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思路共5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04 MB
- 文档页数:25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女性,28岁。
临床诊断: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分析:①R-R间期绝对匀齐,频率为220次/分;②QRS波群正常;③V1、V2导联QRS波后可疑P’波,注意与未发作时心电图对照。
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有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多在150~25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形态大多正常;P波可融合于QRS波的不同部位;如经过旁路折返、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可增宽。
临床类型有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异位兴奋点引起的心动过速。
手把手解读心电图: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00 次/分时均可以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笼统地可以分为室上性行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两类。
起源自希氏束以上的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源自希氏束以下的称为室性心动过速。
也可以根据心动过速发生时 QRS 波的形态,将其分为窄 QRS 波心动过速和宽 QRS 波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常为窄 QRS 波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常为宽 QRS 波心动过速,当然存在少数例外情况。
心电图入门者及心内科初学者,抑或非心内科医生,常常畏惧心电图解读,尤其碰到心动过速,不管宽窄,首先自己乱了阵脚、手足无措,图没看懂,自己已然心动过速。
下面对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电图表现一一介绍,以使需要者读图不愁、身心舒畅。
图 1 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首先看图。
心脏传导系统如图上所示,室上性的结构包括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和交界区。
因而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就发生在这些部位。
下面我们一一描述。
1窦性心动过速首先确定为窦性心律,频率>100 次/分,即为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的判断需结合额面6 轴系统及胸导联系统向量分布,II 导联P 波直立且常振幅最高,I 导联 P 波直立振幅常较 II 导联为低,aVR 导联 P 波一定负向。
V1 导联 P 波双向,先正后负。
V4-V6 导联 P 波正向,具体可见《漫话心律失常:窦性心律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窦性心动过速示例图见图 2,除了窦速外,您还发现了其他异常吗?图 2 窦性心动过速示例图2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指起源自心房的异位激动导致的心动过速,常为局灶触发及自律性机制,少数于外科及射频消融术后可出现大折返性房速。
频率>100 次/分,多数在 160-180 次/分,具有清晰可见的 P 波,P 波之间具有等电位线(这点很重要),P 波形态和窦性心律不符合者,多为房速。
房速在发作起始及终止过程中,常具有「温醒」及「冷却」现象,也有助于房速的诊断。
【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这是我阅读的最新的一份讨论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文章,文章很好,不仅介绍了诊断标准,更为重要的是介绍了如何应用这些标准。
这是今年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另外提前预告一点,下一个重点学习的基础文章更是精彩,全文接近2万字,希望我们制作的内容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园子里还有很多战友是基层医院的医生,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接触到国际顶级期刊的文章,这种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研究生毕业时,我曾想三年没有学到什么,但回想起来,这三年时间让我知道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寻找解答。
我相信经过正规研究生训练的战友,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肯定超过了本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知道了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下面特意把这篇我1月份阅读的文章介绍给大家,也算是一份新年礼物。
【White先生的悲剧】64岁的White先生因“突发心悸2小时”送入医院急诊室。
入院时,他有轻度的短促呼吸,但无胸痛。
除高血压外,无其它心血管系统疾病。
体检时发现病人有些焦虑但自感“舒适”,血压110/70mmHg,心律规整155次/分。
除了“偶尔颈静脉压增高”外无其它心衰体征。
心电图显示其频率145次/分规整的节律,QRS波间期160ms(见图1),无患者以往的心电图用于分析。
急诊科的医生对患者当前的心电图诊断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人认为是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患者血压和精神状态尚好,因此有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
就在患者准备静脉注射腺苷时,心动过速自动转复为频率为75次/分的窦性心律。
经过1小时的观察,患者临床状态稳定,护送病人回家并知其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安排患者预约心脏科医生。
两周后,White先生再发心悸,很快出现短促呼吸并晕倒在地。
White夫人呼叫911,当复苏人员到达时,White先生已经出现了顽固性心室颤动,窦性节律再也未能恢复。
图1:患者在急诊室的心电图因为稳定的血压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