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运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9.83 KB
- 文档页数:1
高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内容提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两方面研究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第一方面,归纳出学案概念,学案与教案区别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及学案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实施操作程序;第二方面,实验研究从高二到高三第一学期的一年半时间内的每堂课编写学案并施课堂操作,用以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得出结论:第一、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五次考试成绩比较,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验班成绩逐步提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班;第二、通过学习优、中、差生十三次考试成绩追踪比较,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中等生的影响更大,学案教学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可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案导学实验研究1 问题的提出1.1相关概念界定1.1.1什么是学案学案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在授课前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结构特点,以课时和课题为单位,把课本中内容和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模拟问题发现过程,精心设计递进性问题,以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进行积极主动地知识建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1.1.2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思路的体现,是教师个人用于施教的方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步骤等环节,教师自己是清楚的,学生却不知道,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缺少应有的主动权,不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主体地位。
学案不同于教案,学案是学生学习思维的体现,以“学”为中心,教师在编写学案时需要换位思考把自己假想为学生,在他们己有的知识范围内,如何接受新知识,如何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去理解与解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1.1.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学案”加“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一切“导”都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学”而“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索高中生物学“学案促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发布时间:2021-05-06T14:44:39.42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3期作者:梁红艳孙阿勇[导读] 本文积极探索“学案促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的“高中生物探究学案”的编写体例。
梁红艳孙阿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157005摘要:本文积极探索“学案促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的“高中生物探究学案”的编写体例,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个人的学科素养。
近些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推广遇到了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引导过度,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引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不断改进完善学案的编写体制,充分发挥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案促学高中生物学教学“学案促学”是沟通教与学、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模式,使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此,编制科学的学案极为重要,怎样融入新课程理念,怎样与教材紧密结合,怎样反映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又怎样以丰富且有层次的问题、知识、方法、思想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成为学案要承载的主要内涵,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学案打造高效课堂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必须借助实践进行实验、反思,反馈并改进。
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明显提高学习效率,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奠定基础,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自觉地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教与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浅析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1-28T01:14:36.11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5期作者:刘俊卿[导读] 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学案导学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其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提供给学生更多探究学习、自我表达的机会,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刘俊卿成都市树德中学 610000摘要: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学案导学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其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提供给学生更多探究学习、自我表达的机会,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基于此,本文对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做进一步探究分析。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应用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学案导学更有利于构建全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能够有限发挥各自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程学案的设计,指导同学们开展自主学习,同学们也能够结合自身的想法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和意见,进而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既定目标。
学案导学模式不仅能够满足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对于提升高中生综合能力同样能够发挥积极促进的作用。
一、科学设计导学学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学案导学,首先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对学案进行科学设计编排,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会对整体教学质量带来直接影响。
在导学案设计期间应该结合高中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兴趣爱好、教材内容、学科素养培养目标等,尽可能地使其能和学生特色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相匹配。
同时,通过学习导学学案让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期间对所要学习的重难点生物知识和有疑问的地方都能提前的进行了解。
此外,在进行导学案编制时,要确定好基本的学案构成方式,并设计好适当的布白和留白,然后再科学合理地根据导学案的要求、流程以及教学目标编制和高中生认知发展规律、思维发展需求相符的导学学案。
高中生物学科中“学案导学式教学法”初探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是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努力的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式教学法”,即教师利用课前编制的一张学案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法可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等。
本文旨在结合“促胰液素的发现”一节实际教学内容,阐述如何利用“学案导学式教学法”进行探究教学。
关键词:学案导学促胰液素发现探究教学一、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重难点1.总结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分析激素调节实例。
三、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师:(出示nba球赛的精彩片段,配以教师的解说)一个个精彩的扣球,牵动着多少人的心。
多少人,曾经为它痴迷、为它疯狂,又有多少人为它欢呼、为它流泪。
这就是篮球,这就是nba。
同学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优秀的运动员凭借着自己良好的协调性和控制力,完成了一个个高难度的扣篮动作。
