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的民间美术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年画年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种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
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
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
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
苏州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鼎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
桃花坞年画主要有门画、中画和屏条等形式其中门画可谓集历代门神之大全。
桃花坞年画系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出来工艺精美一幅画要套印四五次至十几次有的还要经过“描金”、“扫银”、“敷粉”等工序。
在色彩上有桃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黄等诸色。
在艺术风格上桃花坞年画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设色上具有朴实、稚拙、简练、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故数百年来一直畅销于海内外欧洲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艺术馆都有收藏。
32张超萌的国宝年画,为您接福、纳财、送平安!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过年。
小年儿,是送灶王爷升天言事的日子。
而对“年味儿”的记忆,除了那甜的糖瓜和丰盛的团圆饭,就是最有仪式感的贴画年。
中国的画年,源于对神灵的崇拜,贴画年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驱邪、接福、纳财、保平安,是几乎所有中国人对于来年的祈盼!小年儿,就送大家32张国宝级、有着浓郁乡土特色的河北武强画年。
武强画年历史悠久,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武强画年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画年中的佼佼者。
这32幅武强画年作品,有的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有的是凝聚民间艺术家毕生心血的艺术佳作,难得一见,更值得收藏!有画年的地方,才有浓浓的年味儿,才有绵绵的童年回忆,才有一整年满满的福气!来,一起接福吧!天神降福篇灶君· 一家之主◎灶君夫妇水印套色纵30厘米*横23厘米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刻板时间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小年,就先请出来灶王夫妇吧!武强画年很突出灶王夫妇的头部,很像一张萌萌哒的自拍照!灶王在天上虽是小神,在凡间又被供奉在灶台之上,但县官不如现管呀,他可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所以灶王夫妇相当有范儿!画年上,灶君的神案前,设着一个大大的聚宝盆,还有隶吏仙童6人,很是气派!中国古代就祭祀灶神。
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
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
天地三界· 十方真宰◎天地全神水印套色纵38.5厘米*横25厘米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三层排列,此为天地全神的一种。
在北方农村,天地全神是过年时常常供奉的。
记忆中,每年过年,奶奶都会把天地全神供奉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贡案最大,贡品也最为丰盛。
大家都见过天地全神的画年,但是天地全神都是谁呢?估计知晓的人就很少了!这幅四层排列的天地全神,是武强画年中更为常见的,画面下方清楚的写有“天地三界十方真宰”!小时候不懂这句话,现在看来顿觉民间文化的包容并蓄。
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课时数: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有关民间美术的知识,观察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
2.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欣赏能力,引出民族自豪感。
3.绘出所喜爱的纹饰图案,组合成一幅吉祥图。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如何表现吉祥如意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图片,ppt,CAI光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图片,1.福寿天宫(《小财神》,文门神的一种,一版用于临近门口处。
又名福寿天官,福寿拱照德望高,财子寿全又温和,慈祥好善可恭敬,富贵繁荣得惠泽。
表达人们求财纳福的心理和追求。
)第一课时教师的教学活动:一、组织教学,整顿纪律。
二、指导观察。
1.你能说说课本中的哪些作品中体现了喜庆、吉祥、满足的特点?(连生贵子,2.观察范图中哪里采用了谐音、寓意、象征的手法?3.你从书中发现了哪些纹饰?三、课堂延展:参加小组讨论:以你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为例,说说如何表现吉祥的主题。
四.课堂评价。
总结教学,鼓励优良。
五.课外作业。
课后观察其他民间美术图案,结合今天所学的欣赏知识。
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观赏范图,感受民间美术的特征。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课本图案。
三.回答自己的理解及看法。
四.讨论:结合书中所介绍的欣赏知识,如何欣赏民间美术图案及纹饰,交流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等一.整顿纪律,检查学具。
二.听取学生课外观察情况汇报。
及时指导总结。
三.指导学生如何认识描绘各种纹饰。
四.课堂练习:画一幅民间美术纹饰,巡查辅导。
五.作业评价展示。
以鼓励为主,指出优秀的地方,并给予评价。
六.课堂评价:一、汇报课外观察到的民间美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感受。
二、学习进一步认识纹饰。
三、练习用色彩描绘美术纹饰,可参照课本。
四、自评,互评。
五、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一、体验特点二、表现手法三、美化生活教学后记:能初步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民间美术,能用所学到的知识找出身边的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
2.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民间美术制作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民间美术的制作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如意吉祥图案的设计和创作。
2. 民间美术制作技巧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间美术的美。
2. 讲解:教师讲解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
3. 欣赏: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间美术的美。
2. 讲解:教师讲解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
3. 欣赏: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特别是“如意吉祥”这一主题在民间美术中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如意吉祥的概念和意义。
