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导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患者入院48 h以内的体温、血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纤维蛋白原,以及治疗3 d和一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纤维蛋白原,入院后及早重视危险因素,尽早预防发生的可能性,积极恰当的处理,有效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纤维蛋白原病率显著升高。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主要是指患者发病后6 h经过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 h以内逐渐进展,呈现进行性加重[1]。
该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一般卒中患者高[2]。
为了探讨导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8例,并设定为观察组,均经ct或mri证实为颈内动脉系统病变。
其中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69.85±10.35)岁;然后随机抽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8例,设定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70.15±9.85)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本文所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纳入标准具体为72 h以内就诊,发现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并经常规治疗6 h,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病情呈现进行性加重,同时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华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评估[1],未见全身性合并症,未见出血性疾病,未见出血倾向;排除标准为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梗死后出血和昏迷患者,还有血糖低于2.8 mmol/l,脑梗死患者为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未留下肢体瘫痪等的后遗症再次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内存在感染的患者。
进展性卒中的危险性分析摘要: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进展,临床常规处理难以逆转其病程,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类难治性脑血管疾病。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与进展性卒中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06-021 导致因素1.1 脑部因素。
进展性脑卒中进展的脑部因素主要是脑血栓形成过程在继续,缺血半暗带渐进性低灌流,导致梗死灶体积扩大和脑水肿。
1.2 脑外因素。
1.2.1 血压升高和高血压。
sip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并有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脉压小的特点。
有人指出,入院时80%的中风患者血压明显增高,中风患者与儿茶酚胺升高有关。
但随后2周血压下降。
引起患者早期血压下降的原因,一个血管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二是不恰当的降压治疗。
早期血压下降原因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1]。
血压下降后致的机制可能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尤其是大血管病变可导致狭窄端血流灌注下降,在侧枝循环不良的部位发生梗死。
虽然有些高血压患者血压很高,但血压略有下降症状就增加,特别脉压差小的患者血液动力学机制加重了半暗带区的缺血,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2]。
高血压病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和基本病因,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都是各类中风的危险因素。
中风的危险度与血压高度呈线性关系。
有高血压史者脑卒中危险增高13~24倍。
控制舒张压(和收缩压)可显著降低中风的发病率[3]。
1.2.2 糖尿病和血糖升高。
高血糖,一是过去有糖尿病,二是应激性高血糖。
高血糖为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可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高渗状态,尤其是血糖升高对脑梗死有更大的影响。
研究报告指出,糖尿病的进展增加了19倍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
临床医学Cl in ic a l M ed i c i n e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是指卒中发生后24~72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仍不断进展,在3~5d达高峰[1],发生率高,约占20%~40%[2],病死率和致残率较一般卒中为高。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院2006年8月~2007年10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8例,男性3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8±6.98)岁,其中28例行T CD检查。
同期住院的4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7±7.20)岁,其中30例行T CD检查。
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1.2 相关因素的标准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的纳入标准为:(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 RI证实;(2)发病后24h内入院,发病后48h内神经功能缺损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3],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定义为临床神经功能评分下降>2分。
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患者;(3)完全性卒中患者。
1.3 统计学分析 对其血压、血糖、血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入院24h内体温及TC D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进展组发热、高血糖和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表1)。
2.2 TCD检查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28例患者行TCD检查,大脑中动脉狭窄12例,颈内动脉颅内段严重狭窄12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30例患者行TCD检查,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3例,颈内动脉颅内段严重狭窄4例,两组大血管狭窄率分别为85.7%和23.3%,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通过对4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进行分析,认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方法随机对20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实验组)以及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NIHSSS评分、葡萄糖、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以及冠心病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NIHSSS评分、葡萄糖、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当加以注意。
标签: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是指在发病6 h~7 d内经过治疗但其身体功能损害仍在加重的一种缺血性脑卒中,其为难治性脑卒中的一种,林镇源等[1]研究指出缺血性脑卒中在当今保持着高发病率以及高致残率的特点,从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为探究缺血性进展经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2011年7月收治的201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有关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对患者采用CT或者MRI进行诊断,确诊为脑卒中,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将其分为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组(实验组)以及缺血性非进展脑卒中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34~73岁,平均(61.2±10.2)岁。
对照组患者101例,男56例,女45例;年龄为36~78岁,平均(62.1±10.4)岁。
实验组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发病后24 h内收治入院,患者在发病后6 h未经治疗或者在治疗后其病情仍在进展,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其均较收治时增加2分或者以上,对照组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发病24 h内收治入院,患者在发病6 h内病情稳定,且病情不进展,对其采用NIHSS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其增加分数不高于2分或者降低。
排除标准:患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或精神病史。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因素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对其采用women制定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内容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其主要包括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既往病史,其包括:患者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史以及入院时血压、体温和CNS评分、脑水肿、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对患者的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糖尿病史、NIHSSS评分、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纤维蛋白原、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张华等[2]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的发病率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但是有关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报道仍然较少,林镇源[3]指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早期对其病因的诊断较为困难,在本临床研究中笔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除了传统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外,糖尿病史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一重要危险因素,由于糖尿病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的发生率,而且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血脂代谢出现问题,促
(下转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