而这些复杂协调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神经调节。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调节方式呢?请大家看屏幕。
(教师出示甲亢、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患者的图片)师: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神经调节以外,生物体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同来研究一下有关激素调节的内容。
2.探究部分师:首先,我们一同来重温一下当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激素调节的过程。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阅读学案上关于沃泰默实验的有关内容,回答学案上问题1~问题4(见学案一)。
生:按照老师要求,阅读分析学案中给出的阅读材料,先自主分析,再进行小组讨论。
师:首先我们一同来分析问题1,哪位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生:在实验一中稀盐酸刺激的部位是小肠内壁,得到的实验现象是胰腺分泌胰液。
师:(出示多媒体图片——狗的内脏解剖图)我们通过初中的学习知道,动物的小肠和胰腺在结构上并不是直接相连,而是通过神经和血管发生一种间接的联系。
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尝试【摘要】”学案导学”始终把教学活动发展现实生活中巧妙设问,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而思考学习,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切”导”都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学”而”导”,借助于学案这个沟通,”学案导学”就是使学生在自行的知识层次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学案主体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观、强调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在此大前提下,学生的学习不应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因此,作为课堂教学基础工程的备课工作,就必须从以”备教”为主改为教、学结合,以”备学”为主。
于是,”学案导学式教学”做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而引起学界和教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今年我校开始实施”学案导学式教学”,我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尝试着实行学案教学,自感收获颇丰,下面我就”学案导学式教学”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什么是”学案”?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目标、有程序、有题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角度上,对教材作二次加工而编写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文本。
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
是教与学最佳结合的载体,也是教与学同步操作的方案。
”学案”目标、内容、流程相对统一,直观明确,师生共用。
便于当堂操作,便于讨论纠错,便于复习巩固;有较大的实用性。
学案的编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学什么内容,怎样学和练习,怎样练,什么时间自做,什么时间讨论,各环节时间分配,都有教师精心设计。
一、学案的编写原则1.主体性原则。
对学案设计者言,必须要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其主体精神;必须依靠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以确立其主体地位,做学习的主人。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摘要:学案导学模式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主要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生物知识,再与生命相关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帮助、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真谛,进一步爱惜生命,尊重生命。
学案导学模式不仅仅依靠学校,更需要社会、家庭共同对其进行一定的知识传送,最大程度的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
本文通过阐述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更好的将学案导学模式渗透进去,一次推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目标已经逐渐开始向如何更好的培养、锻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与意识转移,最大程度的通过日常课堂教学来帮助、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观,进一步对大自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所以说,想要更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真正意义上将与学案导学模式相关的一系列知识,通过生物课堂的有力平台,传授给学生。
具体的渗透措施不仅仅要教师首先改变自身的观念,还需要学校提供有力的平台与教学资源、环境,对生物课本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延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掌握学生对生命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先进的教育措施,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推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学案导学模式对生物教学的积极意义学案导学模式的概念实际上是非常广大的,在现实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层次不齐,这其中的具体意义也是不尽相同的。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案导学模式其实更多的是偏向于教师尽最大的努力来教授给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与英语,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意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相应的生物教学内容、形式。
将学案导学模式渗透融入进高中生物教学中,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更便于学生理解相应的生物知识,还能够令学生理解到生命的不易,需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
1312020.11爱情婚姻家庭 教育科研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探讨付艺伟河北景县中学摘要:在新课标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逐渐提高了对高中教学的重视,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引入众多新型模式,结合创新型的思维,对高中教学也展开了深入探讨。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培养模式的逐渐探索,学生也更应当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这就说明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入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本人结合学案导学模式,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学案进行探究,以提供给生物教学模式创新新思路。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生物;应用学案导学法,能够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满足了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推进,要求在教学理念上趋于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发展。
为了更好的推进教学目标的完成,从多种角度开展教学环节,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应该加入学案导学法,使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学案导学法的含义及特点学案导学法,顾名思义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以学案作为依据,在教学中以此为内容展开讲解,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案的内容进行侧重,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新方式。
这种方法是以导学为主要目的,以学案为主要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强调了师生之间彼此协作的教学模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它的特点是以学案为基础,以引导为主要目标开展教学。
首先,教学的前提必须是设计好,一定用的导学案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知识内容,使知识点具有层次性,能够符合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监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在阅读导学案后,自主展开对内容的思考,教师起到及时引导的作用,层层解疑,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与反思,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要求。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的必要性(一)满足学生心理需要高中生物教学应当满足一定的学生心理需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再结合导学模式,接受正确的引导过程,主动学习。
“学案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运用研究摘要:“学案导学”课堂教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案”是载体,“导学”是手段,有助于教师准确定位教学,指导教学的方向,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生物课堂1.相关概念及研究意义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依托,引导学生先学后教,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望。
