(1)媒介融合论
(2)新媒体广告管理
(3)新媒体广告社交
2.教学难点和重点:媒介融合论、新媒体广告管理。
3.基本要求
(1)掌握媒介融合理论以新媒体广告管理;
(2)掌握新媒体广告带来的新问题。
4.支撑的课程目标
本单元各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新媒体广告融合的动态;2:新媒体广告管理的问题。
本单元教学通过“互动、开放”的课堂形式,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融合研究的推进以及新媒体广告管理;依据所掌握的知识点,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
课程目标的要求。
四、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
(一)教学方式
表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安排课后讨论,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思想,通过教学的“互动、开放、案例”的课堂形式,具体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采用启发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基于广告项目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相关课程目标支撑如下:
课堂教学主要讲解新媒体广告创意相关的基本理论、分析和实现方法,并将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传播现象和现实问题等融入课堂的讲解,使同学们更好地熟悉或掌握应用,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熟悉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尽量引入互动环节,通过问题导入教学,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方案,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课程目标。
3. 课时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实验0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下表:
表3 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本课程最终成绩综合考核学生对新兴媒体的基础理论、广告发展趋势、广告运营管理的掌握,提高对新兴媒体的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期末成绩(占100%):主要考核对本课程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使学生掌握新兴媒体的基础理论、广告发展趋势、运营管理的掌握,提高对新媒体广告创意的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期末考试采用新媒体广告创意作品形式为主。
课程考核能够对学生专业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支持课程目标1:掌握新媒体广告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能运
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科学预测的能力;3:能熟练掌握新媒体广告创意的一般概念
与原理,对实际新媒体广告活动做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考,并能有意识地用所学理论指导广告实践。
(二)成绩评定办法及依据
表4.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六、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材
[1]《新媒体概论》.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二)推荐参考资料
[1]新媒体概论.匡文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CIS教程,余明阳陈先红著,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制定(修订)人:陆南审核人:批准人:
制定(修订)时间:2017.3审核时间:2017.3批准时间: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