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8.52 KB
- 文档页数:2
技术介绍
污泥高效一体化深度脱水技术采用化学和物理的综合方法对污泥进行改性,加入纳米级的无机药剂,使胶粘状的污泥颗粒高速打散成为晶体颗粒状,使污泥表面的吸附水和毛细孔道中的束缚水成为自由水,再采用1.0~5.0MPa高压钢制特种压滤机间隔、递增式施压工艺,使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可达到50%以下。
一体化深度脱水技术将含水率从80%左右污泥脱水至50%以下,也可将含水率97%左右的浓缩污泥直接脱水至50%以下,脱水后的泥饼再经24小时(夏季及晴好天气)~72小时(冬季及阴雨天气)自然堆放风干,含水率可降低至20%左右。
脱水后的污泥热值在800~1200kcal以上,可送至燃煤电厂或垃圾电厂与燃煤或生活垃圾混合焚烧发电,(一般焚烧4~5吨泥饼可节省1吨标准煤),也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等其他资源化综合利用,彻底解决污泥的二次污染等问题。
污泥高效一体化深度脱水技术使污泥形成晶体结构后,改变了污泥的显微结构,使泥质具有呼吸性,污泥的降解由厌氧过程转变为好氧过程,污泥中的臭气源如硫化氢、硫醇类等物质与改性剂反应,大大减轻了臭气的产生;污泥中的病菌、寄生虫卵、病毒等也因污泥呼吸性、PH值及泥质结构
的改变和无机质的包覆而失活。
含水80%原污泥经深度脱水后重量比原污泥减少了70%以上,体积减少了60%左右。
污泥调理加板框压滤深度脱水技术本文就污泥调理加板框压滤脱水技术开展阐述,从实际施工中累计经验,并运用到在建项目,提出相应的污泥调理方法,对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具有一定的意义。
要解决污泥处理问题,首先要解决污泥的脱水问题。
污泥深度脱水是指对污泥开展调理,破坏细胞壁,释放结合水、吸附水和细胞内水,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使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到达60%以下的脱水方式。
较常用的污泥调理剂有三氯化铁、石灰等。
1污泥特性与脱水难度要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到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处置目标,污泥脱水至关重要,只有把污泥水份降至60%以下,资源化综合利用才有可能。
污泥脱水的难易,除与水份在污泥中的存在形式有关外,还与污泥颗粒的大小,污泥比阻和有机物含量有关,污泥颗粒越细、有机物含量越高、污泥比阻越大,其脱水的难度就越大。
2现常用污泥深度脱水工艺虽然目前各方均声称自己的工艺具有专有技术特点,但归纳起来,现深度脱水工艺均带有如下特征:脱水前均需投加药剂对污泥开展稳定调理;大部分采用板框隔膜脱水,极少数采用带机脱水。
3工程案例##市天山污水处理厂位于##中心城区西部的天山路和双流路路口,服务于—河市区段上游地区;该厂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干污泥量13tDS∕d,湿污泥量1300~1500m3∕d,污泥含水率99〜99.13%,折算成80%含水率污泥量为65t∕d o污泥深度处理采用离心浓缩、添加消石灰和三氯化铁调理+隔膜压滤机脱水的工艺。
3.1本工程深度脱水工艺流程本工程采用铁盐石灰加板框压滤工艺,该工艺是在污泥里投加石灰和三氯化铁开展调理,然后通过高压隔膜压榨,使浓缩污泥经压榨后污泥含水率降到60%o3.2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比选石灰加带机压滤工艺污泥脱水效果较好,但石灰用量极大,运行环境条件差,产生的污泥量较大;调理剂加板框压滤工艺目前为厂家保密技术,须采用打包建运的模式操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受调理剂的影响,污泥的病理和毒性尚不明确;相比较之下,三氯化铁、石灰加板框压滤技术深度脱水工艺目前应用较多,工艺技术成熟、脱水效果好、运行情况稳定,使用的药剂较易得到、价格便宜、无毒无害、不产生其它潜在污染,滤液对生物处理无不良影响。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污泥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作为污泥处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减少污泥体积、提高污泥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
二、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概述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含水率较高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其达到固态化、减量化的目的。
该技术可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和资源利用率,对于后续的污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压滤、真空吸滤、离心脱水等。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物理脱水技术如超声波辅助脱水、微波辅助脱水等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这些技术通过物理作用力使污泥中的水分脱离,达到深度脱水的目的。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利用化学药剂使污泥中的水分脱离。
常见的化学药剂包括聚合物、无机盐等。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化学调理剂的种类、用量、反应条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提高脱水效果和降低药剂成本。
此外,一些新型的化学脱水技术如电渗析、渗透压差等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3.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污泥脱水。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生物反应器法、生物酶法等。
生物法具有环保、节能、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四、典型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1. 机械压滤技术:该技术通过高压作用使污泥中的水分被挤出,达到深度脱水的目的。
实际应用中,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设备投资小等优点,但能耗较高。
2. 化学调理技术:通过投加适当的化学药剂使污泥中的水分脱离。
该技术具有脱水效果显著、处理时间短等优点,但需注意药剂的选用和投加量。
3. 生物法应用: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泥脱水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但需注意微生物的种类和培养条件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五、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将不断涌现,如超声波辅助化学调理技术、纳米材料辅助生物法等。
