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饲料作用机理及发展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2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微生物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繁殖,生产或调制出具有绿色、安全以及高效等诸多优点的饲料。
其在促进动物生长、替代抗生素、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和减少人畜争粮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文章从概念剖析、发展背景、生产工艺与优化、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等方面对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以综述。
并总结了其作用机理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旨在进一步拓展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1、微生物发酵饲料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菌体繁殖,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有利于动物采食和利用的富含高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饲料或原料。
狭义方面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与原料及辅料混合发酵,经干燥或制粒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含活性益生菌安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饲料。
微生物发酵技术为饲料工业提供了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有机酸和活菌制剂等大量产品,不仅具有改善饲料营养吸收水平,降解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某些毒素,还能大幅减少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使用。
2、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背景2.1 饲料资源缺乏近年来,饲料资源的制约逐渐成为世界饲料行业甚至畜牧生产发展的瓶颈。
精饲料资源(如玉米、豆粕、鱼粉等)紧缺并且价格较高,而廉价的粗饲料却因无法充分被动物利用而被大量废弃或烧毁,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饲粮约占粮食总产量的35%,预计到2020 和2030年,比重将分别达到45%和50%,但粮食预期年增量约有1%,饲粮缺口在所难免,其中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将更加紧张。
因此,尝试利用新型饲料原料来代替日渐紧缺的常规饲料原料将会成为未来饲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其中粮食深加工所得的一些副产物(麸皮等)、农副产品的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果渣等)以及工业有机废水、废渣等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趋势。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杨翔,王浩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和禁止使用抗生素,以及饲料资源日趋紧张,寻找高效、生态健康型饲料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综述了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微生物发酵饲料种类及作用机理,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加快微生物发酵饲料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菌种;饲料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促进了动物生产,并对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日益显现,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他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
同时饲料和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由于受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肉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
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一直在400 kg以下,其中,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用于饲料生产。
在耕地和水资源长期紧缺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量已很难提高.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牲畜与人争粮问题仍然是我国不能掉以轻心的大事。
这是由我国国情及粮情所决定的。
因此,发展高效饲料工业,生产生态健康型饲料是当务之急。
1 发酵饲料的产生背景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共粮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都在寻找和研究新的饲料资源,其中,蛋白质饲料尤其受到重视。
蛋白质是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我国对蛋白质的需求已远远超出了国内动、植物蛋白的生产量,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大豆、豆粕和鱼粉等蛋白质原料。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状态,以正大、希望和中小企业各占三分天下,其中,中小企业以规模小、数量多为最。
由于中小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比大型企业高,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其生存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地方的小型饲料厂率先将菜粕、棉粕、血粉等发酵后生产浓缩饲料投入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生物发酵饲料现状及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探讨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饲料原料,使其得到有效改良,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和消化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生物发酵饲料的现状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在水产养殖中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生物发酵饲料的现状生物发酵饲料的饲料成分主要包括粮食、豆粕、菜籽粕、玉米面、小麦、大豆麸、棉籽饼等,这些原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但是这些原料中也存在一些抗营养成分,如纤维素、木质素、鞣酸等物质,这些物质降低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处理饲料原料,可以有效降低抗营养成分的含量,增加营养成分的含量,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目前,生物发酵饲料主要采用的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酵素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释放出更多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可以产生一些对水产生长有益的维生素和氨基酸。
由于生物发酵饲料处理后的饲料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并且易于消化吸收,因此在珍珠鱼、虾、蟹等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探讨1.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生物发酵饲料处理后的饲料中含有更多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可以为水产提供更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
研究表明,使用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使珍珠鱼的生长速度提高15%,对于虾和蟹等水产养殖也能够取得类似的效果。
2. 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分泌一些生长促进物质和抗菌素,这些物质对养殖动物具有促进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使用生物发酵饲料不仅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还能够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养殖成本。
3. 降低养殖环境污染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还可以降低养殖环境的污染。
传统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未消化的营养物质,会使得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从而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等问题。
2020年第10期(总第279期) 文献综述71发酵饲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许金新 (山东省东营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东营 257091)中图分类号:S8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10-0071-02 本文对发酵饲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1 发酵饲料的定义及发展历程1.1 定义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可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菌体繁殖,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有利于动物采食和利用的富含高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饲料或原料。
狭义方面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与原料及辅料混合发酵,经干燥或制粒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含活性益生菌安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饲料。
