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活性污泥法
- 格式:ppt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8
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地表水净化等领域。
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实现水体的净化和环境的改善。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进行接触和反应,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
固定化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膜上,形成高浓度的微生物附着层,通过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固定化生物膜法具有生物膜对水质的稳定性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工艺进行联合处理,如好氧-厌氧处理工艺。
该工艺利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然后将产生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处理,最终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全面去除。
总体来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相对简单等优点。
合理应用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将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已经在污水处理厂中被广泛应用。
通常,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氨氮,有机物和悬浮物,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使活性污泥法法技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活性污泥是一种特殊的污泥,是由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其中细菌能够有效的分解有机物。
大多数活性污泥系统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微生物,可被应用在污水处理中,从而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结合活性污泥生物处理过程和立式沉淀池技术的污水处理技术,它由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它主要是将有机污染物在缺氧反应池中消耗,然后在沉淀池中把悬浮物除去,当到达指定的质量标准时,排放出去的污水就可以放入地下水或河流。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分为以下几步:1、污水的初步处理:对污水进行提升井或滤池等初步处理,过滤有机和悬浮物,将污水提升到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2、缺氧反应池:将污水投入缺氧反应池,添加活性污泥,同时增加氧气供给,继而有机物将在池中形成复合指标物,并且由活性污泥群物质提高复合指标物的密度,使其从水中沉淀,用以分离有机物。
3、沉淀池:把有机物沉淀到沉淀池中,这里可以同时实现悬浮物的去除,滤池中悬浮物也可以沉淀出来。
4、活性污泥回流:活性污泥也会沉淀下来,但是若想保持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就需要将活性污泥回流到缺氧反应池中作进一步处理,用以保持污泥的质量和数量。
5、如果活性污泥的质量较差,活性污泥系统的活性也会降低,此时需要进行活性污泥的更新,就是过滤或替换活性污泥,并补充新鲜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有效且经济实惠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氨氮,有机物和悬浮物,大大减少污染,使污水可以安全排放到大气中或放入地下水或河流。
活性污泥法更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它是水处理工业应用中的最新成果。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及其他1.试比较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
答:与生物膜法一样,活性污泥法属于好氧生物处理法。
然而,活性污泥法依靠曝气池中悬浮和流动的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而生物膜法则依靠固定在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
比较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如下:(1)生物膜法的优点:①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
②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
而活性污泥法则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③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
而在活性污泥法中,世代期比停留时间长的微生物被排出曝气池,因此,生物膜中的生物相更为丰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生物种群具有一定分布。
④ 随着同样高营养水平的微生物的存在,更多的有机物代谢转化为能量,新细胞的数量更少,即剩余污泥的数量。
⑤采用自然通风供氧。
(2)生物膜法缺点:① 活性有机体很难人工控制,因此它们的操作灵活性很差。
活性污泥法更方便、更灵活。
②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
而且需要较多的载体填料和支撑结构,通常基建投资超过活性污泥法。
③ 处理后的废水通常含有大量分离的生物膜,这会降低获得的水的透明度。
在正常条件下,活性污泥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澄清水。
2.好氧与厌氧优缺点,使用条件。
答:(1)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厌氧生物处理具有以下优点:①无须充氧,运行能耗大大降低,而且能将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沼气加以利用。
②污泥产生量很少,剩余污泥处理费用低,产酸菌污泥产率为0.15-0.34kg(vss)/[kg(cod)],产甲烷菌污泥产率为0.03kg(vss)/[kg(cod)]左右,而好氧微生物污泥产率可达0.25-0.6kg(vss)/[kg(cod)]。
③ 适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或作为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工艺,以提高其水质可生化性和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
④ 厌氧工艺与好氧工艺的串联组合可以起到脱氮除磷的作用。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一、重点与难点本章是全部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水处理技术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好氧活性污泥工艺的相关知识与操作。
重点:基本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的机理与各控制参数、曝气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难点:曝气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各类控制参数的测量。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1 活性污泥法概述(A)(1)掌握活性污泥法基本工艺流程(2)掌握活性污泥主要生物种类(3)掌握活性污泥法对进水的要求2 初次沉淀池(A)掌握池形、个数、构造、刮泥机、排泥设备,维护和管理的一般要求3 曝气池该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授课时应以经验讲授为主。
