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1
- 格式:ppt
- 大小:21.89 MB
- 文档页数:42
抗菌药物实验方法――药敏试验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不少耐药菌株可耐受多种抗生素。
由此而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仅使抗菌药的疗效降低,疗程延长,死亡率升高和治疗费用增加。
这不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耐药菌株可能会将耐药性基因由动物转移给人类,对人类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专家强调指出,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以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合理应用抗菌药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疗效,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影响。
目前由各种细菌所引起的疾病给畜禽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阻碍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所以使用抗菌药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成了畜禽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不少耐药菌株可耐受多种抗生素。
由此而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仅使抗菌药的疗效降低,疗程延长,死亡率升高和治疗费用增加。
这不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耐药菌株可能会将耐药性基因由动物转移给人类,对人类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以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合理应用抗菌药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疗效,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影响。
一、什么是药敏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AST),简称药敏试验,是指对敏感性不能预测的分离菌株进行试验,测试抗菌药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作用,以指导选择治疗药物和了解区域内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有助于经验性治疗选药。
药敏试验是兽医临床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
二、药敏试验的意义1、可以相对快速有效地检测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因为实验是在体外对已经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不需要生物载体,不需要实验动物,操作相对简单,成本相对降低。
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抗微生物敏感性】细菌为常见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各种病原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
测定敏感性的方法称为药物敏感试验,即在体外通过被检测药液的稀释(试管法、微量法、平板法)或扩散(纸片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或杀灭作用。
在试管法中以抑制细菌生长为评定标准时可用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v Concentra-tion,MIC)表示,在一批实验中能抑制50%或90%受试菌所需MIC,分别称为MICso 和MIC90。
以杀灭细菌,使活菌总数减少99%或99 .9%以上为评定标准时,称为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其单位均为/ig/mL或mg/L。
通常根据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MIC.结合该药的常用剂量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划定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的界限。
其标准是当一种细菌引起的感染用某种药物的常用量治疗有效,即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MIC5倍以上者为高度敏感;当细菌引起的感染仅在应用高剂量药物时才有效,即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浓度相当于或略高于MIC为中度敏感;低于MIC或细菌能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时均判定该菌对该药为耐药。
纸片法操作较简单,适用于生长较快的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药敏测定。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以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标准,其直径与药物对细菌的MIC成反比,抑菌圈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菌药物愈敏感,一般的判定标准为:抑菌圈直径> 20mm 为极度敏感,15.1 - 20mm为高度敏感。
10 - 15mm为中度敏感,<lOmm为耐药。
抗菌药物一般按常用量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所具备的杀菌或抑菌性能,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两类。
前者MBC约等于其MIC,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等;后者的MBC远大于其MIC,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
(整理)各种微⽣物⽣化试验⽅法原理.各种微⽣物⽣化试验⽅法原理通常利⽤⽣化试验的⽅法,检测细菌对各种物质的代谢作⽤及其代谢产物,称为细菌的⽣化反应,常⽤于细菌的鉴别。
1、糖类分解产物(1)糖发酵试验(carbohydrate fermentation test)不同种类的细菌对糖的分解利⽤能⼒不同,⼀般以能否分解某种糖,是否产酸产⽓等现象来鉴别。
例如⼤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且产⽓;⽽伤寒杆菌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且不分解乳糖。
这是因为⼤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等产⽣甲酸,经甲酸解氢酶的作⽤⽣成H2和CO2。
⽽伤寒杆菌⽆此酶,故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产⽓。
(2)VP试验(V oges-Proskauer test)产⽓杆菌将分解葡萄糖产⽣的两分⼦丙酮酸脱羧,⽣成⼀分⼦⼄酰甲基甲醇。
⼄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中氧⽓氧化,⽣成⼆⼄酰,⼆⼄酰可与培养液中含胍基的化合物(如蛋⽩胨中的精氨酸)反应,⽣成红⾊的化合物,此为VP试验阳性。
⼤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不⽣成⼄酰甲基甲醇,故VP试验阴性。
(3)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肠杆菌和产⽓杆菌均属G-短杆菌,且都能分解葡萄糖、乳糖产酸产⽓,⼆者不易区别。
但两者所产⽣的酸类和总酸量不⼀:⼤肠杆菌可产⽣甲酸、⼄酸、乳酸、琥珀酸等,⽽产⽓杆菌只产⽣甲酸、⼄醇及⼄酰甲基甲醇。
故⼤肠杆菌培养液PH在4.5以下,加⼊甲基红指⽰剂呈红⾊,为甲基红试验阳性;产⽓杆菌培养液PH在5.4以上,加⼊甲基红后呈桔黄⾊,为甲基红试验阴性。
(4)枸橼酸盐利⽤试验(citrate utilization test)产⽓杆菌在以枸橼酸盐为唯⼀碳源的培养基上⽣长,分解枸橼酸盐产⽣CO2,并转变为碳酸盐,使培养基由中性变为碱性,含溴麝⾹草酚蓝(BTB)指⽰剂的培养基由淡绿⾊变为深兰⾊,此为枸橼酸盐利⽤试验阳性。