微生物发酵饲料主要分为固态发酵饲料,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代谢产物,微生态制剂和益生素四大类。
1.2 发展历程 我国发酵饲料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的糖化饲料、青贮饲料等;第二阶段,90年代将益生菌菌株制成菌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掺在基础日粮中,如单细胞蛋白(酵母粉)等;第三阶段现阶段的微生物发酵饲料。
2 发酵饲料发展背景2.1 优质粗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缺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了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造成了所需的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缺乏。
通过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发现,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可以利用一些廉价的饲料原料转化成优质的蛋白质原料,这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蛋白质资源短缺的途径。
2.2 长期使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日益凸显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显著促进动物生长,并对畜禽疾病起到预防作用,对发展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一些危害也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如抗生素在杀死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杀死了动物体内的有益微生物,破坏了动物机体内的菌群平衡,降低畜禽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可能感染更多的疾病。
生物发酵饲料现状及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探讨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和需求增加,生物发酵饲料成为了水产养殖行业的一种重要饲料形式。
其优点是可以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口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生物发酵饲料也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
生物发酵饲料的现状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饲料。
通过发酵,可以使饲料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降低饲料的粘度和粘附性,提高饲料的可溶性和流动性。
此外,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还可以合成和分泌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包括养殖鱼、虾、蟹等。
以鱼类为例,目前已经有很多种鱼类适合使用生物发酵饲料,如:鲤鱼、鳙鱼、青鱼、黄鳝等。
使用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率,同时也可以增加鱼类免疫功能和产卵率。
优点:增强蛋白质含量和可消化性提高口感和喜好度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还可以产生各种酶和气味物质,如多肽酶、脂肪酶、蛋白酶、胆固醇酯酶等,从而改善饲料的口感和味道,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喜好度,进而增加摄食量和生长速度。
增加免疫功能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益生菌、乳酸菌等,这些物质可以增强鱼类的免疫功能,提高鱼类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挑战:高成本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控制成本,同时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或有害物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分解饲料中大分子化合物,但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有毒或有害物质,如亚硝酸和硝酸等。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有毒或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生物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难以掌控生物发酵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难以控制,因为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生物发酵饲料现状及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探讨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而成的饲料,其具有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禽、牲畜等畜禽养殖领域。
在水产养殖领域,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却相对较少。
本文将就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上的现状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生物发酵饲料的现状生物发酵饲料的制作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如酵母、乳酸菌等)对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目前,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点主要包括:一是能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二是能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纤维素、木质素等,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三是能改良饲料的口感和气味,增加动物对饲料的食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水产养殖领域,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相对较少。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水产养殖物种的特殊性,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对饲料的需求不同,对饲料的口感、气味等要求也较高,传统的生物发酵饲料往往无法满足其需求;二是水产养殖环境的特殊性,水产养殖一般发生在水中环境中,而生物发酵饲料的制作和保存需要较为严格的环境条件,这给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相对较晚,对于生物发酵饲料的了解和应用也较为欠缺。
二、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探讨尽管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面临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但其仍然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可以通过改良生物发酵饲料的配方和制作工艺,使其更加适合水产养殖的需求。
可以通过调整原料的配比、添加适宜的微生物菌种等,来提高饲料的口感、气味等,从而增加水产动物对饲料的食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可以通过改良饲料的保存和转运技术,提高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适应性。
可以通过采用干燥、低温等技术来延长饲料的保存期限,从而满足水产养殖对饲料保存的要求。
生物发酵饲料现状及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探讨生物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为主要作用体,在特定的温度、pH、浸泡时间等条件下发酵得到的一种高效饲料,具有高蛋白、高能量、高消化率、低抗生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目前,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仍然较为有限。
但是,近年来随着水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发酵饲料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下面我们将从生物发酵饲料的现状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生物发酵饲料的现状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发酵饲料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研究。
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将生物发酵饲料作为替代抗生素的主要饲料来使用。
我国的生物发酵饲料研究和应用还比较落后,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业中的確切地位也逐步显现出来。
在水产养殖业中使用生物发酵饲料的好处显而易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饲料效能:生物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已经将大分子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因此易被水中生物吸收,能充分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饲料效能。
2. 增强抵抗力:生物发酵饲料中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质和多种酶类等,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激发鱼体内的免疫反应,增强鱼的抵抗力。
3. 减少污染:生物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的酵母菌、乳酸菌等益生菌,这些菌类能够降低肠道中有害菌的数量,减少粪便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轻水域的污染问题。