对理论部分视学员情况,不要过多讲授,应对非掌握内容进行大量删减。
(1)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C)掌握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被吸附有机物的氧化和同化、活性污泥絮体的沉淀分离、生物硝化、生物脱氮、生物除磷。
(157-167页的理论部分只做重点介绍)(2)活性污泥法主要设计和运行参数(A)掌握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HR、有机物负荷Ns和Vs、水力停留时间HRT、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剩余活性污泥量、混合液溶解氧浓度DO、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指数SVI。
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意义,参数的一般控制范围。
(3)熟悉活性污泥法的分类设计运行参数(B)熟悉各类曝气池的特点。
(4)鼓风曝气池(A)掌握池形、构造、曝气器、供风量与供风压力、供风管、回流设备、附属设备、沉淀装置(5)垂直轴机械曝气沉淀池(B)熟悉容积与形状、构造、曝气器、污泥回流设备、附属设备(6)水平轴式机械曝气池(B)熟悉池形、构造、曝气器、回流设备、附属设备、沉淀装置(7)完全混合曝气池(A)掌握容积、形状、池数、构造、停留时间、曝气器、附属设备(8)曝气池维护管理(A)掌握曝气池维护管理一般要求、运行管理、安全管理、维护保养、技术指标、鼓风曝气池日常运行管理掌握曝气池的水质管理:水质管理的监测项目、水质管理控制指标、水质异常时的管理;掌握垂直轴机械曝气池的运行管理:管理要点、正常时的管理、垂直曝气机的管理;掌握水平轴式机械曝气池日常运行管理;掌握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的运行管理:曝气池的调节、正常管理、运转开始时应注意事项4 鼓风机房(C)。
apo水处理工艺APO水处理工艺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APO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势等内容。
APO水处理工艺的原理是利用活性污泥法和沉淀过程相结合,通过生物氧化、絮凝和沉淀等步骤,将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去除。
其中,活性污泥法是指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活性污泥,使其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等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而沉淀过程则是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将水中的悬浮物和絮凝物沉淀到底部,从而进一步提高水质。
APO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各个领域。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APO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在工业废水处理厂中,APO 水处理工艺可以对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悬浮物等进行去除,从而达到环保要求。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APO水处理工艺可以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去除,使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的要求。
APO水处理工艺相比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由于采用生物氧化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有机物的高效去除,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了处理成本。
其次,APO水处理工艺不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积,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处理,节约了土地资源。
此外,APO水处理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水处理项目。
APO水处理工艺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各个领域。
它通过活性污泥法和沉淀过程相结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保护环境。
APO水处理工艺具有许多优势,包括高效去除有机物、节约土地资源、操作简单等。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APO 水处理工艺将在水处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主要区别以及各自特点分析一.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定义以及各自的机理1.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形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来大量絮凝和吸附废水中悬浮的胶体或溶解的污染物,并将这些物质摄入细胞体内,在氧的作用下,将这些物质同化为菌体本身的组分,或将这些物质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
这种具有活性的微生物菌胶团或絮状泥粒状的微生物群体即称为活性污泥。
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处理法就叫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的一般工艺废水先通过初沉淀池,预先将一些悬浮固体去除掉,然后进入一个有曝气装置的容器或构筑物,活性污泥就在这种装置中将废水中BOD降解了,并产生新的活性污泥。
当BOD降到一定程度时,混合液一齐流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排放,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中,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而排放。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就像一段河道,池内均匀曝气,水流为推流式。
二降池中有机物很少,污泥微生物处于内源代谢期,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与新鲜废水混合后很快增值,处于对数增长期后期或稳定期。
2.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而形成的生物膜来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
生物膜一般呈蓬松的絮状结构,微孔较多,表面积很大,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有s利于微生物进一步对这些被吸附的有机物的分解。
当生物膜增厚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到水力冲刷而发生剥落,适当的剥落可使生物膜得到更新。
生物膜的外表层的微生物一般为好氧菌,因而称为好氧层。
内层因氧的扩散受到影响而供氧不足,厌氧菌大量繁殖称为厌氧层生物膜法反应器中存在着很多挂莫介质,当有机废水均匀的淋洒在介质表层上时,便沿着介质表面向下渗流,在充分供氧条件下,微生物在介质表面增值,逐渐在介质表面形成黏液状的生长有很多微生物的膜,即称之为生物膜。
生物膜随着微生物增长不断增厚、结构发生变化。
