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爆轰波、爆燃波的经典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85
第三章 着火和灭火理论一、谢苗诺夫自燃理论 1. 基本思想:某一反应体系在初始条件下,进行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同时向环境散热,当产生的热量大于散热时,体系的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更多的热量,反应体系的温度进一步升高,直至着火燃烧。
2.着火的临界条件:放、散热曲线相切于C 点。
3.∆T=ER 20B T T T ≈-① 改变散热条件 ②增加放热二、区别弗兰克-卡门涅茨基热自燃理论与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的异同点1.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适用范围:适用于气体混合物,可以认为体系内部温度均一;对于比渥数 Bi 较小的堆积固体物质,也可认为物体内部温度大致相等; 不适用于比渥数Bi 大的固体.2。
弗兰克-卡门涅茨基热自燃理论:适用于比渥数Bi 大的固体(物质内部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 以体系最终是否能得到稳态温度分布作为自燃着火的判断准则 ;Tq αT自燃临界准则参数 δcr 取决于体系的几何形状。
三、链锁自然理论 1。
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2.运用链锁自燃理论解释着火半岛现象 在第一、二极限之间的爆炸区内有一点P(1)保持系统温度不变而降低压力,P 点则向下垂直移动自由基器壁消毁速度加快,当压力下降到某一数值后,f < g, φ < 0 -—-------———-—--—--——-第一极限(2)保持系统温度不变而升高压力,P 点则向上垂直移动自由基气相消毁速度加快,当压力身高到某一数值后,f 〈 g , φ 〈 0 —-——-——-——————-—-—-———第二极限(3)压力再增高,又会发生新的链锁反应导致自由基增长速度增大,于是又能发生爆炸。
---3.基于f (链传递过程中链分支引起的自由基增长速率)和g (链终止过程中自由基的消毁w0w123M HO M O H +→++⋅22⋅⋅+→+OH O H H HO 222速率 )分析链锁自燃着火条件a.在低温时, f 较小(受温度影响较大),相比而言,g 显得较大,故:这表明,在 的情况下,自由基数目不能积累,反应速率不会自动加速,反应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只能趋势某一微小的定值,因此,f<g系统不会着火。
第一章本章小结本章集中介绍了与炸药爆炸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这些内容是后续章节的基础。
现将其中的要点归纳如下:1.炸药发生化学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炸药爆炸的三要素,炸药的分类。
炸药、单质炸药、混合炸药、起爆药、猛炸药和炸药爆炸的概念。
2.炸药氧平衡的概念极其计算方法。
爆热、爆温、爆容、爆炸压力的概念。
3.波、横波、纵波、音波、压缩波、稀疏波、冲击波的概念。
冲击波的基本特性。
4.爆轰波、爆轰压力、爆轰温度的概念和爆轰波的结构。
凝聚炸药的爆轰反应机理。
5.炸药的使用感度、危险感度、热感度、爆发点、机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起爆感度和雷管感度的概念。
炸药的物理状态和装药条件对炸药感度的影响。
6.炸药的热点起爆理论,爆炸物直接作用于炸药的起爆机理。
7.炸药的爆速、影响爆速的主要因素、爆速的测定方法。
作功能力、猛度、殉爆距离的概念及其试验测定方法。
炸药的理想爆速、临界爆速、极限直径、临界直径、最佳密度、临界密度的概念。
8.沟槽效应,产生沟槽效应的机理,消除沟槽效应的措施。
9.聚能效应及其应用。
复习题1.计算硝化甘油和梯恩梯的氧平衡。
2.在铵油炸药中(硝酸铵与柴油的混合炸药),假如 4%木粉作疏松剂,试按零氧平衡设计炸药配方。
3•已知凝聚炸药的绝热指数 K值一般取为3,试推导计算凝聚炸药爆轰波参数的方程式。
4•已测得某种岩石铵梯炸药的密度0 1.0g/cm,爆速D=3750m/s。
经计算得到其爆温 Tb 2592 C。
试求这种炸药的其余各项爆轰波参数uH、PH、H、cH和TH。
5•如果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计算爆炸压力P,则存在关系P 0(K 1)Qv。
试证明:爆轰压力近似等于爆炸压力的2倍。
6•试推导实验测定炸药爆速的导爆索法中计算爆速的公式。