4. 降低成本:由于生物发酵饲料具有高效、高能、高消化等特点,因此可以有效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为水产养殖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生物发酵饲料不仅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而且还能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环境污染。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养殖户投身到探究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以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微生物发酵在我国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探讨摘要介绍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问题,阐述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特点、功效、作用机理、应用菌种和应用优势。
认为利用微生物加工和调制饲料具有物理和化学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各种优势。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饲料;问题;作用机理;优势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合成,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养分和无毒害作用的单一饲料,称发酵饲料。
1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1发展现状近年来,微生物发酵饲料已在全世界内产生广泛应用。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对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主要是酵母蛋白质饲料的生产),但受到当时市场环境的限制,微生物发酵饲料并没有快速地发展起来。
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缓慢,共经过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的糖化饲料;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酵母饲料;第三阶段即今天的微生物发酵饲料,与前2个阶段相比,专业生产发酵饲料的厂家较少,以小型饲料厂生产发酵饲料再配制为浓缩饲料为主,这样就使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1.2存在问题1.2.1发酵生产设备落后,专业人员缺乏。
由于大多数发酵饲料厂都是以小型饲料厂为主,技术储备、生产设备和专业人员都非常有限。
例如,没有锅炉消毒设备、自制的种子罐全部暴露在浓缩饲料生产车间中、粉尘夹带杂菌产生污染等等,根本不符合国家许可的卫生生产标准,为生产产品带来一定的隐患。
1.2.2危险的生料发酵来源。
所谓的“生料”就是指没有进行消毒的原料。
生料发酵原则上只能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如鲜薯渣等原料,事实上发酵饲料所用的蛋白质原料大部分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这些动、植物蛋白原料中植物蛋白原料的污染、霉变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小型饲料厂仓储、卫生条件差,造成霉变污染;一些地方存在“锅巴枯”,往往水分超标,杂菌污染严重;饲料原料极易被各种杂菌尤其是沙门氏菌污染。
微生物发酵工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微生物发酵工艺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转化的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制品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从微生物发酵工艺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基本原理微生物发酵工艺使用的微生物通常是一些具有代谢功能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如酵母菌、细菌、真菌和藻类等。
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用的代谢产物,比如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酶、生物饲料、制粉、酒精等,在食品、医药、生物制品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工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微生物培养在一定的环境下,给予其特定的养分和条件,促使其代谢产生有用的代谢产物。
通常情况下,微生物发酵工艺分为两种类型:静态发酵和动态发酵。
静态发酵是指将微生物培养在一个封闭、静止的容器中,使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并产生有用的代谢物。
静态发酵常用于食品生产中,比如酵母菌发酵面包、咖啡、酸奶等。
动态发酵是指将微生物培养在一个无定形的搅拌器或发酵罐中,使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并产生有用的代谢物。
动态发酵常用于生产高价值化学物质、药物等。
动态发酵不仅具有高效性,而且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二、应用现状微生物发酵工艺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以及生物制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方面,微生物发酵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口感和品质。
常见的食品发酵工艺包括酸奶、面包、啤酒、酱油、奶酪等。
在医药工业方面,微生物发酵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速效救心丸等。
微生物发酵工艺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药效,并且具有经济、绿色、高效的特点。
在生物制品工业方面,微生物发酵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多种重要的生物制品,如酶、激素、蛋白质等。
微生物发酵工艺可以提高生物制品的纯度和效率,并能对生物制品进行修饰和改良,以适应不同的临床需求。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杨翔,王浩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和禁止使用抗生素,以及饲料资源日趋紧张,寻找高效、生态健康型饲料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综述了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微生物发酵饲料种类及作用机理,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加快微生物发酵饲料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菌种;饲料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促进了动物生产,并对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危害日益显现,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他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
同时饲料和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由于受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肉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
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一直在400 kg以下,其中,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用于饲料生产。
在耕地和水资源长期紧缺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量已很难提高.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牲畜与人争粮问题仍然是我国不能掉以轻心的大事。
这是由我国国情及粮情所决定的。
因此,发展高效饲料工业,生产生态健康型饲料是当务之急。
1 发酵饲料的产生背景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共粮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都在寻找和研究新的饲料资源,其中,蛋白质饲料尤其受到重视。
蛋白质是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我国对蛋白质的需求已远远超出了国内动、植物蛋白的生产量,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大豆、豆粕和鱼粉等蛋白质原料。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状态,以正大、希望和中小企业各占三分天下,其中,中小企业以规模小、数量多为最。
由于中小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比大型企业高,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其生存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地方的小型饲料厂率先将菜粕、棉粕、血粉等发酵后生产浓缩饲料投入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进展一、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微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种以固体物质为基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饲料中的非生物质成分发生变化,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的一种生产技术。
微生物发酵饲料不仅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还能改善饲料的口感和臭味,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国外在微生物发酵饲料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等,其在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和生产中处于领先地位。
这些国家在微生物发酵饲料的菌种筛选、固态发酵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使得微生物发酵饲料的质量和产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而我国在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方面也并不落后。
目前,我国在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领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科研团队,他们在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优化、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二、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与改良微生物菌种是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的关键。