所谓“学案”是相对“教案”而言的,它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由教师设计的以教师为主导一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学习方案。
教案是教师为自己的教设计的指导教学活动的方案,学案是为学生的学设计的用于指导学习活动方案。
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大纲要求、教学目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编写的,包括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等学习活动,主要内容涉及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训练习题等。
导学,是在教师及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自主学习。
“学案”是载体,“导学”是手段。
教师通过分析课标,吃透教材,有助于教师准确定位教学,从而指导我们教学的方向[1]。
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根据学案,有意思、有目的的预习教材,根据学案要求积极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通过生生、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自主合作共同研究,最终达到转变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变高中学生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方式,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效果的目的。
2.高中生物“学案”导学型课堂教学的作用2.1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案导学使教师角色由单一变为复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注意培养的学生合作、交流等综合能力。
学案导学使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引导者,传统的教育教学主要是教师的讲,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把掌握知识的多少看成了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而学案导学则是教师运用“学案”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进行先学后教,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运用学案导学法[摘要] 学案导学是借助学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导学为方法,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学案导学法课堂导学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以导促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生物学科具有知识点多,琐碎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学案来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加以课堂的导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一、学案编写是学案导学的前提学案导学的优势在于高质量的学案。
学案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用来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助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法指导、达标训练、思维拓展等环节。
教师在编写学案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参资料,确定教学目标;要研究和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要了解学生情况,提高学案的针对性。
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
设计学案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而不是站在老师的角度。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到知识为主要原则,这是设计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第二,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把严谨、科学、抽象的课本知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题目组,让学生通过完成系列题目来达到“学会”的目的。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中生物“学案课堂”作业设计和批改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根据我校开展“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于2014年6月申报研究课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准备和等待,在2014年10月《“学案课堂”背景下高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被立项,预期到2017年10月结题,历时三年时间。
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开题以来的进展情况以及初步的研究成果一直以来我们对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存在这样的问题,设计随意、形式单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一刀切”、对作业的评价当成核对答案、教师对作业评价形式单一,标准不合理,不统一。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主要针对我校开展的“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探索高中生物作业设计和批改更能符合目前我校学情。
具体指向为:1.找出符合在“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下现阶段的高中生物作业设计的功能、原则及类型及设计作业的类型。
2.针对学生的学案作业出现错误方式,类型进行归类探讨成因,针对性提出进行作业批改的原则、类型和方法,从而更好解决现有“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作业批改存在的各种问题。
3.讨论出自主课的作业概念,设计意图,设计原则,设计流程让学生能通过自学,熟悉教材,解决基础性、知识性的问题。
4.摸索出高中生物“学案课堂”展示课作业的设计流程,来提高高中生物“学案课堂”展示课设计内容的含金量。
5.解决在“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下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的有效设计。
一、健全组织,有序开展《高中生物“学案课堂”作业设计和批改的实践研究》是第四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区级课题,该课题于2014年10月立项。
课题组参与老师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初步形成了方案,拟订了要解决的问题,分配了课题任务,生物组全员参与。
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课题研究的活动正常开展。
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及时总结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通过教学案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现状高中的生物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加强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就显得比较重要。
但是从实际的现状发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案一体化的模式强调教师对教材内容整合,但是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充分重视,比较侧重生物课本的知识再现整合,但是对教学情境多变性没有加强重视,这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高效学习。
一体化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比较注重课前的预设,但是对问题的生成没有加强重视,问题解决的结论化现象比较突出,这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就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学案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分层教学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缺少对学生个体动态评价以及有效监控,这些都不利于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作用发挥。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一体化教学设计原则和措施1.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一体化教学设计原则为能保障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整体质量,就要充分注重按照相应的原则,这是提高教学案一体化教学质量效率的重点。
教学案一体化教学设计充分注重主导性的原则应用,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要能够为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情境当中。
不仅如此,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也是重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加强对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互动。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一体化教学设计,要注重遵循主体性的原则,教学过程当中能充分重视学生参与时间和参与面的广泛性,能促进全体学生都能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下获得相应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