⼤肠杆菌不能利⽤枸橼酸盐,故在此培养基上不能⽣长,培养基仍为绿⾊。
2、蛋⽩质及氨基酸的分解产物(1)硫化氢试验(hydrogen sulfide test)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甲硫氨酸等)产⽣H2S,如遇醋酸铅或硫酸亚铁,能⽣成⿊⾊的硫化物,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临床医学检验: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药真题及答案一1、判断题A群链球菌对杆菌肽的敏感率几乎100%,所以一旦试验结果敏感即可确认该链球菌为A群,敏感判定标准为抑菌环直径>10mm。
()正确答案:对2、单选(江南博哥)目前最强的抗绿脓杆菌抗生素是()A.普鲁卡因青霉素B.羧苄青霉素C.先锋霉素ⅣD.头孢他啶E.头孢呋辛正确答案:D3、多选关于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说法正确的是()A.监测耐药性B.提供所选择药物的依据C.其结果总与体内用药结果相一致D.可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E.指导医师选择使用抗生素正确答案:A, B, D, E4、单选下列药物中哪种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A.羧苄西林B.替卡西林C.阿莫西林D.呋苄西林E.双氯西林正确答案:D5、单选液体稀释法不适合做药敏试验的是()A.头孢噻肟B.磺胺C.氧氟沙星D.万古霉素E.红霉素正确答案:B6、单选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弱,对革兰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作用强的药物是()A.第一代头孢菌素B.第二代头孢菌素C.第三代头孢菌素D.第四代头孢菌素E.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正确答案:C7、问答?患者刘某,女,40岁,尿频、尿急、尿痛1周,体检:体温38.5℃,明显肾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尿WBC3(+)/HP,偶见白细胞管型。
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10万CFU/L,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为头孢噻肟6mm,头孢噻肟/棒酸26mm,头孢他啶21mm,头孢他啶/棒酸27mm,呋喃妥因25mm(中介判定值为15~16mm)。
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药敏实验结果,可判断此株菌存在哪种耐药机制,由于这种耐药机制的存在,临床抗生素应用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正确答案:根据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加棒酸后比不加棒酸的抑菌环直径均>5mm,确定此株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临床抗生素应用方应避免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即使这些药物的体外实验显示敏感,临床上也可能治疗无效。
微生物药物敏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圆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操作程序和结果判断方
法。
⏹2、了解药敏试验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二、实验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药敏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检菌的琼脂平板表面特定部
位。
药物借其分子的扩散力向周围琼脂中扩散,形成了随着离纸片距离加大,琼脂中的药物浓度逐渐减少的梯度浓度。
其纸片周围一定区域琼脂内的药物浓度高于抑制待检菌所需浓度时,则该区域内细胞不能生长,形成透明抑制圈。
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待检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抑菌圈愈大,说明该菌对此药物越敏感三、实验器材
⏹1.菌种大肠埃希菌。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试剂无菌生理盐水,抗菌药物纸片:
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土霉素、链霉素等。
⏹4.其他无菌棉拭子、镊子、毫米尺、接种环。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菌液制备
菌浓合适,一般为106
⏹2.接种
细菌悬液制备后15min内接种至倒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中,接种量0.1-0.2mL。
涂布均匀。
⏹3.贴药敏纸片
⏹涂布后的平板在室温下干燥3~5min,用纸片分配器或无菌镊子将纸片贴于琼脂表面
并轻压,使纸片与琼脂表面完成接触。
各纸片中心相距应大于24mm,纸片贴上后就不能再移动位置。
⏹4.培养
⏹将平板倒置放入37℃培养箱培养,16~18h读取结果。
五、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 1.圆纸片药敏试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 2. 试述药敏试验的意义。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是评价抗菌药物对微生物的作用和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的重要手段。
正确执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控制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执行标准。
1. 试验菌株的选取。
试验菌株的选取是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第一步。
应根据临床感染的部位和病原菌的种类,选择相应的菌株进行试验。
同时,应注意菌株的来源、保存和传代方式,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试验方法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抗菌药物和微生物,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等。
在选择试验方法时,应考虑到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操作的简便性,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3. 试验条件的控制。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培养基的配制和质量等。
试验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 试验结果的解读。
试验结束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解读。
应根据相关标准和临床实际,判断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确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等参数。
同时,应注意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结果报告和数据保存。
试验结果应及时进行报告,包括试验方法、试验菌株、试验条件、试验结果等内容。
同时,应将试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进行保存,以备查验。
在报告中应注明试验人员、试验时间、试验地点等信息,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6.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程序。
包括对试验菌株的鉴定、对试验方法的验证、对试验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相关标准和法规的遵守。
在执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包括药典规定、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