污泥深度脱水和处置方案污泥深度脱水是指将湿污泥中的水分去除,从而提高污泥的固含量的过程。
钢带式压榨过滤机是一种常用的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滤带对污泥进行挤压和过滤,使污泥中的水分脱离并通过滤带排出,从而实现污泥的脱水。
钢带式压榨过滤机主要由进料系统、脱水系统和清洗系统三部分组成。
进料系统将湿污泥均匀地送入过滤区域,脱水系统通过滤带对污泥进行挤压,使污泥中的水分被分离出来,而固体颗粒则保留在滤带上。
清洗系统用于清洗滤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钢带式压榨过滤机具有脱水效果好、处理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污泥的脱水处理。
下面将介绍钢带式压榨过滤机的运行方案:1.进料预处理:在进料系统中,对湿污泥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大颗粒物质,并将湿污泥均匀地送入过滤区域。
可以通过筛网、除磁器等设备完成此步骤。
2.过滤脱水:将经过进料预处理的湿污泥送入脱水系统。
在脱水系统中,利用滤带对污泥进行挤压和过滤,使污泥中的水分脱离,而固体颗粒则保留在滤带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脱水,污泥中的水分将被充分排出。
3.滤带清洗:在脱水完成后,滤带上会残留一定量的固体颗粒。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滤带进行清洗。
一般可以使用高压水枪或者自动清洗装置对滤带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
4.排出脱水后的物料:经过脱水和清洗后,固体颗粒会保留在滤带上,形成一条较干的固体污泥带。
可以利用机械装置将固体污泥带从滤带上刮离,并通过输送设备将其排出。
5.固液分离:脱水后排出的固体污泥需要进行固液分离处理。
可以使用离心机、带式过滤机等设备对污泥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使得固体颗粒和液体分开,从而实现对固体颗粒和液体的单独处理。
总结来说,钢带式压榨过滤机是一种常用的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其运行方案包括进料预处理、过滤脱水、滤带清洗、脱水物料排出和固液分离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合理组合和操作,可以实现对污泥中水分的脱离,从而提高污泥的固含量,减少废物排放,达到环保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处理厂面临的处理压力也日益增大。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是必不可少的副产物。
然而,由于污泥的高湿度和含水量较高,对其的处理和处置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传统的污泥脱水技术主要包括自然脱水、压滤脱水和离心脱水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脱水效率低、能耗高、占地面积大等。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污泥脱水技术,以提高脱水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目前,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这种新型脱水技术通过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量,使其成为可处理的固体物,从而减少后续处理过程的负担。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一种常见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高温热泡法。
该方法通过将污泥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并通过蒸发将水分从污泥中脱除。
高温能够改变污泥中水分的物理状态,从而促进水分的脱水。
这种方法具有脱水效果好、处理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对能源的消耗较高。
另一种常见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电化学脱水法。
这种方法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直流电场对污泥进行处理。
在适当的条件下,污泥中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并促使水分从污泥中析出。
电化学脱水法具有操作简单、脱水效率高的优势,但是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
此外,还有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生物脱水法。
这种方法利用生物菌群对污泥中的水分进行降解和脱除。
通过合理调控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的含水量。
与传统的脱水方法相比,生物脱水法具有能耗低、环境友好的特点,但是其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各种新型技术在不断地被开发和优化。
这些技术有望解决传统污泥脱水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为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验证这些技术在不同实际情况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包括高温热泡法、电化学脱水法和生物脱水法。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是指将污泥中的水分尽可能从污泥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减小污泥体积、提高污泥固含量、减少处置费用等目的的技术方案。
下面是一份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后处理系统后处理系统是指对处理过后的污泥进行深度脱水的设备及系统。
它主要由带式压滤机、双螺旋挤压式脱水机、螺旋压滤机、离心脱水机等设备组成。
1. 带式压滤机带式压滤机是一种在低水含量条件下进行的连续式脱水设备,主要是通过高压力或者高度挤压来实现污泥中的水分分离。
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较好的操作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泥特性进行定制。
(2)采用全自动操控模式,操作简单方便。
(3)提高了固含量和干含量,减小了处理费用。
(4)由于污泥处理过程中有过滤、挤压和脱水等多种机制,对于处理难度较高的污泥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2. 双螺旋挤压式脱水机双螺旋挤压式脱水机是一种高速旋转螺旋桨的设备,通过强烈的挤压作用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出来。
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简单方便。
(2)具有高效脱水效果,污泥固含量可以达到60%以上。
(3)基本没有滤网或者过滤器,污泥中的水分排出速度快。