2. 民间美术中如意吉祥的表现形式,如剪纸、年画、泥塑等。
3. 实践活动:制作剪纸、年画或泥塑等民间艺术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特别是“如意吉祥”这一主题在民间美术中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如意吉祥的概念和意义,分析民间美术中如意吉祥的表现形式。
2. 演示法:展示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艺术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剪纸、年画或泥塑等民间艺术品。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如意吉祥的民间艺术品图片或实物、制作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彩纸、泥等)。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台剪刀、彩纸、泥或其他制作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如意吉祥的民间艺术品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如意吉祥在民间美术中的意义和作用。
2. 新课讲解:讲解如意吉祥的概念和意义,分析民间美术中如意吉祥的表现形式,如剪纸、年画、泥塑等。
3. 示范演示:教师展示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和技术。
4.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动手制作剪纸、年画或泥塑等民间艺术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一幅剪纸、年画或泥塑等民间艺术品的创作,要求体现如意吉祥的主题。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及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民间美术元素创作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分类:剪纸、年画、刺绣、泥塑等。
2. 民间美术的特点:寓意吉祥、图案丰富、色彩鲜艳等。
3. 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反映民间风俗、寓意美好愿望、传承民间技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及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民间美术元素创作美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寓意着什么?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分类、特点及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魅力。
3. 示范教学:教师展示一幅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巧。
4. 学生创作: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民间美术元素创作一幅寓意吉祥的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及其文化价值。
2.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
3. 学生能够运用民间美术的元素和技巧进行创作。
4. 学生能够表达对自己作品的看法,以及作品背后的寓意。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文化背景。
2. 示范法:展示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八、教学步骤1. 展示与欣赏: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
吉祥如意的民间美术
吉水三中严健保
一、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二、教三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点;民间美术的界定、种类主要及其特点。
2、技能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辨别、分析、欣赏能力。
3、德育点: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欣赏,使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产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种类主要介绍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民间美术作品实物、
六:教学过程:
安排小测试,了解学生情况
同学们知道我国都有哪些民间美术的呢?
学生回答
接着播放一个关于民间美术的木雕,风筝,刺绣,扎染,泥人等汇集图片视频.看完后接着拿出老师自制的剪纸图片展示给同学看.大家看下老师手上拿着什么东西?
学生:剪纸.
接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剪纸
接着播放一段5分钟的剪纸短片
老师:在中国广大的农村,许多年来,流传着种种老百姓自己创作自己欣赏的艺术,剪纸就是其中的一种。
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把纸剪出成图形。
剪纸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1 剪纸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有装饰性。
2 纸的题材:花鸟虫雨,人物,自然景观。
吉祥图案,传说,
神话。
(剪纸作品展示:)
提问:同学们看着图片,这些不同的图片都有着哪些寓意呢?
学生:回答。
(老师在一旁解释图片的寓意)
3 制作方法:剪,刻
4 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衬色。
5 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5 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
剪纸作品展示:
展示完后,我们再来看看下穿花剪纸。
老师:在现代生活中,剪纸除了粘贴在玻璃窗上,还可以贴在墙壁上、家具上、悬挂在天花板上等地方,新年或在喜庆节日用剪纸贴的吉祥装饰物,极富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
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
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发展与延伸。
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窗花无论题材、表现手法、剪刻技艺都是剪刻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窗花剪纸作品欣赏
老师: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
那么知道我国有那些地方的剪纸比较出名吗?
学生:回答
接着老师介绍剪纸的派别:
剪纸的派别:北派,南派
北派:陕西河北山东
南派:江南广东广西
接着作品欣赏,欣赏同时老师一边介绍北派和南派的剪纸有哪些特征,特点。
课堂练习:根据剪纸风格特点与地区连线
(粗朴豪放)高密
(金碧辉煌)广东
(色泽富丽)
(黑白灰互衬托)河北尉县
接着同学们上了今天这节课之后都对剪纸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学剪纸啊?
学生:想。
接着老师师范出2张自制的剪纸,接着交学生怎么剪剪纸。
示范后拿学生剪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看。
小结: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
并且熏陶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