膜表层和废水接触,由于吸取营养和溶解氧比较容易,微生物生长迅速,形成了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好氧层(1-2mm)。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在污泥中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曝气、初沉、曝气、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废水需要经过网格筛、沉砂池等设备去除大颗粒杂物和固体颗粒。
接下来是曝气阶段,将预处理后的水泵送至曝气槽内,通过曝气设备向水中通入空气或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在氧气的作用下,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随后是初沉阶段,将曝气槽内的废水送至初沉池中,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让悬浮固体和一部分生物污泥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浆和清水两部分。
清水继续流向下一个曝气池进行处理,而污泥浆则定期进行排出和回流处理。
接下来是再次曝气阶段,将初沉后的水再次送进曝气池,经过曝气处理后,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得到更进一步的去除。
最后是后处理阶段,将再次曝气后的水进行最后的处理和消毒,以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通过不断的曝气和微生物降解,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有效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该工艺流程简单易行,且效果稳定,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简介1、SBR法的发展背景SBR (sequncing batch reactor法是一种序批式生物反应器间歇运行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作为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它始终没有离开过同连续流式活性污泥法(CFS)的共同发展,但由于序批式的污水处理方法受到曝气头孔眼堵塞,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的困扰,致使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发展缓慢。
事实上,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污水处理基本以CFS (Continuous Flow System Sludge Prorcess)为主。
SBR处理工艺其实也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污水处理技术。
早在1914年由英国人Alden和Lockett等人就提出污水按批量运行(operated in batch mode的概念,只是当时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Natre Dame大学的Irvine教授等人,采用实验室规模装置对SBR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1980年在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的资助下,在印第安纳州的Culver城改建并投产了世界上第一个SBR污水处理厂。
此后,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都对SBR处理工艺进行了应用与研究。
法国的Degrement水公司将SBR反应器作为定型产品供小型污水处理站使用。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SBR进行研究和应用.上海市政设计院于1985年在吴淞肉联厂设计投产我国第一座SBR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2400t/d。
目前北京、广州、无锡、扬州、昆明、山西、福州、陕西等地已有多座SBR处理设施投入使用。
2、SBR法工艺原理SBR本质上仍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它是由5个阶段组成,即进水(Fill )、反应(React )、沉淀(Settle)、排水(Decant)、闲置(Idle),从污水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算一个周期。
在一个周期内,一切过程都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池内进行,这种周期周而复始反复进行(如图1所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它涉及到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和去除,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目前,有许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可以选择,下面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情况。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将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与污水接触,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该工艺适合于有机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2.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该工艺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如餐厨废水和畜禽养殖废水。
3. 气浮法气浮法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注入空气或者其他气体,形成弱小气泡,使悬浮物质浮起并会萃在水面上,然后通过刮板或者旋流器将其移除。
该工艺适合于悬浮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如造纸厂废水和印刷厂废水。
4.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该工艺适合于有机物质浓度较低的污水处理,如饮用水处理和医院废水处理。
5.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离,从而实现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去除。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超滤、微滤和逆渗透。
该工艺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如工业废水和海水淡化。
6.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利用化学药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质,从而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
常见的化学药剂包括铁盐和铝盐。
该工艺适合于重金属离子和悬浮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
7.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污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从而实现对离子污染物的去除。
该工艺适合于重金属离子和硬度离子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
8. 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和紫外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降解。
光催化剂可以增强有机物质的氧化反应速率,从而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该工艺适合于有机物质浓度较低的污水处理,如印染厂废水和制药厂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