(4)对于污泥中体积大的微粒和有机物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3. 螺旋压滤机螺旋压滤机是一种连续式脱水设备,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预处理污泥后,在搅拌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压力使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出来。
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不需要进行任何的预处理,直接进行污泥处理即可。
(2)采用连续作业模式,适合大批量处理。
(3)污泥中的水分可以达到高达90%以上的分离率。
(4)具有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简单方便。
4. 离心脱水机离心脱水机是一种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进行脱水处理的设备,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污泥。
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进行任何的预处理。
(2)污泥中的水分可以达到高达95%以上的分离率。
(3)高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泥中的固含量可以提高到60%以上。
厦门城市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和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城市污水厂污泥含水率过高(98%左右),产生量极大,使污泥脱水成为减量化和衔接后续处理的必需环节。
目前应用的主要污泥脱水技术,泥饼含水率高达80%左右,不仅减量化效果受到限制,也不能达到与后续处理处置过程有效衔接的要求,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污泥处置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针对影响污泥脱水效率的关键因素,依托对污泥脱水机理的认识,结合厦门石渭头、筼筜、集美、杏林污水厂污泥深度脱水工艺的实际生产应用情况,研究污泥预处理工艺,高压厢式压滤机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泥饼在焚烧、制砖、园林绿化利用和填埋等方面的处理处置情况,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做一定的探索。
一、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及关键技术1、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污泥深度脱水是指对污泥进行调理,破除细胞壁,释放结合水、吸附水和细胞内水,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使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达到60%以下的脱水方式。
以厦门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天,污水处理采用A/O工艺法,污水成份约为10%工业废水,90%生活污水。
该厂共安装一台600m2及两台300m2高压厢式压滤机,总投资约850万元。
该厂污泥脱水工艺包括污泥浓缩、调质、脱水和后续处置等四个部分。
二沉池剩余污泥进入重力浓缩池后,被潜污泵输送至调质池中,均匀搅拌后的污泥通过隔膜泵或螺杆泵注入厢式压滤机中,注泥结束压榨后的泥饼, 其含水率可稳定在60%以下。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污泥深度脱水关键技术(1) FeCl3和CaO调理污泥技术FeCl3中的Fe3+水解能力强,随着pH的提高,其水解产物就会聚合而生成胶体羟基聚合物或氢氧化物沉淀。
CaO作为助凝剂,它除了调节pH外,还可以改变污泥颗粒的结构,CaO溶解后钙离子被污泥中的腐殖酸吸附, 在污泥中形成多孔网格状骨架, 可改善污泥的可压缩性,增强絮体的强度。
加入的CaO和FeCl3还有钝化重金属和杀菌除臭的作用,可使离子状态的重金属在碱性环境中会生成氢氧化物沉淀,通过定期清除底部沉淀物,可显著减少脱水泥饼中重金属含量。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污泥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作为污泥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概述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一种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将污泥中的水分去除,使其达到固液分离的技术。
相较于传统污泥处理方法,深度脱水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体积,方便后续处理和处置。
同时,深度脱水技术还可以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和无害化程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压滤、真空吸滤和离心脱水等。
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和设备的研发,物理法在污泥深度脱水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采用纳米材料改性的滤布可以提高机械压滤的脱水效果;真空吸滤技术结合超声波振动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水效率。
此外,新型离心机的发展也使得离心脱水技术在处理高含水率污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添加化学药剂(如聚合电解质、絮凝剂等)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近年来,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使用新型高效絮凝剂和提高药剂利用效率等方面。
例如,利用天然改性产物作为絮凝剂可以降低处理成本;采用多级投加策略可以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药剂使用量。
3.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实现污泥的深度脱水。
近年来,生物法在污泥处理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例如,通过调控微生物菌群结构,可以提高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能力,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同时,利用生物酶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也可以提高其脱水性能。
四、技术应用与挑战目前,各类型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成本问题仍是制约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不同类型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导致处理效果不稳定。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国内外均如此。