通过对大量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可以研发出高效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菌种,提高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发酵效率和产量。
近年来,我国在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与改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国的科研人员对各种微生物菌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在微生物发酵饲料中具有良好发酵效果的菌种。
青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它们在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代谢能力和产酶能力,能够将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难降解物质降解为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的物质。
我国的科研人员还对这些微生物菌种进行了改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这些微生物菌种的发酵能力和抗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条件。
三、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优化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是影响微生物发酵饲料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了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方法。
固态发酵是将饲料基质和微生物菌种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
76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3年40卷第6期营养与饲料NUTRITION AND FEED微生物发酵饲料在育肥猪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戴明清 1,彭禄庭 1,聂厚仁 2,唐 炳 1,陈帮斌 1 *(1.浏阳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浏阳 410300 ;2. 浏阳市淳口镇农业农村办,湖南 浏阳 410300)0 前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饲料资源的短缺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畜禽饲料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当前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传统饲料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的引入,使得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
其中,微生物发酵饲料因其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可消化性、增加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以及改善饲料的口感等优点,逐渐受到养殖业者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讨论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畜禽饲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通过回顾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饲料配方、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应用前景,为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一些参考。
1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微生物发酵饲料是近年来在畜禽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饲料。
它是以饲料为基础,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更作者简介:戴明清(1978—),男,湖南省浏阳市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和畜禽养殖技术推广工作*通信作者:陈帮斌(1978—),男,湖南省浏阳市人,大专,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禽养殖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微生物发酵饲料已经成为畜禽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提高经济效益微生物发酵能更好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糖类等营养物质,进一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减少饲料的浪费,从而提高畜禽生产的效率。
此外,微生物发酵饲料还可以促进畜禽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其免疫力,改善其生产性能和肉质。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导读近年来,在畜禽、反刍动物和水产动物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在饲料中长期连续使用添加抗生素已造成动物体的抗药性,促使对人类有害的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进而影响到人类公共卫生与安全。
目前,国家规定了许多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限制使用,特别是抗生素的限制使用,促进了非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微生物发酵饲料行业得到了发展,因其所具备的多种优点已经引起世界饲料行业的重视,并且已经开始了产业化生产。
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与利用的效果。
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环保意义。
1生物发酵饲料1.1 定义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1种或多种有益复合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脂肪,消除抗营养因子和积累有益的代谢产物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和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和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
1.2 作用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产生促进动物生长的有益成分,提高饲料消化率,增加适口性,延长储存时间,将有毒粕类转变为无毒、低毒的优质饲料,提高氮利用率,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降低粪便中氮污染,抑制病原微生物滋生,积累小肽和乳酸等有益代谢产物,大幅减少或完全替代抗生素的使用。
江浩军等对豆粕进行发酵后发现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250 g,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269 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7.6%;对照组料重比为1.79:1,而试验组料重比1.65:1,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了7.8%,差异显著(P<0.05)。
试验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仔猪腹泻都在试验开始2周内较多,尤以断奶后3~5 d为高峰期。
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进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进展引言随着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学的发展,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通过利用各类微生物对饲料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饲料的口感和消化吸收性,提高畜禽生长性能和产量,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加强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研究,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对于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加营养价值、改善动物健康和提升抗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发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为不同阶段的畜禽提供合适的饲养方案,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用药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加强对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人类食品安全和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2. 正文2.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定义微生物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对饲料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进行代谢作用,通过发酵反应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的一种技术。
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包括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通过其发酵代谢的过程,可以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
微生物发酵饲料还可以提高饲料的香味和口感,增加动物的食欲,从而提高饲料的食用率。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定义并不局限于单一的微生物种类或发酵方法,而是涵盖了多种微生物发酵的技术和应用,包括传统的酵母发酵、乳酸菌发酵、青贮发酵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定义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通过对微生物发酵饲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提高养殖效益,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