3。
4.7爆轰波4.7 爆轰波detonation wave 概念:带有化学反应的冲击波冲击波化学反应区爆轰波 4.7.1 C-J理论A 爆轰波基本关系式由Chapman与Jouguet首先提出后称为C-J理论. C-J假定:冲击波与化学反应区作为一维间断面处理反应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速度无穷大反应的初态和终态重合.流动或爆轰波的传播是定常的. 一维平面波: 药柱直径无限大忽略起爆端影响. 间断面: 爆轰波理解为冲击波化学反应区作为瞬间释放能量的几何面紧紧贴在冲击波的后面整个作为间断面来处理从间断面流出的物质在已处于热化学平衡态因此波后可用热力学状态方程来描述. 稳定爆轰定常:坐标系可作为惯性系建立在波阵面上. 上述假设即是C-J假设C-J假设把爆轰过程和爆燃过程简化为已个含化学反应的一维定常传播的强间断面对于爆轰过程该强间断面为爆轰波对于爆燃过程则叫做爆燃波. D 0区u0 1区u1 4.7爆轰波将爆轰波简化为含化学反应的强间断面的理论通常称为Chapman-Jouguet理论简称C-J理论. 冲击波在活性介质反应介质中传播并引起介质的快速化学反应爆轰与激波间断相似在爆轰波间断面两侧三个守恒方程成立动坐标系中: 质量守恒: 1 动量守恒: 2 能量守恒: 3 1100uDuD010001uuuDPP21100101VVPPee3式e1中不仅包括物质热运动的内能而且还包括化学反应能.在激波关系中而在爆轰波关系中由于存在化学反应其中为化学反应进展度. : 表示未进行化学反应的初态. : 表示反应终态在C-J理论中终态与初态重合。
VPeeVPee01C-J理论从到是瞬间完成的期间没有时间间隔.用表示单位质量或mol的化学反应能则可写为比内能e可表示为: Q: 炸药爆轰热爆轰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故3式可写为: 或表示为: 4 4式即是爆轰波的Hugoniot方程. 124就是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01eeQe1eVPeVPee111111VPeVPeQVPeVPe000000QVVPPVPeVPe211001000111QV VPPee21100101爆轰波的波速线B 爆轰波波速线: 和激波波速线类似由12可得5在P-V平面上这是一个点斜式的直线方程。
爆轰考点总结1.爆炸:爆炸的定义:可简单的定义为由能量极为迅速释放而产生的现象。
爆炸的特点:○1爆炸具有极大的能量释放速度、形成极高的能量密度,并迅速对外界介质做功形成冲击波的特点。
○2爆炸过程中,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和极小的空间内发生急剧变化。
爆炸的分类:○1物理爆炸○2化学爆炸○3核爆炸2.炸药的定义及分类:定义:在适当外部激发能量作用下,可发生爆炸变化(速度极快且放出大量热和大量气体的化学反应),并对周围介质做功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按应用分类:○1起爆药○2猛炸药○3发射药○4烟火剂按组成分类:○1单质炸药○2混合炸药3.爆轰、爆轰波、爆轰波阵面:爆轰是一伴有大量能量释放、带有一个以超声速运动的冲击波前沿的化学反应区沿炸药装药传播的流体动力学过程。
这种带有高速化学反应区的强冲击波称为爆轰波。
爆轰的前沿冲击波和放热反应区通称为爆轰波阵面。
1.炸药爆炸的基本特征:炸药爆炸是一种以高速进行的,能自动传播的化学反应过程,在此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形成冲击波1)反应的放热性2)过程的高速度3)过程必须形成气体产物2.炸药的化学反应过程:根据反应速度快慢可分为热分解、燃烧和爆轰三种基本形式。
热分解是一种缓慢的化学变化,其特点是在整个物质内部展开,反应速度与环境温度有关。
燃烧、爆轰与热分解不同,它们不是在整个物质内发生的,而是在某一局部开始,并以化学反应波的形式按一定的速度一层一层地自行传播。
化学反应波的波阵面很窄,化学反应就是在这个很窄的波阵面内进行并完成的。
1.燃烧与爆轰的区别:(1)传播机理不同:燃烧是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及燃烧气体产物的扩散作用传入未反应区的;爆轰则是借助冲击波对炸药的强烈冲击压缩作用进行的。
(2)波的速度不同:燃烧传播速度很小;爆轰的传播速度很大,一般数千米每秒。
(3)受外界的影响不同:燃烧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爆轰几乎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4)产物质点运动方向不同:燃烧产物质点运动方向与燃烧波传播方向相反;爆轰产物质点运动方向与爆轰波传播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