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易腐烂、有恶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与病原微生物等特点,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而同时污泥又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资源,含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且污泥中含量髙达40%以上的有机质是良好的上壤改良剂。
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填埋了是一种浪费。
焚饶法的成本很高,一般仅用于量少、有机质含量髙、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泥。
而利用污泥生产有机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消除弃宜或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和爆炸隐患,节省大量的上地,又利用了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变废为宝,创造了价值。
但是若不对污泥进行任何处理,直接作为普通有机肥,则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还可能造成其它方面的污染。
(一)我国污水厂现行污泥处理方式仍以浓缩后再进行带式压滤脱水或离心脱水为主,相当一部分污水厂甚至没有浓缩或脱水设施。
调查表明,污水处理厂岀厂污泥的含水率一般都在80%以上,平均值接近90$,也就是说,污泥中的水分是干污泥的近9倍。
污水处理厂不仅在污泥脫水工艺技术方而落后,更严重的是脱水后污泥随意倾倒,造成上地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污泥深度脱水处理的现状:
1、污泥处巻方式主要推荐上地利用的方式,包括将污泥用于农业、园林绿化,或者是说上壤改良,这当然是一种很理想的处置方式,处置成本也相对较低。
但主要问题是上地消化能力有限,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城市和地区,污泥产生疑和丄地利用量存在数量级的差异。
期一个问题是,污泥用于上地利用必须对污泥进行严格的鉴别和管制,否则污泥对上壤、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污泥预处理后直接填埋作为我国近阶段污泥处置的一种过渡方式,目前在我国仍然十分普遍,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
当然根拯我国的实际国情,随着上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对污泥处置认识的提高,污泥填埋将逐步被取缔。
3、污泥焚烧后利用已经成为当前污泥处苣的主流路线。
但由于处置工艺的不同,污泥焚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应各不相同。
典型的焚烧路线为高含水率的污泥直接与煤掺烧,或者通过热源(蒸汽、电力或者烟气)于化后进行焚烧,这种为焚烧而焚烧或者是用一次能源或高品位热源换取污泥热能的方式,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必然会造成能源消耗较大、二次污染的问题。
3、污泥深度脱水方式一种新路线,同时也作为污泥处理处宜的一个中间环肖,逐步得到污泥处置领域的认知和认可。
采用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不仅为后继处置带来方便,也能兼顾污泥处理处宜过程的经济和环境平衡,是适合我国污泥处理处巻的新途径。
(二)污泥深度脱水的技术和工艺
污泥的深度脱水是指通过对含水率较高的污泥进行化学调质处理后,再高压压榨脱水至含水率60%以下,不仅在数量上减少50%以上,更重要的是使污泥后续处置途径更为广泛。
深度脱水后的污泥具有一左的热值,可作为电厂低品位的燃料和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熟料,实现稳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即使进行填埋,也能大幅减少上地占用和环境污染。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在国外起源较早,随着污泥处理处宜领域技术进步和业内人七认识的提高,近几年在国内逐步得到重视并有一定范用的应用。
主要表现在各类科研机构在污泥调质处理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及高压压滤脱水技术及装备快速发展。
可以说,虽然污泥深度脱水只是污泥处理处宜的一个环肖,目前的工艺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业界对污泥处宜技术的认识正在逐步向深度脱水方向靠拢。
污泥的调质处理是污泥深度脱水的关键环肖和核心技术,可以说污泥调理技术决立污泥深度脱水项目的成败。
国内污泥调质的方法比较多,普遍采用在污泥中添加脱水剂、絮凝剂或混凝剂的方法,改变污泥中水分子(主要是间隙水和毛细水)存在方式和结构,有利于水与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分离。
污泥深度脱水设备主要是高压隔膜板框压滤机,通过从污泥外部施加压力,使调质后的污泥中的水分在淅出并分离,得到含固率较高的泥饼。
(三)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前景
和其他污泥处理处程技术相比,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减量效果
虽然污泥深度脱水在原理上与带式压滤脱水和离心脱水没有根本上的差异,但从减量效果看,后两种方式根本无法达到深度脱水的效果,采用深度脱水技术能任传统脱水方式的基础上再减呈:50%以上,减量效果相当惊人。
2、能源消耗
采用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对污泥进行脱水,仅需要少量的电力即能去除污泥中的大量水分(去除污泥中的一吨水用电10kwh)o直接焚烧或热力干化虽然能获得更低的含水率,但蒸发一吨水约需消耗0. 2吨煤炭或者1. 2吨蒸汽的汽化热。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能耗优势不言而喻。
3、污染效应
填埋、丄地利用除了占用丄地资源外,污泥和污泥中的水分对上壤和地下水是严重的环境威胁。
热力干化消耗的一次能源也增加了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
污泥深度脫水后用于建材, 能将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虽然污泥深度脫水在国内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也存在一些技术障碍,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不断进步成熟,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和系统将会在我国污泥处理处巻方面充当主要角色,成为主要的技术途径。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将会广泛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污水处理站以及污泥集中处垃点,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发挥积极作用。